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_第1页
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_第2页
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_第3页
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_第4页
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熟悉颌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向颅内扩散的途径。熟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2、熟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掌握颜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掌握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要点。4、了解颌周蜂窝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各间隙感染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了解婴幼儿颌骨骨髓炎及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概论感染: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指口腔、颌骨和面部软组织的炎性疾病的总称,为常见病、多发病。第一节概论感染: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1.口腔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起端,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特有的感染。3.潜在性筋膜间隙多,感染易扩散。4.颜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感染易扩散。(危险三角区)5.毛囊、汗腺、皮脂腺也可引起感染。第一节概论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足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冠周炎最为常见,多发于18-30岁。病因:1.智齿阻生或萌出不足

2.局部自洁功能差3.盲袋易潜藏食物残屑及细菌

4.对合牙的咬伤

5.机体抵抗力下降第二节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

二、临床表现

局部:早期: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张口轻度受限。加重时局部自发性跳痛,耳颞神经区反射性痛。后期:胀痛加重、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困难,口腔不清洁,口臭等。全身: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不适,食欲减退,大便秘结,WBC稍高,中性粒细胞上升。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

二、临床表现

局部:第二节智齿冠周炎检查:

1.智齿阻生,龈瓣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边缘糜烂,触痛明显,盲袋内脓性分泌物溢出。

2.张口受限。

3.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检查:

1.智齿阻生,龈瓣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边缘糜烂并发症:

局部:形成磨牙后区骨膜下脓肿

向前:第一磨牙颊侧形成脓肿→破溃→瘘管,颊间隙感染→颊瘘。

外侧向后:咬肌间隙感染,边缘性下颌骨骨髓炎,颌后间隙。

内侧向后: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扁桃体周围脓肿。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并发症:

局部:形成磨牙后区骨膜下脓肿

向前:第一磨牙颊侧形

五、治疗:

原则:

急性期: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增强抵抗力

慢性期:清除病灶1.全身治疗:

1)抗生素

2)支持治疗

3)对症治疗2.局部治疗:

1)冠周冲洗,上药

2)切开引流

3)冠周龈瓣切除术

4)拔除阻生牙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五、治疗:

原则:2.局部治疗:

1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为蜂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为脓肿。[分类]

颌面部间隙根据解剖结构和部位分为:眶下间隙

颊间隙咬肌间隙

翼颌间隙下颌下间隙等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和口咽区[感染来源]:

1.牙源性:根尖周围炎,牙周炎

2.腺源性:淋巴结炎,扁桃体炎

3.损伤性

4.医源性

5.血源性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

1.牙源性:根尖周围炎,牙周炎[临床表现]:

1.病情发展迅速,多为急性炎症过程

2.全身症状:高热,寒热,寒战,WBC↑,

食欲不振,头痛,心跳加快。

3.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病变区红肿明显,压痛及胀痛、跳痛,时有放射性头痛,感染中央区有凹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及功能障碍:如张口受限,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表现]:

1.病情发展迅速,多为急性炎症过治疗原则:是控制病原菌的蔓延、消灭病原菌、去除病灶、增强抵抗力。

1.局部治疗:增强局部抵抗力,促进感染吸收、消散,防止扩散和引起并发症。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2.全身治疗: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维持水、电解质及代谢平衡,减轻中毒症状。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原则: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排目的排出脓液和腐败物,减少毒素吸收。2.减轻疼痛、肿胀,缓解压迫,避免发生窒息。3.减少并发症。4.防止炎症扩散,发生边缘性骨髓炎。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排目的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1.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肿胀明显,有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穿刺有脓

2.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

3.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累及多间隙,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时,应早期切排

4.结核性感染经抗结核治疗无效,且已形成寒性脓肿时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排脓肿切开要求:1.切口应在脓肿低位,以利引流

2.切口位置应尽量隐蔽

3.切口应避开重要解剖

4.引流要通畅脓肿切排脓肿切开要求:一、眶下间隙感染[解剖]

上界:眼眶下缘下界:上颌骨牙槽突内界:鼻侧缘外界:颧骨底(后面):上颌骨牙前壁(尖牙窝)

间隙内容物:眶下神经、血管、淋巴结、眼V、面V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一、眶下间隙感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1.牙源性:前牙及第一前磨牙根尖感染

