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混合》教学反思_第1页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_第2页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_第3页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_第4页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加减混合》教学反思《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亮点:

1、加减混合的口算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本节课利用学生熟知的公共汽车上、下车生活情境图引出加减混合计算〔不含小括号〕。而这类加减混合式计算是在连加、连减根底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我大胆的采用了知识迁移、类推的方法让孩子们尝试。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

2、本节课习题设计我采用同桌比赛,奖励小熊卡片的方式进行,激发孩子们的童心、童趣,使他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很高,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较好。

3、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情景图例,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拟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拟方便。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稳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做一做〞的练习中注重让学生说图意,根据图意列式计算,以更好地理解计算顺序。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还是掌握较好的,计算速度也较快。这局部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局部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稳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进行稳固练习时,如教科书第29页第五题通过在连写竖式中填空的形式,解决用连写竖式进行计算的难点。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发现问题与缺乏:

今天的学习还是比拟顺利的,孩子们对两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方法掌握得也比拟理想。只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错误率还是较高,如我们班的顾庭豪、吴一帆、汤军辉等主要是抄错数字、抄错运算符号、忘记进位或退位、只写了第一个算式忘记第二个算式等等,还有的同学如周颖、杨浩然掌握的不够灵活,能够口算的仍进行竖式计算。看来今后要在抄题、检查及灵活性培养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2

学习完这个单元后,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时机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创造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开展,共同促进学习气氛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开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1〕口算练习是这个提高计算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把根本口算抓好〔100以内加减法〕;

〔2〕练习的针对性:一天一组一组地根据问题练,问题越练越少;如:小数加法减法学生容易丢数,一般给学生准备三组题,先单练一组,时间很短,也非常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第二次反复练就到达一种认识掌握,再练第三组是熟练掌握。李一般老师可能都是一练就是练一组20题,练完一纠正就完了,但如果把它分为三组,每组可能就5道题,题目很少,但是针对一个问题,错了之后学生有一个改错、再认识的时机,最后一组再进行熟练,这样每天的这个效果肯定非常突出,非常明显。比方,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共369题,对进位加法本身来说,这些题的口算训练价值是等同的。但对后继学习〔多位数乘法计算〕的作用来说,口算训练价值就不一样。在多位数乘法计算中,涉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题共60题,占总题量的60%,比方748某7,要用到28+5,49+3两道口算题,这60道口算题的训练就应增加题量。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习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根底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内容对孩子来说不是很难,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针对题目选择合理正确的方法计算。〔2〕让学生体会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应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3〕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运算能力。针对这些目标的完成,我认真进行课前准备,仔细研读教参,思考学生的答复,为了呈现更好的课堂效果,我还琢磨自己的语言,既能让学生听得懂又能简洁精炼。

课前的复习我准备了多道复习题,让学生充分复习整数四那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个环节设计比拟好,效果很好,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知识。新知的引入我是利用教材上所给的情景进行导入,语言上我力求精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展示教材上的情境图时,第一时间不是看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没想到在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孩子们从表中发现了很多信息,但与本课关系不是很大。这时候,我就会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思路和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系。在得到相应的信息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这时会得到两个算式。为了验证这两个算式是一样的,我让学生分成两个阵营,一个计算有括号的算式,一个计算没有括号的算式。同学汇报结果以后,让他们自己思考两组算式是不是都对。这就是数学中的一题多解。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问题出示以后,我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表达了新课标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4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计算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更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致。在以学生熟悉的购置商品的具体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会计算方法。学生都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突破了重点。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个别学生虽然能够列出算式,但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不会计算;在练习与作业中错误惊人地多,像混合运算的格式不正确、计算不准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列成综合算式对于运算顺序一局部学生不能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今后在计算训练和习惯培养上都应下功夫。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5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根底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很自然的进行了知识迁移。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小数连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每步计算的意义。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小数连加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小数连加、连减计算的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前,我设计前置性任务:星期天,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书包38.5元,一双运动鞋27.5元,妈妈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让学生自己试着解答,然后交流不同的算法,并汇报,然后总结算法。并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例3以练习的形式出示,学生列了三个算式,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计算。在批改正程中发现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只是个别计算马虎,出现错误。

通过这节课,给了我深深地感触,那就是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仔细认真,我们才能将良好的教学效果呈现给我们的学生,将教学进行到底!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6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习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法根底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内容对孩子来说不是很难,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针对题目选择合理正确的方法计算。

〔2〕让学生体会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

〔3〕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运算能力。针对这些目标我精心的设计教学,从过程到语言,从教法到学法,我力求让每个环节和细节都更完善,更科学!

