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课件_第1页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课件_第2页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课件_第3页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课件_第4页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一节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第二节区域人口与劳动力条件第三节政策与制度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一节区域经济与文一、区域经济背景分析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y):在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的国民经济。也可以表述为: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第一节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一、区域经济背景分析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一)

经济特色和经济地位表现形式: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主导产业、辅导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一)经济特色和经济地位表现形式:(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结构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1.收入水平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2.消费观念则受社会、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道德风尚、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信仰、偏好等,它们综合成一个区域的社会性软环境。(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三)市场化水平1.市场导向作用:

市场反映商品的需求,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2.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3.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4.市场环境5.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三)市场化水平1.市场导向作用:市场反映商品的需求,对经(四)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包括狭义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两部分。1.狭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给排水设施、能源电力设施、电信通讯设施、防洪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等。2.社会设施:包括文化、卫生、教育、体育设施等。(四)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现状评价2.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3.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需求预测如何分析社会基础设施呢?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何分析社会基础设施呢?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区域文化研究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领域,但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持续、全方位的影响。问题:什么是区域文化?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区域文化研究是区域经济研(一)区域文化的含义区域文化: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区域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有机复合体:区域物质文化(物质载体)

区域制度文化(行为规范)区域精神文化(价值观念)文化本土化策略:

基于本地文化资源秉赋而强化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关键位置的产业发展策略。(一)区域文化的含义区域文化: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2022/12/15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10(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2022/12/14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10(1)区域文化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一)分析方法一般方法:区域历史的横剖面方法。即通过一系列横剖面的复原,来恢复某一区域景观要素的变化过程,从而为现代区域景观的特点做出发生学的解释。通过横剖面方法进行静态分析,通过多组横剖面的对比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地理学采用历史地理的研究分析方法:把区域发展的历史事件、历史因素放在一定的地理背景中,认识它们对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它们的变化。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一)分析方法(二)分析内容1.区域历史沿革的分析

——行政建制及隶属总体的变化,政治、经济地位和联系2.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3.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演变,判断其对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影响(二)分析内容1.区域历史沿革的分析第二节区域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二、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三、区域人口质量分析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五、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第二节区域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作为生产者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生产规模、居民收入水平和投资累积水平;2、区域人口的素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区域生产的布局。作为消费者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体现: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作为生产者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二、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1区域人口结构分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二、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

(1)性别构成

总人口性别比: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表示方法①以男性与女性人口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②以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即以女性人口数为100,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影响因素出生婴儿性比例男女分龄死亡率人口迁移和社会生产部门对性别的选择性其它指标:新出生人口性别比、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1)性别构成总人口性别比:男性人口与(2)年龄构成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概念与表示年龄组的划分与表示1、逐龄分组:0岁组(不足1岁),1岁组,2岁组……;5岁一档分组:女00~4岁,5~9岁,10~14岁,……;10岁一档分组:如0~9岁,10~19岁,20~29岁,……;2、国际划分法:划分为三组,即0~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64岁为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3、我国划分法:划分为六组,即0~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7~12岁适龄小学组,13~15岁为适龄初中组,16~18岁为适龄高中组,男16~59、女16~54为适龄劳动人口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组。人口分组的结果除用表格表示外,还用人口金字塔图表示,并且后者更为直观、常用。(2)年龄构成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衡量指标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即老少比)、抚养指数(又称负担系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等。影响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战争、饥荒、瘟疫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人口本身再生产的影响:①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的类型(表2—1)。②在人口统计学中,按年龄构成和中位年龄所做的类似划分(表2—2)。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反映了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再生产的关系。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劳动适龄人口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②其次,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人口对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和要求。衡量指标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即老少比)、抚表2-1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比重/%增长型稳定型减少型0~14岁4026.52015~49岁505050>50岁1023.530表2-2人口统计中年龄构成的划分少年儿童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中位年龄/岁类型>40<4<20年轻型30~404~720~30成年型<30>7>30老年型表2-1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比重/%增长型稳定型

(3)职业构成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概念影响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特点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科技发展、物质消费劳务交换水平、经济政策历史地理因素(3)职业构成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4)

民族构成概念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分析在民族构成分析中,除对各民族人口数量占区域人口比例的分析外,还应对各民族在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解,以便为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可靠依据。(4)民族构成概念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2人口增长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是一般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既要分析当前及历史时期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的特征,也要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

