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德式老建筑保护现状调查报告内容摘要:青岛德式老建筑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保护青岛德式建筑对历史的保护,对当今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青岛德式老建筑目的保护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监管不力,公众保护意识差,社会舆论导向力度不够。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希望能为德式老建筑的保护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关键词:青岛德式老建筑历史意义建筑风格保护现状继承发展目录第1章调查背景及方法 21.1问题的提出 21.2研究意义及背景 21.3文献综述 31.4调查实施方案、计划 51.41调研地的选择及说明 51.42调查方法及说明: 61.43研究优势及分工情况说明 61.44调研过程 7第2章青岛德式老建筑的来源及其保护的意义 82.1青岛德式老建筑的来源 82.2保护青岛德式老建筑的意义 11第3章青岛德式老建筑的保护现状及面临问题 143.1青岛德式老建筑保护现状 143.2德式老建筑面临的问题 17第4章对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建筑保护的建议及对策 214.1对青岛市市政府的建议 224.2对市民及社会的建议 24附录1:问卷 26第1章调查背景及方法1.1问题的提出青岛德式老建筑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表现在其建筑自身和城市整体规划的美学意义上。此外,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群,德式老建筑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从历史意义上看,德式老建筑是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在对中国殖民侵略中在所建的,历经百年风雨,是历史建筑文物的遗存也是城市化的见证。德式老建筑文化对青岛的影响深远,如今德式老建筑进入翻修期,修与不修,如何修?如何修缮更好的保护这批建筑?这一些列问题成了争论的焦点。为了更好的了解德式老建筑现存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保护它们,我们以青岛的德式老建筑为切入点,进行具体调研,获取详细准确的资料,为修缮建筑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当地群众提一些建议以供参考。1.2研究意义及背景青岛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游客来青岛旅游,青岛德式老建筑是青岛市旅游景点的不可取少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美学意义与文化价值及特殊的历史意义,使它即可作为卓越的建筑设计标本来考察,也可作为旅游景点来欣赏,同时作为特殊的历史遗迹使其更有探究的意义。于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保护好这批老建筑,不仅关乎青岛市的经济文化利益,更关乎中德友好关系的良好维持。当今,德式老建筑进入了翻修期,修与不修,如何修,如何修缮能更好的保护这批老建筑,成了刻不容缓要去解决的问题。1.3文献综述通过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青岛德式老建筑有着不同的研究。⑴在《论老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中有学者认为建筑是一块烙印,它能够忠实的反映各个时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而留存在现代社会中的老建筑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力图使这些老建筑保存得更长久,让后人也能够通过它们来回忆过去的历史,理解民族深远的文化。他们以留存于今的老建筑为着眼点,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待老建筑的保护与发展的观点,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老建筑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维护历史信息的原真性,提升老建筑的生存环境,保护与发展相协调。⑵在《建筑的一段历史改变一座城老建筑保护的渐进模式》一文中作者指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中,我们通过渐进式的改造手法,创造出历史建筑精髓的一元化,这样更好的将历史通过老建筑传承给将来的人"这种精神高度的一元化却不局限于建筑物的外在构筑形式,建筑的精髓、要素提炼,那么其改造的形式应该可以是多元化的"把握这样的主次,并且利用渐进的手法留有修补和完善的余地,那么才是对历史建筑的一种“活”的保护"。他指出城市一再失忆的原因在于:保护意识薄弱,“暴力”开发和建设;“将来”的历史建筑,随普历史建筑功能的置换,建筑形式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历史建筑的改造必须能够反映建筑的场所精神,从整体上考虑建筑的风格和谐以及历史沉淀,渐进式小规模改造应该作为目前较为普适的改造手法"。⑶《“集体选择”视野下的城市遗产保护研究》一文指出:城市遗产保护研究,就是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通过借鉴西方国家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以归纳和演绎的方式,找出我国目前遗产保护推动重重困难的原因,并以此为线索,借助“集体选择理论”,努力建立一种促成遗产保护大多数集体正向选择的机制与结构编排,在“看不见的手”(市场杠杆)和“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的合力下,贴近城市遗产保护中不同利益集团合作博弈的均衡点。