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征文老劳模的读书梦以文为梦征文_第1页
读书征文老劳模的读书梦以文为梦征文_第2页
读书征文老劳模的读书梦以文为梦征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页共5页读书征文老劳模的读书梦:以文为梦征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他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袁隆平的梦,是中国人的梦,也是全人类的梦。在湘乡市虞唐镇大青村的一个山旮旯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叫谭立人,今年六十七了,他皮肤黝黑,头发花白,满目慈祥,历史的风云与生命的沧桑已把他雕琢得极为普通,可就是这样一个极普通的老人却胸怀读书梦,自己读书、编书,引领村民读书,传播精神文明,充实农民的农闲生活。为着这样一个梦想,他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从小爱好读书。1966年高中毕业时,碰上了取消高考,他戴着“知识农民”的帽子回到乡下。他一刻也不闲着,白天在生产队里拼命干活,晚上读毛主席著作,背“老三篇”,煤油灯下写心得体会。他不甘寂寞,见缝插针,抢时间读书读报,办黑板报,组织文艺宣传等。正因为读书,他成了生产队的学习辅导员、科技员,从大队科技主任到民办教师再到后来选拔到公社电影放映队这样一个既让人羡慕,又要出汗出力不断努力学习的岗位。他对读书养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随着知识积累日益丰富,电影队的工作日益突出,青春绽放光彩,1979年起他所在的电影队成为全省的红旗单位,1982年他荣幸地被评为文化战线唯一的“湖南省劳动模范”。伴随荣誉而来的是组织给予了他更大的舞台,1986年,他兼任了乡文化站站长,他干得更起劲了:建起了图书室,组织演讲比赛、知识抢答赛、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鼓励乡村农民积极参与。人生因书本而改变,本是农民的他,深感读书的好处,也深知农民对书本的渴望。1996年,顺应农民的呼声,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读书人办起了全国唯一的乡村文学社——湘乡市虞唐镇银河文学艺术社,并被选为社长。办刊___年来,《银河》反映地方风土人情,轶闻典故,新农村新气象新风尚,弘扬先进文化,讴歌时代精神,农民写,写农民,乡音、乡情、乡风,真实、朴实、充实,成为乡民阅读、的首选,受到在外地工作、居住人士的青睐,为他们搭建了了解家乡、情系桑梓的桥梁。社刊《银河》成了农民读书作文的平台,施展才华的小天地,一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笔杆子”们跃跃欲试,一辈子与写作无缘的作田汉、老太婆纷纷上阵,把心中的故事、梦想倾泻于笔端。虞唐镇熟潭村72岁的农民成柱国,一辈子窝在家里“搓泥巴”,《银河》办起来后,他焕发青春,捧起了书,拿起了笔,后来竟当上了《银河》副主编,还把自己在银河上发表的文章编成了一本书《草根族之声》。老谭还特别注意挖掘农民写手,培养年轻作者。胜天村村民朱沛之,在老谭的鼓励下,时有作品,写作水平大大提高,在2022年湘乡市“涟水扬清”廉政征文比赛中获优秀奖。办杂志好辛苦。不仅要募集资金,准备印刷经费,还要收稿、约稿、排版配图,书本印出来后,又要送到千家万户,邮寄给国内外许多虞唐籍在外游子手中。老谭经常是一部单车走四方,单车后面挂着个大帆布袋,里面装着《银河》杂志、收款收据以及电话本等。有一次,因为一个下午连续走了几个村,到了天黑都未回家,他儿子打着手电沿着公路一路找来,在峡山水库下坡处的草丛中找到了他,因为天黑路不好走,老谭跌跌撞撞把膝盖都摔破了,回到家,老伴不免有些想法,数落他说:“这样累死累活没一分钱报酬的活,全世界只有你才肯干。”光阴荏苒,白驹过隙。20__年,谭老退休了,但那割舍不了的农村文化情怀,牵着他的梦继续前行。在他的血液里,正能量澎湃;在他的意识中,使命感强烈!年过花甲的他风采依旧!他早就忘记了已经退休这回事,他说:“我是一个劳模呀!劳模有停歇的理由吗?”除了继续担任社长外,他毛遂自荐当起了村上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我要把更多父老乡亲的兴趣转移到读书上来,把一些村民从牌场上解放出来。”这是他的豪言壮语。他没有愧对当年的诺言,在他的主持下,农家书屋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书屋的大门口每年春节都有一幅字迹秀丽的对联;书屋里,雪白的墙上挂满了当地一些知名人士的字画,劝学励志名言佳句;原先数落他的老伴也帮忙打扫卫生,准备开水,整天开放的书屋随时都保持整齐、清洁、卫生、舒适、悦目。为了吸引读者,他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发动引导。办宣传窗;把村上的会议拉到农家书屋开;广场舞在农家书屋练;书屋配置了羽毛球、乒乓球设施及电脑设备来吸引村民;还经常开展朗读活动、猜谜活动来激发读者兴趣。现在的农家书屋,成了村民茶余饭后、农闲时节的首选去处。前往阅读、借书、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学生放学、放假后,书屋就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一人读书带动全家读书,一家读书带动全村读书,读书在村里蔚然成风。村民们离开了牌桌亲近了书桌,全村上下民风淳朴,社风端正,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文明进步的和谐景象。他是一个精神富翁,藏书4000册,存报4000斤;他把欣赏的标题、格言、警句、对联、诗词记录下来,把好的文章剪贴下来进行分类装订,整整九大本;他集邮、集火花、集烟标,还有明信片、扑克、信封、像章、酒瓶,琳琅满目,丰富了书屋的内容,吸引了读者;他组织乡亲们参加各类知识竞赛30多次。2022年,他家被评为湘潭市书香家庭。20XX年8月22日,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登门看望了这位老劳模,饶有兴趣地观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