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孟庄镇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孟庄镇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孟庄镇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孟庄镇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孟庄镇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孟庄镇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最早的民办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参考答案:D2.以下是1885——1902年中国进出口货物统计表。此表反映1885——1902年期间分类

年份1885年1902年增长倍数货物性质中国进口1.7亿吨5.7亿吨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中国出口0.28亿吨1.66亿吨6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A.中国沦为西方列强原来产地和销售市场

B.西方国家控制中国经济命脉C.中国已转向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D.中国民族工业被排斥于世界市场之外参考答案:A考点: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该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史实的理解能力。根据表中数据,进口为生活资料,出口多数为农产品、手工业品,不难看出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正确。3.五四运动期间,曾流传一则广告:“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本所专售国货,敢不牺牲利益。国货日见完美,价目格外克己。……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推动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B.民族工业品质量可与洋货媲美C.德国强占青岛激起国人抗争D.购买国货使中国政治经济双获益参考答案:D材料“五四运动期间”,说明一站结束,故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民族工业品质量,排除B;五四运动期间,德国退出青岛,排除C;由材料“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可见购买国货使中国政治经济双获益,故选D。4.下列手工业在我国兴起的顺序是①丝织业

②冶炼业

③棉纺织业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参考答案:A5.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号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6.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参考答案:A7.下表为1949—1956年国民收入构成表(单位:%)。据下表可知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1949年68.412.60.33.315.41952年57.719.53.64.314.91956年49.8246.24.215.8A.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B.人民物质生活逐步改善C.经济部门比重基本平衡D.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参考答案:D【详解】表中数据显示,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其余各行业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均有所上升,由此可知,经历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故选D。中国的工业化拉开序幕是在中国近代,排除A;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仍占据主导地位,人民的物质生活还比较贫乏,排除B;由表可知,经济部门的比重还不平衡,排除C。8.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你认为这种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B、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参考答案:D略9.《礼记.典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性质是(

A.家庭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参考答案:C10.下列几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外资经济②官僚资本③洋务经济④民族资本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参考答案:C11.据统计,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22个配套性文件或规章,四川、海南、重庆等省市出台了13个有关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137个自治条例、510个单行条例、75个变通和补充规定。这体现了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逐步实现B.国家法律的社会主义原则C.各级政府重视落实民族自治政策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依据材料中的法律、法规以及自治区法规等都是为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因此,C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这些法规实施的效果信息,A项错误,B、D两项材料中反映不出来。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东方的借鉴学习

B、西方的殖民掠夺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参考答案:B13.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理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参考答案:考点:9F:辛亥革命的评价.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人民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民族意识,“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理中国人的事”体现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故A项正确;B项只反映了民主,不全面,故B项排除;C项只反映了民族意识,不全面,故C项排除;D项只反映了民主意识,不全面,故D项排除.故选A.14.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封闭性C.再生性D.落后性参考答案:C【详解】“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说明小农经济成为王朝复兴的前提,体现出小农经济的再生性,故C项正确。脆弱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封闭性是指不和外界交换,故B项错误。落后性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D项错误。15.“牛背当年暖似衣,饥寒永在耳边提。大开黎庶通天路,剥尽人间狼子皮。”此诗描写了中国古代某朝皇帝的经历。为巩固专制统治,他采取的措施有(

)A.废除丞相制度

B.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C.建立内阁制度

D.设立三司使分宰相财权参考答案:A16.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参考答案:D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市的变迁。上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北宋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A项对市有严格的限制,是在宋代之前,与时间不符;B项江淮地区草市(即城郊和乡村的集市)普遍和C项夜市出现都与图片的场景不一致。故选D。17.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参考答案:B【详解】此题是比较类型的题。新经济政策出台是在1921年,中国的改革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国内外经济环境并不相似。中国的农村改革巩固了农村集体所有制,苏俄新经济政策巩固的是个体小农业,故AC项不对。中国的改革促进了中国工业化,苏联在1925年提出了工业化方针,故D项排除。中国改革和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如何调整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B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中国改革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8.1917年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走在俄国彼得格勒市涅瓦大街上,看到几个士兵兴高采烈地从身边走过。他问士兵:“你们属于哪一方面的?是属于临时政府的吗?”其中一士兵答道:“临时政府?不!临时政府已完蛋了。”这一对话发生在A.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前夕 B.“四月提纲”发表以前C.俄国决定参加一战以后 D.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从“临时政府?不!临时政府已完蛋了”可出,对话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因为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选D,排除A、B、C三项。19.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参考答案:D20.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元朝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地方割据 B.创新管理体制 C.加强经济管控 D.体现因地制宜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元代行省制的相关内容。元朝实行的行省制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而不仅仅是创新管理体制,B不符合题意;由“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知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加强经济管控,C不符合题意;由“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可知没有体现出因地制宜,D不符合题意。元朝的行省划分有利于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故选A。21.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这样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从中他宣扬的思想是

