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生物3学案:第5章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1.gif)
![2021-2022高中生物3学案:第5章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2.gif)
![2021-2022高中生物3学案:第5章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3.gif)
![2021-2022高中生物3学案:第5章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4.gif)
![2021-2022高中生物3学案:第5章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c23a0d58d5953fad1ae01e53a66b85d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18-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二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概述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2.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3。形成“环境保护需从我做起”的意识。1。分析或探讨人工生态系统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合理化建议。2.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用比较法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类型、价值和保护措施。1.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①概念: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②形成原因: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①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得许多动物、植物已经绝灭或濒临绝灭.②外来物种的入侵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危害,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直接价值: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药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实用意义的价值,以及有旅游、科学研究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等.②间接价值: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起调节功能等方面的价值。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但可能存在的价值。(4)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②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可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③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颁布的法律为保护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法律保障。2.人类可持续发展(1)概念: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保护环境,且不危及后代生存发展的发展模式.(2)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自然、经济和社会持久而协调的发展。(3)核心:是促进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健康地发展,鼓励对环境有利的生产与建设,提倡用包括保护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多项指标去衡量发展。(4)意义①可持续发展观念正在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人类不再以过度消耗资源、高度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系统来获取巨额财富。②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关于自身前途和命运的正确选择,它特别强调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对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2)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3)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提示:体现了直接价值。(4)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提示: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5)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健康的经济发展。 (√)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探究]材料持续半个世纪的垦荒,“北大荒”不再开荒.这是因为连年的垦荒虽然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了贡献,却也使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丹顶鹤、东方白鹳等一些鸟类在该地区基本绝迹。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提示: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讲解归纳]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特别提醒:1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eq\b\lc\{\rc\(\a\vs4\al\co1(含义:指在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森林公园等,意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2)迁地保护①含义: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②实例: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等.③意义:为行将绝灭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3)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保护例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保护珍稀濒危物种。(4)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特别提醒:1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资源,生物多样性才能得到保护。2保护生物多样性也需要全球合作.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B[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他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项正确;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因为人造林的物种比较单一,故B错误;无经济价值的物种还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项正确;农田生态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故D正确。](1)A项中捕食者属于生态系统中哪种成分?(2)D项中农田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比较,哪个抵抗力稳定性更高?(1)提示:消费者.(2)提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原理研制出新型导航仪,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C[运用平衡棒原理研制出新型导航仪是生物多样性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时,引进物种可能成为入侵物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降低生物多样性.]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关于自身前途和命运的正确选择.讨论相关问题:(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且不危及后代生存发展的发展模式。(2)什么是循环经济?它是一种怎样的发展模式?提示: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建的经济系统。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3)近年来,伴随老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善,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提示: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使燃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增加和空气污染加剧,不利于节能减排。[讲解归纳]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保护环境,且不危及后代生存发展的发展模式。2.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健康地发展,鼓励对环境有利的生产与建设,提倡用包括保护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多项指标去衡量发展.3.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自然、经济和社会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1)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增长。(2)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3)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4)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值.(5)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1)保护生物多样性.(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3)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模式。①能源方面: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开发新能源。②物质生产方面:建立无废料生产体系,即“原料——产品——原料—-产品”。③野生生物资源方面:合理利用和保护。1.下列事实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控制人口增长,同时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A[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其原则可以理解为在不破坏环境,不影响再生资源的再生过程的情况下来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这种观念体现出追求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思想。但保护自然并非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2.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粮食产量④开辟荒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新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B[既要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又要保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有合理开发海洋,从海洋中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新品种等。通过增加化肥、农药的使用来提高粮食产量,会污染环境;通过开辟荒地、围湖造田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破坏生态系统,影响生态平衡,二者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课堂小结]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语句归纳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又影响遗传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而言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4。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各种生物资源,应当完全禁止.5。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6。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7。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关于自身前途和命运的正确选择,它特别强调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对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D[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迁地保护;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一种措施,主要是对原地生态系统或物种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区要减少人类活动,防止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和破坏;易地保护是指对那些在原产地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加以保护;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3.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唯一方法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野生生物的保护主要是保护濒临绝灭的生物种类,并不是指对所有的野生动植物都不加任何选择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4.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1)在一个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相对稳定,并在________上下波动;群落演替是群落水平稳态实现的一种形式,其起始条件不同,类型不同,但在适宜环境中,总趋势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________价值。(2)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改善其栖息环境以提高其________,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此外,保护区风景秀丽,对其合理的开发可陶冶人的情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3)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和加工的青蒿素能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4)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一个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为“S”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模板租赁合同范本
- 内部绿化施工合同范本
- 个人转让锅炉合同范本
- 企业农行贷款合同范本
- 兄弟合作创业合同范例
- 出售老旧平房合同范本
- 农村收购木材合同范例
- 2025年γ-丁内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建筑消防疏散指示标识安装施工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承包补充协议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县乡卷、行测、事业单位招聘】3套 真题及答案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行业分析报告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公司员工升职加薪制度模板
- 春季开学教职工安全培训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 社会保险职工增减表
- 安全生产培训课件:烟花爆竹生产安全及防范措施
- 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 全部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