课前的复习我准备了两道复习题,一道小数加减法口算,一道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目的一是复习一下关于小数加减的知识,让孩子们对小数加减的方法掌握的更熟练,二是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的混合运算做好准备,特别强调验算,以提高孩子的准确计算能力,给孩子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这个环节我觉得设计比拟好,效果不错,然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新知。

新知的引入我是利用教材上所给的情景《环城自行车越野赛》导入新课,语言上我力求更准确、更简练,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摒弃了以前为追求课堂的热闹和华美而设计语言的错误做法,使自己的语言更有实用性。我说:“同学们,你们喜欢自行车比赛吗?这几天郑州正在举行自行车环城越野赛,想不想知道关于比赛的情况?〞引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我趁机出示了自行车越野赛资料一览表,接着问:“从表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没想到在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孩子们从表中发现了很多信息,但与本节课关系不是很大。这时候,我本来应该引导一下:“老师很想知道,运发动还剩多少里程没有走完?你会解决吗?〞可是一慌张,我却说:“比赛已经进行了多少里程?该怎么解决?〞接下来,当我把算式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算式是一步的,虽然经过引导目标也达成了,但无疑增加了难度,浪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很遗憾!由此我想到,上课前的精心备课和预设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的思维必须是清晰的,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这是这节课最大的失误,而这个失误是不应该出现的,今后我会努力备课,不断调整,力求使自己的课日趋完善,不断走向成熟。虽然有失误,但我觉得语言的组织上,进步还是挺大的!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问题出示以后,我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表达了新课标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孩子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既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一点在本节课中表达得不够,因为时间紧了点,但课前还是有设计的,争取在第二课时补回来。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7

1.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同学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了协助同学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同学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那么的空间,让同学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鼓励同学有条理地表达自身的考虑过程,揭示算理,概括法那么,培养数感。

2.加强比照,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那么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那么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那么,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那么、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表达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比照和沟通,利用同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一起点,让同学通过自身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只省时、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同学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根底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同学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

除重视口算训练外,还应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抓住分数加、减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练习。当同学计算熟练后,要注意指导同学的计算法那么,适当省略式题计算的考虑步骤,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求简思维。同时根据计算式题的具体特点,鼓励同学选择灵活的算法或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同学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培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关注同学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同学整体感知算式的特点,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教学中还应重视教给同学险验的方法,培养同学良好的检验习惯。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8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在水果之乡侯寨的教学情境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选择多种方法来解答。连加的知识探索过程比拟简单,学生的思维经过旧知识的迁移,可以自主探索出结果。教学一开始,作为老师我没有做更多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计算。没想到学生反应上来的运算方法这么多。有的学生按照整数加减运算的顺序计算,两个两个数通分相加减。有的学生把能口算的过程省略,防止了运算过程的繁琐。有的学生把三个数先一起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在先通分再计算,有的学生那么用上节课找到的规律进行口算得出结果。然后我再让学生观察、比拟、交流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同时交流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我觉得计算题教学不仅仅是讲授方法,学生练习的模式。计算题的教学因突出学生的独立探索,操作发现,总结规律等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计算题的教学中要表达算法的多样性,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典型题的练习发现其中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从而掌握计算的正确方法,理解算理,但是并不要求学生熟记法那么。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掌握三个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

1.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

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示练习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

二、复习铺垫

1.口算。

5.2+2.83.63+6.370、72+0.283.4+2.6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复习加法运算定律。

〔1〕口算2.2+3.3=?3.3+2.2=?结果相等吗?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

〔2〕卡片〔2.6+3.9〕+6.1=?2.6+〔3.9+6.1〕=?

结果相等吗?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

追问:以前学习的这两个运算定律中,加数的范围是什么数?

3.做教材有关复习题。〔卡片出示〕

指名两人小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卡片出示:加减混运算,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探究

1.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1)说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

(2)出例如6。

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师在例题先算的一步下面画横线。按照刚刚说的顺序,这两题能计算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组织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学生练习。两人板演,评讲时提问:你能把做题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吗?。

(2)追问:谁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

4.教学加法简便运算。

(1)教师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一些必须的支出。老师家在八月份就有很多支出,我把它编成了一道应用题,请大家帮我算一算。

(2)出示题目:

老师家在八月份支出水费21.37元,电费75.6元,物业管理费78.63元,共支出多少元?〔小黑板〕

(3)学生读题后提问:你发现这些数字都是些什么数?

你会列出算式吗?(21.37+75.6+78.63)

(4)学生独立试做,老师巡视,发现不同算法的学生请他板演。〔可能〕

A、21.37+75.6+78.63B、21.37+75.6+78.63=175.6〔元〕

C、21.37+75.6+78.63

=(21.37+78.63)+75.6

=100+75.6

=175.6〔元〕

(5)学生讨论: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为什么?应运了什么运算定律?

