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内容要点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内容要点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内容要点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念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安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平安、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安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效劳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内容要点兽医公共卫生学第1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念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安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平安、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安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效劳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念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2第一节生态环境与人类安康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三、食物链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第一节生态环境与人类安康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3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构造〔空间构造和物种构造〕、功能〔物质、能量的转化效率〕、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生态系统的控制。人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而强有力的因素。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类控制的生态系统,人类主宰着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4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到达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多样性有关。成分越多样,构造越复杂,调节能力那么越强。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5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物种改变2、环境因子改变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及工农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1〕盲目开荒〔2〕资源利用不合理〔3〕环境污染3、信息系统改变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6三、食物链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索链关系。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以食物链为渠道来实现的。食物链上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取食关系错综复杂,使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相互穿插、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称为食物网。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造图称为“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有三种类别,即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三、食物链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7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3减少1%,UV—B到达地球外表的辐射量增加2%.这种辐射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8SPFPA?SPF9UV是英文Ultraviolet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在100~400nm,是介于X射线与可见光间的电磁波。其可分为以下四种:1.真空紫外线〔VacuumUV〕,波长为110--200nm2.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nm3.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4.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UV是英文Ultraviolet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10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UV-B可以使皮肤在短时间内晒伤、晒红〔对一般人来说是25分钟左右〕,SPF就是UVB防护能力的标志。SPF值是指产品防护UV-B的能力,也就是防止皮肤晒红晒伤的能力。一般地说,人的皮肤在日光直射下产生红斑的时间是20-25分钟,如果一瓶防晒乳的SPF值为8,用它涂敷一次,对皮肤的保护时间就是20〔25〕×8=160〔200〕分钟左右。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11SPF值使用条件2-8冬日阳光,春秋早晚阳光和阴雨天9-20夏日早晚和中等强度阳光21—30户外工作、旅游、夏日强烈阳光大于30特定环境下〔如高原〕,强烈阳光照射SPF值12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引起“光致老化〞PA+〞的字样,它们表示产品防护UVA的能力,也就是防止晒黑的能力。PA值代表的含义如下:PA值有效防护时间PA+大约4小时PA++大约8小时PA+++超强防护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13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3减少1%,UV—B到达地球外表的辐射量增加2%.这种辐射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1、皮肤癌增多2、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加:会使呼吸道疾病和眼睛炎症的发病率升高。3、免疫系统的抑制:如疱疹和利什曼原虫病的增多。UV-B是白内障的发病原因之一,O3减少1%,白内障患者将增加0.2%~0.6%。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14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一〕有害物质作用于靶器官靶器官:是指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机体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是对局部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某种有害物质首先在局部器官中到达毒性作用和临界浓度,这种器官就称为该有害物质的靶器官。脑是甲基汞和汞的靶器官;甲状腺是碘化物和钴的靶器官;DDT在脂肪内蓄积,其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一〕有害物质作用于靶器15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作用1、生物浓缩: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其为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生物浓缩程度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和环境等因素相关,通常用生物浓缩系数来表示。生物浓缩系数〔BCF〕是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度与它所自下而上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又称浓缩系数、富集系数、生物积累率等。例如褐藻对钼的BCF是11,对铅的BCF却高达70000.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16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作用2、生物积累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累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比方水生态系统中,单细胞浮游植物能从水中快速积累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卤代类化合物。