【期中期末】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及解析_第1页
【期中期末】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及解析_第2页
【期中期末】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及解析_第3页
【期中期末】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及解析_第4页
【期中期末】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020页,总=sectionpages2121页试卷第=page2121页,总=sectionpages2121页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综合读写

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沉静、热烈、奇伟磅礴,jiá然而止,令人亢奋、令人震撼的安塞腰鼓;“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充满了浓郁的陕北色彩的“信天游”;幽悄的春夜里浸润着作者长幼情笃、人情shì故、历史沧桑、家国情怀的永不褪色的灯笼……这些世代传承的珍贵民俗风情画卷,都是祖国的文化瑰宝。(1)给画线的汉字注音。

亢奋(

糜子(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á(

)然而止

人情shì(

)故

2.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班长围绕“以和为贵”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班上要征集关于“和”的经典故事,下列故事符合该主题的一则是_______________

①道旁苦李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

③“六尺巷”名字的来历(3)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如果你是云云,请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二、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B.不法分子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D.为了治疗眼疾,他奔波于各大眼科医院,病情未见好转,一直过着目空一切的生活。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步回升。B.随着红河州2019年“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的举办,让“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典礼备受关注,许多先进事迹进入我们的视野。C.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疫情不再反弹,上级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管理,严密防范,切实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健康。D.精准扶贫,基本上彻底解决了贫困家庭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疾病就医等一系列问题。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_______________;梦游江南,_______________;游走大漠,_______________;探访名山,_______________;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B.记,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作者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现代杂文相似,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被奉为道家经典。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三、默写题

古诗文默写。(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4)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该文段选自苏联著名小说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书名)_______________。书中主人公______________(人名)曾激励无数青少年奋发努力,被誉为“永恒的精神坐标”。(2)某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其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研讨会的开场白。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1)该选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书信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儿子_______________深厚的爱。(2)结合家书内容,说说傅雷眼中“坚强”的含义是什么?五、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展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而今茅屋又遭风雨袭击,但他却写下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诗句,这是为什么?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弘农公①刺潭②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③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④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⑤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注】①弘农公,即杨凭,弘农县人,故称弘农公。②刺潭:担任刺潭刺史。③玦:古时佩戴的玉器,环形,有缺口。④离世乐道:超脱世俗而乐守圣贤之道。⑤选:推选。⑥辽廓眇忽:空旷迷茫,隐约不清。⑦被:种植。(1)解释画线的词。

①心乐之

乐:________

②堂成而胜益奇

益:________(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4)【甲】文在突出水清时和【乙】文突出东皋特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请简要概括。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画线词“一定”的表达作用。(2)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3)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玩泥巴的童年梁辰翔①在童年记忆中,每逢夏日,几场雨过后,田野里僵硬的泥土便开始松软,这时候正是农村孩子玩泥巴的天赐良机,一个个与泥巴有关的游戏登场了。②每天放学后,三五个要好的小伙伴来到村外的田埂上,把书包往地头一扔,从湿淋淋的地上抓几把黄胶泥,开始随心所欲地乱捏一气,捏飞机捏坦克捏大炮,捏猪捏狗也捏人。如今想来,那时候我们聚在一起捏得最多的还是手枪。毕竟男孩子都崇拜英雄,喜欢手枪握在手里那种威风凛凛的感觉。用泥巴捏手枪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我一点点剔出泥巴中的小石块、草棒等杂质,制成两指厚、书本大小的泥块,放到太阳底下晾到半干后,再用小刀刻出手枪的大致轮廓,然后小心翼翼地剔除多余的泥块。经过一番精雕细琢,一把有模有样的泥手枪便“问世”了。我一边向玩伴们炫耀自己的成果,一边摆出瞄准射击的姿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③“垒堰”也是儿时喜欢的一个与泥巴有关的游戏。刚下过一场春雨,村前坑洼不平的土路上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的乐园。三五成群的孩子聚在一起,卷起裤管赤着脚丫,兴致勃勃地用小手捧起路旁的泥巴,然后堆在土路上为小河修“渠”筑“坝”建“水池”。玩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不知哪个调皮的孩子故意把沾满泥巴的小手往别人脸上抹去,于是大家乱作一团,你抹我、我涂你,不大工夫活脱脱都成了泥孩子,扮着“鬼脸”相互嬉笑着追逐着,直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④如果是干旱无雨的晴天,我们玩起泥巴来就没有雨天那么惬意了。过家家是小时候常玩的一个游戏,在门前屋后随便抓几把黄土,放在充当案板的石头瓦片上,然后拿葫芦瓢从家里的水缸中舀一些水,模仿大人的模样煞有介事地“和面”。而一同玩耍的女孩子们,则找来一截粗细适中的木棍充当“擀面杖”,忙活着蒸馍、擀面条。等馍菜汤都做好了,我们小心翼翼将其放进用破瓦片做成的“碗”里,装作津津有味的样子大口“吃”着、嬉笑着。⑤其实,在童年玩泥巴的诸多花样中,最难忘最有趣的要数摔泥炮了。老家的泥土以黄胶泥为主,黏性大,易成型,最适宜做泥炮。雨过天晴的田野里,孩子们把黄胶泥揉搓成不软不硬的泥团,放在半握的手心里,另一只手握成拳头将泥团捣几下,稍作一番加工,碗状的泥炮就捏成了。开始摔泥炮了,我们一个个都憋足了气,将泥炮有底的一面稳稳托在手掌上,高高举过头顶,手腕一翻狠狠摔在平整的路面或石头上。随着“叭”的一声脆响,朝上的底崩出一个圆圆的窟窿眼,乐得我们开怀大笑。就这样,我们轮流上阵比赛,一个接一个摔泥炮。比赛的规则很简单,在这一轮比赛中,谁的泥炮摔得响,谁泥炮底上的窟窿眼崩得大,谁就是赢家,输了的伙伴要把自己泥炮上的泥巴挖一块补在赢家的泥炮上。经过多轮角逐,一些技术不好的孩子手中的泥炮越来越小,而那些技艺娴熟的孩子手里的泥炮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⑥如今想来,在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其匮乏的童年时代,一团小小的泥巴和名目繁多的玩泥巴游戏驱走了农村孩子的单调和乏味,成为一种美好而温馨的人生记忆。有泥巴相伴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开心的童年,我们乐在其中,其乐无穷。(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18期,有删改)(1)文章以“玩泥巴”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画线处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用泥“垒堰”→用泥做饭→B_______________(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句子,分析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经过一番精雕细琢,一把有模有样的泥手枪便“问世”了。

