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授时简介课件_第1页
北斗授时简介课件_第2页
北斗授时简介课件_第3页
北斗授时简介课件_第4页
北斗授时简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斗授时2015年11月10日1北斗授时2015年11月10日1目录术语定义授时原理物理架构产品描述总结2目录术语定义授时原理物理架构产品描述总结2时间与时钟1PPS(1pulsepersecond)、TODNTP/SNTP原子钟(氢、铷、铯)铯133的共振频率为9192631770Hz)晶体钟(10MHz)TAI(internationalatomictime国际原子时)UTC(coordinateduniversaltime协调世界时,又称时间统一时)北京时间:UTC+8一、术语定义3时间与时钟一、术语定义3时间标准时间参照:天文时UTI(UniversalTime)、国际原子时TAI(InternationalAtomicTime)、协调世界时UTC(CoordinatedUniversalTime)、北京时间等。授时系统三大要素:时钟源、时间传递、校时。4时间标准时间参照:4时间同步时间同步是指设备都工作在同一时间下,不能有毫秒甚至是微秒级的差异。便于准确记录每个事件发生的时刻,特别是出问题时可以追根朔源,找到问题的发生点。频率同步只是要求工作在某个固定的频率上,便于复用和解复用,又叫时钟同步!5时间同步时间同步是指设备都工作在同一时间下,不能有毫秒甚至是二、授时原理(RDSS单向授时)在单向授时模式下,用户机不需要与地面中心站进行交互,但需已知接收机精密坐标,从而可计算出卫星信号传输时延,经修正得出本地精确的时间。6二、授时原理(RDSS单向授时)在单向授时模式下,用户机不需2.1RDSS双向授时双向定时的所有信息处理都在中心控制站进行,用户机只需把接收的时标信号返回即可。中心站系统在TO时刻发送时标信号ST0,该时标信号经过延迟T1后到达卫星,经卫星转发器转发后经T2到达定时用户机,用户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的处理,也可看做信号转发,经T3的传播时延到达卫星,卫星把接收的信号转发,经T4的传播时延传送回中心站系统。也即表示时间T0的时标信号ST0,最终在T0+T1+T2+T3+T4时刻重新回到中心站系统。中心站系统把接收时标信号与发射时刻相减,得到双向传播时延T1+T2+T3+T4,除以2得到从中心站到用户机的单向传播时延。中心站把这个单向传播时延发送给用户机,定时用户机接收到的时标信号及单向传播时延计算出本地钟与中心控制系统时间的差值△£,修正本地钟,使之与中心控制系统的时问同步。

72.1RDSS双向授时双向定时的所有信息处理都在中心控制站2.2RNSS授时与GPS授时一致,用户设备只需接收卫星广播的RNSS导航信号,即可获得北斗系统时间,然后将本地时间与北斗系统时间进行比较得到本地时钟与北斗系统时间的偏差。如果测站坐标已知,并且精度可靠,那么只要收到一颗卫星的信号即可进行精确授时。如果测站坐标未知,RNSS只要能接收到四颗或四颗以上卫星,即可解算出位置和钟差,实现定位与授时。82.2RNSS授时与GPS授时一致,用户2.3RDSS单双向授时对比双向定时和单向定时的主要差别在于从中心站系统到用户机传播时延的获取方式;在北斗系统中单向定时精度的系统设计值为100ns,双向定时为20ns;单向定时需要事先计算用户机的位置;双向定时无需知道用户机的位置,所有处理都在中心站系统完成。单向定时由于采用被动方式进行,不占用系统容量。而双向定时是通过与中心站交互的方式来进行定时,因此会占用系统容量,受到一定的限制。92.3RDSS单双向授时对比双向定时和单向定时的主要差别在2.4三种授时技术对比102.4三种授时技术对比10三、物理架构(北斗授时服务器/北斗授时用户机)11三、物理架构(北斗授时服务器/北斗授时用户机)113.1北斗授时接收模块北斗高精度授时接收模块接收“北斗一号”卫星信号,采用单向授时技术,采用一次下变频射频技术,实现北斗卫星信号的快速捕获、跟踪、解调功能,恢复出卫星数据和同步信号。结合高精度北斗卫星授时数据处理技术与高精度数字时频标合成技术,完成卫星轨道数据的平滑滤波和最优估值、电波的电离层校正、多普勒校正、电波时延等计算、TOD时间信息输出和时标信号合成控制。设计输出1PPS性能指标优于100ns。北斗授时接收模块主要包括:接收天线、射频模块、中频数字接收单元、卫星数据处理单元和用户接口单元,通过设定用户本地位置、北斗卫星信号的接收与卫星定时信号的恢复,生成授时信号,实现单向授时功能。123.1北斗授时接收模块北斗高精度授时接收模块3.3时频处理模块时频处理模块是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北斗与GPS双卫星系统授时性能监测、判优与智能切换、高精度本地时间维护、高精度时频标合成、内部协议分析及转发、显示与人机交互等功能。可根据对时间保持能力的要求高低配置不同的晶体钟或原子钟测量两个脉冲之间的相位差(时间间隔)通常可采用高频脉冲计数法实现。3.2时钟模块133.3时频处理模块时频处理模块是本系统的重要组3.4用户交互模块设备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Web、Telnet、snmp方式,在IE浏览器中输入时间服务器的口地址等参数,完成对设备的本地和远程集中管理。网络管理具有丰富的用户交互和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功能如下:①状态查询:完成系统状态的查询,北斗卫星的主要信息、TOD时间信息、1PPS可用度,网络授时状态,主备用卫星源,网络信息等。②设备管理:完成北斗授时接收板的工作参数设置和主用时间源的选择。③系统管理:完成设备用户管理和网络参数设置,包括添加用户,修改用户密码和删除用户。④高级设置:包括安全设置和恢复默认设置。安全设置包括超时时间设置和可登陆IP地址范围。143.4用户交互模块设备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Web、Tel3.5应用接口模块应用接口单元提供RS232电平标准时间信息(TOD)和秒脉冲信号(1PPS)等基本时间同步输出接口。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实现不同电气特性的接口,例如网络授时接口(NTP/SNTP),RS422/RS485电平串行报文信息、电力时间同步专用的分脉冲(1PPM)和时脉冲(1PPH)等。