2.鼻侧及上唇底部的化脓性感染

3.上颌骨骨髓炎[临床特点]眶下区肿胀,鼻唇沟消失,上下睑肿胀,不能睁眼,上唇红肿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实验室检查:WBC升高,N增多。

全身症状:乏力不适、头痛、T升高、P增快。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1.抗生素2.外敷中药3.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电解质4.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5.脓肿切排6.病灶牙的处理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二、咬肌间隙感染[解剖]

咬肌间隙位于嚼肌与下颌骨升支外侧骨壁之间上界:颧弓下缘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嚼肌前缘后界:下颌骨后缘

内界:下颌支外侧骨壁外界:腮腺与嚼肌及筋膜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二、咬肌间隙感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下颌支骨髓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临床特点]局部充血肿胀,皮温升高疼痛:剧烈跳痛张口受限:牙关紧闭脓肿形成时波动感不明显,穿刺有脓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不适TP头痛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并发症]向邻近间隙扩散:向前→颊间隙

向上→翼颌间隙,颞下间隙,

向后→腮腺脓肿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治疗]1.抗生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电解质3.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4.脓肿切排5.病灶牙的处理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局部浸润麻醉口内切口:坐位口外切口:头偏健侧卧位[手术方法]1.口内切口:翼下颌皱襞稍外侧

2.口外切口(常用):

下颌角下切口长度2-7cm3.橡皮管引流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并发症]向邻近间隙扩散: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三、翼下颌间隙感染[解剖]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骨升支内侧骨壁之间上界:翼外肌下缘下界:翼内肌下附着处

前界:下颌支前缘后界:下颌骨后缘及内界:翼内肌外界:下颌支内侧骨壁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三、翼下颌间隙感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下颌支骨髓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4.医源性:如麻醉,拔牙

[临床特点]局部充血肿胀,皮温升高疼痛:剧烈跳痛张口受限:牙关紧闭脓肿形成时波动感不明显,穿刺有脓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不适TP头痛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1.抗生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电解质3.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4.脓肿切排5.病灶牙的处理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四、下颌下间隙感染[解剖]

位于下颌骨体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的颌下三角内。

上界:下颌骨下缘

前下界:二腹肌前腹

后下界: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

底:口底肌群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四、下颌下间隙感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腺源性:颌下淋巴结炎,颌下腺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临床特点]局部充血肿胀,皮温升高疼痛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不适TP头痛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1.抗生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电解质3.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4.脓肿切排5.病灶牙的处理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下颌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麻醉及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头偏健侧卧位[手术步骤和方法]1.口外切口:

颌下切口长度2-7cm2.橡皮管引流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下颌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五、口底蜂窝织炎

是指同时波及双侧颌下,颏下及舌下间隙的感染,又称口底多间隙感染

[分类]

1.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以金葡菌感染为主

2.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又称

路德维希咽峡炎: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五、口底蜂窝织炎

是指同时波及双侧颌下,颏下及舌[感染来源]1.牙源性:下牙的根尖感染,冠周炎

2.急性颌骨骨髓炎

3.颌面部外伤等

4.腺源性:颏下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点](一)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口底颌下颏下区广泛性弥散性肿胀,甚至达颈上部,皮肤红肿坚硬,皮温升高。疼痛:剧烈,胀痛,跳痛张口受限,舌运动障碍,流涎,常有语言、吞咽因难,舌根部水肿时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窒息,中毒较重。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灰白色粘稠脓液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不适头痛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点]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二)腐败性口底蜂窝织炎:广泛性肿胀皮肤:紫红色,压痛,凹陷性水肿疼痛:剧烈,胀痛,跳痛张口受限,舌运动障碍,流涎,常有语言、吞咽因难,舌根部水肿时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窒息。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有捻发音,穿刺有脓,颜色为咖啡色稀薄液,恶臭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精神差头痛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二)腐败性口底蜂窝织炎: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口底多间隙感染口底多间隙感染[并发症]呼吸道梗阻、全身中毒反应、纵隔脓肿、败血症[治疗]1.抗生素+激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维持电解质平衡3.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4.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准备气管切开5.早期脓肿切排6.高压氧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并发症]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脓肿切开引流术:[麻醉及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仰卧位[手术步骤和方法]1.口外切口:

多部位的广泛性切口:颌下,颏下衣领型切口,倒T型切口

2.橡皮管引流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脓肿切开引流术: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是指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颌骨骨膜、骨皮质和骨髓及其中的神经、血管在内的整个骨组织的炎症。分类: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二、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是指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颌骨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下颌骨多于上颌骨其原因为:

1)下颌骨骨外板厚,致密

2)单一血供,侧支循环少,

在婴幼儿则是上颌骨多于下颌骨

一)感染途径

1.牙源性:占90%

2.损伤性

3.血源性:多见于婴幼儿

病原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菌等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一)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病因]:多为急性根尖周围炎;根尖脓肿

1.急性期:全身症状: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下降,WBC↑,N↑局部症状:疼痛:剧烈跳痛,牙痛,沿三叉N分布区放射软组织肿胀,皮温↑病牙及邻牙松动,伸长,牙周溢脓、张口受限上颌者:可引起上颌窦炎,眶周脓肿,颧颊部肿胀,间隙感染。下颌者:可有下唇麻木或蚁走样感觉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一)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2.慢性期:[病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多在急性期2周后形成瘘管:皮肤或粘膜色暗红,凹陷,流脓,有死骨排出,可探及骨面全身症状:无或慢性消耗症状在儿童有牙胚及颌骨发育障碍X片表现:1)虫蚀状阴影

2)死骨形成

3)骨膜反应性增生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2.慢性期: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继发于骨膜炎或骨膜下脓肿的骨密质外板的炎性病变,好发于下颌骨角部[病因]:1)颌周间隙感染

2)牙源性:智齿冠周炎[病变发展过程]:

间隙感染侵犯骨膜骨膜炎骨膜溶解血栓形成,骨密质营养障碍坏死死骨形成骨膜粗糙骨髓质炎症

急性期:临床表现同咬肌间隙或翼颌间隙感染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主要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所致,根据骨质损害的病理特点分为:增生型和溶解破坏型

1)增生型:多见于青年人患区(下颌角)肿胀,发硬,轻压痛X片:骨密质密度增加病理:骨密质增生,松质硬化骨膜反应活跃,有新骨形成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慢性期: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2).溶解破坏型:局部肿胀,发硬,压痛瘘管:其周皮肤或粘膜颜色暗红,凹陷,

流脓,可有死骨排出,探及骨面粗糙全身症状:无或慢性消耗症状X片表现:骨密度下降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2).溶解破坏型: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五)治疗:[急性期]:1.抗生素

2.支持治疗:能量,平衡液

3.理疗

4.外科治疗:

切排引流,去除病因

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一旦确诊,应及早拔除病灶牙,利于引流,减轻疼痛,防止炎症扩散如果形成颌周间隙脓肿,应切排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五)治疗: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主要是病灶清除和死骨清除1.手术指征:1)久治不愈的瘘管,长期流脓,或探及骨面粗糙

2)炎症反复急性发作者

3)X片:骨质破坏

4)无手术禁忌症2.手术时间:1)死骨摘除应在死骨分离后:一般为3-4周

2)边缘型颌骨骨髓炎急性期2-4周后行病灶清除术(刮治术)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慢性期]: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二、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指发生于新生儿和3岁以内幼儿的化脓性中央型颌骨骨髓炎,少见,多发于上颌骨,下颌骨罕见

[感染途径]

1.外伤:

2.脐带:血行播散

3.邻近组织炎症扩散:泪囊炎

细菌:金葡菌,链球菌为主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二、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指发生于新生儿和3岁以内[临床表现]:发病急,病情重

全身:

1.高热、寒战、哭闹不安、拒食、呕吐、嗜睡

2.伴有败血症:昏睡、意识不清、休克

局部:面部红肿、上下睑红肿,结膜充血,睁眼困难。脓肿形成后牙槽突、硬腭、鼻腔、内眦、眶下流脓。

3.WBCN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发病急,病情重

全身:

1.高热、寒战、哭

特点:

1.很少形成大块死骨、2.牙胚的影响

3.颌骨发育受影响:颌骨畸形[治疗]

1.大剂量抗生素2.支持治疗3.对症治疗

4.脓肿切排5.死骨清除术:

1)死骨一般较小,有自行排出的可能,先观察,后手术。

2)牙胚:能保留者尽量保留。

3)尽可能保留多的骨质。第四节颌骨骨髓炎特点:

1.很少形成大块死骨、2.牙胚的影响

3.颌骨发育三、放射性颌骨坏死(骨髓炎)

是骨组织受大剂量辐射后所引起的慢性疼痛性感染及骨坏死,以至形成死骨的病理过程。继发感染后形成的骨髓炎称:放射性骨髓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三、放射性颌骨坏死(骨髓炎)

是骨组织受大剂量辐

[病因]:1.放射:放射线对骨细胞的直接损伤:辐射→骨内血管内膜肿胀→血运障碍→血管栓塞→营养障碍→无菌性坏死,牙源性病灶→颌骨髓炎。临界放射剂量:60Gy/6-8wk2.损伤:外伤,拔牙3.感染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病因]: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

病程发展缓慢,好发于下颌骨。

1.初期:持续性针刺样疼痛,

多伴有粘膜或皮肤溃烂

后期:骨外露,呈黑褐色

长期流脓,久治不愈

2.张口受限

3.口臭,体瘦

4.X表现:广泛的散在的斑点状透射区

或界线不明确的大块不规则死骨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临床表现]

病程发展缓慢,好发于下颌骨。

1.初期:持续[治疗]:应以预防为主。

1.抗生素

2.对症治疗:镇痛

3.支持治疗:加强营养,输血

4.高压氧治疗

5.局部换药

6.死骨摘除术:

手术范围:边界到血供较好的健康骨组织

骨组织缺损:Ⅰ期或Ⅱ期骨移植修复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治疗]:应以预防为主。

1.抗生素

2.对症治疗:第五节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

[感染来源]

1.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

2.口腔感染:

3.皮肤感染:湿疹、疖、痈等

[临床表现]

局部的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压痛,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移动,化脓后包膜破裂,形成炎症浸润块,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能移动。进一步化脓出现波动感,全身反应加重:发热,寒战,头痛,乏力

WBC↑,中性↑,穿刺有脓

第五节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感染来源]

1.[鉴别诊断]

川崎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手足口改变,可伴腹痛、腹泻、蛋白尿及心脏表现。

[治疗]

1.抗生素

2.切开引流

3.支持治疗

第五节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鉴别诊断]

川崎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手足口改变,可伴腹第六节颜面部疖痈一、定义:

是指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发生在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称为疖;相邻的多数毛囊和皮脂腺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痈。第六节颜面部疖痈一、定义:

是指皮肤毛囊及皮二、病因:

1.病原菌:金葡菌

2.局部因素:局部不洁,剃须等刺激

3.全身抵抗力下降

4.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第六节颜面部疖痈二、病因:

1.病原菌:金葡菌

2.局部因素:局部不洁,剃须临床表现:

疖:初起时为一小突起、圆形、微红、小硬节,灼痛,渐扩大后顶部出现黄白色小脓头(2-3d),周围红肿,中央变软破溃,排出脓液后,痛减轻,炎症消退,愈合。

区域淋巴结肿大

注意:不能挤压,以免炎症扩散第六节颜面部疖痈临床表现:

疖:初起时为一小突起、圆形、微红、小硬节,痈:

多发于唇部(唇痈),病情重于疖。

1.局部症状:

红肿:范围大,达整个唇部,数个黄白色脓头,破溃后流出脓血样分泌物,脓头周围组织坏死、排出,形成蜂窝状腔洞。

皮肤温度↑自发性胀痛张口受限,进食及言语困难区域淋巴结肿大

2.全身症状:

畏寒、发热、头痛、不适,

WBC↑;N↑

第六节颜面部疖痈痈:

多发于唇部(唇痈),病情重于疖。

1.局四、并发症:

1.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眼睑水肿,眼球突出,眼压上升,视力下降,畏光,流泪,高热,头痛,神志昏迷。

2.脑脓肿: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BP升高,颈项强直,颅内压增高。第六节颜面部疖痈四、并发症:

1.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五、防治:

1.忌挤压,少唇部运动,禁热敷

2.局部可擦2%碘酊(初期)

3.中药外敷:金黄散,二味拔毒散.