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17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作用3、生物放大:生物放大是指有毒化学物质在食物链各个环节中的毒性渐进现象,即在生态系统中同一条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通过摄食低营养级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高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是针对食物链关系而言,假设不存在这种关系,机体中污染物浓度高于环境介质的现象,那么分别用生物浓缩、生物积累来阐述。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18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产生的综合生物效应,称为联合作用。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颉颃作用四种类型。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19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1、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胡椒基丁醚抑制混合功能氧化酶,可增加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性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20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2、相加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构造相似、靶器官一样、毒害机理一样等如:一定剂量化学物质A和B同时作用于机体,假设A引起10%动物死亡,B引起30%动物死亡,那同时作用那么引起40%动物死亡。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21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3、独立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各自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不同,互不影响。作用机理不同,互不影响。独立作用产生的总效应往往低于相加作用。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22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4、颉颃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先后进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化学污染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污染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污染物任何一种单独的强度。〔四〕存在个体感受性差异现象个体感受差异是指个体的安康状况、性别、年龄、生理状态、遗传因素等差异,可以影响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作用。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23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练习题1.生态系统是由(
)
A.生物群落构成
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
C.人类聚居而成
D.人类与其他生物组成
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
2.关于生态平衡的定义,以下正确的
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B.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平衡
C.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相对的平衡
D.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E.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期平衡
B
C
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练习题1.生态系统是由(
243.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
质的平衡(
)。
A.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
B.封闭的绝对平衡
C.连续性平衡
D.波动式平衡
E.永恒的开放式平衡
4.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
)。
A.物种改变
B.盲目开荒
C.资源利用不合理
D.环境污染
E.以上都是
5.环境因素联合作用通常有四种类型,不属于联合作用的是(
)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协同作用
D.累积作用
E.拮抗作用A
E
D3.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
质的平衡(
256.食物链的概念是(
)
A.生物与生物间因化学因素而建立的
链锁关系
B.生物与生物间因食物和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C.生物与环境间因食物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D.生物与环境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E.生物与生物之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B
6.食物链的概念是(
)
B
267.生物富集作用指的是(
)A.水中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溶解氧被消耗的同时,空气中的氧通过水面不断溶解于水中而补充水体的氧
B.水中化学污染物经水中微生物作用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的化合物
C.经食物链途径最终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D.水中污染物吸收光能发生分解
E.水中有机物过多水体变黑发臭
C
7.生物富集作用指的是(
)C
27以下8、9、10两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A.生物放大作用
B.生物积累作用
C.生物浓缩作用
D.生物相互作用
E.生物降解作用
8.一种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其排
出量,随着生物生命过程的延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称为(
)
9.某种生物摄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或化学元素后,在生物体内的某个部位或器官
逐步浓缩起来,使其浓度大大超过环境
中原有的浓度,称为(
)
10.重金属毒物和某些难降解的毒物,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使处于高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处于低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多加大,称为(
)
B
C
A
以下8、9、10两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B
C
A
28以下11、12、13、14四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
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独立作用
E.混合作用
11.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为各单项化学物质毒性总和(
)12.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
作用其毒性超过两者之和(
)
13.由于不同的作用方式、途径,每个同时存在的有害因素各产生不同的影响(
)14.当两种化学物质进入机体,一种化学物能使另一种化学物毒作用减弱()C
A
DB
以下11、12、13、14四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
C
