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5酸枣汤_千金卷十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酸枣汤_千金卷十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541.1. 组成: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41.2. 功效:虚劳烦扰,奔气在胸中,不得眠。 541.3. 来源:《千金》卷十二。 54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42. 相似度75%:大酸枣汤 542.1. 组成:酸枣仁5升,人参2两,茯苓2两,生姜(切)2两,芎䓖2两,桂心2两,甘草(炙)1两半。 542.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42.3. 加:芎䓖 542.4. 减:石膏、知母 542.5. 功效:虚劳烦悸,奔气在胸中,不得眠。 542.6. 来源:《千金翼》卷十八。 543. 相似度62%:酸枣饮 543.1. 组成:酸枣仁1升,人参2两,白术2两,橘皮2两,五味子2两半,桂心1两,茯苓2两,生姜4两。 543.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43.3. 加:白术、橘皮、五味子 553.4. 减:石膏、知母、甘草 553.5. 功效:虚烦不得眠。肋下气冲心。 553.6. 来源:《外台》卷十七引《延年秘录》。 554. 相似度62%:六物汤 554.1.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酸枣仁、生姜。 554.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54.3. 加:白术 554.4. 减:桂心、石膏、知母 554.5. 功效:振悸不得眠。 554.6.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四。 555. 相似度62%:金明散 555.1. 组成:人参、茯苓、秦艽、知母(炒)、石膏(煅)、甘草(炙)各等分。 555.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55.3. 加:秦艽 555.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 555.5. 来源:《医统》卷四十六引《青囊方》。 556. 相似度62%:含明散 566.1. 组成:人参1两,知母1两,茯苓1两,秦艽1两,丁香1两,甘草1两,石膏(细研)1两。 566.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66.3. 加:秦艽、丁香 566.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 566.5. 来源:《鸡峰》卷十二。 567. 相似度62%:生姜汤 567.1. 组成:生姜4两,泽泻3两,桂心2两,橘皮3两,甘草2两,茯苓4两,人参1两,大黄4两。 567.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67.3. 加:泽泻、橘皮、大黄 567.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567.5. 功效:吐逆干呕。 567.6. 来源:《外台》卷六引《集验方》。 568. 相似度62%:酸枣仁汤 568.1. 组成:酸枣仁(微炒)2两,人参1两,石膏(碎)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桂(去粗皮)半两,知母(切,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568.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78.3. 加:赤茯苓、桂 578.4. 减:桂心、生姜、茯苓 578.5. 功效:伤寒汗后,虚烦不得眠睡。 578.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579. 相似度62%:酸枣仁汤 579.1. 组成:酸枣仁2升,茯苓2两,白术2两,人参2两,甘草2两,生姜6两。 579.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79.3. 加:白术 579.4. 减:桂心、石膏、知母 579.5. 功效:惊悸不眠。 579.6. 来源:《证类本草》卷十二引《胡洽方》。 5710. 相似度62%:清凉饮 5710.1. 组成:地骨皮3钱,人参3钱,茯苓3钱,黄芩半两,干葛半两,石膏半两,知母3钱,甘草3钱。 5710.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710.3. 加:地骨皮、黄芩、干葛 5710.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 5810.5. 功效:婴孩伤寒。 5810.6.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八。 5811. 相似度62%:防己汤 5811.1. 组成:防己4两,茯苓4两,白术4两,桂心4两,生姜4两,乌头7枚,人参2两,甘草3两。 5811.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811.3. 加:防己、白术、乌头 5811.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5811.5. 功效:风历节,四肢疼痛如锤锻,不可忍者。 5811.6. 来源:《千金》卷八。 5812. 相似度62%:小酸枣汤 5812.1. 组成:酸枣仁2升,知母2两,生姜2两,甘草1两(炙),茯苓2两,芎䓖2两(一方加桂2两)。 5812.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812.3. 加:芎䓖 5812.4. 减:人参、桂心、石膏 5812.5. 功效:虚劳不得眠,烦不可宁。 5812.6. 来源:《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5913. 相似度62%:泻脾汤 5913.1. 组成:茯苓4两,厚朴4两(炙),桂心5两,生姜8两(切),半夏10枚(洗去滑),人参2两,黄芩2两,甘草(炙)2两。 5913.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913.3. 加:厚朴、半夏、黄芩 5913.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5913.5. 