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2人口增长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主要指标是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增长率分析增长类型分析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超过20%。年轻型:出生率显著地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多,年龄构成趋于年轻。成年型。死亡率大致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出生率比过去有了明显降低,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年龄构成由年轻化向老年化演变。衰老型。由于人口的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终于跌到死亡率以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人口增长惯性分析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主要指标是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2)人口机械增长分析概念原因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指区域人口的净迁入。通常用机械增长率表示。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地区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机械增长率为负,说明区域人口为净迁出,为正则说明为净迁入。区域人口的机械变动受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战争和灾荒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则是经济原因。(1)向高收入地区迁移(2)区域开发或资源开发的人口迁移(3)人口城市化(2)人口机械增长分析概念原因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后果直接后果:表现为对迁入和迁出区域人口数量、性别、年龄构成、文化构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影响。间接后果:是迁出地区人口压力减轻,可能得到移民汇款收入,但劳动力减少,特别是具有熟练技能与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迁出,使迁出的抚养、教育费受到很大损失。对迁入地区,由于人口和劳动力增加,经济上有利,但也可能带来民族矛盾或其它社会问题。分析对区域人口机械变动的分析,不但要对迁出或迁入的人口数量及其素质与构成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分析对迁出或迁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后果直接后果:表现为对迁入和迁出区域人口数量、性别、年三、区域人口质量分析

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指人的体质和智力。

文化技术素质:是指人口受文化科技教育与训练的程度。

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1.概念三、区域人口质量分析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

2.分析人口身体素质分析应着重分析因营养和地方病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人口素质问题。分析的指标主要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智力水平、地方病发病率等。人口文化技术素质文化人口比重——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岁以上总人口的比重;文化程度构成——不同等级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教育普及程度——各级学校的就学率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普及率。人口思想素质分析通常可通过对一个区域的社会风气的评价来判断人口的思想素质。2.分析人口身体素质分析应着重分析因营养和地方病因素影

绝对量指标:劳动力人口、劳动适龄人口相对量指标:劳动力资源率、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年龄的划分(一)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分析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绝对量指标:劳动力人口、劳动适龄人口(一)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有关概念:劳动力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人口:总人口中具备从事社会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在劳动年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人口。有关概念:劳动力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人口:总人口中具备从有关概念:劳动力资源率与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力资源率:区域劳动力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区域实际利用的劳动力人口占区域劳动力人口的比重。有关概念:劳动力资源率与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力资源率:区域劳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构成包括下列八个部分:1、已经使用的劳动力资源:1.“适龄就业人口”,2.“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者”,3.“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2、已经开发未使用的劳动力资源:4.“求业人口”。3、潜在的劳动力资源:5.“就学人口”,

6.“家务劳动人口”,7.“军队服役人口”,8.其它人口。分析:应分别对这几部分劳动力人口进行分析,以搞清区域劳动力供应的现状与潜力,以及了解安排劳动就业的压力之大小。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构成包括下列八个部分:劳动力质量包括一定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劳动力人口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上。对劳动力“质”的考察主要是从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劳动力质量分析劳动力的质量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区域发展研究中,必须注意劳动力的质量的研究,要准确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区域生产力发展的适应程度,积极探讨提高劳动力质量的途径。(二)区域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分析劳动力质量包括一定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劳(三)

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就业压力:国有职工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门槛效应(四)教育成本与收益

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

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各种有益效果。(三)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就业压力:国有职工下岗、农村剩(一)问题的提出(二)适度人口研究(经济角度)(三)人口容量研究(资源角度)(四)应注意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的,而供人口生存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如何使人口及其需求增长与区域资源的供给相协调,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适度人口、人口容量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也就因此而提了出来。提出人口适度和人口容量问题的出发点是: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五、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一)问题的提出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的(二)适度人口的研究(经济角度)1.最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E.Cannan)。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2.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910年出版了《适度人口》一书,他指出:适度人口就是使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达到最大值的人口规模。且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应地扩大。(二)适度人口的研究(经济角度)1.最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是3.法国人口学家索维(A.Sauvy)“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之人口”,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除了经济适度之外,还可以有文化适度、政治适度甚至美学上的适度等等,目标不同,适度人口的规模也不同。如以个人福利为目标的适度人口往往少于以国家实力为目标所需要的适度人口。3.法国人口学家索维(A.Sauvy)“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三)人口容量研究(资源角度)人口容量的定义:(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容量,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中国: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充分利用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能持续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量。(三)人口容量研究(资源角度)人口容量的定义:

(四)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地而异(2)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3)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4)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异(四)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三节政策与制度一、政策与区域发展二、制度与区域发展第三节政策与制度一、政策与区域发展一、政策与区域发展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的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一)区域政策目标区域政策目标:是指运用区域工具解决区域问题时所要实现的目的的明确表达。一、政策与区域发展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的以协调区域

(二)区域政策工具区域政策工具:是指为实现区域政策目标而运用的具体方法与措施1、区域经济政策直接控制措施:通过强迫某些类型的主体从事既定的活动来实现目标。如进口配额、消费配给、最高贷款限额等。间接控制措施:通过影响、引导主体决策的变量来达到目标,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2、区域发展政策——增强地区发展活力,解决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的。如财政投资、财税管理、金融信贷等(二)区域政策工具(一)制度的含义与分类

