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精要课件_第1页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精要课件_第2页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精要课件_第3页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精要课件_第4页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精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神经内科李永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神经内1一.概述一.概述2脑梗塞:顾名思义脑血管堵塞阻塞急性事件栓塞慢性缺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产生裂隙或完全破裂

血栓与粥样斑块融合血栓形成稳定性斑块脑梗塞:顾名思义脑血管堵塞阻塞急性事件栓塞慢性缺血动脉粥样斑3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处理强调4早,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早期预防再发。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4不同脑血流量在急性脑梗塞的神经损害当脑血流量(rCBF)略低于50ml/100g/min时,尚可通过脑血管扩张维持基本的血供,已存在选择性的神经损伤当rCBF低于20ml/100g/min时,脑细胞的氧化代谢受到抑制,谷氨酸开始释放,神经元之间的电活动(自发与诱发)停止,形成缺血半暗带当脑血流量低于10或12ml/100g/min时,ATP合成终止,离子泵衰竭,脑细胞发生坏死

不同脑血流量在急性脑梗塞的神经损害当脑血流量(rCBF)略低5急性脑梗死病理损伤过程急性脑梗死病理损伤过程6二、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

(A级最高,D级最低)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RCT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RCT;B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RCT;C级:未随机对照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实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二、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

(7推荐强度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Ⅱ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Ⅳ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推荐强度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8三、内容1.院前急救2.急诊室诊断及处理3.卒中单元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三、内容1.院前急救9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2.现场处理及运送3.推荐意见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10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2.现场处理及运送3.推荐意见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疼、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11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2.现场处理及运送3.推荐意见1.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2.心脏观察;3.建立静脉通道;4.吸氧;5.评估有无低血糖应避免:1.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2.过度降低血压;3.大量静脉输液。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1.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12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2.现场处理及运送3.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卒中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卒中的患13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2.处理3.推荐意见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14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2.处理3.推荐意见病史采集:1.症状开始时间2.近期患病史3.既往病史4.近期用药史体格检查: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病史采集:15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2.处理3.推荐意见密切监护生命基本功能,如气道和呼吸、心脏监测、心脏病变处理、血压和体温调控。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血糖异常和体温异常、癫痫等。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密切监护生命基本功能,如气道和呼16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2.处理3.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分钟内完成脑CT等评估,并做出治疗决定(Ⅰ级推荐)。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对疑似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快速诊断,17Ⅲ.卒中单元1.定义2.推荐意见Ⅲ.卒中单元1.定义18Ⅲ.卒中单元1.定义2.推荐意见是组织化管理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各种独立方法,如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Ⅲ.卒中单元1.定义是组织化管理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把19Ⅲ.卒中单元1.定义2.推荐意见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住卒中单元(Ⅰ级推荐、A级证据)或神经内科病房(Ⅱ级推荐)接受治疗。Ⅲ.卒中单元1.定义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20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1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2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3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用药史、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一般体格检查:评估气道、循环、呼吸等。神经系统体检: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24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2)多模式CT3)标准MRI4)多模式MRI2.血管病变检查:1)颈动脉双功超声2)MRA3)CTA4)DSA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脑病变检查:25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1.平扫脑CT或MRI2.生化全套3.心电图、心肌缺血标志物4.血常规5.凝血四项6.血氧饱和度7.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1)毒理学检查;2)血液酒精水平;3)妊娠实验;4)动脉血气分析;5)腰穿;6)脑电图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必要26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27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当前国际广泛使用TOAST病因分型: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心源性栓塞型3.小动脉闭塞型4.其他明确病因型5.不明原因型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当前国际广泛使用TOAST28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排除脑出血;3.脑卒中严重程度?应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症和禁忌症;5.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29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Ⅰ级推荐);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CT检查(Ⅰ级推荐);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Ⅰ级推荐);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Ⅰ级推荐);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30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31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32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1.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92%或血气分析提示有缺氧)应给与吸氧,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与气管插管或切开,以及辅助呼吸。2.无低氧血症患者不需要常规吸氧。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33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1.脑梗死后24小时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心电监护,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2.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脑梗死后24小时内应常规34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1.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明确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与抗生素治疗;2.对体温>38°C的患者应给与退热措施。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明确发35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高血压:1.约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原因主要包括:疼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意识模糊、焦虑、应激状态、病前存在高血压等。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后24小时内血压自发下降。2.病情稳定而无颅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4小时后血压水平基本可以反映其病前水平。3.目前脑卒中后早期是否应该降压、降压目标值、何时开始恢复使用降压药以及药物选择等尚无定论。低血压:可能原因有主动脉夹层、血容量减少,以及心输出量减少等。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高血压:低血压:36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1.高血糖:约40%的患者存在卒中后高血糖,对预后不利,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当血糖>11.1mmol/l时,给与胰岛素治疗。2.低血糖:相对少见,因低血糖可直接导致脑缺血损伤和水肿加重,应尽快纠正,可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高血糖:约40%的患者存37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脑卒中后由于呕吐、吞咽困难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导致神经功能恢复减慢。必要时给与补液和营养支持。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脑卒中后由于呕吐、吞咽困难可38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39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40

