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橘大丸-魏氏家藏方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
苏橘大丸-魏氏家藏方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
苏橘大丸-魏氏家藏方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
苏橘大丸-魏氏家藏方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
苏橘大丸-魏氏家藏方卷五-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9苏橘大丸_魏氏家藏方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苏橘大丸_魏氏家藏方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131.1. 组成: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31.2. 功效:夏月多食生冷,湿气在内。 131.3.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五。 13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132. 相似度100%:苏橘丸 132.1. 组成: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32.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32.3. 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132.4. 功效:主治夏月多食生冷,湿气在内。 132.5. 来源:《普济方》卷二十三。为《魏氏家藏方》卷五“苏橘大丸”之异名。 133. 相似度57%:加味四君子汤 133.1. 组成:白茯苓1钱2分,白术1钱2分,人参1钱2分,甘草1钱,陈皮1钱,厚朴1钱,莲子1钱。 133.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33.3. 加:白术、厚朴、莲子 143.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43.5. 来源:《玉案》卷四。 144. 相似度57%:白茯苓陈皮丸 144.1. 组成:白茯苓1两,陈皮1两,干生姜1两,人参1两。 144.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44.3. 减:紫苏叶、缩砂仁、甘草 144.4. 功效:脾胃虚弱。六脉俱弦而指下虚。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窄狭如绳束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调,精神短少。 144.5. 来源:《洁古家珍》。 145. 相似度57%:柏子仁汤 145.1. 组成:人参、半夏、白茯苓、陈皮、柏子仁、甘草(炙)、麝香少许(另研)。 145.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45.3. 加:半夏、柏子仁、麝香 145.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45.5. 功效:关格。 155.6. 来源:《准绳_类方》卷三。 156. 相似度57%:半夏茯苓汤 156.1. 组成:半夏(泡洗7次,炒黄)2两半,陈皮2两半,白茯苓2两,缩砂仁1两,甘草4两。 156.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56.3. 加:半夏 156.4. 减:紫苏叶、干生姜、人参 156.5. 功效:妊娠痰逆不思食,妊娠恶阻,恶闻食气,胸膈痰逆,呕吐恶心。 156.6. 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 157. 相似度57%:调降汤 157.1. 组成:人参、黄耆(蜜炙)、白芍药、白茯苓、陈皮(去白)、甘草各等分。 157.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57.3. 加:黄耆、白芍药 157.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57.5. 功效:气壅甚。 167.6. 来源:《百一》卷五。 168. 相似度57%:调中散 168.1. 组成:白术、人参、白茯苓、甘草(炙)、陈皮、罂粟壳。 168.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68.3. 加:白术、罂粟壳 168.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68.5. 功效:小儿虚积痢,腹肚痛,里急频。 168.6. 来源:《活幼口议》卷二十。 169. 相似度57%:丁香柿蒂汤 169.1. 组成:人参2钱,白茯苓2钱,陈皮2钱,良姜2钱,丁香2钱,柿蒂2钱,甘草5分。 169.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69.3. 加:良姜、丁香、柿蒂 169.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69.5. 功效:吐利、大病后,胃中虚寒,呃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169.6. 来源:《寿世保元》卷三。 1710. 相似度57%:茯苓半夏汤 1710.1. 组成:半夏1钱5分,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5分,陈皮6分,缩砂仁8分。 1710.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710.3. 