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金融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12000字)》_第1页
《县域金融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12000字)》_第2页
《县域金融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12000字)》_第3页
《县域金融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12000字)》_第4页
《县域金融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12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域金融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目录引言 1一、相关理论概述 1(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1(二)县域金融服务的内涵 2(三)相关基础理论 2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22、农业融资理论 2二、新疆县域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 3(一)新疆县域金融服务的机构设置及职能 3(二)新疆县域金融服务中的产品供给 3(三)新疆县域金融服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4三、新疆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一)新疆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51、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52、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比例较小,资金外流严重 53、金融服务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64、金融服务价格偏高 75、民间金融服务市场不够规范 76、金融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8(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81、县域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型忽视了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82、金融机构存在撤出农村地区的情况 93、县域金融机构产品开发力度不足 94、我国关于农业保险和抵押担保贷款方面的政策不足 105、我国针对非正规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106、金融机构缺乏对金融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11四、新疆县域金融服务的优化对策 11(一)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11(二)吸引金融机构入驻新疆农村地区 11(三)扩大金融支农的深度和广度 12(四)完善农业保险和抵押担保贷款方面的政策 12(五)健全非正规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 12(六)加强对金融机构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13五、结论 13参考文献 14引言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范畴,县域是区域的一种特定形式,主要涵盖包括县市、乡镇及农村在内的广大地区,县域经济则是对上述地区经济的统称。从其构成来看,县域经济一般是以农业经济或以由地理资源环境决定的中小型工业经济为主体,同时兼有商业、服务业、信息业等非农产业的经济有机体。其内涵及性质决定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发展县域经济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金融是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如何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有效地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全面提升金融运行质量,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新疆金融业,尤其是新疆县域金融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受区位、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新疆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缺乏后劲,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而近几年来,金融对县域经济信贷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也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因此,本研究旨在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问题进行分析,试图结合新疆的实际,提供几点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的优化对策。鉴于目前学术界关于县域经济和金融服务的研究较多,但是缺乏对二者的结合研究,仅有的结合研究更是缺乏对某一地区的案例研究,以新疆为例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主要分析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问题,因而可以丰富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可以为新疆地区提供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从而使得金融服务可以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期用以实现新疆县域经济深化改革和发展的目的,因而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相关理论概述(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卢昌军(1998)将县域经济定义为: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刘福刚、孟宪江(2002)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二)县域金融服务的内涵县域既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地区,同时也包括加快建设的小城镇与中心集镇、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县域。县域金融既包含传统的存、贷、汇和微型金融,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规模化融资、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等高端金融服务需求。县域金融服务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各种金融服务,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即民间金融。目前我国形成以正规性金融为主(三)相关基础理论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Levine(2005)对大部分的理论和实验性证据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提出从长远的观念来看,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WalterBagehot(1873)、JosephSchumpeter(1912)、JohnHicks(1969)、MertonMiller(1988)都认为金融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obinson(1952)和Lucas(1988)则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金融的出现是实体部门需求的反应,是工业化、计划化和资本积累的工具,处于附属和被支配地位。