功效:脾脏气实,胸中满,不能食;冷气在脾脏,走在四肢,手足流肿。 5913.6. 来源:《千金翼》卷十五。 5914. 相似度62%:大半夏汤 5914.1. 组成:半夏1升,白术3两,生姜8两,茯苓2两,人参2两,桂心2两,甘草2两,附子2两。 5914.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5914.3. 加:半夏、白术、附子 5914.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5914.5. 功效:痰冷澼饮,胸膈中不利。 5914.6. 来源:《千金》卷十八。 5915. 相似度62%:竹叶石膏汤 5915.1. 组成:石膏1两,知母3钱,麦冬1两,甘草1钱,茯苓2钱,人参5钱,竹叶100片,粘米1撮。 6015.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015.3. 加:麦冬、竹叶、粘米 6015.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 6015.5. 功效:胃火沸腾,大便闭结,烦躁不宁,口渴舌裂,两目赤突,汗出不止。 6015.6. 来源:《辨证录》卷九。 6016. 相似度56%:大半夏汤 6016.1. 组成:半夏1升(洗),白术2两,茯苓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附子(炮)2两,橘皮2两,生姜8两,桂心3两。 6016.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016.3. 加:半夏、白术、附子、橘皮 6016.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6016.5. 功效:肉极虚寒则脾咳,其状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腹胀满,留饮痰癖,大小便不利,少腹切痛,膈上寒。脾痹,四肢怠惰,发咳。 6016.6. 来源:《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6017. 相似度56%:治气汤 6017.1. 组成:人参1两,茯苓1两,桂心1两,厚朴(炙)1两,半夏(洗)1两,甘草(炙)1两,麦门冬(去心)3两,生姜(切)3两,大枣20枚(擘)。 6117.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117.3. 加:厚朴、半夏、麦门冬、大枣 6117.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6117.5. 功效:服五石散者患气证,不能食,苦气逆。 6117.6. 来源:《千金翼》卷十五。 6118. 相似度56%:柴胡白虎汤 6118.1. 组成: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石膏、知母。 6118.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118.3. 加:柴胡、半夏、黄芩、大枣 6118.4. 减:酸枣仁、桂心、茯苓 6118.5. 功效:暴疟自汗烦渴,但热不寒。 6118.6. 来源:《明医指掌》卷四。 6119. 相似度56%:茯神汤 6119.1. 组成:茯神4两,人参3两,茯苓3两,芍药1两,甘草1两,当归1两,桂心1两,生姜8两,大枣30个。 6119.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219.3. 加:茯神、芍药、当归、大枣 6219.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6219.5. 功效:产后忽苦,心中冲悸,或志意不定,恍恍惚惚,言语错谬,心虚。 6219.6. 来源:《千金》卷三。 6220. 相似度56%:茯苓汤 6220.1. 组成:茯苓12分,橘皮12分,白术8分,人参6分,桂心6分,甘草8分(炙),紫苏10分,生姜12分,槟榔7枚。 6220.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220.3. 加:橘皮、白术、紫苏、槟榔 6220.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6220.5. 功效:常吐酸水,脾胃中冷。 6220.6. 来源:《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6221. 相似度56%:三和甘露饮 6221.1. 组成:滑石6钱,石膏4钱,知母1钱半,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猪苓1钱半,泽泻1钱半,甘草1钱。 6221.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221.3. 加:滑石、白术、猪苓、泽泻 6321.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 6321.5. 功效:消渴。 6321.6. 来源:《奇效良方》卷三十三。 6322. 相似度56%:加味白虎汤 6322.1. 组成:石膏5钱,知母1钱,人参1钱,茯苓2钱,山药3钱,麦冬2钱,石斛3钱,甘草4分,粳米1合(煎汤代水)。 6322.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322.3. 加:山药、麦冬、石斛、粳米 6322.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 6322.5. 功效:伤暑,汗多体倦,渴而引饮,心烦脉虚。 6322.6. 来源:《医醇剩义》卷一。 6323. 相似度56%:加味白虎汤 6323.1. 组成:人参2两,石膏3两,知母5钱,茯苓5钱,麦冬3两,甘草1钱,半夏3钱,竹叶200片,糯米1撮。 6323.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323.3. 加:麦冬、半夏、竹叶、糯米 6323.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 6323.5. 功效:阳明胃经火旺,热极发狂,登高而呼,弃衣而走,气喘,发汗如雨。 6423.6. 来源:《辨证录》卷四。 6424. 相似度56%:厚朴汤 6424.1. 组成:厚朴1两(炙),人参1两,半夏4两(洗),生姜8两,茯苓2两,甘草(炙)2两,橘皮2两,桂心2两,枳实2两(炙)。 6424.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424.3. 加:厚朴、半夏、橘皮、枳实 6424.4. 减:酸枣仁、石膏、知母 6424.5. 