加:半夏、白术 1710.4. 减:紫苏叶、干生姜、人参 1710.5. 功效:恶阻,呕吐不止者。 1710.6. 来源:《同寿录》卷三。 1711. 相似度57%:茯苓散 1711.1. 组成:藿香、甘草、人参、半夏、白茯苓、丁香、陈皮各等分。 1711.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711.3. 加:藿香、半夏、丁香 1711.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711.5. 功效:胃寒呕吐。 1711.6.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四。 1712. 相似度57%:诃子汤 1812.1. 组成:诃黎勒皮1两,人参(去芦)1两,木香1两,白茯苓1两,甘草(炙)半两,陈皮(汤浸,去白)半两。 1812.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812.3. 加:诃黎勒皮、木香 1812.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812.5. 功效:小儿伤冷,泻不止。 1812.6.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 1813. 相似度57%:安神散 1813.1. 组成:人参(去芦)5钱,白茯苓(去皮)5钱,半夏(汤煮透,滤,仍锉,焙干)5钱,甘草(炙)5钱,陈皮(去白)5钱,枳实(去瓤,锉片,麦麸炒微黄)5钱。 1813.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813.3. 加:半夏、枳实 1813.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813.5. 功效:吐泻诸病后,心虚烦闷,触物易惊,气郁生涎,涎与气搏,睡不得宁。 1813.6.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1914. 相似度57%:加味六君子汤 1914.1. 组成:半夏(汤泡7次,晒干切片,再以生姜自然汁拌)1钱5分,白茯苓(去皮)1钱5分,陈皮1钱,人参8分,白术(炒)6分,砂仁(炒)6分,甘草2分。 1914.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914.3. 加:半夏、白术、砂仁 1914.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1914.5. 功效:妊娠2-3月,时作呕吐恶心。 1914.6. 来源:《医便》卷四。 1915. 相似度57%:加味治中汤 1915.1. 组成:干姜(炮)1两,白术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缩砂仁1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 1915.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1915.3. 加:干姜、白术、青皮 1915.4. 减:紫苏叶、干生姜、白茯苓 1915.5. 功效: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 1915.6. 来源:《济生》卷五。 2016. 相似度57%:人参藿香散 2016.1. 组成:天南星4钱,缩砂仁20枚,人参2钱5分,丁香20粒,白茯苓2钱半,白术2钱5分,甘草2钱5分。 2016.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016.3. 加:天南星、丁香、白术 2016.4. 减:紫苏叶、陈皮、干生姜 2016.5. 功效:小儿脾胃虚弱,吐逆痰水,或含哭饮乳,食物停滞不散,腹满呕吐。 2016.6. 来源:《杏苑》卷六。 2017. 相似度57%:紫苏丸 2017.1. 组成:紫苏叶2两,藿香叶2两,干木瓜(不入盐者)1两,人参1两,甘草(微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桂(去粗皮)半两。 2017.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017.3. 加:藿香叶、干木瓜、桂 2017.4. 减:陈皮、干生姜、缩砂仁 2017.5. 功效:伤寒霍乱,发热烦渴。 201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2118. 相似度57%:苏香汤 2118.1. 组成:紫苏叶(去土)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去芦)半两,五味子(去枝梗)半两,甘草半两,陈皮半两。 2118.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118.3. 加:木香、五味子 2118.4. 减:干生姜、白茯苓、缩砂仁 2118.5. 功效:小儿肺壅咳嗽。 2118.6.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四。 2119. 相似度57%:人参安胃散 2119.1. 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黄芩2钱,甘草(炙)5分,陈皮5分,黄连3分,芍药7分。 2119.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119.3. 加:黄芩、黄连、芍药 2119.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119.5. 功效:胃经虚热,口舌生疮,喜热饮食。 2119.6. 来源:《口齿类要》。 2220. 相似度57%:橘皮饮子 2220.1. 组成:陈皮(去白)2钱,人参2钱,高良姜(米泔煮)2钱,槟榔2钱,白茯苓1钱2分半,甘草1钱2分半。 2220.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220.3. 