另外,MeierandSeers(1984)的一系列研究指出,金融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NicholasStern's(1989)在对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完全排除了金融的作用,否定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可以看出: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既互相推动,又相互制约的。良好、健康的金融制度能够通过对储蓄的有效利用与引导,尤其是对生产性投资的把握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都能带来金融业的良好发展。金融抑制的消极作用有诸如资本市场效率降低、经济增长不利、经济增长无法发挥到最佳水平、限制了金融系统适应经济增长的需求、加剧经济分化等。2、农业融资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融资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该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农业不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为此,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且利率应较其它产业更低,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同时低利率政策和农村大量信用合作组织的存在,还可促使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消亡。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了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扩大了向农村部门的融资,促进了农业生产增长,但由于农村储蓄动员不力、过分依赖于外部资金注入、资金回收率低下、偏好向中上层融资等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由于农业信贷补贴论本身的理论假设前提存在缺陷,因此,它对于实践的指导并不算成功,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在批判该理论的基础上便产生了农村金融市场论。二、新疆县域金融服务的现状分析(一)新疆县域金融服务的机构设置及职能目前新疆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累计2518个,占新疆总金融机构数4433的56.8%。新疆县域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银行新疆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新疆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疆分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县均拥有金融机构21.05个,乡镇平均拥有1.38个,农村信用社撤销代办站后,农村地区基本没有金融网点。有的农民家距乡镇所在地的金融网点达10-30公里,办理银行业务十分不便。(二)新疆县域金融服务中的产品供给截至2019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3963.4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5.2%,促进了新疆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中金融机构中以新疆农村信用社中农业贷款占比最大。在结算方式方面,目前,新疆共计911个邮政储蓄的营业网点中已有510个网点向城镇、农村地区开办了小额质押贷款业务,1020个农村信用社网点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除传统的存取款业务外,逐步拓展了中间业务种类,比如:开始在农村地区根据农民需求办理代缴话费和税费等。农信社发行的信合通卡、农业银行发行的惠农卡、邮政储蓄银行的邮政绿卡、运城地区范围内为当地农民发行的关帝卡、临汾地区范围内为当地农民发行的天河卡等特色卡都是根据客户的需要而制作发行,在很大程度了方便了客户的结算业务,使服务更加便利化,为客户办理现金业务、转账业务提供方便,改善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截止目前,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支农贷款3113.6亿元,为496.9万户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县域经济发展。为了丰富支农产品和服务,新疆地区加强了村镇银行的开设力度,目前,新疆地区有21家村镇银行,银行以服务“三农”、微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主要目标,目前开办的主要业务种类有:农户联保贷款、个人抵、质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六种。截至2019年末,21家新疆村镇银行共发放涉农贷款14.1亿元,占其全部贷款总额的36%,有效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小额贷款公司也为新疆地区的金融服务发展提供了基础。(三)新疆县域金融服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在金融业的积极推动下,全区县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19年,全区68个县区县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3.2%。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逐渐优化。截至2019年底,城镇化率达到51.8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人均道路面积、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简称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88.37%,46.28%,41.9%,11.4%,50.31%,4.38%,29.28%。2019年底实现了全区污水处理厂县级全覆盖、建制镇主要道路简易硬化,建成了简易供水设施。2019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的共有20个;县域财政收入到达20亿元以上的有23个。县域经济发展中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区域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新疆金融在支持县域经济中,金融企业自身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是存贷款规模快速增加。截至2019年末,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123亿元,比上年增加736亿元,贷款余额2784亿元,比上年增加446亿元。二是金融机构网点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19年末,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法人和非法人)381家,比上年增加22家,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3406个,比上年增加37个。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截至2019年末,全区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87家,贷款余额303亿元,其中县域124家,贷款余额68亿元。三是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9年末,县域金融机构共实现利润99.85亿元,比上年增加19.49亿元,县域金融机构实现了整体盈利。三、新疆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新疆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1、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营业网点撤乡驻县,个别经济条件差的县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没有网点,即便有,也以办理存取款业务为主,贷款审批权限归地市二级法人机构拥有,即使是邮政储蓄银行,其网点也多在县城。