⑷《青岛近代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利用》一文指出,中国历史遗产的保护面临两个问题:建筑遗产保护形式单一;历史建筑应得到妥善保护。从西方文化理念、文化色彩等方面阐述青岛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与保护古建筑的文化价值。提出对老建筑要进行分类保护。⑸在《延续青岛的城市文脉》一文中作者指出:城市建筑体形、环境风貌是物质文化的遗存,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既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有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不是若干片被保护的历史街区,更不是那几栋历史建筑,它是活的,像生命一样也在吐故纳新。文脉的真正载体是生活,所有的历史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所以只要生活继续,文脉就能流传。但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改造、传承,文脉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对老建筑的保护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认为老建筑值得我们去保护和珍藏。我们认为青岛德式老建筑是青岛历史的象征,有着深沉的文化底蕴。他可以使我们记住历史,幷以史为戒,可以让我们更加珍爱今天的美好生活。1.4调查实施方案、计划1.41调研地的选择及说明由于青岛德式老建筑比较多,我们走访调查了15个,选取部分进行详细调查1)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青岛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原是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鱼山路5号俾斯麦兵营旧址,位于现中国海洋大学院内,德式建筑,又名万年兵营,建于1903-1905年,风格为欧洲中世纪街市建筑,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楼。红岛路4号闻一多故居,位于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是青岛德式名人故居,对于研究德式老建筑保存现状具有重要意义。2)位于青岛本地,靠近校区,而且较为集中,有利于节省人力、时间。1.42调查方法及说明: 我们小组采用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综合使用的方法。传统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有个别采访,开调查会,调查问卷,上图书馆收集资料。现代手段增加了网上信息检索。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获得后,采用规范分析方式,咨询相关方面老师,总结归纳,给出关于如何保护青岛市德式老建筑的相关建议。1.43研究优势及分工情况说明一、选题优势如今,历经百余年风霜日晒的德式老建筑进入翻修维护期,可在简约、现代的理念下,部分老建筑原貌难现。近日,调查显示,无统一管理部门、部分老图纸封存难见、施工忽略文物保护等成了德式老建筑恢复原貌的巨大阻力。因此,对于青岛市德式老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借此,通过调查引起大众的关注,使更多的民众参与保护的队列中来。二、地理优势青岛市存在大量岌岌可危的德式建筑,为此次调研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数据。调研地为青岛本地,节省了调研成本,加强了与调研对象之间的联系,增强了调研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分析上面。三、团队优势(1)团队成员来自广告理论,本专业开设多门数据分析的课程,如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数据分析能力强。(2)小组成员文理科兼有,做到了思维和逻辑更好地融合。四、个人优势:队长,尹XX,责任感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强,是团队的总指挥。李XX,刘XX,专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主要负责前期问卷设计等准备工作。李XX,王XX,数学能力强,分析能力强,主要负责后期数据处理,论文撰写。张XX,人脉关系强,熟悉环境,表达能力强,为人热情,主要负责访谈调研的环节。我们团队的六名成员,各自具有各自的优势,在此次调研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协调合作,一定可以得到最大的成功。1.44调研过程前期筹备:11月12日至11月25日一、上网查询青岛德式老建筑一些情况,对问题进行具体的了解与分析。二、召开小组会议,讨论具体的规划与流程。三、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获取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与建议。四、制作调研问卷,确定访谈的具体问题。实地调研:11月26日至12月2日一、召开小组会议,根据每个成员特点进行任务分配。二、到青岛进行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完成调研报告:12月2日至12月9日一、召开小组会议,将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并形成初步结论。二、完成书面的调研报告并制作ppt。第2章青岛德式老建筑的来源及其保护的意义 2.1青岛德式老建筑的来源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的咽喉部位,濒临黄海,环绕胶州湾,山海形胜,腹地广阔,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胶东半岛的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青岛经历过一次德占、两次日占和一次短暂的美占时期。