A29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人类安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影响的特点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六、兽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影响七、环境污染的控制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人类安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30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构造与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开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公害是指凡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安康、平安、生命及公共财产等造成的危害。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31二、环境污染的分类按污染物性质分类,主要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一〕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指微生物、寄生虫及其虫卵的污染,此外还有害虫、啮齿动物以及引起人和动物过敏的花粉。1、微生物:〔1〕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球菌、杆菌、霉菌和酵母的孢子、一些病原微生物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按污染物性质分类,主要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32〔一〕生物性污染:〔2〕水中的微生物:包括水中常见的腐败菌、致病菌、病毒等;〔3〕土壤中的微生物:微球菌、不动杆菌、产碱杆菌等等病原微生物;2、寄生虫及其虫卵:主要来自人畜排泄物。3、害虫和鼠类4、花粉:常见致敏原有狗尾草、豚草、藜草、黄蒿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一〕生物性污染:二、环境污染的分类33〔二〕化学性污染: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有几类〔1〕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汞、铅、镉、砷、铬;卤素、磷、氮等。〔2〕农药和兽药:农药有: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兽药有: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3〕无机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氟化物、氰化物等;〔4〕其他有机物:苯,醛,酮,酚,多环芳烃、二噁英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二〕化学性污染:二、环境污染的分类341、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状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按形成原因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2、水体中的化学污染物:〔1〕无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企业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等;〔2〕有机污染物: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如卤烃类、酚类、苯类、油类、洗涤剂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1、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二、环境污染的分类35〔二〕化学性污染:3、土壤中的化学污染物〔1〕无机污染物:汞、镉、铅、铬、砷、镍等重金属;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分解,可发生生物富集。〔2〕有机污染物: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多环芳烃类、有机洗涤剂、废塑料/橡胶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二〕化学性污染:二、环境污染的分类36〔三〕物理性污染1、放射性物质〔1〕天然放射性核素;〔2〕人工放射性核素2、非电离辐射:指波长大于100nm的电磁波3、热污染:主要是工业企业向水体排放高温废水所致。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三〕物理性污染二、环境污染的分类37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38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临诊作用〔二〕亚临诊作用〔三〕三致作用〔四〕免疫损伤作用〔五〕激素样作用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临诊作用39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临诊作用一些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强,一次性大量暴露或屡次少量暴露后,就会引起严重的病理损害,出现与有害物质毒性作用一致的临诊病症,这种病症损害作用就称为临诊作用。〔二〕亚临诊作用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对人群安康影响常常是低毒性和缓慢作用的,常常是污染物有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过量负荷和发生亚临诊作用。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临诊作用40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三〕三致作用1、致癌作用指污染物导致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作用;煤焦油诱发皮肤癌;致癌物分为化学性致癌物〔亚硝酸盐、石棉、生产蚊香用的双氯甲醚〕;物理性致癌物〔如镭的核聚变物〕;生物性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三类。2、致突变作用指污染物导致人或哺乳动物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构造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常见的致突变物有:亚硝胺类、甲醛、苯、敌敌畏等。3、致畸作用指污染物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新生儿或幼小哺乳动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在妊娠关键阶段对胚胎或胎儿产生毒性作用,造成先天性畸形的污染物称为致畸物。如甲基汞、某些病毒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三〕三致作用41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四〕免疫损伤作用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所致的细胞或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的组织损伤称免疫损作,通常包括免疫抑制、变态反响和自身免疫。化学性因素多氯联苯、苯并芘引起的免疫抑制;某些染料、油漆、药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氯化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肾炎;物理性因素辐射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四〕免疫损伤作用42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能干扰动物和人的内分泌功能,这些物质被称为环境激素,或外源性雌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1、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环境中的天然雌激素是从动物和人尿中排了的一些性激素,主要有孕酮,睾酮,17-β雌二醇。合成激素包括与雌二醇构造相似的类固醇衍生物、非甾体激素。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43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2、植物雌激素主要是由某些植物产生,并具有弱激素活性的化合物,以非甾体构造为主。主要有异酮类、木质素、拟雌内醇。产生这些化合物的植物有:豆科植物、茶、人参。这些植物雌激素对内源性激素和脂肪酸的代谢及其生物活性产生影响。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44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3、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这类物质主要包括:〔1〕杀虫剂;如DDT,氯丹,硫丹,毒杀酚,狄氏剂,开蓬等;〔2〕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3〕非离子外表活性剂中的烷基苯酚化合物。〔4〕塑料添加剂,如邻苯二四酸酯。〔5〕食品添加剂:如丁苯,〔6〕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如漂白纸浆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城市污水等。环境激素的危害之一是引起多种形式的雄性生殖系统发育故障,与高血压、肿瘤等发生也相关。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45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传染病〔二〕寄生虫病〔三〕职业病〔四〕地方病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传染病46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传染病动物是人类传染病的重要来源。动物传染病中约60%可以传播给人,包括细菌病、病毒病、立克次氏体病、真菌病等。细菌在空气中传播会成为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导致炭疽、肺结核、流感、肺感染综合征等。