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下)一、“三线”建设二、突破国防尖端与高技术产业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四、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五、“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总评价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工业化布局的调整一、“三线”建设“一五”计划鉴于朝鲜战争及其后的紧张局势,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限额以上项目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5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和缓,毛泽东等重新考虑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布局,“二五”计划体现了这一意图,但这一计划没能完全实现。60年代中期,由于中国周边局势的恶化,以及毛泽东等对这一局势的过分严重的估计,改变了“三五”计划解决吃穿用的最初设想,而确立以备战为中心,工业布局的重点是建立战略后方基地。“三线”建设的决策1964年5月10-13日,毛泽东在听取李富春等汇报“三五”计划编制情况时,特别谈到“三线”建设问题。5月15日至6月17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郑重提出了对战争和战争危险要有准备,要有一、二、三线战略部署,要抓紧进行“三线”后方基地建设的问题。8月中旬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1)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2)第一线能搬的项目要搬迁,明后年不能见效的续建项目一律缩小建设规模,在不妨碍生产的条件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第一线。1965年3月12日,周恩来提出以备战和“三线”建设为核心的“三五”计划的安排原则:第三个五年计划是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应付战争出发,争取时间,着重解决好改变布局、加快“三线”建设首先是国防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大体解决吃穿用;加快建设以钢铁和机械为中心的基础工业,把屁股坐稳;猛攻科学技术关,有重点地掌握60年代的新技术。毛泽东:“这次我又压了他们一下。早就讲要它们注意‘三线’问题,但没有大注意。这次一来就是1000多亿,这样百姓怎么得了?搞这么大的建设,要供给粮食,运输跟不上去,西南三条铁路一下修不起来,钢材、木材供不应求,将来可能又要来个反覆。不要把老百姓惹翻了,惹翻了还能打仗吗?”“有的厂不能搬就不要搬,像鞍钢那么大,怎么能搬呢?旧的搬了,新的没有搞起来,也不行。能搬就搬,不能办就算了。”“三线”建设规划的目标,是建设起一个工农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最初确定7-10年完成,后延长10-15年时间完成(投资高峰期集中在头7年),前10年建设,后5年扫尾。为此,在基本建设投资结构的安排上,首先满足组国防工业和交通运输关键项目的资金需要,在这一前提下安排好基础工业和机械工业建设的投资以及其他方面的投资。“三线”建设的规划和部署“三线”建设布点与选址的一般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按照毛泽东的说法,就是“依山傍水扎大营”,大分散,小集中。“三线”建设的总体部署,确定分阶段实施。首先集中人、财、物,以西南川、黔、滇和西北陕、甘为主攻方向,然后向中南“三西”地区(湘西、鄂西、豫西)推进。“三线”建设的实施1965年拉开帷幕,1966年大规模展开。“三五”计划中,西南“三线”是重中之重。确定的重点项目:修筑川黔、成昆、贵昆、襄渝、湘黔等几条重要铁路干线,建设攀枝花、酒泉、武钢、宝钢、太钢等五大钢铁基地以及为国防服务的10个迁建和续建项目;煤炭工业重点建设贵州六枝、水城和盘县等12个矿区;电力工业重点建设四川省映秀湾、龚嘴、甘肃的刘家峡等水电站和四川省的夹江等火电站;石油工业重点开发四川的天然气;机械工业重点建设为军工服务的四川德阳重机厂、东风电机厂、贵州轴承厂等;化学工业主要建设为国防服务的项目。1967至1969年初“三线”建设遭到“文革”的严重冲击。1970年“三线”建设再掀高潮,整个“四五”期间,在继续进行大西南建设的同时,“三线”建设的重心已转向了“三西”地区。原定“四五”计划仍以“三线”建设为重点,但自1972年起,开始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着手调整沿海与内地的投资比例,适当增加对沿海地区的投资。“五五”计划时期,“三线”地区主要是收尾配套。1975年10月,国家计委在《十年规划要点》中,为第五个五年计划确定的“三线”建设任务,主要是充实和加强,而不是铺新摊子。1976年1月,李先念呼吁要十分重视搞好“三线”建设,充分发挥已经建设起来的生产能力,把“三线”建成硬三线。攀枝花——西昌一带,在地质学上称为攀西谷裂谷。新中国成立后,探明这里有钒、铁、钛、铜、煤、锡、锌、铝、镍、钪等多种矿藏,其中钒和钛的储量居世界前列,钒钛磁铁矿储量超过100亿吨。“三线”建设事例:攀枝花钢铁基地攀枝花——西昌攻克技术难题:钛含量过高。铁矿石中钛含量超过15%,冶炼时容易出现粘结、沾罐,出不了铁,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钛含量超过20%。世界性难题。冶金专家周传典受命主持钒钛磁铁矿石冶炼技术攻关任务。政府从全国各地集中108位相关专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前后试验了1200多炉次,终于攻克难题。选址难题:由程子华带队,有中央部委和四川省委的负责人、100多位个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用了一个多月,遍历攀枝花、乐山、西昌等18处地方,比较、分析、筛选,最后意见集中在攀枝花和乐山两处,争执不下。最后由毛泽东定夺。它的厂区布置因地形地势而设计的颇不一般。攀枝花村的狭窄地形,迫使钢铁厂厂址只能选在弄弄坪的一块仅2.5平方公里,平均坡度为6.5度,高差约七八十米的一个山坡上。重庆钢铁设计院等9个设计单位的800名设计人员为此绞尽脑汁,设计出了精巧的立体化的厂区总布局。施工建设:为保证攀钢如期建成,国务院从10个部抽调了5万多名职工,加上铁道兵部队,以及对口支援攀钢建设的鞍钢、武钢、重钢抽调的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干部,组成了一支10万多人的建设队伍,共同参加会战。