其中德占时期最长。在德国占领前,青岛所在地只是清政府在胶澳的海防口。住着寥寥数百渔民。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廷终于决定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4个营2000余人移驻青岛。这一年,也成为青岛的建置之始。自此青岛开始活跃在世界舞台。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开始参与到列强抢占世界殖民地的热潮中。他看中了青岛胶州湾的天然良港,那时的青岛还只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小渔村。1898年3月6日,德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租借胶澳及其周边地区99年,定名为胶州德租借,即胶州湾租借地,开放为自由港,此举成为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开创了先例。1899年10月12日,德皇令将在租界内新建的市区设租借地首府,命名为“青岛”。是年10月,中国划界委员于希杰、彭虞孙与德方勘界委员罗绅达订立潮平合同和边界合同,青岛作为一个城市正式诞生。德国人拆除原来的中国村落,斥巨资按照其城市规划新建了一个完全德式风格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奠定了当今青岛的城市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基调。德国人在青岛进行了大量的城市规划工作。请来当时国内一流的设计师和城市规划专家,投入巨资要将青岛建设成远东“模范殖民地”。可以说,这座城市是建立在一张白纸上的。正因如此,它才有机会规划得如此合理且美观。“消防栓”、“下水道盖”这些当地人以前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出现在青岛。“消防队”、“警署”、“法院”、“医院”,现代城市能够拥有的一切必要设施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一份现在看起来有些古老但却体系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青岛市区人口已达五万六千人。整个德控胶澳租借地人口近20万。俨然已是一个海滨小城。1914年夏,日英联军对德国宣战,德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无暇东顾。日本通过《二十一条》取代德国对胶州湾地区进行军事殖民统治。日本人有数万人移民来青岛定居,并在青岛投资,青岛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并控制了整个山东,青岛成了日本运输战略物资的重要港口。1919年1月,巴黎和会承认日本在胶州湾地区的权益,引发五四运动,学生要求“还我青岛”。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进攻青岛。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被迫交还青岛。可以看出,近代青岛曾先后沦为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其中德国占领青岛17年(1888——1914),日本累计占领青岛14年。尽管德国和日本都较长时间占领青岛,但日本在青岛的建设很少。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青岛。内战很快爆发,这个时段,青岛的城市建设基本陷于停滞状态。直到1949年青岛解放后,城市建设才重新得以开始。这个时期的青岛建筑群,并未遭到过多战火的侵扰,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青岛的老建筑历经了德占时期、第一次日占时期、北洋政府控制时期、“五四运动”的青岛主权之争,抗日战争,美军占领时期,国共内战,直至解放。可谓是百年风雨。能够基本完好保存至今,不得不说是极大的幸运。以至于数百年后,德国之声记者代英在他的《德国韵味的中国城市—青岛》一文中称赞“德国建筑在青岛得到了相当好的保存,比德国本土同期的建筑保存得还要完好。”2.2保护青岛德式老建筑的意义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悲壮的半殖民地史。自1840年以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新建筑出现了,有外国人把本国的建筑原封不动地搬进来,也有中国本土建筑学习一些西方建筑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特色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更有一些赴远洋学习归来的中国建筑师,通过在国外学习对中国建筑未来的思考和探索。21世纪的今天,这些殖民建筑应该何去何从?我们是把它们看作中国的旧伤疤,还是像美国对待威廉斯堡一样,将半殖民地小城的一草一木都保留下来?我们以青岛德式老建筑为例,研究保护青岛德式老建筑的意义。作为殖民建筑保存完整的青岛德式老建筑而言,它的的历史意义是特殊的,它的存在挑拨着中国人民的对于屈辱的侵略历史的那份脆弱的神经。但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特殊的凝固的文化存在着,如今历经百年风雨,这些建筑到了该要去维修保护的时期,而由于其特殊的意义,修与不修,如何能最好的保护老建筑成了当下青岛市民争论的话题。在2012年春季,青岛天主教堂维修完毕,使原先斑驳褪色的塔楼又重新焕发了光彩。不难看出,青岛政府以及市民对于保护青岛的老建筑的热情程度之高。当然这批青岛德式老建筑因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巨大的现实意义,老建筑自身的美学意义和对城市整体规划的意义,值得当代人们去保护。1、历史意义历史上,青岛经历过一次德占、两次日占和一次短暂的美占时期,其中德占时期最长。在德国占领前,青岛所在地只是清政府在胶澳的海防口,住着寥寥数百渔民。1897年11月,德国海军上将封迪特里带领三艘战舰抵达胶州湾,以此为借口强占青岛,清政府与德使海靖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同时也打开了山东的大门。