在应用接口模块中,其核心部分是网络协议单元,实现NTP/SNTP授时服务。NTP/SNTP是国际标准的网络时间服务协议,用于计算机网络时间同步,其结构采用client/server服务方式,由用户向时间服务器申请服务,服务器将标准时间标签(timestamp)发送给用户,用户软件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标准时间及传输延迟,计算本地时间改正,经多次计算并滤波处理,改正后设置本地时间。153.5应用接口模块应用接口单元提供RS232电客户端根据T1、T2、T3、T4计算出钟差T及时延改正D,然后修正本地时间,计算公式如下:D=((T4-T1)-(T2-T3))/2T=((T2-T1)+(T3-T4))/23.5应用接口模块16客户端根据T1、T2、T3、T4计算出钟差T及时延改正D,然卫星数据处理单元卫星数据处理单元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具有同时处理多路信号的能力,主要完成卫星信号维特比译码、校验、数据拼装、卫星轨道数据的平滑滤波和最优估值、电波的电离层校正、电波时延计算、多普勒校正和UTC时间解算等功能。TOD时间信息经并口传送至单片机再由异步串口输出。秒脉冲合成单元秒脉冲合成单元采用DSP和FPGA共同实现,在数据处理中加强钟差信号的数字滤波和容错设计,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在脉冲合成设计中采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DDS),提高合成设计的灵活性及秒脉冲的准确性与稳定度;针对时频应用的要求与特点,采用先进的时间频率守时技术,提高时频信号的可靠性,以满足高精度时频应用的要求。17卫星数据处理单元卫星数据处理单元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四、产品描述网络时间服务器具有以下功能:1.完善的北斗和GPS信号监测,自动或手动选择卫星信号。2.支持标准NTP网络时间传输协议。3.支持本地和远程网管,通过网络口进行参数配置。4.最大支持上万个用户的网络授时服务。5.提供基于RS232的时码输出。6.提供高精度1PPS输出。7.提供光纤IRIG-B对时报文输出。8.调幅波形式的交流IRIG-B码。9.支持RS485方式输出对时报文。18四、产品描述网络时间服务器具有以下功能:18技术指标:

1、采用单独组屏,扩展灵活,便于管理。

2、

多时间源可供选择,除采用GPS系统外,还可选用我国的北斗星系统,可靠性更高。

3、采用对值班人员透明化设计,时间显示、卫星通道状态、工作状态的指示一目了然。

4、主时钟和扩展时钟采用冗余配置,自动无扰切换。

5、主时钟和扩展时钟内部有高精度时间自保持单元,精度为7×10-9。

6、多种对时规约,可由用户要求指定。

7、精美标准19”U型(2U或4U)架装式机箱,采用标准电力机柜屏。

8、授时精度高,最高精度达30ns。

9、有多种对时方式,可灵活配置,支持硬对时(PPS、PPM、PPH)、软对时(串口报文)、编码对时(IRIG-B、DCF77)和网络NTP对时,可以满足国内外不同设备的授时接口要求。10、装置的所有时钟信号输出均经过光电隔离,抗干扰能力强。

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10°C+60°C

贮存温度:-40°C+80°C

电气要求

电源:交流220V±10%

47HZ~63HZ或直流110V/220V

电磁兼容性:符合“GB/T13926_19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中有关规定的要求,并且超过III级标准