新疆乡镇地区也仅限于农村信用社,农村地区没有其他网点了,在新疆的部分县城,不少机构甚至存在缺乏大小额支付系统、POS机等结算设备,只能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中:一是因为新疆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使得农户和农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进一步阻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农村保险业的运营方式过于商业化,因为农业的风险较高,保险机构在提供保险服务方面会适当提高报废率,这使得不少农民无力承担较高的贷款成本。三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覆盖率偏低、规模偏小。近年来,新疆地区中小企业的抵押和质押贷款所占比重稳步增长,担保贷款所占比重上升到30%以上,超过信用贷款成为第二大贷款方式。但中小企业大多无固定资产,没有可以作为抵押的抵质押物,流动风险较大,使得商业性担保机构不要愿意为其提供担保服务。虽然新疆地区正在让政策性担保机构发挥主力作用,但这类担保机构存在覆盖率偏低、规模偏小等问题,导致其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新疆一些县(市、区)至今仍是信用担保机构的空白区,绝大多数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也不过几百万元;,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额最多只有几十万元,这对许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2、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比例较小,资金外流严重目前,新疆农村金融资源流入与流出严重失衡,资金外流严重,如邮政储蓄银行存多贷少,吸收的存款大部分外流。比如新疆邮政储蓄2019年的各项存款余额2057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7%,而贷款余额仅有24亿元,而且其储蓄资金大多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但由于历史原因不发放贷款,全部转存至中国人民银行。农业银行新疆分行虽然在发放涉农贷款领域发作用,但与其在县域地区的存款规模看,贷款比例明显降低。截止2019年末,农业银行新疆分行“三农”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分别占全行的28.8%和40.5%,贷款比例低于存款比例。纵观新疆其他金融机构除部分小额质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外,几乎没有其他贷款,其存款资金通过上存上级机构而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同时商业银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将资金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减少对涉农领域的资金支持。2008年到2012年之间,新疆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平均年增长为32.51%,相比同期的新增贷款,年平均增幅仅为21.2%。新增存款部分的平均转贷率由2008年的53.68%下降到2009年的37.92%,大量的县域资金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流向发达地区。新增贷款,年平均增幅仅为21.2%。存贷比由2015年的76%下降到2019年的54%,大量的县域资金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流向发达地区。表3.1新疆2015-2019年的存贷差及存贷比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存贷差(亿元)21292796386047895647存贷比0.760.690.60.560.54数据来源:新疆2019年金融统计年鉴3、金融服务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新疆地区的金融服务产品结构还存在不够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中:一是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用户对资金的多样化需求。新疆地区的县域经济主体有中小企业、农户、乡镇企业、涉农企业等,而供给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占到90%以上,其他金融机构占比很小。不同的经济主体有着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但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金融服务也仅限于融资、结算、代收代付、咨询评估等方面,越到乡镇下一级的金融机构,其业务类型更是单一,缺乏诸如城市金融机构的理财投资、购买保险、POS机转账、消费等服务,导致县域经济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新疆地区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包括生产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生活性需求三种,生活性需求可以通过从亲戚朋友处借款所得,但其他需求却很难从金融服务机构处获得,这是因为目前新疆地区的县域金融机构逐渐退出涉农领域,服务功能不断萎缩,农业产业和乡镇企业很难得到贷款,同时中小企业贷款需要担保或抵押物,这些企业几乎没有抵质押物,县域担保机构又不成熟,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与金融机构的单一服务供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百万棚蔬菜建设工程为例,新疆规划落实设施蔬菜面积24.6万亩,每亩需投资6万元,因蔬菜售价、中间耕作周期为一年、农民没有房产等合法物权作为担保,向商业银行贷款将遇到极大的困难。二是农业保险发展无法满足农业风险转移的需要。由于农业本身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再加上单个农户经营和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这无形中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虽然农民和农业的生产加工企业刚好需要保险转移风险,但保险机构却因为这些主体存在较大风险而不愿为其提供担保服务,即使提供了这方面的服务,也会在某程度上提升保费率。三是小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得不到满足。据调查,目前小企业对银行业服务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结算、信贷等方面,对融资、结算、外汇、投资理财、网上银行、信贷证明及保函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强,但目前新疆地区的金融机构为这些企业提供的贷款服务产品却较少。表3.22019年末山西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比重表项目信贷需求占比需求满足程度传统农业30.6555.82规模化种养业14.5561.62农产品加工运输15.9956.62个体私营经济16.650.19消费信贷5.6947.09其他形式贷款16.5260.34、金融服务价格偏高金融资源的价格通过利率的方式来体现,价格是资源配置的核心,在农村金融市场,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使其掌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价格。在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价格偏高的现象。相比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农村信用的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5-2.3倍,涉农金融机构的总体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31倍。比如2020年3-6月份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146亿元,其中,有83.7%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1.5以上。另外,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其贷款利率完全由自身决定,一般达到了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左右。金融资源价格的整体偏高加重了农业、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负担,减少了县域地区收入。