遭受侵略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这也成为了青岛从驻防地一个三百户左右人家的小渔村走向城市化的第一步。德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德国人建造并在撤离青岛后留下来的,是德国国殖民者在青岛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当代人们对这些建筑的保护,是对这段充满血和泪的历史的铭记。一个容易遗忘屈辱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座遗忘历史的城市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迟早也会被历史抛弃,所以对青岛德式老建筑的保护的历史意义是深远的,极为重要的。2、现实意义首先,德式老建筑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旅游意义及经济意义上。青岛作为旅游城市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都是著名的,而青岛德式老建筑作为一批重要的旅游景点分布在海边,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德国老建筑也成了青岛的一个名片,每年给青岛带来的旅游收益不容忽视,像八大关,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德国总督府,迎宾馆……已经越来越成为外来游客游玩青岛的必游之地。作为青岛的旅游特色,它代表着青岛的形象,为了维持并提升青岛的形象,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德式老建筑的保护。从旅游价值衍生出来的便是经济意义,青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在其产业中占有重要席位,保护青岛老建筑就是在拯救青岛的旅游资源,就是在保护青岛旅游业,从而促进青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青岛的经济起推动促进的作用。其次,保护青岛德式老建筑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目前青岛大批德式老建筑除了用作观光景点之外,还供给机关部门及居民使用。例如1949年6月2日,青岛获得解放,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可供人民政府在此办公。现在是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青岛市政协合用的办公楼。最后,青岛德式老建筑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以及对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借鉴。保护青岛德式老建筑便是维持这种独具特色的美,维持这种匠心独运的风格理念。德式老建筑多是由青岛浮山优质的花岗岩石料砌成,上覆红色筒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颇具观赏性。古堡、教堂、别墅及官署,在蓝天碧海映衬下、在绿树鲜花点缀下,那哥特式的尖项,那丹麦式的斜项,那希腊式的圆柱,那罗马式的拱券,都是那么的耐看,犹如一个个凝固而多变的音符,协奏出一曲恢宏的城市建筑交响。德国人对于城市建筑的规划和建设还实在值得赞叹和学习。上世纪90年代初,青岛连日暴雨,新城区的下水系统全面瘫痪,而在老城区,德国建筑师一百年前修造的排水系统,却运作正常。据老一辈人回忆,老城区的下水道非常宽敞,有一人多高。这是因为百年前的德国建筑师在修建城市下水道系统时,已经充分考虑到青岛的地势和天气因素。像青岛的基督教堂,其厚重的花岗岩垒砌的墙基凝重粗犷,使整个教堂的轮廓显得清晰简洁,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第3章青岛德式老建筑的保护现状及面临问题3.1青岛德式老建筑保护现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城市建设,从政治中心到各省会,从大城市到小地方,并从东南沿海蔓延到中西部地区。现代化成了衡量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准,但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古老的建筑散布其中,对他们的保护成了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北京的胡同让老北京的生活充满人情味儿;南京的城墙日夜熏陶着南京百姓;青岛的“万国建筑”使那里的人具有浪漫悠闲的性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引以为豪的物质文化,赋予我们多种多样的品质,除了感激之外,我们更要保留这些神圣的礼物,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在青岛兴建了较为完整的德国建筑体系,但是这些建筑却在不断地遭到或多或少的人为破坏。日本占领时期、国共内战,尤其是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都使青岛的德式建筑受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1914年之前,德国在青岛修建的建筑大约有380多座,而到目前已剩下100多座,有很多建筑都受到了人为的破坏,尤其是在文革时期,有很多建筑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使我们损失了很多有价值的建筑。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青岛市开始投入巨资,逐步开始依照原样修缮当年德国人修筑的炮台、街道、法庭、行政机关以及各类民宅。有360多栋上个世纪初的西式建筑,被纳入城市风貌保护区,得到了良好的维护。1993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及人口发展的需要,青岛东部建起了新城区,这里街道宽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是,人们还是对红瓦绿树、欧式风情浓郁的老城区情有独衷。