功耗:不大于15W

性能指标:捕获卫星(锁定)时间:

——热开机(瞬间掉电)≤15秒。

——冷开机(位置未变的重开机)≤45秒。

——位置改变后重开机≤1分钟。

——本地首次开机≤2分钟。

位置精度:10m

时间精度;±100ns19技术指标:

1、采用单独组屏,扩展灵活,便于管理。

2五、总结不同授时领域对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的差异性主要在于以下两点:1.时间同步精度的高低;2.接口类型及电气特性。误差因子及解决方法授时精度能否达到100ns,主要决定于卫星钟差标定误差、卫星定轨误差、电离层改正残差、对流层改正残差,接收机综合误差等几个因素影响。解决方法:(1)伪距测量误差:(2)时延标定误差:(3)时钟源误差:(4)时延温漂误差:(5)其它处理误差:在各处理环节尽可能减少处理误差,如保证运算精度等。20五、总结不同授时领域对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的差异性主要在于以下授时应用场景电力系统金融系统公安系统通信系统交通民航国防21授时应用场景电力系统21北斗授时2015年11月10日22北斗授时2015年11月10日1目录术语定义授时原理物理架构产品描述总结23目录术语定义授时原理物理架构产品描述总结2时间与时钟1PPS(1pulsepersecond)、TODNTP/SNTP原子钟(氢、铷、铯)铯133的共振频率为9192631770Hz)晶体钟(10MHz)TAI(internationalatomictime国际原子时)UTC(coordinateduniversaltime协调世界时,又称时间统一时)北京时间:UTC+8一、术语定义24时间与时钟一、术语定义3时间标准时间参照:天文时UTI(UniversalTime)、国际原子时TAI(InternationalAtomicTime)、协调世界时UTC(CoordinatedUniversalTime)、北京时间等。授时系统三大要素:时钟源、时间传递、校时。25时间标准时间参照:4时间同步时间同步是指设备都工作在同一时间下,不能有毫秒甚至是微秒级的差异。便于准确记录每个事件发生的时刻,特别是出问题时可以追根朔源,找到问题的发生点。频率同步只是要求工作在某个固定的频率上,便于复用和解复用,又叫时钟同步!26时间同步时间同步是指设备都工作在同一时间下,不能有毫秒甚至是二、授时原理(RDSS单向授时)在单向授时模式下,用户机不需要与地面中心站进行交互,但需已知接收机精密坐标,从而可计算出卫星信号传输时延,经修正得出本地精确的时间。27二、授时原理(RDSS单向授时)在单向授时模式下,用户机不需2.1RDSS双向授时双向定时的所有信息处理都在中心控制站进行,用户机只需把接收的时标信号返回即可。中心站系统在TO时刻发送时标信号ST0,该时标信号经过延迟T1后到达卫星,经卫星转发器转发后经T2到达定时用户机,用户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的处理,也可看做信号转发,经T3的传播时延到达卫星,卫星把接收的信号转发,经T4的传播时延传送回中心站系统。也即表示时间T0的时标信号ST0,最终在T0+T1+T2+T3+T4时刻重新回到中心站系统。中心站系统把接收时标信号与发射时刻相减,得到双向传播时延T1+T2+T3+T4,除以2得到从中心站到用户机的单向传播时延。中心站把这个单向传播时延发送给用户机,定时用户机接收到的时标信号及单向传播时延计算出本地钟与中心控制系统时间的差值△£,修正本地钟,使之与中心控制系统的时问同步。

