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虹口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上海虹口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上海虹口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上海虹口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上海虹口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上海虹口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欧洲走向联合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表现之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欧盟成立②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③欧洲共同体建立

④欧元正式启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参考答案:C2.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用两个政权并存的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战略C.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夺取政权D.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现代化参考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对“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的分析理解。3.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以及由此引发海啸等灾害,日本在灾后重建中可以向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申请贷款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关贸总协定参考答案:B4.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参考答案:D略5.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参考答案:考点:18:郡县制.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切入,结合郡县制进行思考.解答:从材料中的“一统一国”可以看出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在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国家统一方面.故选C.6.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7.北京时间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正式出炉,首相卡梅伦随即宣布辞职,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A.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B.党内选举——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C.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D.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依据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的规则,国王批准首相之前,要经过党内选举和议会选举两道程序,但都与议会任命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故B项正确;在法律上,国王有选择和任命首相及其他内阁大臣的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能接受议会选举的结果,故C项错误;依据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的规则,担任首相的前提是其所在的党通过选举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与议会提议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名师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常考的地方如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君主立宪制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成熟。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8.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时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一场侵略战争,而英国人却称为“通商战争”,这主要是为了掩盖侵略战争的本质,来粉饰侵略战争性质,C项正确;材料是否定战争的侵略性质,A错误;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纪念战争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故选C。9.下表晚清两个不同年份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

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年代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数额(万两)比重(%)184932817796923

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对此表信息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B.“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C.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D.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参考答案:A【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农业税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说明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发展,体现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故A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不能说明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增多,“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故BD两项错误。清政府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需要掌握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10.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计划

B.引入市场机制C.加强集中管理

D.否定市场作用参考答案:B考察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认识。根据时间“1971年”可知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经济上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故应选B。11.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挖苦道:这个传说中的周恩来是何许人也?不久,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成功地促进了有色人种的团结,并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材料中所说的“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的会议是指()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参考答案:C12.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考答案:B13.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 参考答案:C解析:材料中“议会之母”是指英国议会制度;“驴象之争”是指美国两党制;“一票共和”是指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国家干预”指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是指古罗马法律。题干中的材料反映了英国、美国、法国的政治制度,另从“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即可判断选择C项。1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国王权力受到了限制

B.议会增强了权力.C.法律具有了至高地位

D.内阁制得以形成参考答案:C15.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A略16.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B.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C.最终实现了地区和平D.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表明,当时新中国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相结合,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故A项错误;一边倒的政策并没有实现地区的最终和平,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外交的转型,故D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17.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参考答案:A18.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参考答案:D19.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参考答案:B20.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号召俄国人民推出世界大战

B.发动七月革命C.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建立苏维埃政府参考答案:C21.《辛丑条约》签订时,列强认为“今若突倡分割,则义和之事,可为前车”,故而提出改善对华的“条约关系”,“以赢取朋友,及为将来的友好关系播下种子”。列强得出如此认识是基于A.调和在华利益冲突B.清朝统治趋于崩溃C.义和团运动的教训D.中国已被瓜分完毕参考答案:C《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爆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运动。材料中列强得出这样的认识“今若突倡分割,则义和之事,可为前车”,是指吸取义和团运动的教训。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对华态度,不是调和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以其英勇战斗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不得不中止瓜分中国的罪行。义和团运动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帝国主义者认识到中国民众蕴含的巨大力量,从而对瓜分中国的计划有所忌惮。22.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参考答案:B23.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①以“理性”为核心②抨击教会的腐朽③提出人民主权学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主权在民”等进步思想,故①③④项的表述符合题意;第②项应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与设问要求“‘超越’主要表现在”不符,故排除;本题应排除A、C、D三项,选择B项。24.著名学者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地方权力越来越小C.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D.君权神授参考答案:C“封建”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而在西周时期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西周时期不存在君主专制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在西周时期地方诸侯权力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观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5.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参考答案:A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本题实际考查了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原因主要有: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等。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因此BCD均正确。结合本题A项不符合本题,“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出现在1912----1919年间。26.台湾著名诗人丘逢甲1895年某一天写下血书"抗倭守土",并带头联名致电清廷,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忘",愿意与驻台清军"誓死守御"。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中日战争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丘逢甲”“1895年”“抗倭守土”等信息,可知这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岛给日本有关,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与割让台湾无关,排除ABC三项。27.1878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A.成为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B.首相有权力解散议会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看,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俾斯麦指使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新选举的议会被迫通过了该法令,经俾斯麦批准后生效,表明议会在与首相的斗争中败北,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选C。B项首相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利,AD两项说法错误。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28.《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

D.分封制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根据材料“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有三老”可知,“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9.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B.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关贸总协定的签订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关贸总协定的签订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中文字“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说明美国确立了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一地位的实现得益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当然“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说明美国行政举措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这一现象的发生直接受益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D正确;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主要确立的是贸易体系,A、B和C项错误。30.中兴矿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资本独立经营的大型煤矿。至30年代,中兴煤矿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煤矿,1936年原煤产量达182万吨,堪称“中兴”极盛时期。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综合性股份制企业。这一时期,其发展壮大的主要条件是A.政府鼓励与措施推动B.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C.政局稳定与市场统一D.爱国热情与实业救国参考答案:A【详解】1936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A选项正确;B选项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并没有明显的科技进步和思想解放,故错误;根据所学,此时正处于国共对峙时期,政局并不稳定,故C选项错误;爱国热情事贯穿始终的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故D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两极化”,即“新的权力天平上只剩下了美苏两国”。——张小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体系的变迁》材料二、二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已经悄然发生着重大变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在1971年就发现“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这一世界格局瓦解的标志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出现的因素有哪些?(10分)参考答案:(1)(4分)两极格局。苏联解体。(2)(10分)多极化趋势出现。(2分)因素: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8分)32.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郭嵩焘说“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下列相关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过于强化是失败的主因

B.单纯发展海军导致社会矛盾激化C.洋务运动没有改良封建政治制度

D.缺乏团结和统一的领导导致战争失利参考答案:D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根据《百度百科》整理材料二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述该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内涵:崛起大国与原有霸主必然冲突,并引发战争。该观点符合史实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从而成就霸业。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中期,德国两度崛起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该观点不符合史实19世纪末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战争和冲突;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激烈对抗,但始终没有爆发战争。(2)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史实: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延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本题根据材料一“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再从英国崛起过程中相继挑战并击败过西班牙、荷兰与法国的史实说明肯定的观点;从美国崛起过程中没有与原有霸主英国爆发战争和冲突的角度说明否定的观点。(2)本题根据材料二“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等方面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再结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即可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等方面加以说明。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1510年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16世纪80年代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18世纪初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哥伦布交流”。(10分)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