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注射疗法结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1页
骶管注射疗法结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2页
骶管注射疗法结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3页
骶管注射疗法结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4页
骶管注射疗法结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1骶管注射疗法骶管注射疗法也是一种临床上开展比较早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它就是将一定量的治疗药物,如局麻药、激素或神经营养等药物经骶裂孔注入或滴注入骶管硬膜外隙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肯定。但是由于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适应证也有扩大的趋势,但也出现了不少的临床并发症甚至意外,最主要问题集中在注射液的合理配伍上。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骶管注射疗法骶管注射疗法也是一种临床上开展比较早使用比较广泛2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为此,我科历时1年多的时间,进行了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中医药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合理运用等基础性研究,从而指导康复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3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1)取腰椎穿刺包一个,5mL、20mL针筒各一副

(2)取俯卧位,在髋部下方用枕头将骶部抬高,摸清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治疗后1周,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比西医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两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注意病人情况,注射完毕后测生命体症,卧位休息2-3hr。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通过局部药物注射降低椎间盘内压,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既消除疼痛,又为急性期及早行整脊手法治疗创造条件,极早期使用整脊手法,能更快调整脊柱关节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这种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肯定。实验室研究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0h、2.0h、4.0h时观察其外观、pH值、微粒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13个不同临床配伍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均无显著性改变;但在4h内,除基本药物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简单配伍组等共5组的不溶性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外,其余8组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尤其是中西医药物组的不同配伍均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白色沉淀物。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4实验室研究结论: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越简单越稳定,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制剂随着配伍药物成分的增加其稳定性降低,中西医药物更是不宜一起配伍使用;应该严格遵循最低有效浓度和低剂量给药的原则。实验室研究结论: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越简单越稳定,不论是西5临床研究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和2周均使用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M-JOA)腰痛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研究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6临床研究骶管注射疗法操作(1)取腰椎穿刺包一个,5mL、20mL针筒各一副

(2)取俯卧位,在髋部下方用枕头将骶部抬高,摸清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

临床研究骶管注射疗法操作7骶管注射疗法也是一种临床上开展比较早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它就是将一定量的治疗药物,如局麻药、激素或神经营养等药物经骶裂孔注入或滴注入骶管硬膜外隙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2010年两项治疗创收40余万。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5)缓慢注入药液,注药时应无阻力或稍有阻力,3~5min注完,拔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为此,我科历时1年多的时间,进行了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中医药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合理运用等基础性研究,从而指导康复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10年两项治疗创收40余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通过局部药物注射降低椎间盘内压,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既消除疼痛,又为急性期及早行整脊手法治疗创造条件,极早期使用整脊手法,能更快调整脊柱关节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应该严格遵循最低有效浓度和低剂量给药的原则。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3)在两骶骨角连线中点略偏下作为进针点。如肥胖,骶裂孔不显,则从骶尾关节向上约1cm作为进针点,用1%里多卡因作一皮丘,取22号或23号腰椎穿剌针与皮肤垂直向下直刺(我科一般用7号注射针进针,这样全进去也没事。实在不行在用穿刺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用过麻醉穿刺针,所以做了将近200例尚未出现过意外),当碰到骨质时,将针稍向上提起,把针头的斜面转向腹面,将穿刺针放斜与皮肤水平面成15~30度角,渐渐向骶管腔推进2-4cm即可到达骶管腔内(不必推进太深,只要一出现突破感稍进就可以推药,推进太深无助于治疗仅会增加操作的危险性)。如遇到阻力,则改变穿刺角度。骶管注射疗法也是一种临床上开展比较早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它就8(4)抽出针芯,附上针筒小心抽吸:①应无血液和脑脊液;②在针筒内可见到液平面搏动;③用左手掌压住骶骨,注入5mL空气时皮下(即手掌感觉)无气流感觉。否则应改变角度重新穿刺,或宣告放弃。

(5)缓慢注入药液,注药时应无阻力或稍有阻力,3~5min注完,拔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注意病人情况,注射完毕后测生命体症,卧位休息2-3hr。

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曲安奈德注射液3-5mg(或地塞米松注射液3-5mg)+2%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生理盐水配伍至总液量为20-30ml。(4)抽出针芯,附上针筒小心抽吸:①应无血液和脑脊液;②在针9骶管注射疗法结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10腰椎整脊手法于2010年初,把腰椎侧扳、坐位定点旋转复位等整脊手法结合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临床疗效及提高操作安全性。腰椎整脊手法于2010年初,把腰椎侧扳、坐位定点旋转复位等整11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微型侧扳法侧扳式滚法12