282.1RDSS双向授时双向定时的所有信息处理都在中心控制站2.2RNSS授时与GPS授时一致,用户设备只需接收卫星广播的RNSS导航信号,即可获得北斗系统时间,然后将本地时间与北斗系统时间进行比较得到本地时钟与北斗系统时间的偏差。如果测站坐标已知,并且精度可靠,那么只要收到一颗卫星的信号即可进行精确授时。如果测站坐标未知,RNSS只要能接收到四颗或四颗以上卫星,即可解算出位置和钟差,实现定位与授时。292.2RNSS授时与GPS授时一致,用户2.3RDSS单双向授时对比双向定时和单向定时的主要差别在于从中心站系统到用户机传播时延的获取方式;在北斗系统中单向定时精度的系统设计值为100ns,双向定时为20ns;单向定时需要事先计算用户机的位置;双向定时无需知道用户机的位置,所有处理都在中心站系统完成。单向定时由于采用被动方式进行,不占用系统容量。而双向定时是通过与中心站交互的方式来进行定时,因此会占用系统容量,受到一定的限制。302.3RDSS单双向授时对比双向定时和单向定时的主要差别在2.4三种授时技术对比312.4三种授时技术对比10三、物理架构(北斗授时服务器/北斗授时用户机)32三、物理架构(北斗授时服务器/北斗授时用户机)113.1北斗授时接收模块北斗高精度授时接收模块接收“北斗一号”卫星信号,采用单向授时技术,采用一次下变频射频技术,实现北斗卫星信号的快速捕获、跟踪、解调功能,恢复出卫星数据和同步信号。结合高精度北斗卫星授时数据处理技术与高精度数字时频标合成技术,完成卫星轨道数据的平滑滤波和最优估值、电波的电离层校正、多普勒校正、电波时延等计算、TOD时间信息输出和时标信号合成控制。设计输出1PPS性能指标优于100ns。北斗授时接收模块主要包括:接收天线、射频模块、中频数字接收单元、卫星数据处理单元和用户接口单元,通过设定用户本地位置、北斗卫星信号的接收与卫星定时信号的恢复,生成授时信号,实现单向授时功能。333.1北斗授时接收模块北斗高精度授时接收模块3.3时频处理模块时频处理模块是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北斗与GPS双卫星系统授时性能监测、判优与智能切换、高精度本地时间维护、高精度时频标合成、内部协议分析及转发、显示与人机交互等功能。可根据对时间保持能力的要求高低配置不同的晶体钟或原子钟测量两个脉冲之间的相位差(时间间隔)通常可采用高频脉冲计数法实现。3.2时钟模块343.3时频处理模块时频处理模块是本系统的重要组3.4用户交互模块设备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Web、Telnet、snmp方式,在IE浏览器中输入时间服务器的口地址等参数,完成对设备的本地和远程集中管理。网络管理具有丰富的用户交互和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功能如下:①状态查询:完成系统状态的查询,北斗卫星的主要信息、TOD时间信息、1PPS可用度,网络授时状态,主备用卫星源,网络信息等。②设备管理:完成北斗授时接收板的工作参数设置和主用时间源的选择。③系统管理:完成设备用户管理和网络参数设置,包括添加用户,修改用户密码和删除用户。④高级设置:包括安全设置和恢复默认设置。安全设置包括超时时间设置和可登陆IP地址范围。353.4用户交互模块设备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Web、Tel3.5应用接口模块应用接口单元提供RS232电平标准时间信息(TOD)和秒脉冲信号(1PPS)等基本时间同步输出接口。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实现不同电气特性的接口,例如网络授时接口(NTP/SNTP),RS422/RS485电平串行报文信息、电力时间同步专用的分脉冲(1PPM)和时脉冲(1PPH)等。

在应用接口模块中,其核心部分是网络协议单元,实现NTP/SNTP授时服务。NTP/SNTP是国际标准的网络时间服务协议,用于计算机网络时间同步,其结构采用client/server服务方式,由用户向时间服务器申请服务,服务器将标准时间标签(timestamp)发送给用户,用户软件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标准时间及传输延迟,计算本地时间改正,经多次计算并滤波处理,改正后设置本地时间。363.5应用接口模块应用接口单元提供RS232电客户端根据T1、T2、T3、T4计算出钟差T及时延改正D,然后修正本地时间,计算公式如下:D=((T4-T1)-(T2-T3))/2T=((T2-T1)+(T3-T4))/23.5应用接口模块37客户端根据T1、T2、T3、T4计算出钟差T及时延改正D,然卫星数据处理单元卫星数据处理单元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具有同时处理多路信号的能力,主要完成卫星信号维特比译码、校验、数据拼装、卫星轨道数据的平滑滤波和最优估值、电波的电离层校正、电波时延计算、多普勒校正和UTC时间解算等功能。TOD时间信息经并口传送至单片机再由异步串口输出。秒脉冲合成单元秒脉冲合成单元采用DSP和FPGA共同实现,在数据处理中加强钟差信号的数字滤波和容错设计,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在脉冲合成设计中采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DDS),提高合成设计的灵活性及秒脉冲的准确性与稳定度;针对时频应用的要求与特点,采用先进的时间频率守时技术,提高时频信号的可靠性,以满足高精度时频应用的要求。38卫星数据处理单元卫星数据处理单元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四、产品描述网络时间服务器具有以下功能:1.完善的北斗和GPS信号监测,自动或手动选择卫星信号。2.支持标准NTP网络时间传输协议。3.支持本地和远程网管,通过网络口进行参数配置。4.最大支持上万个用户的网络授时服务。5.提供基于RS232的时码输出。6.提供高精度1PPS输出。7.提供光纤IRIG-B对时报文输出。8.调幅波形式的交流IRIG-B码。9.支持RS485方式输出对时报文。39四、产品描述网络时间服务器具有以下功能:18技术指标:

1、采用单独组屏,扩展灵活,便于管理。

2、

多时间源可供选择,除采用GPS系统外,还可选用我国的北斗星系统,可靠性更高。

3、采用对值班人员透明化设计,时间显示、卫星通道状态、工作状态的指示一目了然。

4、主时钟和扩展时钟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