)A.蒙昧主义

B.人文主义

C.启蒙思想

D.古典主义

参考答案:B2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参考答案:C23.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款条款,成为现代民事侵权法开端的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阿奎里亚法

D《法国民法典》参考答案:C2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强占的是(

)A、广州

B、新界

C、香港岛

D、九龙参考答案:C25.下列有关“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中,不正确的是()A、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再生产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参考答案:B26.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时期发展状况商代我国出现原始青瓷,玻璃质,绿色釉,被称为我国瓷器的鼻祖。隋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窑系,南方青瓷“类玉类冰”,北方白瓷类银类雪宋代瓷器品类繁多,釉色精美,肃静淡雅的艺术风格体现着文人内敛、沉静、恬淡的个性和艺术观,一改汉唐瓷器丰满博大开阔圆润的艺术风范。据上表可知,中国古代制瓷业:A.使用范围扩大B.经营方式不断变化C.技术日益发展D.瓷器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从我国出现原始青瓷到宋朝瓷器品类繁多,釉色精美”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制瓷业技术日益发展,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瓷器的使用范围扩大的结论,A选项排除。中国明代以前制瓷业以官营手工业为主,经营方式并未发生改变,B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瓷器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结论,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材料“从我国出现原始青瓷到宋朝瓷器品类繁多,釉色精美”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制瓷业技术日益发展。27.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点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A项表述错误;但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所有落后国家的最佳途径,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史实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故C项错误;计划经济在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方面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据此判断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斯大林模式【名师点睛】关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注意突出一条主线,注意三个重点。一条主线是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经济政策的演变。三个重点:一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贡献;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三是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其次要注意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出现的背景、内容和评价。28.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缴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余粮A.必须全部上缴国家

B.农民无权支配

C.必须限量交易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参考答案:D29.有位老人说“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那时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有()A.市场经济体制 B.计划经济体制C.人民公社体制 D.物资供应较紧张参考答案:考点:GJ: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那时什么都是用票“切入,结合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思考.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材料中“粮票”“煤票”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故选B.30.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

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慢神和蛊惑青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材料三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1)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2)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三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这个观点?参考答案:考点:4B: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62:资产阶级代议制.分析:(1)第一问: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阅读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2)第一问: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三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分析作答.第二问: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这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创新之处.解答:(1)第一问: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阅读三则材料“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可知:材料一中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君主,材料二和三中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是一种政治制度;(2)第一问: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三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要解决现代化的前提解决民族独立问题,合现代化的道路即确立民主政治体制的问题.第二问: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这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国政治制度创新点,即: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答案:(1)区别:材料一中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是指统治者个人,材料二和三中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是一种政治制度;材料二、三中的制度也有不同,材料二中的民主政治是指奴隶制民主,材料三中的民主政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2)问题:解决民族独立和确立民主政治体制的问题.理解:英国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革命后建立的总统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政体典范.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列曲线图分别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三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材料二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陈锡文、马苏元《安徽省凤阳县小岗、雁塘头生产队包干到户的典型调查》材料三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0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幅图所代表的我国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中不同状况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4)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1)图A:经济稳步上升(或稳步发展);图B:经济曲折发展;图C:经济停滞不前(或总体呈下降趋势)。(2)原有人民公社体制弊端;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下降。(4)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实事求是等。(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同等给分)【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图A图B图C的发展趋势进行直接概括即可。(2)根据材料“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体制下,“一大二公”的局面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下降,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3)根据材料“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0万人。”从城乡居民收入、人民生活水平及农村脱贫进行分析。(4)结合所学从国家政策的合理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实事求是角度进行阐述即可。33.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参考答案:考点:罗马法.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的相似点.(2)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的不同.(3)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演变.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解答: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的内容分析其相似点为政府垄断立法;根据材料一中“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的内容分析其相似点为立法形式多样化;根据材料一中“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的内容分析其相似点为保护私有财产.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的内容可分析出中国法律的保护对象是地主阶级;根据材料三中“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可分析出罗马法律的保护对象是公民;根据材料二中“‘刑不上大夫’”,“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的内容可分析中国法律注重等级观念;根据材料三中“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的内容可分析出罗马法律注重平等理念;根据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的内容可分析出中国法律重农抑商;根据材料三中“罗马法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的内容可分析出罗马法保护商业.第(3)问首先根据题意对黑格尔观点进行阐述,然后结合罗马法言败你的史实进行简单解释.答案:(1)相似: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2)不同: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立法理念:中国注重等级观念(礼仪或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3)阐释:法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随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领土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罗马法逐渐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战国晚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