青岛市自1994年被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于1995年编制了《青岛市总体规划》,于2002年编制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4年末开始,青岛着手研究国有直管特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工作,筹集了近4000万元资金,用三年时间对70处(125栋)、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国有直管历史优秀建筑、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房屋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使其重焕历史风采。政府很重视这项工作,由相关人员制订修缮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多次分析论证,走访了许多曾见证老建筑历史的青岛老人,奔波于市博物馆、档案馆、房产档案馆,以实现结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完善、外观恢复原貌的目标要求,达到“完好房”的标准。2006年编制了《青岛市总体规划(2006-2020)》在2007年,青岛投资2亿余元抢救19处老建筑,《全国“十一五”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本市民俗博物馆、市考古研究所以及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五市的博物馆文物库房被列入此次全国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核复七项目总投资645万元,国家将根据资金状况,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和地方资金配套情况等原则,对这些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在2008年,政府曾邀请德国专家在青组织举办德式建筑维修保养培训班,对青岛有关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同时又增颁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老建筑。2012年3月17日,青岛市政府颁布了《青岛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对本市历史建筑的保护,规范历史建筑的管理,传承青岛历史文化。作为旅游景点的德式老建筑,它们的保护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政府会定期出资维修,而且对于这些建筑来说要对他进行修缮需要严格的审批程序,不能随意更改建筑的布局和结构。据知情人士说,八大关里的建筑想要进行部分修整需要层层上报,并不是想改就能改,这说明政府对一部署名的老建筑还是很重视的。再比如青岛德国监狱,德国监狱旧址占地面积11.8亩,建筑面积8297.5平方米,包括各种建筑26栋,是一片以古堡式建筑为主体的极具特色的建筑群,作为一座典型的19世纪德国古堡式建筑,“欧人监狱”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殖民监狱。被用作政府的办公地点得的是老建筑保护的也比较好。比如二提督府,现在为检察院的办公地点,机关单位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它的保护也是比较好的。同时,社会上一些非营利组织也为德式老建筑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中德文化遗产基金会,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基金组织,它任务是通过德国文物保护专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技师等专业力量,对位于中国的德式建筑文物的保护进行积极支持。在德式老建筑的保护问题上有很多青岛市民给与了高度的关注,他们有打电话给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的,有市民表示,按照《威尼斯宪章》所遵循的原则,应该仅对出现漏雨的部分进行维修,原有瓦片如果没有断裂、腐化,应尽可能使用。如果必须进行更换,也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对比,并利用图片等方法,对更换部分的原貌,以及更换后的现状进行拍照存档。3.2德式老建筑面临的问题(一)主管部门不一,监管不力,文物保护意识欠缺。青岛德式建筑分散,所有权分属不明。目前青岛德式老建筑在维修前举行听证会的多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对于被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的德式建筑,很少甚至没有举行过公开的听证会。这样的话,对于德式老建筑的维护工作就缺少了监督,维护工作的质量就难免出现问题。目前的德式建筑,除了像天主教堂等人们关注度高的“公众”建筑能享受到一砖一瓦原貌恢复待遇外,其余诸多建筑都不过是仿照原建筑总体结构恢复而已,类似一些当作办公楼或居民楼的德式建筑,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内部原有装饰结构大多被现代化物品替代。另外,从事维护工作的施工人员,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德式建筑维修保养培训班,缺乏文物保护的意识,或扔或损毁了许多有文物价值的东西,很令人可惜。而且,现在很多建筑只是恢复了外部整体结构,像一些铁艺、花纹等装饰性物品都被磨平或拆卸。每次德式老建筑的维修都能引起社会各界,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市民关注,但是明显感觉到力量零散,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而且德式老建筑在维修初期,可能有关部门对市民说了将会如何处理,但是却没有一个完备的监督机制,是否真的有具体保护措施,市民并不知情。