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传染病47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二〕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与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流行病;蛔虫;钉螺;蚊虫传播疟疾;〔三〕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全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病症和体征,影响身体安康和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我国政府规定的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9大类。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二〕寄生虫病48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四〕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特定地区经常发生并长期相对稳定的疾病。地方病分为:1、化学性地方病:由于地区地质原因,人体从环境摄入的元素量超出或低于人体所能适应的变动范围,就会患上化学性地方病;比方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2、生物性地方病:指某些特异的地区,由于某些致病生物或某些疾病媒介生物滋生繁殖而导致的疾病。比方鼠疫的自然疫源区;克山病、大骨节病都与地方性缺硒密切相关。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四〕地方病49六、兽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影响〔一〕兽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开展兽药残留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对于认识兽药残留的规律及作用机制,降低或减少其对环境的负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兽药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水环境的影响:用鱼作为生物材料研究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较多;2、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兽药残留对植物的危害有两种情况:〔1〕农作物减产或品质下降;〔2〕植物可食局部有毒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限量;六、兽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影响〔一〕兽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50七、环境污染的控制近30多年来相继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公布,199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公布,199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年〕等七、环境污染的控制近30多年来相继公布了51七、环境污染的控制〔一〕治理三废:治理三废的根本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工业企业合理布局:这是一项战略性措施。2、改革工艺,综合利用:这是治理三废的根本性措施。3、净化处理〔二〕预防农业性污染:1、合理使用农药;2、加强污水灌溉农田的卫生管理;3、防止畜禽养殖污染:养殖中妥善处理粪便,其一是用肥料,其二是生物能利用,其三是用作饲料。〔三〕预防生活性污染〔四〕预防交通性污染七、环境污染的控制〔一〕治理三废:治理三废的根本措施主要包括521.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
A.污染物质使环境的构成功能或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
B.污染物质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
C.污染物影响了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的生活条件
D.污染物危害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安康
E.以上都包括
E
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练习题1.环境污染的概念是(
)
E
第一单元环境532.环境污染的特征是(
)
A.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
B.影响人群面广
C.多为低剂量、高浓度、多种物质联
合作用
D.环境污染一旦形成,消除很困难
E.以上都是
3.环境污染诱发的疾病不包括(
)
A.地方病
B.流行病
C.寄生虫病
D.传染病
E.职业病
E
B
2.环境污染的特征是(
)E
B
54以下4、5两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
A.砷
B.金属汞
C.铅
D.甲基汞
E.镉
4.水俣病是由于长期摄入被:
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
)5.骨痛病是由于环境——污染通过食物
链而引起的人体慢性中毒(
)
D
E
以下4、5两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
D
E
55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1、目前已经确认的致畸动物的致畸物是A、甲基汞
B、氰化钾
C、
三聚氰胺
D、双氯甲醚
E、亚硝酸盐
2、可诱发人或哺乳动物皮肤癌的物质是A、石棉
B、煤焦油
C、双氯甲醚
D、亚硝酸盐
E、黄曲霉毒素
A
B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1、目前已经确认的致畸动物的致畸物是A563.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污染物是〔〕
A、氯丹
B、滴滴涕
C、毒杀酚
D、狄氏剂
E、亚硝酸盐
4.水俣病是指〔〕A、铅中毒B、砷中毒C、镉中毒D、汞中毒E、氟中毒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E
D
3.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污染物是〔〕
执业兽医575.甲基汞进入机体后的靶器官是
A、脑B、心脏C、肺脏D、脾脏E、肾脏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A
5.甲基汞进入机体后的靶器官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真题A58ThankYou世界触手可及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ThankYou世界触手可及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59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内容要点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内容要点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内容要点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念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安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平安、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安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效劳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兽医公共卫生学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内容要点兽医公共卫生学第60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念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安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平安、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安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效劳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念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61第一节生态环境与人类安康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三、食物链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第一节生态环境与人类安康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62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构造〔空间构造和物种构造〕、功能〔物质、能量的转化效率〕、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演替特点、生态系统的控制。人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而强有力的因素。