含义:区域制度是在一个区域影响人们经济活动的权利和义务的集合,是一个区域的角色系统,和地位系统。制度的分类: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正式约束)、非正式制度(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激励和惩罚措施)。区域制度确定了个人、企业、家庭和其他决策单位做出行动路线选择的规则,它是作为一个区域的激励机制而存在的。二、制度与区域发展(一)制度的含义与分类含义:区域制度是在一个区域影响人们经(二)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制度创新:是指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制度创新主体为获得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新关系、新体制或新机制的引入)。对制度创新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是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制度是重要的”,制度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最终决定力量。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是外生的,而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对经济持续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二)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制度创新:是指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制度在诺思制度变迁理论基础上,中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又具体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制度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是指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安排。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招商引资的制度创新。强制性制度创新:是指由政府发动和实施的制度安排。如广东、福建首创“经济特区”;上海首创“独立董事制度”。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在诺思制度变迁理论基础上,中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又具体区分谢谢!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一节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第二节区域人口与劳动力条件第三节政策与制度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一节区域经济与文一、区域经济背景分析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y):在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的国民经济。也可以表述为: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空间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第一节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一、区域经济背景分析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一)

经济特色和经济地位表现形式: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主导产业、辅导产业、基础设施支柱产业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一)经济特色和经济地位表现形式:(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结构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1.收入水平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2.消费观念则受社会、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道德风尚、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信仰、偏好等,它们综合成一个区域的社会性软环境。(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三)市场化水平1.市场导向作用:

市场反映商品的需求,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2.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3.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4.市场环境5.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三)市场化水平1.市场导向作用:市场反映商品的需求,对经(四)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包括狭义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两部分。1.狭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给排水设施、能源电力设施、电信通讯设施、防洪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等。2.社会设施:包括文化、卫生、教育、体育设施等。(四)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是区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现状评价2.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3.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需求预测如何分析社会基础设施呢?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分析的主要内容:如何分析社会基础设施呢?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区域文化研究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领域,但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持续、全方位的影响。问题:什么是区域文化?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区域文化研究是区域经济研(一)区域文化的含义区域文化: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区域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有机复合体:区域物质文化(物质载体)

区域制度文化(行为规范)区域精神文化(价值观念)文化本土化策略:

基于本地文化资源秉赋而强化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关键位置的产业发展策略。(一)区域文化的含义区域文化: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2022/12/15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58(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2022/12/14玉溪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10(1)区域文化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一)分析方法一般方法:区域历史的横剖面方法。即通过一系列横剖面的复原,来恢复某一区域景观要素的变化过程,从而为现代区域景观的特点做出发生学的解释。通过横剖面方法进行静态分析,通过多组横剖面的对比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地理学采用历史地理的研究分析方法:把区域发展的历史事件、历史因素放在一定的地理背景中,认识它们对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它们的变化。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一)分析方法(二)分析内容1.区域历史沿革的分析

——行政建制及隶属总体的变化,政治、经济地位和联系2.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3.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演变,判断其对当前及未来发展的影响(二)分析内容1.区域历史沿革的分析第二节区域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二、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三、区域人口质量分析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五、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第二节区域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作为生产者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生产规模、居民收入水平和投资累积水平;2、区域人口的素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区域生产的布局。作为消费者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体现: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作为生产者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二、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1区域人口结构分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二、区域人口结构与人口增长分析

(1)性别构成

总人口性别比: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表示方法①以男性与女性人口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②以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即以女性人口数为100,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影响因素出生婴儿性比例男女分龄死亡率人口迁移和社会生产部门对性别的选择性其它指标:新出生人口性别比、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1)性别构成总人口性别比:男性人口与(2)年龄构成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概念与表示年龄组的划分与表示1、逐龄分组:0岁组(不足1岁),1岁组,2岁组……;5岁一档分组:女00~4岁,5~9岁,10~14岁,……;10岁一档分组:如0~9岁,10~19岁,20~29岁,……;2、国际划分法:划分为三组,即0~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64岁为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3、我国划分法:划分为六组,即0~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7~12岁适龄小学组,13~15岁为适龄初中组,16~18岁为适龄高中组,男16~59、女16~54为适龄劳动人口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组。人口分组的结果除用表格表示外,还用人口金字塔图表示,并且后者更为直观、常用。(2)年龄构成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各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衡量指标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即老少比)、抚养指数(又称负担系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等。影响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战争、饥荒、瘟疫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人口本身再生产的影响:①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的类型(表2—1)。②在人口统计学中,按年龄构成和中位年龄所做的类似划分(表2—2)。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反映了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再生产的关系。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劳动适龄人口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②其次,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人口对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和要求。衡量指标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即老少比)、抚表2-1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比重/%增长型稳定型减少型0~14岁4026.52015~49岁505050>50岁1023.530表2-2人口统计中年龄构成的划分少年儿童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中位年龄/岁类型>40<4<20年轻型30~404~720~30成年型<30>7>30老年型表2-1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比重/%增长型稳定型