加:高良姜、槟榔 2220.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220.5. 功效:宿食不化,心腹胀满,呕逆恶心,不进乳食。 2220.6. 来源:《医方大成》卷三十引汤氏方。 2221. 相似度57%:六味顺气散 2221.1. 组成:白术5两(微炒黄),白茯苓3两,人参3两,陈皮3两半(去白,麸炒),青皮2两(去白),甘草2两(炮,再麸炒)。 2221.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221.3. 加:白术、青皮 2221.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221.5. 功效:中风。 2221.6. 来源:《普济方》卷八十九引《卫生宝鉴》。 2322. 相似度50%:加减泻白散 2322.1. 组成:桑白皮1两,地骨皮7钱,甘草半两,陈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白茯苓3钱。 2322.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322.3. 加:桑白皮、地骨皮、青皮、五味子 2322.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322.5. 功效: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 2322.6. 来源:《医学发明》卷四。 2323. 相似度50%:八味理中丸 2323.1. 组成:川姜2两,缩砂仁2两,麦糵2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甘草1两半(炙),白术4两。 2323.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323.3. 加:川姜、麦糵、神曲、白术 2323.4. 减:紫苏叶、陈皮、干生姜 2323.5. 功效:脾胃虚弱,胸膈痞闷,心腹疼痛,腹满身重,四肢不举,肠鸣泄泻,饮食不化,呕吐痰水。 2323.6. 来源:《百一》卷二。 2424. 相似度50%:加味四君子汤 2424.1.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藿香、缩砂仁、黄耆各等分。 2424.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424.3. 加:茯苓、白术、藿香、黄耆 2424.4. 减:紫苏叶、干生姜、白茯苓 2424.5. 来源:《准绳_女科》卷五。 2425. 相似度50%:异功散 2425.1. 组成:藿香、白术(炒)、人参、白茯苓、陈皮、木香、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等分。 2425.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425.3. 加:藿香、白术、木香、肉豆蔻 2425.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425.5. 功效:胃气不和,脏腑泄泻,不思乳食;或(口冗??)奶呕逆。 2425.6.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刘氏家传》。 2426. 相似度50%:益脾散 2426.1. 组成:白茯苓、人参、草果仁、苏子(微炒)、木香(湿纸裹,热火内煨)、甘草、陈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炒)。 2526.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526.3. 加:草果仁、苏子、木香、厚朴 2526.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526.5. 功效:和胃,进乳,消痰。 2526.6. 来源:《得效》卷十一。 2527. 相似度50%:不换金正气散 2527.1. 组成:厚朴(姜汁炒)、陈皮(去白)、苍术(米泔浸)、半夏(洗)、白茯苓、紫苏叶各等分,甘草减半,神曲(炒,研细末,另入药)等分。 2527.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527.3. 加:厚朴、苍术、半夏、神曲 2527.4. 减:干生姜、人参、缩砂仁 2527.5. 功效:伤湿咳嗽。 2527.6. 来源:《保命歌括》卷十七。 2528. 相似度50%:温中散 2528.1. 组成:白术、人参、白茯苓、甘草(炙)、陈皮、青皮、枣子、生姜。 2628.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628.3. 加:白术、青皮、枣子、生姜 2628.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628.5. 功效:肚腹疼痛。 2628.6. 来源:《活幼口议》卷二十。 2629. 相似度50%:冲和健脾丸 2629.1. 组成:白术(炒)4两,白豆蔻1两(拌白术末匀,饭上蒸),人参3两,陈皮3两(同参饭上蒸),白茯苓2两,山楂肉2两,石斛(盐水洗,同茯苓、山楂饭上蒸熟),甘草(绵纸上炒焦黄色)7钱。 2629.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629.3. 加:白术、白豆蔻、山楂肉、石斛 2629.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629.5. 功效:体欠强盛,及膈气、膈食、翻胃、噎食、中满。 2629.6.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三。 2630. 相似度50%:参术补脾汤 2630.1. 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缩砂仁1钱,厚朴(姜制)1钱,白术2钱,炙甘草3分。 2730.