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类控制的生态系统,人类主宰着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63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到达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多样性有关。成分越多样,构造越复杂,调节能力那么越强。一、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64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物种改变2、环境因子改变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及工农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1〕盲目开荒〔2〕资源利用不合理〔3〕环境污染3、信息系统改变二、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65三、食物链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索链关系。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以食物链为渠道来实现的。食物链上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取食关系错综复杂,使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相互穿插、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称为食物网。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造图称为“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有三种类别,即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三、食物链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生物之间食与被66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3减少1%,UV—B到达地球外表的辐射量增加2%.这种辐射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67SPFPA?SPF68UV是英文Ultraviolet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在100~400nm,是介于X射线与可见光间的电磁波。其可分为以下四种:1.真空紫外线〔VacuumUV〕,波长为110--200nm2.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nm3.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4.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UV是英文Ultraviolet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69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UV-B可以使皮肤在短时间内晒伤、晒红〔对一般人来说是25分钟左右〕,SPF就是UVB防护能力的标志。SPF值是指产品防护UV-B的能力,也就是防止皮肤晒红晒伤的能力。一般地说,人的皮肤在日光直射下产生红斑的时间是20-25分钟,如果一瓶防晒乳的SPF值为8,用它涂敷一次,对皮肤的保护时间就是20〔25〕×8=160〔200〕分钟左右。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15nm70SPF值使用条件2-8冬日阳光,春秋早晚阳光和阴雨天9-20夏日早晚和中等强度阳光21—30户外工作、旅游、夏日强烈阳光大于30特定环境下〔如高原〕,强烈阳光照射SPF值71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引起“光致老化〞PA+〞的字样,它们表示产品防护UVA的能力,也就是防止晒黑的能力。PA值代表的含义如下:PA值有效防护时间PA+大约4小时PA++大约8小时PA+++超强防护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15--400nm72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3减少1%,UV—B到达地球外表的辐射量增加2%.这种辐射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1、皮肤癌增多2、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加:会使呼吸道疾病和眼睛炎症的发病率升高。3、免疫系统的抑制:如疱疹和利什曼原虫病的增多。UV-B是白内障的发病原因之一,O3减少1%,白内障患者将增加0.2%~0.6%。四、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安康的影响据估计,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O73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一〕有害物质作用于靶器官靶器官:是指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机体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是对局部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某种有害物质首先在局部器官中到达毒性作用和临界浓度,这种器官就称为该有害物质的靶器官。脑是甲基汞和汞的靶器官;甲状腺是碘化物和钴的靶器官;DDT在脂肪内蓄积,其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一〕有害物质作用于靶器74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作用1、生物浓缩: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其为生物学浓缩、生物学富集。生物浓缩程度与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和环境等因素相关,通常用生物浓缩系数来表示。生物浓缩系数〔BCF〕是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度与它所自下而上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又称浓缩系数、富集系数、生物积累率等。例如褐藻对钼的BCF是11,对铅的BCF却高达70000.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75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作用2、生物积累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累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生物积累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比方水生态系统中,单细胞浮游植物能从水中快速积累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卤代类化合物。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76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浓缩、积累与放大作用3、生物放大:生物放大是指有毒化学物质在食物链各个环节中的毒性渐进现象,即在生态系统中同一条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通过摄食低营养级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高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浓缩系数表示。生物放大是针对食物链关系而言,假设不存在这种关系,机体中污染物浓度高于环境介质的现象,那么分别用生物浓缩、生物积累来阐述。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二〕有害物质在机体内的77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产生的综合生物效应,称为联合作用。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颉颃作用四种类型。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78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1、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胡椒基丁醚抑制混合功能氧化酶,可增加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性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79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2、相加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构造相似、靶器官一样、毒害机理一样等如:一定剂量化学物质A和B同时作用于机体,假设A引起10%动物死亡,B引起30%动物死亡,那同时作用那么引起40%动物死亡。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80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3、独立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各自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不同,互不影响。作用机理不同,互不影响。独立作用产生的总效应往往低于相加作用。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81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合作用4、颉颃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先后进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化学污染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污染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污染物任何一种单独的强度。〔四〕存在个体感受性差异现象个体感受差异是指个体的安康状况、性别、年龄、生理状态、遗传因素等差异,可以影响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作用。五、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有害物质对机体的联82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练习题1.生态系统是由(