Timeisthebrain!Timeisthebrain!41

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流逝起病后30min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起病后30min42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流逝起病后3h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起病后3h43

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流逝起病后6h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起病后6h44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1.溶栓: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或6小时内。分为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2.抗血小板聚集:能显著降低病死或致残率,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与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天,急性期后改为预防剂量50-150mg/天;溶栓治疗者,应在溶栓24小时后开始使用;对于不能耐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3.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口服抗凝剂和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不能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能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降低肺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其获益被症状性颅内出血增加所抵消。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4.降纤: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粘度增高,蛇毒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并有轻度溶栓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对于高纤维蛋白血症患者可选用降纤治疗。5.扩容:一般不推荐扩容治疗,对于低血压或脑低灌注所致的分水岭脑梗死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溶栓:是目前最重要的恢45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1.钙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神经节苷脂等疗效都未得到临床实验证实。2.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的功能结局;胞二磷胆碱是一种细胞膜稳定剂,可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钙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46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1.丁基苯酞:是国内开发的Ⅰ类新药,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2.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亦为Ⅰ类新药,疗效同上;3.高压氧、亚低温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证实。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丁基苯酞:是国内开发的47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1.中成药:口服、输液2.针刺: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中成药:口服、输液48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49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50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卧床,避免和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部过度扭曲、激动、用力、发热、癫痫、呼吸不畅、咳嗽、便秘等。2.可以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必要时也可以使用甘油果糖;3.对于大面积脑水肿伴有严重颅高压者,可请脑外科会诊考虑是否行减压术。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卧床,避免和处51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脑梗死的出血转化发生率为8.5%-30%,其中有症状的为1.5%-5%。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占位效应、早期低密度征、年龄>70岁、应用抗栓药物(尤其是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会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2.出现症状性出血转化:停用抗栓治疗等致出血药物;3.对于需要抗栓治疗的患者,可于出血转化病情稳定后7-10天开始抗栓治疗。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梗死的出血转52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早期发生率为2-67%;2.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3.孤立发作1次或急性期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4.脑卒中后2-3个月再发的癫痫,建议按癫痫常规治疗,即进行长期药物治疗;5.脑卒中后癫痫持续状态,建议按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原则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缺血性脑卒中后53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约50%的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存在吞咽困难,3个月时降为15%左右;2.建议在患者进食前采用饮水实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3.吞咽功能短期内不能恢复者早期可插鼻饲管进食。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约50%的脑卒54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约5.6%的脑卒中患者合并肺炎,误吸是主要原因。2.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导致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包括呕吐、不活动等;3.肺炎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约15-25%的脑卒中患者死于细菌性肺炎;4.对疑有肺炎的发热患者应给与抗生素治疗,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约5.6%的脑55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排尿障碍包括尿失禁和尿潴留,住院期间40-60%中重度脑卒中患者发生尿失禁,29%发生尿潴留;2.尿路感染主要继发于因尿失禁或尿潴留留置导尿管的患者;3.尿失禁患者应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可定期使用便盆或便壶,白天2h一次,夜间4h一次;4.有尿路感染者应给与抗生素治疗,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排尿障碍包括尿56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瘀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瘫痪重、年老及心房颤动者发生DVT的比例更高;2.DVT最重要的并发症是肺栓塞;3.应鼓励患者尽早活动、抬高下肢,尽量避免下肢(尤其瘫痪侧下肢)静脉输液;4.对于发生DVT及肺栓塞高风险且无禁忌症者,可给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有抗凝禁忌症者给与阿司匹林治疗;5.可联合加压治疗(长筒袜或交替式压迫装置)。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深静脉血栓形成57谢谢再见谢谢再见58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神经内科李永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神经内59一.概述一.概述60脑梗塞:顾名思义脑血管堵塞阻塞急性事件栓塞慢性缺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产生裂隙或完全破裂