掌擦八髎叉腿晃腰法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掌擦八髎叉腿晃腰法坐位定点旋转复位13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5)缓慢注入药液,注药时应无阻力或稍有阻力,3~5min注完,拔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3)在两骶骨角连线中点略偏下作为进针点。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于2010年初,把腰椎侧扳、坐位定点旋转复位等整脊手法结合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临床疗效及提高操作安全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实在不行在用穿刺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用过麻醉穿刺针,所以做了将近200例尚未出现过意外),当碰到骨质时,将针稍向上提起,把针头的斜面转向腹面,将穿刺针放斜与皮肤水平面成15~30度角,渐渐向骶管腔推进2-4cm即可到达骶管腔内(不必推进太深,只要一出现突破感稍进就可以推药,推进太深无助于治疗仅会增加操作的危险性)。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1)取腰椎穿刺包一个,5mL、20mL针筒各一副

(2)取俯卧位,在髋部下方用枕头将骶部抬高,摸清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为此,我科历时1年多的时间,进行了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中医药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合理运用等基础性研究,从而指导康复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取腰椎穿刺包一个,5mL、20mL针筒各一副

(2)取俯卧位,在髋部下方用枕头将骶部抬高,摸清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③用左手掌压住骶骨,注入5mL空气时皮下(即手掌感觉)无气流感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3)在两骶骨角连线中点略偏下作为进针点。注意病人情况,注射完毕后测生命体症,卧位休息2-3hr。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结果:13个不同临床配伍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均无显著性改变;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降低(P<0.05),但M-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治疗后1周,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比西医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两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骶管注射配合整脊手法能更快的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侧扳式滚法14创新性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通过局部药物注射降低椎间盘内压,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既消除疼痛,又为急性期及早行整脊手法治疗创造条件,极早期使用整脊手法,能更快调整脊柱关节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两种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简单安全,疗效肯定,痛苦小,起效快,病人容易接受,尤其是费用低,节约治疗时间,推广容易,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2010年两项治疗创收40余万。创新性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15谢谢谢谢16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17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降低(P<0.05),但M-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治疗后1周,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比西医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两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骶管注射配合整脊手法能更快的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18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于2010年初,把腰椎侧扳、坐位定点旋转复位等整脊手法结合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临床疗效及提高操作安全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这种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肯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2010年两项治疗创收40余万。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创新性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通过局部药物注射降低椎间盘内压,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既消除疼痛,又为急性期及早行整脊手法治疗创造条件,极早期使用整脊手法,能更快调整脊柱关节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两种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简单安全,疗效肯定,痛苦小,起效快,病人容易接受,尤其是费用低,节约治疗时间,推广容易,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2010年两项治疗创收40余万。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19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20骶管注射疗法骶管注射疗法也是一种临床上开展比较早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它就是将一定量的治疗药物,如局麻药、激素或神经营养等药物经骶裂孔注入或滴注入骶管硬膜外隙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肯定。但是由于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适应证也有扩大的趋势,但也出现了不少的临床并发症甚至意外,最主要问题集中在注射液的合理配伍上。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骶管注射疗法骶管注射疗法也是一种临床上开展比较早使用比较广泛21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为此,我科历时1年多的时间,进行了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中医药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合理运用等基础性研究,从而指导康复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22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1)取腰椎穿刺包一个,5mL、20mL针筒各一副

(2)取俯卧位,在髋部下方用枕头将骶部抬高,摸清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治疗后1周,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比西医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两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注意病人情况,注射完毕后测生命体症,卧位休息2-3hr。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通过局部药物注射降低椎间盘内压,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既消除疼痛,又为急性期及早行整脊手法治疗创造条件,极早期使用整脊手法,能更快调整脊柱关节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这种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肯定。实验室研究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0h、2.0h、4.0h时观察其外观、pH值、微粒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13个不同临床配伍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均无显著性改变;但在4h内,除基本药物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简单配伍组等共5组的不溶性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外,其余8组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尤其是中西医药物组的不同配伍均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白色沉淀物。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23实验室研究结论: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越简单越稳定,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制剂随着配伍药物成分的增加其稳定性降低,中西医药物更是不宜一起配伍使用;应该严格遵循最低有效浓度和低剂量给药的原则。实验室研究结论: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越简单越稳定,不论是西24临床研究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和2周均使用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M-JOA)腰痛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研究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25临床研究骶管注射疗法操作(1)取腰椎穿刺包一个,5mL、20mL针筒各一副