②不大工夫活脱脱都成了泥孩子,扮着“鬼脸”相互嬉笑着追逐着,直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4)作者以真挚的笔法回忆了童年玩泥巴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在你的童年回忆里,记忆最深刻的乐趣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写类似的童年乐趣。八、作文

小作文。说明是以简洁的文字解说事物外在状貌、内在特征等的表达方式。请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你喜欢的一件物品。要求:至少用两种说明方法,100字左右。

以“谢谢您给我的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您”必须是长辈或老师。②要写出具体事件来表现中心,要有细节描写,还要有适当的抒情议论。③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9—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某校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综合读写1.【答案】(1)kàng,méi(2)戛,世【考点】根据拼音写字词注音【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亢奋”的“亢”读作“kàng”,“糜子”的“糜”读作“méi”。(2)注意“戛然而止”“人情世故”的写法。2.【答案】(1)举办“和文化”图片展,举办“和文化”主题讲座(2)③(3)爸爸妈妈,冷静一下听我说说好吗?今天去看望奶奶还是看望姥姥,其实都没有问题,你们就是说话方式不对,家庭要以和为贵,都和和气气的才开心,不要计较那么多啦!那让我来决定好不好呀?【考点】活动规划委婉劝告综合读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题目要求可以设计图画展览,或是朗诵比赛等,围绕“和文化”开展即可。(2)“和”有“和谐,和气,没有争端”等意思。

①道旁苦李,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表现了小孩子的聪慧,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通过记述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③张家盖房子与吴家为宅基地发生纠纷,张家子弟写信给朝中做宰相的张英状告吴家,不料张英回信竟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子弟们读诗后主动把宅基地退了三尺,吴家见状大为感动,也主动后退了三尺。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这段历史在安徽以至全国广为流传,彰显了乡邻之间、亲朋之间、人与人之间互敬礼让、和谐共融的传统美德。

可知,③符合“和”的主题。(3)本题要求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首先要礼貌地称呼父母,结合材料内容,向父母解释“和为贵”的好处,对看望奶奶还是看望姥姥的问题要和平解决,注意语气要委婉,可以加上象征性的征询,如“你们说对吧”“好不好呀”等。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二、单选题【答案】C【考点】成语的使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项,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修饰“情节”。

B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C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符合语境,运用正确。

D项,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故选C。【答案】A【考点】病句辨析【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让”。

C项,滥用否定词,把“不再”改为“再次”。

D项,前后矛盾,“基本上”和“彻底”矛盾,可删去“彻底”。

故选A。【答案】B【考点】句子衔接【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答此题,需观察文段的上下文。这里“古村落”和“老房子”照应,故第一处应为②;“江南”和“杏花春雨”“苏子吟唱”照应,故第二处应为④;“大漠”和“黄沙白草”“长河落日”照应,故第三处应为③;“名山”和“佛语梵音”“晨钟暮鼓”照应,故第四处应为①。