(二)现在一些老建筑的命运坎坷,面临着被违规拆除的危险。2009年5月份,青岛百年望火楼险遭拆除,在市民的强烈呼吁和有关媒体的报道下才得以保全。而有关部门出来澄清是部分拆除,进行全面修缮。还有的一些老建筑院内垃圾遍地,墙皮脱落厉害,木制的房梁都已经腐烂,房子破烂不堪。有的已经被拆毁,用来建造新的民居。(三)德式老建筑被拍卖是它面临的威胁之一。2009年8月12日,青岛市颇具知名度的历史建筑红房子挂牌出让。2009年8月19日,红房子拍卖被叫停。原因就是红房子是始建于1905年的德式建筑,属于文物建筑,不能被拍卖。(四)还有一部分德式老建筑被用作居民楼,由于周而复始的人为装修和混乱的产权关系,使得他们无法得到保护。(五)德式老建筑的保护还面临着不被民众所理解的挑战,有的民众认为德式老建筑已经过时,只保存几个典型的就行,不需要对所有的德式老建筑进行保护。另一部分民众觉得青岛德式老建筑对城市规划有借鉴作用,对青岛的京津发展有促进作用,还有身后的历史意义。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值得政府、社会和公民对其进行保护。民众不同的看法,使得德式老建筑的保护工作受阻。我们小组通过走访以及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被调查者中有55%是生活工作在青岛的,16%的外地游客,29%的学生(见图1)(2)其中有57%的人认为观光景点的德式老建筑保护的比较好,如: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青岛迎宾馆以及八大关等景点保护的就比较好,在这些著名的观光景点政府会定期组织进行维修。32%的人认为被用作机关单位的老建筑保护的比较好,如:现在被用做检察院办公地点的二提督府保护的就比较好。只有4%的人认为被用作居民区的老建筑保护比较好,这能反映出一些问题:对于用作民居的德式老建筑政府的保护力度是不够的,同时青岛市部分市民对德式老建筑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见图2)(3)通过分析市民对德式老建筑保护状况的了解程度(图3),我们可以看出有54%的被调查者对德式老建筑的保护是不太了解的,31%的人对老建筑的保护一般了解,只有11%的人选择了“很了解”。这说明青岛德式老建筑的保护工作没有真正地普及开来,市民对老建筑保护现状不了解,青岛市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缺少了强有力的监督,保护工作难以保质保量。另外,从图4中我们很容易得出,绝大多数人对德式老建筑的保护状况的印象只是一般,而认为保护很差,保护工作有待改进的占18%,认为保护工作很好的,只有25%的调查受众,所以,政府及相关部门仍需努力,树立可行的法律法规,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市民保护意识。第4章对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建筑保护的建议及对策小组调查中市民反映情况如下:1.不要把大量资源浪费在上面,老建筑是一个是时代的缩影,只保留其重点部分,要与时俱进,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不应浪费纳税人的钱。2.资金流向透明化、老建筑的合理利用、没有合理化的改造方案、与居民沟通不畅、只有法律但不执行。3.德式建筑设计结实、重视,拆掉可惜,去年秋天时候,天主教堂还曾经维修过。4.老环海一线自然地貌,有价值的选择保留。5.德式建筑在文革时期,破坏很严重。6.政府应该搬离机关单位,用以旅游景点,保留文化价值。7.有的德式建筑,拆迁严重,居民住处风格改变。8.应该加大对政府保护工作的监督。9.记得在幼时,机关单位的保护现状还不错,民居的住处保护的不是很好,海洋大学鱼山老建筑保护不好。10.房地产工作人员借德式建筑发展经济,在怎么研究也没用,最后还是政府说了算。德式建筑的使用价值,年头到了,该拆就拆。只有某些建筑,政府需要的才加以保护。11.某些居民楼,楼梯及门窗需要维修,墙皮损坏较大。12.政府建新式楼,早期德式建筑的格局遭到严重破坏。13.政府和居民自身应加大定期维护。14.在保修德式老建筑的时候应该提高材料品质。15.尊重宗教文化。16.海关很多私人德式建筑拆迁严重。17.有些人认为,保护的目的是对比中德建筑,让后代明白我们的建筑比他们更加优越。18.生活在中山路人们说保护不错,仿德式建筑,行人从外面一看就看出风貌是德式的。19.有些民众反映,居民住处保护不好,政府只修外面,里面已经不堪一击。20.居民、机关以及观光景点都应该出资保护。4.1对青岛市市政府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些老城区、历史建筑、旧的工业厂房等被称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遭到拆毁,其作为建筑遗产的价值被人们所忽视。
在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面前,由于价值观扭曲,重发展轻保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与建筑遗产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主导作用有关。
建筑遗产,承载着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对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意义重大。今天,建筑遗产的继承者不再限于个人,而是小到社区,大到民族、国家、甚至是全人类。从文化属性的角度分析,建筑遗产是没有界限的,但是从社会或者地域的属性看是有界线的,这种地域的管辖者恰恰就是当地政府。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
目前,青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建筑遗产的保护,甚至导致很多建筑遗产遭到灭顶之灾。追根求源,主要是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到建筑遗产的价值。