4.高渗溶液(10%Nacl)湿敷(持续):

使痈局限,软化,穿破

切排后湿敷有提脓作用

5.切开引流

6.抗生素

7.支持对症治疗第六节颜面部疖痈五、防治:

1.忌挤压,少唇部运动,禁热敷

2.局部可擦随堂测试1.智齿冠周炎常形成瘘道,其常见部位为:A.第三磨牙颊部皮肤B.第二磨牙颊部皮肤C.第一磨牙舌侧牙龈D.第二磨牙颊侧牙龈E.第一磨牙颊侧牙龈2.面部"危险三角区"指的是:A.由双侧眼外眦到上唇中点的连线B.由双侧眼外眦与颏部正中的连线C.由双侧眼内眦与双侧鼻翼基脚的连线D.由双侧瞳孔连线的中点与双侧口角的连线E.由双侧瞳孔与颏部正中的连线EC随堂测试1.智齿冠周炎常形成瘘道,其常见部位为:EC3.唇痈较少出现大块组织坏死,这是因为:A.唇部组织表浅,易于早期发现病变B.唇部血液循环丰富C.感染的细菌毒力较低D.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条件致病菌,其侵袭力弱E.唇部运动频繁,细菌不易滞留聚集

B3.唇痈较少出现大块组织坏死,这是因为:B4.颜面部疖痈的治疗主张:A.早期切开引流B.局部烧灼C.局部热敷D.保守治疗E.全身支持疗法5.边缘性骨髓炎好发于:A.下颌骨升支B.下颌骨体部C.上颌骨体部D.下颌骨牙槽突E.下颌骨髁状突6.以下哪一种感染应及早作广泛的切开引流:A.口底蜂窝织炎B.卢德维氏咽峡炎C.颊间隙感染D.眶下间隙感染E.翼颌间隙感染DAA4.颜面部疖痈的治疗主张:DAA患者,女性,22岁,4天前因劳累出现左侧下后牙龈胀痛,进食吞咽时加重,昨日起出现局部自发性跳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伴发热。检查:左侧颊部肿胀,局部皮温增高,压痛明显,局限于咬肌前缘处,并及凹陷性水肿;张口度约二指,左下颌第三磨牙近中低位阻生,牙龈瓣覆盖其上,充血肿胀,并见糜烂,挤压局部少量脓液溢出,同侧第一磨牙前庭沟丰满充血,压痛存在,第一磨牙叩诊(-),无松动,无龋坏,未及牙周袋。

患者,女性,22岁,4天前因劳累出现左侧下后牙龈胀痛,1.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左侧第三磨牙冠周炎B.左侧第一磨牙牙槽脓肿C.左侧第一磨牙牙周脓肿D.左侧第三磨牙牙龈炎E.左下颌磨牙后区牙龈溃烂继发感染A1.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2.该患者第一磨牙颊侧前庭沟处肿胀原因为A.根尖脓肿B.牙周脓肿C.根尖囊肿继发感染D.第三磨牙冠周脓肿扩散引起E.颊间隙感染引起D2.该患者第一磨牙颊侧前庭沟处肿胀原因为D3.该患者左颊部皮肤肿胀原因最有可能是:A.反应性水肿B.颊间隙感染C.颌上淋巴结炎D.局部皮肤感染E.咬肌间隙感染4.左侧第一磨牙前庭沟肿胀处理方法应为:A.及时切开引流B.面部切开引流C.拔除左侧下颌第一磨牙D.咬肌间隙切开引流E.口服抗生素,局部可不处理BA3.该患者左颊部皮肤肿胀原因最有可能是:BA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地位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交通运输开平

3.发展(1)原因: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3.发展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

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1872年,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

。(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二、水运与航空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三、从驿传到邮政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2.电讯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合作探究·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串点成面·握全局][串点成面·握全局]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2.特点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典题例析][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

C[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典题例析][例2]

(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

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答案:B[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C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口腔科学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代潮流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

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

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报先后发明。(3)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推

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图说历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代潮流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里程碑。(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

一次国共

合作正式实现,国民大革命兴起。(3)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连克武昌、九江,直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图说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代潮流图说历史主旨句归纳(1)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

民生”三民主义,成为以后辛亥革命的

指导思想。(2)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

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彻

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3)1924年,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