小组交流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第三种算法比拟简便,利用整数加减法中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第三种方法简便,可以直接口算。)

教师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当我们拿到一道题目时,首先要观察题目,看能不能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然后再下笔做题。

(6)完成例7请一名学生板演,评讲时突出:利用结合律先算的一定要加括号。

(7)完成做一做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简便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连加计算简便?

五、稳固练习

1.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做在书上。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

2.做练习四第4题前两题。

板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分析练习四第5题。

读题。提问:这道题要分几步做?为什么要用两步解答?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4.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四第3题前两题,第4题后两题,第5题。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例3

方法一:483.4-〔39.3+98.8〕

方法二:483.4-39.5-98.8

方法三:483.4-98.8-39.5

答:运发动还要骑345.1千米。

反思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本以为这是一节很平常的计算课,应该很顺利地教学,但是却给我不小的启发。

一、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反思这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在备课时,我觉得重点是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但当开始引入课的时候问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你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已经答复出了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这时我就应该了解学生,看来小数加减的运算顺序不是他们的难点,但是在教学中仍按照原来的设计抓住运算顺序不放了,其实在习题的处理时应不要再让学生说说每道题运算顺序了,不如让学生亲自算一下,踏踏实实的做两道题,亲自体验,练习比说说更有效。

备课时教师应该首先备学生,应该明白学生哪里不会,要了解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新知识的学习哪里是他们不会的地方,上课时及时调整老师讲课的重难点。

二、表达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题不同的思路展示得比拟充分,一个是用全程减去第一和第二赛段的和,第二种是后三段的赛程相加,在教学中交流学生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一道题有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说的时候重点说思路,学生说完各自的解题思路后,再比拟这三种方法的思路的不同。

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表达思考的过程不够清楚,心里明白但不能组织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让学生来说,不能只是老师在前面说,多给学生时机来表达。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0

《加减混合》是学生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共安排了2道例题,例1是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教材先用图说明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的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3-2。例二是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也是通过天鹅只数的变化过来来引出算式,与例1所不同的是例2第一步第二步的计算结果要求学生来填,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计算算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在教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故事中呈现天鹅数量的变化,从而引出算式。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样的设计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引出算式之后,我让学生算出得数并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用彩笔先拿几只再拿几只最后拿走几只来算的,有用手指头来算的,也有学生是通过做2步计算得出的。。。学生说出的各种方法我都给予的肯定,并在连加连减的根底上重点讲解了分2步计算加减混合算式的方法。我是这么考虑的,用彩笔或者手指头的方法计算现在10以内的计算可行性非常的高,但是当以后学习深入,数字变大,这两种方法势必不能采用,所以我想将这种分2步计算的方法重点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

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加减混合运算的一条规那么〔刚开始我忽略了这条规那么〕:就是知道加号在前先做加法,减号在前先做减法。只要了解了这条规那么,就和前面的连加、连减的知识区分开了,然后就是看清楚算式里面的加减符号。计算方法呢,还是和前面的连加、连减是一样的,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先在前面的两个数下面划上横线,把算式写下来进行计算,再用得数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通过几天的训练,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方面掌握得还算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点差,还会出现好多错误,在个别辅导课上还要对这几个人进行强化训练。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1

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由于有了前面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一年级学习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对运算顺序的掌握,并且在上节课学习了连写竖式的的写法,实际上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什么难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如下这三个问题:

1、课本上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讨论,逐渐条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2、你能试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吗?

在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与预设的差距比拟大。第一:很多学生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为用两种方法而凑数字的现象。第二、解答出来的同学也不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反思: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这几方面

1、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

2、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及对算理的理解不够充分。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2

“加减混合〞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开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首先上课伊始,进行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而这些都是加减混合的根底。其次在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的信息反应,全班的教学活动与个体差异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表达教学活动“教—扶—放〞原那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用电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新手段,它能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例题画面的展示、练习题中的游戏等。这样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稳固了所学知识。

成功的方面

1、通过复习及5+3-210-5+3式题的引入,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由教师给信息到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并提出他们可以想到的问题。

3、关注了学习品格的形成。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安排了小组合作、全体交流等。

失误的方面

1、在《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的开课中,我急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翻开课本,而不是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自己提出问题来进行教学。

2、教师的教的过程痕迹还是很明显。没有利用好丰富的课程资源。

3、练习题设计梯度性不明显。

今后努力的方向

1、针对二年级的学生,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如比一比活动:比一比看谁发现的信息多、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好、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活动。

2、练习在设计上,还可以更有层次,让练习更多的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教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只有不断努力,积极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更好的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更快乐的获取知识。失误点在《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的开课中,我急于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翻开课本,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自己提出问题来进行教学。

《加减混合》教学反思13

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开头我以美丽的白天鹅为题材引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渗透了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思想教育。

《课标》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这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中的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技能、而无视学生个性等问题而提出的,主要是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和尊重学生独立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并对自己有利的方法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充分理解了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运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