1965-1975年,国家用于攀钢的基本建设投资近40亿,其中钢铁厂和矿山主体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初步建成了以钢铁工业为中心,包括钢铁、煤炭、电力、交通、机械、化工、林业、建材、邮电、民用建筑、城市公用事业等大体配套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按计划实现了1970年出铁、1971年出钢、1974年出材的目标。一期工程于1974年基本建成投产。“三线”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成就:(1)国防科技工业方面,建立了雄厚的生产基础和一大批尖端科研试验基地;(2)交通运输方面,先后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和支线;(3)基础工业方面,建成了一大批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重点企业和基地;(4)三线建设还促进了内地省区的经济繁荣和科技文化进步,给以后内地的建设带来了机遇。问题:(1)在片面强调战备的要求下,建设规模铺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超过了国家的承受能力;(2)进程过快、过急,有些项目为进行资源环境的调查论证,就匆忙动工,造成了严重后果;(3)过分强调战备需要,忽视经济效益和长期生产要求;(4)在“文革”干扰下,不惜代价的片面追求政治目标,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管理制度,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三线”建设评价(1)它为中国抵御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战争威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三线建设虽然是以战备为中心,但客观上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东西部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长期的经济意义;(3)在当时困难的政治、经济、自然条件下,广大干部、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表现的艰苦奋斗精神,也是永远值得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1978年以后的调整从1979年到198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首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调整投资方向,停建、缓建了一批基建工程;其次,将一些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企业开始转向民品生产;再次,对极少数选址不当,难以维持生产,或者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工厂和科研所,实行关、停、并、转、迁。1983年底,国务院成立专门机构,领导三线进行全面调整改造,总的方针是调整,改造,发挥作用。“两弹”研制与核工业二、突破国防尖端与高技术产业中国研究核武器,建设核工业,始于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听取李四光、钱三强等人的汇报后决定建设中国的核工业。之后,发展原子能事业被列入国家长远规划。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人直接领导下制订的中国1956年到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原子能和平利用列为规划的第一项任务。中共八大关于二五计划建议,也把发展原子能事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1956年,国家设立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改为二机部),具体组织领导和工业的创建与发展工作。在起步阶段,苏联在核能和平利用的研究方面,曾给了中国一定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方面的援助。60年代,中国走上了完全独立发展和工业的道路。1961年7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采取措施,开展全国范围的协作攻关,使核工业的发展植根于全国技术经济的沃土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援助。1962年11月17日,以周恩来为主任,由国务院7位副总理和7位部长级干部参加的中央专门委员会宣告成立,作为领导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原子武器研究、试验工作的权力机构。中央专委会从成立到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共召开了13次会议,讨论解决了100多个重大问题。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的爆炸了完全由自己研究、设计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装置。1965年起,中国核工业进入加速发展时期。1966年10月27日,中国成功完成了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1年9月,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安全下水。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和开发中国航天工业的起步,略晚于核工业。1956年4月,周恩来作出决策,10月8日,由钱学森任院长的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告成立。1960年11月5日,仿制苏P-2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顺利通过第二次发射试验。1964年底,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为基础,组建第七机械工业部,实现了由研究院向工业部的过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导弹、火箭工业体系。