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

命的旗帜。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图说

教学目标:1、熟悉颌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向颅内扩散的途径。熟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2、熟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掌握颜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掌握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要点。4、了解颌周蜂窝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各间隙感染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了解婴幼儿颌骨骨髓炎及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第九章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概论感染: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指口腔、颌骨和面部软组织的炎性疾病的总称,为常见病、多发病。第一节概论感染: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1.口腔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起端,易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特有的感染。3.潜在性筋膜间隙多,感染易扩散。4.颜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感染易扩散。(危险三角区)5.毛囊、汗腺、皮脂腺也可引起感染。第一节概论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足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冠周炎最为常见,多发于18-30岁。病因:1.智齿阻生或萌出不足

2.局部自洁功能差3.盲袋易潜藏食物残屑及细菌

4.对合牙的咬伤

5.机体抵抗力下降第二节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

二、临床表现

局部:早期: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张口轻度受限。加重时局部自发性跳痛,耳颞神经区反射性痛。后期:胀痛加重、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困难,口腔不清洁,口臭等。全身: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不适,食欲减退,大便秘结,WBC稍高,中性粒细胞上升。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

二、临床表现

局部:第二节智齿冠周炎检查:

1.智齿阻生,龈瓣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边缘糜烂,触痛明显,盲袋内脓性分泌物溢出。

2.张口受限。

3.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检查:

1.智齿阻生,龈瓣及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边缘糜烂并发症:

局部:形成磨牙后区骨膜下脓肿

向前:第一磨牙颊侧形成脓肿→破溃→瘘管,颊间隙感染→颊瘘。

外侧向后:咬肌间隙感染,边缘性下颌骨骨髓炎,颌后间隙。

内侧向后: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扁桃体周围脓肿。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并发症:

局部:形成磨牙后区骨膜下脓肿

向前:第一磨牙颊侧形

五、治疗:

原则:

急性期: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增强抵抗力

慢性期:清除病灶1.全身治疗:

1)抗生素

2)支持治疗

3)对症治疗2.局部治疗:

1)冠周冲洗,上药

2)切开引流

3)冠周龈瓣切除术

4)拔除阻生牙

第二节智齿冠周炎五、治疗:

原则:2.局部治疗:

1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为蜂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为脓肿。[分类]

颌面部间隙根据解剖结构和部位分为:眶下间隙

颊间隙咬肌间隙

翼颌间隙下颌下间隙等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和口咽区[感染来源]:

1.牙源性:根尖周围炎,牙周炎

2.腺源性:淋巴结炎,扁桃体炎

3.损伤性

4.医源性

5.血源性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

1.牙源性:根尖周围炎,牙周炎[临床表现]:

1.病情发展迅速,多为急性炎症过程

2.全身症状:高热,寒热,寒战,WBC↑,

食欲不振,头痛,心跳加快。

3.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病变区红肿明显,压痛及胀痛、跳痛,时有放射性头痛,感染中央区有凹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及功能障碍:如张口受限,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表现]:

1.病情发展迅速,多为急性炎症过治疗原则:是控制病原菌的蔓延、消灭病原菌、去除病灶、增强抵抗力。

1.局部治疗:增强局部抵抗力,促进感染吸收、消散,防止扩散和引起并发症。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2.全身治疗: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维持水、电解质及代谢平衡,减轻中毒症状。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原则: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排目的排出脓液和腐败物,减少毒素吸收。2.减轻疼痛、肿胀,缓解压迫,避免发生窒息。3.减少并发症。4.防止炎症扩散,发生边缘性骨髓炎。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排目的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1.局部疼痛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肿胀明显,有波动感,呈凹陷性水肿,穿刺有脓

2.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

3.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累及多间隙,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时,应早期切排

4.结核性感染经抗结核治疗无效,且已形成寒性脓肿时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脓肿切排脓肿切开要求:1.切口应在脓肿低位,以利引流

2.切口位置应尽量隐蔽

3.切口应避开重要解剖

4.引流要通畅脓肿切排脓肿切开要求:一、眶下间隙感染[解剖]

上界:眼眶下缘下界:上颌骨牙槽突内界:鼻侧缘外界:颧骨底(后面):上颌骨牙前壁(尖牙窝)

