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推拿学胸腹部穴位儿科推拿学胸腹部穴位1一、天突位置:在胸腹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一、天突位置:2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食两指对称挤捏,称挤捏天突。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食两指对称挤捏,称3次数:按揉15~30次,挤捏3~5次作用: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次数:4主治:咳嗽胸闷恶心呕吐咽痛等症主治:5临床应用:1、挤捏天突,能理气化痰,降逆止呕,对因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引起的痰喘、呕吐有效,若配合按揉膻中、乳旁、运八卦、揉中脘等效果更佳。2、对于酒后者有催吐的作用。临床应用:6二、膻中位置: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二、膻中位置:7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从本穴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两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从本穴分推至乳头,称分推8次数:推100~300次揉15—30次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宣肺止咳次数:9主治:胸闷,痰鸣,呕吐,呃逆、气喘、恶心等症。主治:10临床应用: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胸部属肺,推揉之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吐逆、咳喘均有效。治疗呕吐、呃逆、嗳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等合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合用;治疗痰吐不爽常与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按揉丰隆等合用。
临床应用:11三、乳旁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5寸三、乳旁位置:12操作:用指端揉称揉乳旁次数:揉30—50次操作:13作用:理气、化痰、止咳主治:胸闷、咳嗽、痰鸣、呕吐作用:14临床应用:1、揉乳旁能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胸闷,咳喘等症,常与推肺经、揉膻中、揉乳根等合用。2、临床上多与揉乳根同时操作,以增强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临床应用:15四、胁肋位置:从腋下两协至天枢处四、胁肋位置:16操作:术者用两手掌从小儿两侧胁肋下搓摩至天枢处,称搓摩协肋,又称按弦走搓摩。
操作:17次数:搓摩50~100次。作用:顺气化痰,除胸闷,消积聚主治: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等症次数:搓摩50~100次。18临床应用:1、搓摩协肋性开而降,能顺气化痰,处胸闷,消积聚。对小儿因食积、痰涎气逆所致的胸闷、腹胀、气喘等有效,常与揉中脘、摩腹、推膻中等合用。临床应用:19临床应用:2、若肝脾肿大,则须久久搓摩,非一日之功。3、本穴对中气下陷、肾不纳气者慎用。临床应用:20五、中脘(胃的募穴)位置:脐上四寸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五、中脘(胃的募穴)位置:21操作: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自天突向下推至中脘,称推中脘。
操作:22次数:揉或推100~300次,摩5分钟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次数:23临床应用:1、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泄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有效。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等合用。2、推中脘能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嗳气呕恶等症。临床应用:24六、腹(保健穴)位置:腹部六、腹(保健穴)位置:25操作:1、自剑突下至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推三次:①、由剑突斜推至肋缘;②、由剑突直推至中脘,再斜推至肋缘;③、由剑突直推至肚脐,再斜推至肋缘)。
操作:26操作:2、用手掌或四指摩,称摩腹。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往返摩为平补平泻。操作:27次数:摩5分钟,分推100~200次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主治:腹胀,腹痛,疳积,呕吐、便秘等症次数:28临床应用:1、摩腹、分推腹阴阳能消食理气且降气,善治乳食停滞或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多与推脾经、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等合用。2、用于小儿保健,可与捏脊、按揉足三里等合用。临床应用:29临床应用:3、摩腹较分腹阴阳作用缓和,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寒湿泻。临床应用:30七、脐(保健穴)位置:肚脐属任脉又指脐周腹部
七、脐(保健穴)位置:31操作: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或手掌面摩称摩脐操作:32次数:揉100~300次。摩5分钟作用: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主治: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疳积等次数:33临床应用:1、此穴能补能泻,补之能温阳补虚,治疗因寒湿、脾虚、肾虚引起的泄泻、消化不良、痢疾、脱肛等症。2、泻之能消能下,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泄泻、痢疾、便秘等。临床应用:34临床应用:3、平补平泻则能和,多用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寒湿凝聚、乳食停滞,伤乳食泻。4、临床上常与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配合使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治疗泄泻效果较好。临床应用:35八、天枢位置:脐旁2寸左右各一属足阳明胃经
八、天枢位置:36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天枢操作:37次数:揉100~200次。作用:理气消滞、调理大肠主治: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
次数:38临床应用:1、揉天枢能理气消滞、调理大肠,多用于治疗因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食积、便秘等症。临床应用:39临床应用:2、临床上多与揉脐同时使用,以中指按脐,食指和无名指各按两侧天枢,同时揉动,治疗腹胀、腹痛、腹泻等症。3、治疗腹痛多与拿肚角相配伍。临床应用:40九、丹田(保健穴)位置:脐下2~3寸九、丹田(保健穴)位置:41操作:用掌揉或摩,称揉丹田或摩丹田