血栓与粥样斑块融合血栓形成稳定性斑块脑梗塞:顾名思义脑血管堵塞阻塞急性事件栓塞慢性缺血动脉粥样斑61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处理强调4早,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早期预防再发。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62不同脑血流量在急性脑梗塞的神经损害当脑血流量(rCBF)略低于50ml/100g/min时,尚可通过脑血管扩张维持基本的血供,已存在选择性的神经损伤当rCBF低于20ml/100g/min时,脑细胞的氧化代谢受到抑制,谷氨酸开始释放,神经元之间的电活动(自发与诱发)停止,形成缺血半暗带当脑血流量低于10或12ml/100g/min时,ATP合成终止,离子泵衰竭,脑细胞发生坏死

不同脑血流量在急性脑梗塞的神经损害当脑血流量(rCBF)略低63急性脑梗死病理损伤过程急性脑梗死病理损伤过程64二、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

(A级最高,D级最低)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RCT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RCT;B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RCT;C级:未随机对照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实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二、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

(65推荐强度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Ⅱ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Ⅳ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推荐强度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66三、内容1.院前急救2.急诊室诊断及处理3.卒中单元4.急性期诊断与治疗三、内容1.院前急救67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2.现场处理及运送3.推荐意见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68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2.现场处理及运送3.推荐意见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疼、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69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2.现场处理及运送3.推荐意见1.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2.心脏观察;3.建立静脉通道;4.吸氧;5.评估有无低血糖应避免:1.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2.过度降低血压;3.大量静脉输液。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1.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70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2.现场处理及运送3.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卒中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Ⅰ.院前急救1.院前卒中的识别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卒中的患71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2.处理3.推荐意见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72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2.处理3.推荐意见病史采集:1.症状开始时间2.近期患病史3.既往病史4.近期用药史体格检查: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病史采集:73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2.处理3.推荐意见密切监护生命基本功能,如气道和呼吸、心脏监测、心脏病变处理、血压和体温调控。需紧急处理的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血糖异常和体温异常、癫痫等。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密切监护生命基本功能,如气道和呼74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2.处理3.推荐意见对疑似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分钟内完成脑CT等评估,并做出治疗决定(Ⅰ级推荐)。Ⅱ.急诊室诊断及处理1.诊断对疑似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快速诊断,75Ⅲ.卒中单元1.定义2.推荐意见Ⅲ.卒中单元1.定义76Ⅲ.卒中单元1.定义2.推荐意见是组织化管理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各种独立方法,如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Ⅲ.卒中单元1.定义是组织化管理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把77Ⅲ.卒中单元1.定义2.推荐意见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住卒中单元(Ⅰ级推荐、A级证据)或神经内科病房(Ⅱ级推荐)接受治疗。Ⅲ.卒中单元1.定义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78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79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80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81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用药史、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一般体格检查:评估气道、循环、呼吸等。神经系统体检: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82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2)多模式CT3)标准MRI4)多模式MRI2.血管病变检查:1)颈动脉双功超声2)MRA3)CTA4)DSA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脑病变检查:83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1.平扫脑CT或MRI2.生化全套3.心电图、心肌缺血标志物4.血常规5.凝血四项6.血氧饱和度7.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1)毒理学检查;2)血液酒精水平;3)妊娠实验;4)动脉血气分析;5)腰穿;6)脑电图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必要84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85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当前国际广泛使用TOAST病因分型: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心源性栓塞型3.小动脉闭塞型4.其他明确病因型5.不明原因型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当前国际广泛使用TOAST86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2.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排除脑出血;3.脑卒中严重程度?应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4.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症和禁忌症;5.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87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病史和体征2)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3)实验室及影像检查选择4)诊断5)病因分型6)诊断流程推荐意见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Ⅰ级推荐);2.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CT检查(Ⅰ级推荐);3.应进行上述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Ⅰ级推荐);4.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Ⅰ级推荐);5.