5、民间金融服务市场不够规范民间融资活动涉及的规模不断增加,但其运作却不够规范,无形中增加了民进金融机构的风险,这些运作不够规范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中:一是民间融资缺乏金融监管,对农村经济主体的基本情况调查不足,自身的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从而导致业务操作不够规范化,拟定的担保合同等都存在漏洞等,这无形中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服务风险。二是民间金融机构组织不够规范,导致运营风险的发生。新疆地区的这些金融机构没有制定健全的组织制度、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等,导致自身在运营的过程中缺乏制度规范和约束,从而引发经营混乱的局面发生。而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由于缺乏统一监管,各自治县的监管部门分设在金融办、财政局、人民银行内部等,使得监管缺乏统一领导,存在多头监管的问题,个别小贷公司存在高息吸收存款、高息发放贷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参与非法集资等违规现象。三是我国目前尚未出台针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不够健全,导致这些金融机构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行为,不利于其金融秩序的稳定。6、金融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除了以上问题外,新疆地区的金融机构还存在金融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服务意识较为单薄,导致新疆地区的经济主体在接受这些服务方面存在服务满意度不高的情况。金融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服务意识淡薄。新疆地区的很多金融机构只是将“顾客为上帝”作为口号,而没有将其付诸行动,虽然各机构都相继推出了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禁语,个别机构还推出了承诺服务,但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很少能做到坚持,导致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二是服务范围较窄。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开办的服务业务主要是传统的结算业务、汇兑业务、信托业务、零星的代发工资业务和同业往来业务、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不仅服务效率低下,而且无法满足经济主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三是服务水平较低。新疆地区的大部分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工作却还停留在表面上,虽然服务会使用文明用语,部分服务人员也可以做到热情周到,但服务不够方便快捷,手续不够简化,排队等候的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银行业自身的形象。(二)问题的原因分析1、县域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型忽视了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大多是盈利性机构,为追逐利润最大化,会按照相应的制度规定在县域地区吸收大量储蓄存款,但存款并非用于当地发展,而是上缴中央银行或投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特别是对农民的贷款服务极度短缺。比如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并没有承担起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只负责办理粮棉油的存贷款业务,虽然这一业务在减少,但也没有增加其他业务的贷款。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虽然承担了大部分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但银行的盈利性较差,而且农行针对农户小额贷款项目,在贷款上采取了信贷金额、评级授信、立项、上级行审批准入等很多门槛限制,加大了农户信贷的难度,这些都不利于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满足。此外,在新疆县域地区拥有较多网点的邮政储蓄银行也没有结合日益增加的金融服务需求设计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即使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农村信用社,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问题,比如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规范、用人制度不合理、由于历史包袱重导致的不良贷款率高等,这些都不利于新疆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2、金融机构存在撤出农村地区的情况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在1950年进行改制上市,并入驻新疆地区的,改制后的这些金融机构离开了政府补贴,需要自负盈亏,在经营的过程中,会按照效率原则来设置、布局和整合网点,这就使其为了提升经营利润,会忽略掉部分地区,甚至会撤出在部分地区的网点。此外,各金融机构也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将新疆农村地区的基层网点逐步撤出,造成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不足和金融服务的滞后。2006年开始,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按照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要求,撤销存款在50000000以下的网点,累计229个营业网点被撤并,农业贷款余额由年初的20.75亿元减少到年末的为13.15亿元,贷款余额急剧下降,影响了信贷投入和县域资金结构,由此使得农业银行在基层的金融服务出现断层。3、县域金融机构产品开发力度不足县域金融机构产品开发力度不足,无法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者“短期、小额、无抵押担保条件”的金融服务。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逐渐由资金需求小、生产周期短的种植业向资金需求大、生产周期长的养殖业、加工业转变,金融服务需求由单一信贷服务向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网银转账、手机银行转账、时时跨行转账等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但多年来,金融支农仅限1年以下短期和几千元以下小额信贷业务,同时作为县域金融服务主力的县域信用社电子化水平低,服务手段极其落后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4、我国关于农业保险和抵押担保贷款方面的政策不足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未出台关于农业保险和中小企业抵押担保方面的政策规定,予以支持农业保险和抵押贷款的发展。目前,新疆地区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138家,注册资本金45.8亿元,但大部分都没有建立起贷款担保公司或中心,尚没有以农户出资为主的农户担保中心,这无法满足县域经济主体的金融担保需求,从而导致无法顺利从金融机构处获得金融贷款。再加上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担保基金补充机制不健全、担保机构担保服务对象较少等原因,使得新疆地区的三农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阻碍,比如需要承担较高的担保费率。在抵质押物方面,由于农村土地、房屋的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制,不归农户个人所有,农户只有使用权,不能作为银行规定的抵押物,不利于中小企业和农户从银行处获得贷款。农业投入包括用于农业生产上的各种物质技术要素上的投入以及保护农业再生产发展的风险投入,但农业保险只能作为一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工具,不利于农户和农村经济主体获得农业风险保障投入。