操作:42次数:揉100~300次。摩5分钟作用:培肾固本,温补下元泌别清浊主治:腹泻,遗尿,脱肛尿潴留,疝气次数:43临床应用:本穴多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的疾病。揉、摩丹田能温肾固本、温补下元、泌别清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痛、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合用;用于尿潴留,常与清小肠、推箕门等合用。临床应用:44十、肚角位置: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十、肚角位置:45操作:用拇、食、中三指,由脐向两旁深处拿捏,一拿一松为一次,称拿肚角;用中指端或双拇指按,称按肚角。操作:46次数:3~5次作用:止痛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症次数:3~5次47临床应用:1、按、拿肚角是止腹痛的要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佳。2、本法持激较强,不可拿的时间太长,可在诸手法推毕,在拿此穴。临床应用:48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49儿科推拿学胸腹部穴位儿科推拿学胸腹部穴位50一、天突位置:在胸腹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一、天突位置:51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食两指对称挤捏,称挤捏天突。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食两指对称挤捏,称52次数:按揉15~30次,挤捏3~5次作用: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次数:53主治:咳嗽胸闷恶心呕吐咽痛等症主治:54临床应用:1、挤捏天突,能理气化痰,降逆止呕,对因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引起的痰喘、呕吐有效,若配合按揉膻中、乳旁、运八卦、揉中脘等效果更佳。2、对于酒后者有催吐的作用。临床应用:55二、膻中位置: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二、膻中位置:56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从本穴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两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从本穴分推至乳头,称分推57次数:推100~300次揉15—30次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宣肺止咳次数:58主治:胸闷,痰鸣,呕吐,呃逆、气喘、恶心等症。主治:59临床应用: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胸部属肺,推揉之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吐逆、咳喘均有效。治疗呕吐、呃逆、嗳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等合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合用;治疗痰吐不爽常与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按揉丰隆等合用。
临床应用:60三、乳旁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5寸三、乳旁位置:61操作:用指端揉称揉乳旁次数:揉30—50次操作:62作用:理气、化痰、止咳主治:胸闷、咳嗽、痰鸣、呕吐作用:63临床应用:1、揉乳旁能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胸闷,咳喘等症,常与推肺经、揉膻中、揉乳根等合用。2、临床上多与揉乳根同时操作,以增强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临床应用:64四、胁肋位置:从腋下两协至天枢处四、胁肋位置:65操作:术者用两手掌从小儿两侧胁肋下搓摩至天枢处,称搓摩协肋,又称按弦走搓摩。
操作:66次数:搓摩50~100次。作用:顺气化痰,除胸闷,消积聚主治: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等症次数:搓摩50~100次。67临床应用:1、搓摩协肋性开而降,能顺气化痰,处胸闷,消积聚。对小儿因食积、痰涎气逆所致的胸闷、腹胀、气喘等有效,常与揉中脘、摩腹、推膻中等合用。临床应用:68临床应用:2、若肝脾肿大,则须久久搓摩,非一日之功。3、本穴对中气下陷、肾不纳气者慎用。临床应用:69五、中脘(胃的募穴)位置:脐上四寸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五、中脘(胃的募穴)位置:70操作: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自天突向下推至中脘,称推中脘。
操作:71次数:揉或推100~300次,摩5分钟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次数:72临床应用:1、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泄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有效。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等合用。2、推中脘能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嗳气呕恶等症。临床应用:73六、腹(保健穴)位置:腹部六、腹(保健穴)位置:74操作:1、自剑突下至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推三次:①、由剑突斜推至肋缘;②、由剑突直推至中脘,再斜推至肋缘;③、由剑突直推至肚脐,再斜推至肋缘)。
操作:75操作:2、用手掌或四指摩,称摩腹。顺时针摩为泻,逆时针摩为补,往返摩为平补平泻。操作:76次数:摩5分钟,分推100~200次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主治:腹胀,腹痛,疳积,呕吐、便秘等症次数:77临床应用:1、摩腹、分推腹阴阳能消食理气且降气,善治乳食停滞或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多与推脾经、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等合用。2、用于小儿保健,可与捏脊、按揉足三里等合用。临床应用:78临床应用:3、摩腹较分腹阴阳作用缓和,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寒湿泻。临床应用:79七、脐(保健穴)位置:肚脐属任脉又指脐周腹部
七、脐(保健穴)位置:80操作: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或手掌面摩称摩脐操作:81次数:揉100~300次。摩5分钟作用: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主治: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疳积等次数:82临床应用:1、此穴能补能泻,补之能温阳补虚,治疗因寒湿、脾虚、肾虚引起的泄泻、消化不良、痢疾、脱肛等症。2、泻之能消能下,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泄泻、痢疾、便秘等。临床应用:83临床应用:3、平补平泻则能和,多用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寒湿凝聚、乳食停滞,伤乳食泻。4、临床上常与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配合使用,简称“龟尾七节,摩腹揉脐”,治疗泄泻效果较好。临床应用:84八、天枢位置:脐旁2寸左右各一属足阳明胃经
八、天枢位置:85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天枢操作:86次数:揉100~200次。作用:理气消滞、调理大肠主治: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
次数:87临床应用:1、揉天枢能理气消滞、调理大肠,多用于治疗因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食积、便秘等症。临床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会考试中的知识点整合与早期规划的必要性探讨试题及答案
- 电声器件在智能语音助手平板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注会考生反馈试题及答案
- 粮食大豆生产方案范本
- 2025年会计核算方法试题及答案
- 财务报表分析技巧试题及答案2025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前准备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财务知识考题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主动沟通试题及答案
- 石棉水泥制品国际贸易实务考核试卷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1
- 供货进度及保证方案
- 脚手架稳定计算
-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掉落物落地品管理规定
- 科姆龙变频器说明书kv2000
- 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试题
- 蓝色简约法律通用PPT模板
- 旅行社挂靠协议(样板)
- 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计算表(共享版)
- 房屋租赁合以装修费抵租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