功效:上气,烦闷呕逆,不得饮食。 6424.6. 来源:《外台》卷十引《深师方》。 6425. 相似度55%:泽泻汤 6425.1. 组成:泽泻2两,知母2两,石膏(碎)2两,当归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桂心2两,黄耆2两,茯苓2两,竹叶(切)3升,麦门冬3两(去心)。 6425.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425.3. 加:泽泻、当归、黄耆、竹叶、麦门冬 6425.4. 减:酸枣仁、生姜 6425.5. 功效:虚汗。 6425.6. 来源:《普济方》卷二六一。 6526. 相似度50%:化斑汤 6526.1. 组成:知母、石膏、甘草(炙)、粳米、人参、白术。 6526.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526.3. 加:粳米、白术 6526.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茯苓 6526.5. 功效:未曾下,胃热发斑。伤寒汗吐下后,发斑脉虚。 6526.6. 来源:方出《伤寒标本》卷下,名见《丹溪心法》卷二。 6527. 相似度50%:化斑汤 6527.1. 组成:人参半两,石膏半两,玄参1两,知母1两,甘草1两。 6527.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527.3. 加:玄参 6527.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茯苓 6527.5. 功效:斑毒。痘后发斑,但红不肿不痛者。 6527.6. 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6528. 相似度50%:化斑汤 6528.1. 组成:石膏(煨令透)1两,知母1两,人参3分,甘草5分。 6528.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628.3.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茯苓 6628.4. 功效:小儿斑疹。胃热发斑,脉虚者。 6628.5. 来源:《医统》卷九十一。 6629. 相似度50%:化斑汤 6629.1. 组成:人参、知母、石膏、玄参、大青叶、甘草。 6629.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629.3. 加:玄参、大青叶 6629.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茯苓 6629.5. 功效:妊妇伤寒热极发斑,状如锦纹者。 6629.6. 来源:《广嗣纪要》卷十。 6630. 相似度50%:白虎汤 6630.1. 组成:石膏4两,知母1两半,人参4两,甘草(炙)2两。 6630.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630.3.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茯苓 6630.4. 功效:温热及中暑烦渴;并治小儿痘疱、麸疹、癍疮赤黑,出不快,及疹毒余热。 6630.5. 来源:《普济方》卷四○三。 6731. 相似度50%:化斑汤 6731.1. 组成:人参半两,石膏半两,萎蕤1分,知母1分,甘草1分。 6731.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731.3. 加:萎蕤 6731.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茯苓 6731.5. 功效:斑毒。 6731.6. 来源:《活人书》卷十八。 6732. 相似度50%: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汤 6732.1.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知母4钱半,石膏4钱半,升麻2钱。 6732.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732.3. 加:桂枝、芍药、大枣、升麻 6732.4. 减:酸枣仁、人参、桂心、茯苓 6732.5. 功效:热病。 6732.6. 来源:《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6733. 相似度50%:桂枝加黄耆知母石膏汤 6733.1. 组成: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黄耆4钱半,知母4钱半,石膏4钱半。 6833.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833.3. 加:桂枝、芍药、大枣、黄耆 6833.4. 减:酸枣仁、人参、桂心、茯苓 6833.5. 功效:疟疾。 6833.6. 来源:《丹溪心法》卷二。 6834. 相似度50%:桂枝黄芩汤 6834.1. 组成:柴胡1两2钱,黄芩4钱半,人参4钱半,甘草4钱半,半夏4钱,石膏5钱,知母5钱,桂枝2钱。 6834.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834.3. 加:柴胡、黄芩、半夏、桂枝 6834.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茯苓 6834.5. 功效:疟疾。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服桂枝芍药汤后,寒热转大者。 6834.6. 来源:《保命集》卷中。 6835. 相似度50%:白术散 6835.1. 组成:茯苓8两,泽泻4两,白术3两,生姜3两,桂心3两,甘草1两。 6835.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935.3. 加:泽泻、白术 6935.4. 减:酸枣仁、人参、石膏、知母 6935.5. 功效:消渴,阴脉绝,胃反而吐食。 6935.6. 来源: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六。 6936. 相似度50%:桂枝茯苓人参汤 6936.1. 组成:人参3钱,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生姜3钱,大枣3枚。 6936.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936.3. 加:桂枝、大枣 6936.4. 减:酸枣仁、桂心、石膏、知母 6936.5. 功效:产后阳虚郁冒。 6936.6. 来源:《四圣心源》卷十。 6937. 相似度50%:桂苓理中汤 6937.1. 