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Ⅱ级推荐);6.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88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89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90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1.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和度<92%或血气分析提示有缺氧)应给与吸氧,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与气管插管或切开,以及辅助呼吸。2.无低氧血症患者不需要常规吸氧。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合并低氧血症患者(血氧饱91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1.脑梗死后24小时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心电监护,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2.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脑梗死后24小时内应常规92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1.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明确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与抗生素治疗;2.对体温>38°C的患者应给与退热措施。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明确发93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高血压:1.约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原因主要包括:疼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意识模糊、焦虑、应激状态、病前存在高血压等。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后24小时内血压自发下降。2.病情稳定而无颅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4小时后血压水平基本可以反映其病前水平。3.目前脑卒中后早期是否应该降压、降压目标值、何时开始恢复使用降压药以及药物选择等尚无定论。低血压:可能原因有主动脉夹层、血容量减少,以及心输出量减少等。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高血压:低血压:94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1.高血糖:约40%的患者存在卒中后高血糖,对预后不利,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当血糖>11.1mmol/l时,给与胰岛素治疗。2.低血糖:相对少见,因低血糖可直接导致脑缺血损伤和水肿加重,应尽快纠正,可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高血糖:约40%的患者存95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1)吸氧与呼吸支持2)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3)体温控制4)血压控制5)血糖控制6)营养支持脑卒中后由于呕吐、吞咽困难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导致神经功能恢复减慢。必要时给与补液和营养支持。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2.一般处理脑卒中后由于呕吐、吞咽困难可96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97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98

Timeisthebrain!Timeisthebrain!99

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流逝起病后30min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起病后30min100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流逝起病后3h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起病后3h101

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流逝起病后6h核半暗带缺血与时间的关系起病后6h102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1.溶栓: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或6小时内。分为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2.抗血小板聚集:能显著降低病死或致残率,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与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天,急性期后改为预防剂量50-150mg/天;溶栓治疗者,应在溶栓24小时后开始使用;对于不能耐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3.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口服抗凝剂和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不能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能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降低肺动脉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其获益被症状性颅内出血增加所抵消。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4.降纤: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粘度增高,蛇毒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并有轻度溶栓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对于高纤维蛋白血症患者可选用降纤治疗。5.扩容:一般不推荐扩容治疗,对于低血压或脑低灌注所致的分水岭脑梗死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溶栓:是目前最重要的恢103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1.钙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神经节苷脂等疗效都未得到临床实验证实。2.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的功能结局;胞二磷胆碱是一种细胞膜稳定剂,可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钙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104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1.丁基苯酞:是国内开发的Ⅰ类新药,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2.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亦为Ⅰ类新药,疗效同上;3.高压氧、亚低温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证实。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丁基苯酞:是国内开发的105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改善血循环2)神经保护3)其他疗法4)中医中药1.中成药:口服、输液2.针刺: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3.特异性治疗1.中成药:口服、输液106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2.一般处理3.特异性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1.评估和诊断107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08Ⅳ.急性期诊断与治疗4.急性期并发症的处理1)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2)出血转化3)癫痫4)吞咽困难5)肺炎6)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7)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1.卧床,避免和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部过度扭曲、激动、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