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1.gif)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2.gif)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3.gif)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4.gif)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989e8072b8fc2d3e3b75fd856a9ed81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概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概论
中医基础理论1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哲学思想(阴阳五行)
藏象精气血津液
(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中医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中医学的概念: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人文社科和古代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中医学的概念: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3绪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受古代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以整体观为指导,以脏腑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理、法、方、药完备的独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主要代表著作有四部:即《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绪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4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6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以心神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运行和联络,将六腑、官窍、形体组织等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心神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7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五脏六腑形体官窍五华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肝系统肝胆筋目爪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发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8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形——形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等。
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9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病理上:机体内外、脏腑之间传变例:肝开窍于目目赤肿痛→肝火旺盛→清泻肝火(3)诊治上:局部反映整体例:心开窍于舌口舌生疮→心火旺盛→清泻心火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病理上:机体内外、脏腑之间传变10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天人相应)(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例:夏天气候炎热——易出汗冬天气候寒冷——不易出汗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例:江南气候湿热,其民腠理疏松,体质偏弱。北方气候寒冷,其民腠理致密,体质较强。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天人相应)(1)自然环境对人体11(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产生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春天易发风疹,夏天易于中暑等。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各种地方病的产生多与其水土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相关。如瘿瘤、血吸虫病和一些癌症。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天人相应)(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12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振奋,身心健康不利的社会坏境——精神压抑、紧张、恐惧,影响身心健康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3(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病变全过程病变特点的概括。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的概括,包括了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邪正关系和发展趋势。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14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1)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此过程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2)论治:是在通过辨证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和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手段。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1)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153.辨证论治过程
四诊望——舌尖红,苔薄黄(体征)
闻——声音重浊(体征)
问——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症状)
切——脉浮数(体征)
病因:风、热邪
→病位:表证→感冒(风热表证)
病性:热证(病)(证候)
→辛凉解表(治则)→银翘解毒丸(方剂)3.辨证论治过程16
以症辨证,以症辨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在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意义:⑴同病异治⑵异病同治
⒋辨证论治内涵⒋辨证论治内涵17⑴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其病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一样。例:感冒风寒—辛温风热—辛凉解表⑴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18⑵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因而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例:胃、肾、子宫下垂→中气下陷→补益中气⑵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19知识拓展:中医学的思维特征------一、重合轻分(天人合一,和合的价值取向)二、重用(功能)轻体(形体)三、重象(意象,非物象)轻形(形态)四、重时(天时)轻空---时空合一为基础五、重悟(感悟)轻测(实测,量化)知识拓展:中医学的思维特征------20中医学概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概论
中医基础理论21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哲学思想(阴阳五行)
藏象精气血津液
(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2中医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中医学的概念: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人文社科和古代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中医学的概念: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23绪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受古代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以整体观为指导,以脏腑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理、法、方、药完备的独特的医药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主要代表著作有四部:即《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绪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24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2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6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以心神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运行和联络,将六腑、官窍、形体组织等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心神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27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五脏六腑形体官窍五华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肝系统肝胆筋目爪脾系统脾胃肉口唇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毛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发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28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形——形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等。
神——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29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病理上:机体内外、脏腑之间传变例:肝开窍于目目赤肿痛→肝火旺盛→清泻肝火(3)诊治上:局部反映整体例:心开窍于舌口舌生疮→心火旺盛→清泻心火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病理上:机体内外、脏腑之间传变30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天人相应)(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例:夏天气候炎热——易出汗冬天气候寒冷——不易出汗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例:江南气候湿热,其民腠理疏松,体质偏弱。北方气候寒冷,其民腠理致密,体质较强。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天人相应)(1)自然环境对人体31(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产生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春天易发风疹,夏天易于中暑等。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各种地方病的产生多与其水土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相关。如瘿瘤、血吸虫病和一些癌症。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天人相应)(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32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振奋,身心健康不利的社会坏境——精神压抑、紧张、恐惧,影响身心健康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33(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病变全过程病变特点的概括。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的概括,包括了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邪正关系和发展趋势。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34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1)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此过程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2)论治:是在通过辨证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和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手段。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1)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353.辨证论治过程
四诊望——舌尖红,苔薄黄(体征)
闻——声音重浊(体征)
问——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症状)
切——脉浮数(体征)
病因:风、热邪
→病位:表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知识产权管理中的标准化与贯标评审
- Unit 4 Time to celebrate Starting out英文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电商物流的智能化配送技术进展
-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电子教学设计
-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变革
- 病理科年终总结
- 5 身体的联络员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失智老年人照护》模块 6:心理社交照护-技能 20 幻觉妄想应对(SZ-20)
- 人力资源总经理工作总结
- 2022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分布式光伏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和架体检查验收表
- 小儿麻疹的护理查房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思想旗领航向心得体会
- 计算机软件确认控制程序
- 律师事务所章程
- 造价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桥梁桩基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