(3)职业构成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概念影响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特点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科技发展、物质消费劳务交换水平、经济政策历史地理因素(3)职业构成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4)

民族构成概念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分析在民族构成分析中,除对各民族人口数量占区域人口比例的分析外,还应对各民族在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解,以便为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可靠依据。(4)民族构成概念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2人口增长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是一般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既要分析当前及历史时期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的特征,也要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

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2人口增长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主要指标是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增长率分析增长类型分析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超过20%。年轻型:出生率显著地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多,年龄构成趋于年轻。成年型。死亡率大致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出生率比过去有了明显降低,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年龄构成由年轻化向老年化演变。衰老型。由于人口的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终于跌到死亡率以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人口增长惯性分析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主要指标是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2)人口机械增长分析概念原因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指区域人口的净迁入。通常用机械增长率表示。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地区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机械增长率为负,说明区域人口为净迁出,为正则说明为净迁入。区域人口的机械变动受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战争和灾荒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则是经济原因。(1)向高收入地区迁移(2)区域开发或资源开发的人口迁移(3)人口城市化(2)人口机械增长分析概念原因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后果直接后果:表现为对迁入和迁出区域人口数量、性别、年龄构成、文化构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影响。间接后果:是迁出地区人口压力减轻,可能得到移民汇款收入,但劳动力减少,特别是具有熟练技能与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迁出,使迁出的抚养、教育费受到很大损失。对迁入地区,由于人口和劳动力增加,经济上有利,但也可能带来民族矛盾或其它社会问题。分析对区域人口机械变动的分析,不但要对迁出或迁入的人口数量及其素质与构成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分析对迁出或迁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后果直接后果:表现为对迁入和迁出区域人口数量、性别、年三、区域人口质量分析

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指人的体质和智力。

文化技术素质:是指人口受文化科技教育与训练的程度。

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1.概念三、区域人口质量分析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

2.分析人口身体素质分析应着重分析因营养和地方病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人口素质问题。分析的指标主要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智力水平、地方病发病率等。人口文化技术素质文化人口比重——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岁以上总人口的比重;文化程度构成——不同等级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教育普及程度——各级学校的就学率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普及率。人口思想素质分析通常可通过对一个区域的社会风气的评价来判断人口的思想素质。2.分析人口身体素质分析应着重分析因营养和地方病因素影

绝对量指标:劳动力人口、劳动适龄人口相对量指标:劳动力资源率、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年龄的划分(一)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分析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绝对量指标:劳动力人口、劳动适龄人口(一)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有关概念:劳动力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人口:总人口中具备从事社会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在劳动年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人口。有关概念:劳动力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人口:总人口中具备从有关概念:劳动力资源率与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力资源率:区域劳动力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区域实际利用的劳动力人口占区域劳动力人口的比重。有关概念:劳动力资源率与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力资源率:区域劳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构成包括下列八个部分:1、已经使用的劳动力资源:1.“适龄就业人口”,2.“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者”,3.“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2、已经开发未使用的劳动力资源:4.“求业人口”。3、潜在的劳动力资源:5.“就学人口”,

6.“家务劳动人口”,7.“军队服役人口”,8.其它人口。分析:应分别对这几部分劳动力人口进行分析,以搞清区域劳动力供应的现状与潜力,以及了解安排劳动就业的压力之大小。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构成包括下列八个部分:劳动力质量包括一定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劳动力人口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上。对劳动力“质”的考察主要是从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两个方面进行。劳动力质量分析劳动力的质量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区域发展研究中,必须注意劳动力的质量的研究,要准确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区域生产力发展的适应程度,积极探讨提高劳动力质量的途径。(二)区域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分析劳动力质量包括一定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劳(三)

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就业压力:国有职工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门槛效应(四)教育成本与收益

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

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各种有益效果。(三)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就业压力:国有职工下岗、农村剩(一)问题的提出(二)适度人口研究(经济角度)(三)人口容量研究(资源角度)(四)应注意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的提出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的,而供人口生存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如何使人口及其需求增长与区域资源的供给相协调,就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适度人口、人口容量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也就因此而提了出来。提出人口适度和人口容量问题的出发点是: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五、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一)问题的提出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的(二)适度人口的研究(经济角度)1.最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E.Cannan)。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2.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910年出版了《适度人口》一书,他指出:适度人口就是使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达到最大值的人口规模。且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