故选B。【答案】B【考点】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B项,“说”与“记”的概念混淆。“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三、默写题【答案】(1)潭影空人心(2)浮云游子意(3)天涯若比邻(4)徒有羡鱼情(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考点】送友人(李白)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卖炭翁(白居易)名篇名句默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注意“潭”的正确书写。(2)注意“浮”的正确书写。(3)注意“涯”的正确书写。(4)注意“羡”的正确书写。(5)由“表明卖炭翁复杂矛盾心理”可推知答案,注意“炭”的正确书写。四、名著阅读【答案】(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2)示例:大家好,有人说,生命是那夜空中的繁星;有人说,生命是那小溪中的流水;有人说,生命是那苍穹中的飞鸟。曾经,我在匆忙之中慨叹着时光易逝。而保尔却说,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无愧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保尔的世界,去探讨生命的价值吧!【考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家作品情景说话课内名著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所给文本可判断出该文段节选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书是前苏联小说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2)开场白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要紧扣主题,言简意赅。能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内容集中,富有针对性;二、要有现场感,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三、要语言生动,富有文采。本题是围绕保尔的上述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的价值”的小型研讨会,用几句有关生命的话,巧妙引入保尔的名言即可。【答案】(1)《傅雷家书》

,傅聪(2)在傅雷的眼中,“坚强”不仅是在失败时能勇敢地直面现实,达观地看待事业的失败,而且更包括在成功时,面对鲜花和掌声,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考点】《傅雷家书》作家作品情节内容课内名著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解答本题要根据选段内容信息,确定是哪部名著。从句子“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这是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对傅聪说的一段话,教育傅聪怎么去对待成功和失败。(2)“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这一套”指的是面对失败和成功时的态度。根据选段概括理解,“坚强”就是失败时的不气馁,敢于面对;成功时的不骄傲,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对艺术的谦卑。据此作答即可。五、古诗词鉴赏【答案】(1)农历八月,深秋时节,狂风怒吼,我眼巴巴地望着肆虐的秋风把屋顶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走。(2)因为他推己及人,由自己的不幸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人们。他是一个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人。【考点】诗歌画面描绘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课内古诗词曲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和意境。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还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注意不能翻译诗句。这里用生动的语言把狂风吹走茅草的景象描绘出来即可。(2)解答这类题,首先把握诗歌内容,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来理解,还要结合诗歌的意象特征、诗歌的表现手法去分析。本诗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表现了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六、文言文阅读【答案】(1)①以……为乐,②更加(2)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3)①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②池岸高突而伸进池中的地方,在水的环绕下就像是开了缺口的玉环。(4)【甲】文突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乙】文突出东皋特点采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手法。【考点】小石潭记(柳宗元)文言文比较阅读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文言翻译文言断句文言实词【解析】【乙文参考译文】

弘农(官职名)大人担任潭州刺史已三年,把东泉建成水池,水池周长九里。水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池水环绕就像缺口的玉环。池水最美的景致就是这里。弘农大人说:“不是远离尘世乐于老庄之道的人不应该拥有此地。”最后送给了宾客中推选出来的一个人,是谯国人,叫做戴简,建设房屋让他居住在里面。房屋建成以后风景更加奇特,望去像舰船连绵不断,随着水波上上下下。靠近水池则是万物颠倒(形容水下倒影),轮廓模糊不明。(在东池旁)种植松柏杉槠各种树木,(在池水当中)种上菱芡荷花,(树木)浓郁成荫,(水草)明媚繁荣。所有(在岸边)观望在水里漂游的能见到的美景,被戴简独占了。【解答】(1)①句意为:心里为之高兴。乐:以……为乐。

②句意为:戴氏堂建成以后,景致就更加奇异了。益:更加。(2)“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两个分句结构相同,应分别断开;“郁然而阴”“粲然而荣”,两个分句结构相同,应分别断开。结合这句话的意思:(在东池旁)种植松柏杉槠各种树木,(在池水当中)种上菱芡荷花,(树木)浓郁成荫,(水草)明媚繁荣。故断句为: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3)①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

②萦:环绕。玦:玉环。(4)【甲】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冽可鉴的特点;“水尤清冽”则是正面写小石潭水的清澈。【乙】文“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直接突出东皋特点,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七、现代文阅读【答案】(1)“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性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2)这都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影响最小。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条理清晰。(3)作比较,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与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对比,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考点】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说明文语言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分析词语的本义,“一定”在现代汉语中有“固定不变”“规定的”“必然”等多重含义;其次分析词语的语境义,文段中“在一定高度上”的“一定”是“特定”的意思,指这里的“高度”不是所有高度,而是特定的;接着分析词语的表义倾向,副词一般有限定和猜测两种倾向,此处“一定”起限制性作用,说明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最后看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哪些特点,“一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解答此题,需要明确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所以先说;经度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异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异影响最小,所以最后说。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这都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条理清晰。(3)解答此题,需明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句子作分析。说明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引用说明。最后一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与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对比,说明古今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