组成:人参1钱,茯苓2钱,甘草2钱,干姜3钱,桂枝3钱,白术3钱,砂仁1钱,生姜3钱。 6937.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6937.3. 加:干姜、桂枝、白术、砂仁 6937.4. 减:酸枣仁、桂心、石膏、知母 7037.5. 功效:霍乱。 7037.6. 来源:《四圣心源》卷七。 7038. 相似度50%:桂枝一白虎二汤 7038.1. 组成:桂枝(去皮)3钱5分,芍药(去黄赤皮1层,用蜜水拌蒸3次、晒3次,焙干,锉碎)6钱,生姜(切)7钱,大枣4枚(擘),秔米1合(淘洗),甘草(去头尾尖处各3寸,切作5寸长,好酒浸1宿,柳火上缓缓炙,表里皆燥为度,锉碎)7钱5分,石膏(取洁白如束针者,研极细,用甘草水飞3遍,澄清去水,晒干再研)2两5钱,知母(槐砧上锉细,干木臼杵捣数千下,勿犯铁器)7钱5分。 7038.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7038.3. 加:桂枝、芍药、大枣、秔米 7038.4. 减:酸枣仁、人参、桂心、茯苓 7038.5. 功效:阳明疟疾。 7038.6. 来源:《痎疟论疏》。 7039. 相似度50%:加味石膏汤 7039.1. 组成:石膏8钱,山栀3钱,人参3钱,茯苓3钱,知母3钱,生地黄1两,淡竹叶1两。 7039.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7039.3. 加:山栀、生地黄、淡竹叶 7139.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甘草 7139.5. 功效:膀胱实热,脬转不得小便,苦烦满,难于俯仰。 7139.6.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7140. 相似度50%:麻黄汤 7140.1. 组成:麻黄4两(去节),甘草2两(炙),杏仁40枚(去皮尖两仁),桂心2两,生姜2两,半夏50枚(洗,四破),石膏6两(碎),紫菀1两。 7140.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7140.3. 加:麻黄、杏仁、半夏、紫菀 7140.4. 减:酸枣仁、人参、茯苓、知母 7140.5. 功效:气极伤热,肺虚多汗,咳唾上气喘急。 7140.6. 来源:《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7141. 相似度50%:麻黄汤 7141.1. 组成:麻黄1两,生姜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石膏半两,芍药半两,杏仁十枚,桂心半两。 7141.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7141.3. 加:麻黄、黄芩、芍药、杏仁 7141.4. 减:酸枣仁、人参、茯苓、知母 7141.5. 功效:少小伤寒,发热咳嗽,头面热者。 7241.6. 来源:《千金》卷五。 7242. 相似度50%:麻黄汤 7242.1. 组成:麻黄3两(去节),甘草2两(炙),石膏4两(碎,绵裹),杏仁50枚(去两仁及尖皮,碎),人参3两,干姜5两,茯苓4两,防风4两,桂心3两,半夏1升(洗)。 7242.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7242.3. 加:麻黄、杏仁、干姜、防风、半夏 7242.4. 减:酸枣仁、生姜、知母 7242.5. 功效:中风,气逆满闷短气。 7242.6. 来源:《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7243. 相似度50%:龙骨汤 7243.1. 组成:龙骨1两,茯苓1两,桂心1两,远志(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2两,牡蛎(熬)3两,甘草(炙)3两,生姜4两。 7243.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7243.3. 加:龙骨、远志、麦门冬、牡蛎 7243.4. 减:酸枣仁、人参、石膏、知母 7243.5. 功效:宿惊失志,忽忽喜忘,悲伤不乐,阳气不起者。 7243.6. 来源:《外台》卷十五引《深师方》 7344. 相似度50%:白虎加人参竹叶汤 7344.1. 组成: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竹叶。 7344.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7344.3. 加:粳米、竹叶 7344.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茯苓 7344.5. 功效:中暑,平昔阴虚多火者。 7344.6.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 7345. 相似度50%:栝楼汤 7345.1. 组成:栝楼根8分,知母8分,茯苓8分,甘草4分,黄柏4分,人参6分,黄芩10分,榉皮10分。 7345.2. 原方对照:酸枣仁3升,人参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4两,茯苓3两,知母3两,甘草1两半。 7345.3. 加:栝楼根、黄柏、黄芩、榉皮 7345.4. 减:酸枣仁、桂心、生姜、石膏 73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油站授权书怎么写3篇
- 建筑施工环保工程物流服务合同3篇
- 学生保护环境声明3篇
- 国际旅游服务合同样本3篇
- 吊篮租赁守则3篇
- 房产分配协议书模板3篇
- 工地机械租赁条件3篇
- 入门级台式电脑订购单3篇
- 广告安装的合同范本3篇
- 石棉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培训规划考核试卷
- 2025年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长白山机场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生涯课件
- 目光礼仪培训
- 西藏拉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英语试题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特殊旅客的航空服务文献综述
- 小学后进生转化记录表4篇-后进生转化
-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知识培训
- 混凝土构件之梁配筋计算表格(自动版)
- 自制饮品操作流程
- TSG Z7002-2022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