1965年4月,国防科委提出了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想。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并获得成功。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二次发射,获得成功。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道路(1)中国开始发展自己的核能和航天等尖端工业,是在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实力远不够强大,工业技术水平也还不高,科学技术储备又很不足的情况下的决择。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一个局部一个局部的、分步骤地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2)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力更生为主的艰苦道路。技术引进工作的重大转变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从苏联、东欧国家引进技术,在苏联的帮助下兴建的156个重要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最初基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交恶,中国从苏联引进技术的道路被断绝。此后,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关系有所发展,打开了同西欧国家贸易往来和开展经济技术交流的路子。1963-1966年,中国政府先后同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瑞典、荷兰等国,签订了总价值为2.8亿美元的80多项工程的合同。“文革”开始后,这一进程暂时中断了一个时期。“四三方案”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新的一轮经济危机,苏联、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活动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抵制,原有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经济体系逐渐趋向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增多的经济往来。另一方面,随着中美关系缓和,中国重返联合国,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打破了国际敌对势力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封锁。1972年1月,李先念决定抓住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急于出口的有利时机,针对国内需要,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1月22日,《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8月8日,《关于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问题的报告》,11月7日,《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1973年1月5日,《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1973年1月5日,《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报告在对前一阶段已经决定的项目和拟再新增加的项目进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拟就了一个大致的统一的引进方案:建议在未来三五年内,从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美国等国家,引进一批大型化肥、化纤、石油化工产品成套生产设备,综合采煤设备、电站设备和一米七轧机等技术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初步匡算,引进这批设备,约需43亿美元,后来,人们把这一引进方案称为“四三方案”。方案正式批准后,又陆续追加了一部分项目,总金额增加到51.4亿美元。“四三方案”:(1)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国际环境因素一旦发生变动之后,急欲大力加强农业、轻工业,满足人民吃、穿、用需要的迫切考虑;(2)着眼于把引进项目放在加强石油化工、化肥、钢铁等行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能力上,以节约使用外汇。列入“四三方案”的少数项目,在1972年就开始实施了,多数项目则集中在1973-1975年的几年里实施的。这期间,方案的实施一再遭遇阻扰。最后的引进规模仅为计划用汇额51.4亿美元的77%,即实际成交金额连同出口信贷项目应付利息在内,合计为39.6亿美元。引进项目中,除单机支付现汇外,成套设备项目大部分利用西方国家银行的卖方信贷,采用延期付款方式,把引进国外的技术同利用国外的资金结合了起来。“四三方案”的历史作用(1)“四三方案”的制订及其贯彻执行,打开了中国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大门;(2)使久被封锁的中国工业界人士,有机会较为广泛地同西方工业界进行接触、交流,开阔自己的眼界,积累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才干;(3)成套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促进了国内基础工业,尤其是化肥、石油化工、冶金工业的发展,为我国80年代经济建设的腾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存在的问题(1)从当时国家财政经状况及其他方面的条件看,一次引进的规模有些过大,投资高峰错不开,给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增加了一定的困难;(2)从整体看,前期工作做得不够,项目论证存在一些漏洞,某些决策有些失误;(3)对于制造技术的同时引进与先进管理方法的借鉴学习重视不够,甚至有所忽视。