此外,农业保险的赔付率高、经营成本较高、难度大、工作量大、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防范难、准确合理地厘定费率难度高等也导致农业保险供给无法满足金融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5、我国针对非正规金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为了规范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比如针对商业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法》,规范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但我国没有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使得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运作形式、追求目标和发展战略等内容不够明确,无法规范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此外,我国还缺少农业保险的相关规定,现行的关于保险的法律只有保险法,但保险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农业保险,导致农业保险得不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得不到保障。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农业保险中政府的主体作用,政府应发挥什么作用,政府不太明确,从而会导致随意的行为发生。再加上农业保险是自愿购买的,次在没有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会导致农民不愿意购买农业保险。而且对于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私人借贷等非金融机构,我国现行法律甚至不承认其法律地位,这些机构在缺乏金融监管的情况下会出现乱象的情况,导致其发展受到阻碍。6、金融机构缺乏对金融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从以上分析发现,新疆地区的金融机构服务人员还存在服务意识单薄,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由于行业垄断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新疆金融行业中县市金融机构新进补充的人员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导致整个队伍素质与金融业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协调,具体表现为懂传统业务的人多,会新业务的人少,懂单一专业的人多,会综合业务的人少。真正掌握电子计算机应用、信用卡和法律等新技术、新业务、新知识的人才缺乏。队伍素质不高,导致金融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新疆地区的金融机构缺乏对金融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而这些人员因为在金融机构等国有企业上班,从而有种养尊处优的心态,没有花费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导致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等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四、新疆县域金融服务的优化对策(一)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明显滞后,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立不完善,新疆地区也不例外,新疆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条件较差、县域内机构网点覆盖面不够广泛的情况较为普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建立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新疆应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成真正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尽快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定位,除继续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职能、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外,要在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政策性支持作用,健全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持续投入与补偿机制。在服务县域经济方面,新疆地区需要充实资金、网络和专业等资源,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保驾护航。(二)吸引金融机构入驻新疆农村地区新疆可以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型金融组织,在规范其运作的过程中引导其为新疆县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三是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让新疆地区的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商业化运作,让金融机构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优化对农村经济主体的服务。(三)扩大金融支农的深度和广度为了让新疆地区更多县域经济主体享受更为完善的金融服务,新疆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需要扩大金融支农的深度和广度。首先,合理化金融服务产品的供给结构。在这方面,新疆地区的金融机构可以在存取款业务、信贷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汇兑、结算、票据、代理、保险、理财、咨询、信用卡、残损币鉴定与兑换和零钞兑换等新型金融服务或产品,并在县域地区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的利用,推出各种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保险、农产品期货、期权等金融支农衍生产品,为县域经济主体提供更大的方便。二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支付结算方式。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接入人民银行现代化的大、小额支付系统,以方便农村地区更快地办理结算、转账业务,使得业务的处理可以在不同银行间进行,并推广农村地区的票据融资市场、保险代理市场等,方便县域经济主体。三是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积极宣传金融新业务、新知识,让金融知识深入人心,通过建立金融信息平台,实现新疆地区各经济部门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加大金融宣传力度,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深入人心。(四)完善农业保险和抵押担保贷款方面的政策一方面,新建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再保险体系,对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提供支持,丰富农村经济主体的选择。另一方面,新疆地区还应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成立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担保机构。鼓励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发展壮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便捷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动产抵押、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登记制度,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和抵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