间隙内容物:眶下神经、血管、淋巴结、眼V、面V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一、眶下间隙感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1.牙源性:前牙及第一前磨牙根尖感染

2.鼻侧及上唇底部的化脓性感染

3.上颌骨骨髓炎[临床特点]眶下区肿胀,鼻唇沟消失,上下睑肿胀,不能睁眼,上唇红肿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实验室检查:WBC升高,N增多。

全身症状:乏力不适、头痛、T升高、P增快。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1.抗生素2.外敷中药3.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电解质4.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5.脓肿切排6.病灶牙的处理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二、咬肌间隙感染[解剖]

咬肌间隙位于嚼肌与下颌骨升支外侧骨壁之间上界:颧弓下缘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嚼肌前缘后界:下颌骨后缘

内界:下颌支外侧骨壁外界:腮腺与嚼肌及筋膜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二、咬肌间隙感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下颌支骨髓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临床特点]局部充血肿胀,皮温升高疼痛:剧烈跳痛张口受限:牙关紧闭脓肿形成时波动感不明显,穿刺有脓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不适TP头痛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并发症]向邻近间隙扩散:向前→颊间隙

向上→翼颌间隙,颞下间隙,

向后→腮腺脓肿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治疗]1.抗生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电解质3.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4.脓肿切排5.病灶牙的处理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局部浸润麻醉口内切口:坐位口外切口:头偏健侧卧位[手术方法]1.口内切口:翼下颌皱襞稍外侧

2.口外切口(常用):

下颌角下切口长度2-7cm3.橡皮管引流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并发症]向邻近间隙扩散: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三、翼下颌间隙感染[解剖]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骨升支内侧骨壁之间上界:翼外肌下缘下界:翼内肌下附着处

前界:下颌支前缘后界:下颌骨后缘及内界:翼内肌外界:下颌支内侧骨壁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三、翼下颌间隙感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下颌支骨髓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4.医源性:如麻醉,拔牙

[临床特点]局部充血肿胀,皮温升高疼痛:剧烈跳痛张口受限:牙关紧闭脓肿形成时波动感不明显,穿刺有脓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不适TP头痛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1.抗生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电解质3.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4.脓肿切排5.病灶牙的处理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四、下颌下间隙感染[解剖]

位于下颌骨体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的颌下三角内。

上界:下颌骨下缘

前下界:二腹肌前腹

后下界: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

底:口底肌群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四、下颌下间隙感染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1.牙源性:智齿冠周炎,尖周炎,牙槽脓肿。

2.腺源性:颌下淋巴结炎,颌下腺炎

3.周围间隙感染扩散

[临床特点]局部充血肿胀,皮温升高疼痛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不适TP头痛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1.抗生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电解质3.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4.脓肿切排5.病灶牙的处理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下颌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麻醉及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头偏健侧卧位[手术步骤和方法]1.口外切口:

颌下切口长度2-7cm2.橡皮管引流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下颌下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五、口底蜂窝织炎

是指同时波及双侧颌下,颏下及舌下间隙的感染,又称口底多间隙感染

[分类]

1.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以金葡菌感染为主

2.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又称

路德维希咽峡炎: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五、口底蜂窝织炎

是指同时波及双侧颌下,颏下及舌[感染来源]1.牙源性:下牙的根尖感染,冠周炎

2.急性颌骨骨髓炎

3.颌面部外伤等

4.腺源性:颏下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点](一)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口底颌下颏下区广泛性弥散性肿胀,甚至达颈上部,皮肤红肿坚硬,皮温升高。疼痛:剧烈,胀痛,跳痛张口受限,舌运动障碍,流涎,常有语言、吞咽因难,舌根部水肿时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窒息,中毒较重。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灰白色粘稠脓液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不适头痛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点]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二)腐败性口底蜂窝织炎:广泛性肿胀皮肤:紫红色,压痛,凹陷性水肿疼痛:剧烈,胀痛,跳痛张口受限,舌运动障碍,流涎,常有语言、吞咽因难,舌根部水肿时可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窒息。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有捻发音,穿刺有脓,颜色为咖啡色稀薄液,恶臭BloodRt:WBCN全身症状:乏力精神差头痛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二)腐败性口底蜂窝织炎: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口底多间隙感染口底多间隙感染[并发症]呼吸道梗阻、全身中毒反应、纵隔脓肿、败血症[治疗]1.抗生素+激素2.支持治疗:补充能量维持电解质平衡3.对症治疗:止痛降温等4.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准备气管切开5.早期脓肿切排6.高压氧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并发症]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脓肿切开引流术:[麻醉及体位]