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730.3. 加:半夏、厚朴、白术、炙甘草 2730.4. 减:紫苏叶、干生姜、甘草 2730.5. 功效:胀满。 2730.6. 来源:《准绳_类方》卷二。 2731. 相似度50%:九宝汤 2731.1. 组成:真厚朴(去粗皮)3两,半夏3两(沸汤泡9次,切片焙干,作粗末),2味和作一处,用生姜12两,净洗,和粗皮捣令细,同厚朴、半夏罨一宿,晒干,却入下药:甘草(炙),桔梗1两(去芦头,切碎,酒炒金黄色),藿香3两,陈皮3两,人参1两,紫苏叶3两。 2731.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731.3. 加:真厚朴、半夏、桔梗、藿香 2731.4. 减:干生姜、白茯苓、缩砂仁 2731.5. 来源:《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卫生家宝》。 2732. 相似度50%:木香半夏丸 2732.1. 组成:木香7钱半,半夏1两(汤洗7次,切片,焙干),陈皮(去白)半两,白茯苓半两,干生姜半两,草豆蔻仁半两,白附子半两,人参半两。 2832.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832.3. 加:木香、半夏、草豆蔻仁、白附子 2832.4. 减:紫苏叶、缩砂仁、甘草 2832.5. 功效:痰涎上壅,恶心,胸膈不利。 2832.6. 来源:《御药院方》卷五。 2833. 相似度50%:诃子汤 2833.1. 组成:诃子(炮,取肉)1两,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木香(炮)半两,陈皮(去白)半两,甘草(炙)半两,肉豆蔻半两。 2833.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833.3. 加:诃子、白术、木香、肉豆蔻 2833.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833.5. 功效: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 2833.6. 来源:《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 2834. 相似度50%:秘传归参汤 2834.1. 组成:当归、人参、川芎、白术、生地黄、陈皮、白茯苓、甘草(炙)。 2934.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934.3. 加:当归、川芎、白术、生地黄 2934.4. 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 2934.5. 来源:《松崖医径》卷下。 2935. 相似度50%:参术健脾汤 2935.1. 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缩砂仁1钱,厚朴(姜制)1钱,白术2钱,炙甘草3分。 2935.2. 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 2935.3. 加:半夏、厚朴、白术、炙甘草 2935.4. 减:紫苏叶、干生姜、甘草 2935.5. 功效:胀满。 2935.6. 来源:《准绳_类方》卷二。 29原方组成: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功效:夏月多食生冷,湿气在内。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五。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相似度100%:苏橘丸组成: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功效:主治夏月多食生冷,湿气在内。来源:《普济方》卷二十三。为《魏氏家藏方》卷五“苏橘大丸”之异名。相似度57%:加味四君子汤组成:白茯苓1钱2分,白术1钱2分,人参1钱2分,甘草1钱,陈皮1钱,厚朴1钱,莲子1钱。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白术、厚朴、莲子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来源:《玉案》卷四。相似度57%:白茯苓陈皮丸组成:白茯苓1两,陈皮1两,干生姜1两,人参1两。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减:紫苏叶、缩砂仁、甘草功效:脾胃虚弱。六脉俱弦而指下虚。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窄狭如绳束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调,精神短少。来源:《洁古家珍》。相似度57%:柏子仁汤组成:人参、半夏、白茯苓、陈皮、柏子仁、甘草(炙)、麝香少许(另研)。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半夏、柏子仁、麝香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关格。来源:《准绳_类方》卷三。相似度57%:半夏茯苓汤组成:半夏(泡洗7次,炒黄)2两半,陈皮2两半,白茯苓2两,缩砂仁1两,甘草4两。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半夏减:紫苏叶、干生姜、人参功效:妊娠痰逆不思食,妊娠恶阻,恶闻食气,胸膈痰逆,呕吐恶心。来源:《妇人良方》卷十二引张氏方。相似度57%:调降汤组成:人参、黄耆(蜜炙)、白芍药、白茯苓、陈皮(去白)、甘草各等分。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黄耆、白芍药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气壅甚。来源:《百一》卷五。相似度57%:调中散组成:白术、人参、白茯苓、甘草(炙)、陈皮、罂粟壳。