(2)取俯卧位,在髋部下方用枕头将骶部抬高,摸清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

临床研究骶管注射疗法操作26骶管注射疗法也是一种临床上开展比较早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它就是将一定量的治疗药物,如局麻药、激素或神经营养等药物经骶裂孔注入或滴注入骶管硬膜外隙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2010年两项治疗创收40余万。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5)缓慢注入药液,注药时应无阻力或稍有阻力,3~5min注完,拔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为此,我科历时1年多的时间,进行了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中医药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合理运用等基础性研究,从而指导康复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10年两项治疗创收40余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通过局部药物注射降低椎间盘内压,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既消除疼痛,又为急性期及早行整脊手法治疗创造条件,极早期使用整脊手法,能更快调整脊柱关节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应该严格遵循最低有效浓度和低剂量给药的原则。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3)在两骶骨角连线中点略偏下作为进针点。如肥胖,骶裂孔不显,则从骶尾关节向上约1cm作为进针点,用1%里多卡因作一皮丘,取22号或23号腰椎穿剌针与皮肤垂直向下直刺(我科一般用7号注射针进针,这样全进去也没事。实在不行在用穿刺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用过麻醉穿刺针,所以做了将近200例尚未出现过意外),当碰到骨质时,将针稍向上提起,把针头的斜面转向腹面,将穿刺针放斜与皮肤水平面成15~30度角,渐渐向骶管腔推进2-4cm即可到达骶管腔内(不必推进太深,只要一出现突破感稍进就可以推药,推进太深无助于治疗仅会增加操作的危险性)。如遇到阻力,则改变穿刺角度。骶管注射疗法也是一种临床上开展比较早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它就27(4)抽出针芯,附上针筒小心抽吸:①应无血液和脑脊液;②在针筒内可见到液平面搏动;③用左手掌压住骶骨,注入5mL空气时皮下(即手掌感觉)无气流感觉。否则应改变角度重新穿刺,或宣告放弃。

(5)缓慢注入药液,注药时应无阻力或稍有阻力,3~5min注完,拔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注意病人情况,注射完毕后测生命体症,卧位休息2-3hr。

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曲安奈德注射液3-5mg(或地塞米松注射液3-5mg)+2%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生理盐水配伍至总液量为20-30ml。(4)抽出针芯,附上针筒小心抽吸:①应无血液和脑脊液;②在针28骶管注射疗法结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29腰椎整脊手法于2010年初,把腰椎侧扳、坐位定点旋转复位等整脊手法结合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临床疗效及提高操作安全性。腰椎整脊手法于2010年初,把腰椎侧扳、坐位定点旋转复位等整30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微型侧扳法侧扳式滚法31

掌擦八髎叉腿晃腰法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掌擦八髎叉腿晃腰法坐位定点旋转复位32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5)缓慢注入药液,注药时应无阻力或稍有阻力,3~5min注完,拔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3)在两骶骨角连线中点略偏下作为进针点。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于2010年初,把腰椎侧扳、坐位定点旋转复位等整脊手法结合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临床疗效及提高操作安全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实在不行在用穿刺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用过麻醉穿刺针,所以做了将近200例尚未出现过意外),当碰到骨质时,将针稍向上提起,把针头的斜面转向腹面,将穿刺针放斜与皮肤水平面成15~30度角,渐渐向骶管腔推进2-4cm即可到达骶管腔内(不必推进太深,只要一出现突破感稍进就可以推药,推进太深无助于治疗仅会增加操作的危险性)。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1)取腰椎穿刺包一个,5mL、20mL针筒各一副

(2)取俯卧位,在髋部下方用枕头将骶部抬高,摸清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错误地怀疑其临床疗效最终放弃甚至抵制此疗法。为此,我科历时1年多的时间,进行了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中医药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合理运用等基础性研究,从而指导康复临床实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取腰椎穿刺包一个,5mL、20mL针筒各一副

(2)取俯卧位,在髋部下方用枕头将骶部抬高,摸清骶裂孔(在骶骨末端两骶骨角之间与第4骶骨棘突成菱形凹陷)位置,用指甲作一刻痕,消毒后铺巾。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③用左手掌压住骶骨,注入5mL空气时皮下(即手掌感觉)无气流感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采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保守治疗,这些治疗对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往往疗程较长且病情易于反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3)在两骶骨角连线中点略偏下作为进针点。注意病人情况,注射完毕后测生命体症,卧位休息2-3hr。侧扳式滚法侧扳式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为寻找更安全更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科室于2009年初始开展滴管注射新技术,并陆续运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结果:13个不同临床配伍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均无显著性改变;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临床上骶管注射治疗用药配方种类虽较多,但多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本研究通过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和西医组,每组45例。临床研究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降低(P<0.05),但M-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骶管注射治疗后,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西医组降低明显(P<0.01)。治疗后1周,骶管注射结合整脊手法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比西医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两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骶管注射配合整脊手法能更快的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侧扳式滚法33创新性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注射通过局部药物注射降低椎间盘内压,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既消除疼痛,又为急性期及早行整脊手法治疗创造条件,极早期使用整脊手法,能更快调整脊柱关节位置,减轻或解除压迫。两种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简单安全,疗效肯定,痛苦小,起效快,病人容易接受,尤其是费用低,节约治疗时间,推广容易,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2010年两项治疗创收40余万。创新性本研究采用先骶管注射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34谢谢谢谢35现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一直以来,我们科多采用牵引、理疗及按摩等传统保守治疗方法,而骨科、神经内科等除采用手术治疗之外,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