)
A.生物群落构成
B.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
C.人类聚居而成
D.人类与其他生物组成
E.人类与非生物系统构成
2.关于生态平衡的定义,以下正确的
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B.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平衡
C.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相对的平衡
D.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E.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期平衡
B
C
第一单元环境与安康练习题1.生态系统是由(
833.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
质的平衡(
)。
A.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
B.封闭的绝对平衡
C.连续性平衡
D.波动式平衡
E.永恒的开放式平衡
4.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
)。
A.物种改变
B.盲目开荒
C.资源利用不合理
D.环境污染
E.以上都是
5.环境因素联合作用通常有四种类型,不属于联合作用的是(
)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协同作用
D.累积作用
E.拮抗作用A
E
D3.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
质的平衡(
846.食物链的概念是(
)
A.生物与生物间因化学因素而建立的
链锁关系
B.生物与生物间因食物和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C.生物与环境间因食物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D.生物与环境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E.生物与生物之间因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B
6.食物链的概念是(
)
B
857.生物富集作用指的是(
)A.水中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溶解氧被消耗的同时,空气中的氧通过水面不断溶解于水中而补充水体的氧
B.水中化学污染物经水中微生物作用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的化合物
C.经食物链途径最终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D.水中污染物吸收光能发生分解
E.水中有机物过多水体变黑发臭
C
7.生物富集作用指的是(
)C
86以下8、9、10两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A.生物放大作用
B.生物积累作用
C.生物浓缩作用
D.生物相互作用
E.生物降解作用
8.一种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其排
出量,随着生物生命过程的延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称为(
)
9.某种生物摄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或化学元素后,在生物体内的某个部位或器官
逐步浓缩起来,使其浓度大大超过环境
中原有的浓度,称为(
)
10.重金属毒物和某些难降解的毒物,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使处于高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处于低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多加大,称为(
)
B
C
A
以下8、9、10两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B
C
A
87以下11、12、13、14四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
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独立作用
E.混合作用
11.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为各单项化学物质毒性总和(
)12.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
作用其毒性超过两者之和(
)
13.由于不同的作用方式、途径,每个同时存在的有害因素各产生不同的影响(
)14.当两种化学物质进入机体,一种化学物能使另一种化学物毒作用减弱()C
A
DB
以下11、12、13、14四题公用以下答案选项
C
A88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人类安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影响的特点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六、兽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影响七、环境污染的控制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人类安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89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构造与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开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公害是指凡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安康、平安、生命及公共财产等造成的危害。一、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概念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90二、环境污染的分类按污染物性质分类,主要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一〕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指微生物、寄生虫及其虫卵的污染,此外还有害虫、啮齿动物以及引起人和动物过敏的花粉。1、微生物:〔1〕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球菌、杆菌、霉菌和酵母的孢子、一些病原微生物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按污染物性质分类,主要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91〔一〕生物性污染:〔2〕水中的微生物:包括水中常见的腐败菌、致病菌、病毒等;〔3〕土壤中的微生物:微球菌、不动杆菌、产碱杆菌等等病原微生物;2、寄生虫及其虫卵:主要来自人畜排泄物。3、害虫和鼠类4、花粉:常见致敏原有狗尾草、豚草、藜草、黄蒿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一〕生物性污染:二、环境污染的分类92〔二〕化学性污染: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有几类〔1〕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汞、铅、镉、砷、铬;卤素、磷、氮等。〔2〕农药和兽药:农药有: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兽药有: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3〕无机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氟化物、氰化物等;〔4〕其他有机物:苯,醛,酮,酚,多环芳烃、二噁英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二〕化学性污染:二、环境污染的分类931、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状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按形成原因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2、水体中的化学污染物:〔1〕无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企业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等;〔2〕有机污染物: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如卤烃类、酚类、苯类、油类、洗涤剂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1、大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二、环境污染的分类94〔二〕化学性污染:3、土壤中的化学污染物〔1〕无机污染物:汞、镉、铅、铬、砷、镍等重金属;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分解,可发生生物富集。