第二次“放权”改革四、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1969年至1972年,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继1958年以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变动后又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其主要内容仍然是大规模的下放权力,包括下放中央直属企业,以及计划管理权和财政、物资等管理权。造成这场变动的原因:(1)仍然想改变中央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病;(2)备战形势的需要。下放企业和精简中央机构1969年5月1日,经毛泽东亲自决定,鞍钢下放鞍山市管理。1970年3月5日,国务院要求各部把直属企事业单位的绝大部分下放地方管理,以地方为主,少数有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极少数大型或骨干企业,实行以中央为主的双重领导。正在施工的直属基建项目同样下放地方。5月,中共中央决定,大庆油田、长春汽车制造厂等2600多个中央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197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同意国务院报告,将各部委由80多个精简为27个,人员编制仅占原来的18%。下放财权,实行地方“大包干”“大跃进”时期,财权下放过头,财力过于分散,财政管理偏松。五年调整时期,重新实行比较集中的办法,地方和企业的财权和财力大为缩小。60年代中后期,为应付财政收入锐减的被动局面,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管理办法。1971年开始的财政体制的变动与改革,基本的办法是实行大包干。(1)1971-1973,实行收支包干体制,即定收定支,收支包干;(2)1974-1975,在华北、东北地区和江苏省试行“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的办法;(3)1976,改行“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体制。与此同时,中央还实行了基本建设投资大包干,扩大了地方的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权;改变物资管理体制,将物资管理的权限下放给地方。简化税收、信贷和劳动工资体制1957年以前,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采用了多种税、多次征的复税制。1958年曾进行过一次改革,简化了税制。70年代初,又一次提出了变动与改革国营企业工商税制的问题。这次变动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进一步合并税种,简化税制。改革信贷制度的办法是停止举借内外债、调低利率、下放信贷权力等。简化劳动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1)在1971年改革临时工、轮换工制度,规定常年性的生产岗位上使用的临时工,凡该单位生产和工作确实需要,可以改为固定工,结果全国临时工中的一般专为固定工;(2)将企业综合奖改为附加工资,取消了奖金制度和计件工资制度。集权与分权的困惑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扩大,以及可支配财力的增加,使他们有可能按照区内经济的发展要求,去举办工业和其他事业,对工农业生产进行规划安排,繁荣本地区经济,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1)地方的扩张冲动朝向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努力施加压力,力图打破他的控制,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发展从局部看来有力而从全局看来未必有利的项目。(2)地方的封闭倾向。“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巨大损失五、“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总评价(1)政治动乱冲击和破坏了生产建设,造成了有形的巨大物质损失;(2)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失去了正常情况下应该取得的成就;(3)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4)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相应提高。“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1967年至1976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6.8%;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1%,其中工业为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2596.4-2024机床安全压力机第4部分:气动压力机安全要求
- 技术经济学课件-不确定性分析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护理
- 类丹毒的临床护理
-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10章
- 银屑病的临床护理
- 《证券经纪人培训》课件
- JJF(陕) 010-2019 标准厚度块校准规范
- 《计算器定时器》课件
- 制定图文并茂的工作计划
- GB/T 5534-2024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师培训
- 超市安保人员工作管理制度
- 2024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职业健康素养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技术规程》范本
- 重点语法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红色简约中国英雄人物李大钊课件
- 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煤矿事故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