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白术、罂粟壳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小儿虚积痢,腹肚痛,里急频。来源:《活幼口议》卷二十。相似度57%:丁香柿蒂汤组成:人参2钱,白茯苓2钱,陈皮2钱,良姜2钱,丁香2钱,柿蒂2钱,甘草5分。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良姜、丁香、柿蒂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吐利、大病后,胃中虚寒,呃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来源:《寿世保元》卷三。相似度57%:茯苓半夏汤组成:半夏1钱5分,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5分,陈皮6分,缩砂仁8分。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半夏、白术减:紫苏叶、干生姜、人参功效:恶阻,呕吐不止者。来源:《同寿录》卷三。相似度57%:茯苓散组成:藿香、甘草、人参、半夏、白茯苓、丁香、陈皮各等分。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藿香、半夏、丁香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胃寒呕吐。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四。相似度57%:诃子汤组成:诃黎勒皮1两,人参(去芦)1两,木香1两,白茯苓1两,甘草(炙)半两,陈皮(汤浸,去白)半两。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诃黎勒皮、木香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小儿伤冷,泻不止。来源:《卫生总微》卷十。相似度57%:安神散组成:人参(去芦)5钱,白茯苓(去皮)5钱,半夏(汤煮透,滤,仍锉,焙干)5钱,甘草(炙)5钱,陈皮(去白)5钱,枳实(去瓤,锉片,麦麸炒微黄)5钱。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半夏、枳实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吐泻诸病后,心虚烦闷,触物易惊,气郁生涎,涎与气搏,睡不得宁。来源:《活幼心书》卷下。相似度57%:加味六君子汤组成:半夏(汤泡7次,晒干切片,再以生姜自然汁拌)1钱5分,白茯苓(去皮)1钱5分,陈皮1钱,人参8分,白术(炒)6分,砂仁(炒)6分,甘草2分。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半夏、白术、砂仁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妊娠2-3月,时作呕吐恶心。来源:《医便》卷四。相似度57%:加味治中汤组成:干姜(炮)1两,白术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缩砂仁1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干姜、白术、青皮减:紫苏叶、干生姜、白茯苓功效: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来源:《济生》卷五。相似度57%:人参藿香散组成:天南星4钱,缩砂仁20枚,人参2钱5分,丁香20粒,白茯苓2钱半,白术2钱5分,甘草2钱5分。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天南星、丁香、白术减:紫苏叶、陈皮、干生姜功效:小儿脾胃虚弱,吐逆痰水,或含哭饮乳,食物停滞不散,腹满呕吐。来源:《杏苑》卷六。相似度57%:紫苏丸组成:紫苏叶2两,藿香叶2两,干木瓜(不入盐者)1两,人参1两,甘草(微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桂(去粗皮)半两。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藿香叶、干木瓜、桂减:陈皮、干生姜、缩砂仁功效:伤寒霍乱,发热烦渴。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三。相似度57%:苏香汤组成:紫苏叶(去土)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去芦)半两,五味子(去枝梗)半两,甘草半两,陈皮半两。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木香、五味子减:干生姜、白茯苓、缩砂仁功效:小儿肺壅咳嗽。来源:《卫生总微》卷十四。相似度57%:人参安胃散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黄芩2钱,甘草(炙)5分,陈皮5分,黄连3分,芍药7分。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黄芩、黄连、芍药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胃经虚热,口舌生疮,喜热饮食。来源:《口齿类要》。相似度57%:橘皮饮子组成:陈皮(去白)2钱,人参2钱,高良姜(米泔煮)2钱,槟榔2钱,白茯苓1钱2分半,甘草1钱2分半。原方对照:紫苏叶1两半,陈皮(去瓤)1两半,干生姜1两半,人参(去芦)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缩砂仁1两,甘草半两(炒。1方有白豆仁半两)。加:高良姜、槟榔减:紫苏叶、干生姜、缩砂仁功效:宿食不化,心腹胀满,呕逆恶心,不进乳食。来源:《医方大成》卷三十引汤氏方。相似度57%:六味顺气散组成:白术5两(微炒黄),白茯苓3两,人参3两,陈皮3两半(去白,麸炒),青皮2两(去白),甘草2两(炮,再麸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