〔2〕有机污染物: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农药、多环芳烃类、有机洗涤剂、废塑料/橡胶等。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二〕化学性污染:二、环境污染的分类95〔三〕物理性污染1、放射性物质〔1〕天然放射性核素;〔2〕人工放射性核素2、非电离辐射:指波长大于100nm的电磁波3、热污染:主要是工业企业向水体排放高温废水所致。二、环境污染的分类〔三〕物理性污染二、环境污染的分类96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三、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97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临诊作用〔二〕亚临诊作用〔三〕三致作用〔四〕免疫损伤作用〔五〕激素样作用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临诊作用98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临诊作用一些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强,一次性大量暴露或屡次少量暴露后,就会引起严重的病理损害,出现与有害物质毒性作用一致的临诊病症,这种病症损害作用就称为临诊作用。〔二〕亚临诊作用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对人群安康影响常常是低毒性和缓慢作用的,常常是污染物有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过量负荷和发生亚临诊作用。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一〕临诊作用99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三〕三致作用1、致癌作用指污染物导致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作用;煤焦油诱发皮肤癌;致癌物分为化学性致癌物〔亚硝酸盐、石棉、生产蚊香用的双氯甲醚〕;物理性致癌物〔如镭的核聚变物〕;生物性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三类。2、致突变作用指污染物导致人或哺乳动物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构造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常见的致突变物有:亚硝胺类、甲醛、苯、敌敌畏等。3、致畸作用指污染物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新生儿或幼小哺乳动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在妊娠关键阶段对胚胎或胎儿产生毒性作用,造成先天性畸形的污染物称为致畸物。如甲基汞、某些病毒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三〕三致作用100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四〕免疫损伤作用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所致的细胞或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的组织损伤称免疫损作,通常包括免疫抑制、变态反响和自身免疫。化学性因素多氯联苯、苯并芘引起的免疫抑制;某些染料、油漆、药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氯化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肾炎;物理性因素辐射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四〕免疫损伤作用101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能干扰动物和人的内分泌功能,这些物质被称为环境激素,或外源性雌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1、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环境中的天然雌激素是从动物和人尿中排了的一些性激素,主要有孕酮,睾酮,17-β雌二醇。合成激素包括与雌二醇构造相似的类固醇衍生物、非甾体激素。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102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2、植物雌激素主要是由某些植物产生,并具有弱激素活性的化合物,以非甾体构造为主。主要有异酮类、木质素、拟雌内醇。产生这些化合物的植物有:豆科植物、茶、人参。这些植物雌激素对内源性激素和脂肪酸的代谢及其生物活性产生影响。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103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3、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这类物质主要包括:〔1〕杀虫剂;如DDT,氯丹,硫丹,毒杀酚,狄氏剂,开蓬等;〔2〕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3〕非离子外表活性剂中的烷基苯酚化合物。〔4〕塑料添加剂,如邻苯二四酸酯。〔5〕食品添加剂:如丁苯,〔6〕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如漂白纸浆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城市污水等。环境激素的危害之一是引起多种形式的雄性生殖系统发育故障,与高血压、肿瘤等发生也相关。四、环境污染对人体安康的病理损害作用〔五〕激素样作用104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传染病〔二〕寄生虫病〔三〕职业病〔四〕地方病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传染病105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传染病动物是人类传染病的重要来源。动物传染病中约60%可以传播给人,包括细菌病、病毒病、立克次氏体病、真菌病等。细菌在空气中传播会成为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导致炭疽、肺结核、流感、肺感染综合征等。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一〕传染病106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二〕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与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流行病;蛔虫;钉螺;蚊虫传播疟疾;〔三〕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全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病症和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玉米》(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 2025年股权投资协议业绩对赌
- 2025年收购公司合同模板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苏教版)
- 2025年美发店合伙经营合同
- 2025年公司销售员合同模板
- (高清版)DB45∕T 560-2021 甘蔗中耕施肥培土机作业质量
- Unit 2 An Accident Lesson 2 Let's practic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 《生活万花筒》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期中重难点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含解析)
- 绵阳市三台县乡镇地图矢量可编辑课件行政区划边界高清(四川省)
-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 术语翻译与本地化
- 2024年全国高考甲卷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AQ/T 1089-2020 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正式版)
- 幼儿园故事绘本《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件
- DB32-T 4752-2024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试题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规范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微课
- 《肺部疾病 案例分析-原发性肺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