局部浸润麻醉仰卧位[手术步骤和方法]1.口外切口:

多部位的广泛性切口:颌下,颏下衣领型切口,倒T型切口

2.橡皮管引流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脓肿切开引流术: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是指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颌骨骨膜、骨皮质和骨髓及其中的神经、血管在内的整个骨组织的炎症。分类: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二、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是指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颌骨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下颌骨多于上颌骨其原因为:

1)下颌骨骨外板厚,致密

2)单一血供,侧支循环少,

在婴幼儿则是上颌骨多于下颌骨

一)感染途径

1.牙源性:占90%

2.损伤性

3.血源性:多见于婴幼儿

病原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菌等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一)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病因]:多为急性根尖周围炎;根尖脓肿

1.急性期:全身症状: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下降,WBC↑,N↑局部症状:疼痛:剧烈跳痛,牙痛,沿三叉N分布区放射软组织肿胀,皮温↑病牙及邻牙松动,伸长,牙周溢脓、张口受限上颌者:可引起上颌窦炎,眶周脓肿,颧颊部肿胀,间隙感染。下颌者:可有下唇麻木或蚁走样感觉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一)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2.慢性期:[病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多在急性期2周后形成瘘管:皮肤或粘膜色暗红,凹陷,流脓,有死骨排出,可探及骨面全身症状:无或慢性消耗症状在儿童有牙胚及颌骨发育障碍X片表现:1)虫蚀状阴影

2)死骨形成

3)骨膜反应性增生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2.慢性期: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继发于骨膜炎或骨膜下脓肿的骨密质外板的炎性病变,好发于下颌骨角部[病因]:1)颌周间隙感染

2)牙源性:智齿冠周炎[病变发展过程]:

间隙感染侵犯骨膜骨膜炎骨膜溶解血栓形成,骨密质营养障碍坏死死骨形成骨膜粗糙骨髓质炎症

急性期:临床表现同咬肌间隙或翼颌间隙感染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主要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所致,根据骨质损害的病理特点分为:增生型和溶解破坏型

1)增生型:多见于青年人患区(下颌角)肿胀,发硬,轻压痛X片:骨密质密度增加病理:骨密质增生,松质硬化骨膜反应活跃,有新骨形成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慢性期: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2).溶解破坏型:局部肿胀,发硬,压痛瘘管:其周皮肤或粘膜颜色暗红,凹陷,

流脓,可有死骨排出,探及骨面粗糙全身症状:无或慢性消耗症状X片表现:骨密度下降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2).溶解破坏型: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五)治疗:[急性期]:1.抗生素

2.支持治疗:能量,平衡液

3.理疗

4.外科治疗:

切排引流,去除病因

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一旦确诊,应及早拔除病灶牙,利于引流,减轻疼痛,防止炎症扩散如果形成颌周间隙脓肿,应切排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五)治疗: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慢性期]:

主要是病灶清除和死骨清除1.手术指征:1)久治不愈的瘘管,长期流脓,或探及骨面粗糙

2)炎症反复急性发作者

3)X片:骨质破坏

4)无手术禁忌症2.手术时间:1)死骨摘除应在死骨分离后:一般为3-4周

2)边缘型颌骨骨髓炎急性期2-4周后行病灶清除术(刮治术)第四节颌骨骨髓炎[慢性期]: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二、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指发生于新生儿和3岁以内幼儿的化脓性中央型颌骨骨髓炎,少见,多发于上颌骨,下颌骨罕见

[感染途径]

1.外伤:

2.脐带:血行播散

3.邻近组织炎症扩散:泪囊炎

细菌:金葡菌,链球菌为主第四节颌骨骨髓炎二、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指发生于新生儿和3岁以内[临床表现]:发病急,病情重

全身:

1.高热、寒战、哭闹不安、拒食、呕吐、嗜睡

2.伴有败血症:昏睡、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