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与形教学设计_第1页
六年级数与形教学设计_第2页
六年级数与形教学设计_第3页
六年级数与形教学设计_第4页
六年级数与形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数与形教学设计篇一:《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数与形”。根据教材例题的具体内容及形式,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重视“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与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2.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教学例2时,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得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3.通过举一反三,培养数学能力。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课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纸卡若干教学过程⊙问题导入。1.课件出示问题。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时20分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爸爸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上面几幅图哪幅是描述妈妈离家的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哪幅是描述爸爸的?哪幅是描述小兰的?2.学生讨论、回答。(图2是描述妈妈的,因为妈妈在健身中心没停留;图1是描述小兰的,因为她回家路上用了5分钟;图3是描述爸爸的)3.揭示课题。借助图形不但能帮我们直观了解小兰离家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还可以帮我们解决复杂的代数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与图形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关注图形与数学的关系,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题。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1=()21+3=()21+3+5=()2(2)看图与算式,总结发现。①观察、讨论。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有什么关系?②汇报发现。发现一:算式左边的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发现二: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发现三:算式左边的加数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可借助学具摆一摆)①1+3+5+7=()2(1+3+5+7=42)②1+3+5+7+9+11+13=()2(1+3+5+7+9+11+13=72)③____________________=92(1+3+5+7+9+11+13+15+17=92)2.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题。(2)观察、试算、发现规律。①观察算式中加数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②分步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发现加下去,等号右边的分数越来越接近1)(3)数形结合,验证规律。①引导验证:你发现的规律成立吗?请结合图示进行验证。②汇报、交流。a.结合圆的面积验证:用一个圆的面积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b.结合线段图验证:用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4)明确结论。(5)交流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感悟。(数形结合的方法把抽象的代数问题形象化,使其直观、简洁、易懂)设计意图:教学时,观察、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的几何图形解决例题中的代数问题,使学生在理解、掌握例题中数与形关系的基础上,充分体会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的直观性,感悟数学的极限思想。⊙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108页1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分析、解答,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解答)2.完成教材108页2题。[第6个图形:红色6个,蓝色18个;第10个图形:红色10个,蓝色26个。根据图示可知: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数(第几个)相同,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图形的序数+2)×3-图形的序数或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图形的序数+2)×2-2]3.完成教材110页4题。[因为小狗和小亮的行走时间相同,所以不必考虑小狗的行走路线。由“小亮走到这条马路一半的时候,小狗已经到达马路的终点”可知:小狗的速度是小亮的2倍,所以小亮走200m时,小狗走了200×2=400(m)]⊙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布置作业1.教材109页1题。2.教材110页3题。3.教材111页6题。板书设计篇二: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数与形》教学预设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启发法,探讨法。教具准备:挂图,教学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解决的呢?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解决办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说得很好,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勇敢面对,并且想方设法去解决。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问题,看看大家是否能像自己说的那样去做。2、设疑。(1)按规律填空:15101520()○213610()○323569101415()()○(2)计算:100+101+102+103+…+2014=()(3)填空:(出示挂图)小明用吸管和图钉钉三角形形状(如图,线段表示吸管,黑点表示图钉)。如果小明钉100个三角形,那么又需要_____个图钉和_____根吸管。3、教师小结:以上问题,如果用常规方法,解决起来会很困难和繁琐,但是如果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能使问题更简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形结合的方法。4、板书:数形结合二、探索新知(一)学习例题1――数转为图形。1、计算。1+3=()1+3+5=()1+3+5+7=()1+3+5+7+9+11+13+15+17+19=()观察这些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连续自然数)2、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面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算式补充完整。1=()21+3=()21+3+5=()23、ppt展示以上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4、小结规律。5、巩固练习。1+3+5+7+9+11+13+15+17+19=()1+3+5+7+9+11+13+11+9+7+5+3+1=()6、解决刚才的问题。100+101+102+103+?+2014=()学生先讨论画图解决。然后ppt演示先将1+2+3+?+10转化为梯形,通过计算梯形的面积求到和的过程,从而将100+101+102+103+?+2014=()转为梯形来计算和。7、小结刚才的方法。(二)学习将图形转为数。1、ppt展示刚才的问题。小明用吸管和图钉钉三角形形状(如图,线段表示吸管,黑点表示图钉)。如果小明钉100个三角形,那么又需要_____个图钉和_____根吸管。2、列表,填表解决问题。(ppt展示)3、小结刚才的方法。4、巩固练习。如图,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像这样摆50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小棒_____根。(三)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到的数形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