我们认为,政府应该通过以下措施来完善对德式老建筑的保护。第一,政府作为主导者,尤其是地方政府,必须加强自身的管理。因为只有政府才能决定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市场化程度,只有政府才能制定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法制法规,只有政府才能决定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度,只有政府才能决定建筑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推广。所以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地方政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建筑遗产的管理理念,改变城市管理的政绩观。第二,改革和完善建筑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体制。分权管理,相互监督,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权责明确,划分清晰,避免划分不清楚导致管理的低效率;建立社会参与和监督体系,构建一个中央政府、城市政府和社会组织分权管理、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
相关建议:1、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由规划建设行政部门同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提出保护范围和周边建设控制范围,设立相关标志并建立历史建筑管理档案。2、根据青岛德式老建筑的价值及完好程度,在保持建筑立面、风貌与结构体系原真性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实施分类保护。3、严格控制在德式老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影响历史建筑面貌的其他设施。经规划建设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外部设施,应当符合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并与建筑立面相协调。4、在青岛德式老建筑周边新建的设施或建筑,其风貌应当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得破坏原有的历史环境,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5、严格控制在德式老建筑内部或紧邻历史建筑的部位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类物品,依法打击盗窃、走私历史建筑构件和附属物行为,确保历史建筑安全。6、建立一套遗产教育机制是换起民众对遗产传承保护意识的关键,在把德式老建筑纳入中小学生课堂,让孩子们理解德式老建筑,保护理念要从娃娃抓起。总的来说概括为: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监督、加强宣传。4.2对市民及社会的建议当地居民:保护的原动力。民众对于青岛德式老建筑的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制约他们保护老建筑的现实条件也是存在的。首先,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制约:政府及其官员主导,但在很多情况下,城市仅仅成为长官展示其政绩的舞台,长官的意志决定城市的走向。在这一模式里,规划师和建筑师们常常迎合官员的喜好,开发商们则很容易通过“寻租”来获取谋利的空间。而市民就自然而然的被他们所忽略。其次,中国城市发展的传统文化背景制约: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早期的城市并非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统治者用以获取和维护政治权力的工具。而今天,市场经济条件的中国城市显然与过去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却不可避免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对于给予民众及社会的建议,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1、加强舆论监督机制,拓宽参与的渠道和形式。除了听证会之外,网络留言、电话访谈等多种非正式的公众参与的形式也应大力推广。政府可以自行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公司、网络公司对公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分包解除合同2篇
- 效果图合同范本
- 酒店转让协议书范本
- 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同(2024版)
- 鱼塘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四年级方程知识课件
- 风筝真美丽课件
- 2024年度电竞产业合作开发合同
- 《中国古代陶器》课件
- 食堂泔水处理协议书模板
- pep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2《Waystogotoschool》大单元作业设计(三)
- 五年级家长会课件(共22张PPT)
- 《校园植物探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2023年更新)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 【机械手】-简易物料搬运机械手的PLC设计
- 言语的第三思维结合语境
- TD-T 1070.4-2022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4部分:建材矿山
-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之通风空调系统概述
- 绿盟极光漏洞扫描工具使用方法
- APQP-4-08产品质量策划总结和认定报告
- 五年级语文上学情分析(每一课都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