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1四斤丸_正体类要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四斤丸_正体类要卷下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101.1. 组成: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01.2. 功效:肝肾精血不足,筋无所养,挛缩不能步履,或邪淫于内,筋骨痿软。 101.3. 来源:《正体类要》卷下。 10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102. 相似度88%:补血荣筋丸 102.1. 组成:肉苁蓉、牛膝、天麻、木瓜、鹿茸、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各等分。 102.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02.3. 加:木瓜 102.4. 减:干木瓜 102.5. 功效:阴血衰弱,不能养筋,筋缓不能自胜持,故痿软无力。 102.6. 来源:《杏苑》卷七。 103. 相似度75%:加味四斤丸 103.1. 组成:苁蓉(酒浸)、牛膝(酒浸)、天麻、木瓜干、鹿茸(燎去毛,切,酥炙)、熟地黄、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五味子(酒浸)各等分(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 103.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13.3. 加:苁蓉、木瓜干 113.4. 减:肉苁蓉、干木瓜 113.5. 功效:肝肾脏虚,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任地,惊恐战掉,潮热时作,饮食无味,不生气力,诸虚不足。 113.6. 来源:《三因》卷九。 114. 相似度75%:鹿茸四斤丸 114.1. 组成:肉苁蓉(酒浸)、天麻、鹿茸(燎去毛,酥炙)、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熟地黄、牛膝(酒浸)、杜仲(酒浸)、木瓜干各等分。 114.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14.3. 加:杜仲、木瓜干 114.4. 减:干木瓜、五味子 114.5. 功效:肝肾虚,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任地,惊悸战掉,潮热时作,饮食无味,不生气力,诸虚不足。 114.6. 来源:《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115. 相似度56%:秋莲丸 115.1. 组成:莲肉1斤(先用酒浸1宿,待透入,于猪肚内线缝合,却用酒煮熟,取出晒干,猪肚不用),苍术(用茅山者)1斤(分作4份:一份用米泔水浸,小茴香、破故纸各1两同炒;一份用酒浸,川乌、川楝子肉各1两同炒;一份用醋浸,川椒1两同炒;一份用盐水浸,黑牵牛1两同炒,去牵牛),木香2两,五味子2两,枸杞子2两,熟地黄2两,牛膝2两,肉苁蓉2两,鹿茸2两。 115.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25.3. 加:莲肉、苍术、木香、枸杞子 125.4. 减:天麻、干木瓜、菟丝子 125.5. 功效:诸虚百损。 125.6. 来源:《奇效良方》卷二十一。 126. 相似度50%:青蛾丸 126.1. 组成:菟丝子半斤(酒浸),木瓜2两,牛膝(酒浸)2两,五味子2两,青盐1两,天麻1两,附子1两(用柳木火炮,去皮脐,埋3宿,姜汁浸,焙)。 126.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26.3. 加:木瓜、青盐、附子 126.4. 减:肉苁蓉、干木瓜、鹿茸、熟地黄 126.5. 功效:虚损。 126.6.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八。 127. 相似度50%:赐方鹿茸丸 127.1. 组成: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五味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牛膝(酒浸1宿)1两,熟干地黄(洗,焙)5两,干山药3两,杜仲1两半(炒,去丝)。 137.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37.3. 加:附子、熟干地黄、干山药、杜仲 137.4. 减:天麻、干木瓜、熟地黄、菟丝子 137.5. 功效:真元虚惫,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痠痛,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精神困倦,喜怒无常,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小便滑数,或时出血。 137.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138. 相似度50%:覆盆子丸 138.1. 组成:熟地黄2两,菟丝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覆盆子1两,牛膝1两,葫芦巴1两,绵黄耆1两。 138.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38.3. 加:枸杞子、覆盆子、葫芦巴、绵黄耆 138.4. 减:肉苁蓉、天麻、干木瓜、鹿茸 138.5. 来源:《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 139. 相似度50%:干地黄丸 139.1. 组成:熟干地黄(焙)4两,五味子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半。 149.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49.3. 加:熟干地黄、桂、巴戟天、远志 149.4. 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 149.5. 功效:五劳七伤,阳气不足,腰脚痠痛。 149.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410. 相似度50%:鹿茸四斤丸 1410.1. 组成:肉苁蓉(酒浸1宿,去皴皮)2两,牛膝(去芦,酒浸1宿,焙)2两,干木瓜(大片者,去心)2两,天麻(通明者)2两,鹿茸(去毛,酒浸,炙)1两,虎胫骨(醋炙令黄)1两,附子(炮,去皮脐,切片再用酒煮令透)1两,杜仲(去皮,锉,酒洒,炒去丝,勿令焦干)1两,北五味子(去枝,研砂,作饼,焙)1两,川当归(净洗,酒浸1宿)1两。 1410.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410.3. 加:虎胫骨、附子、杜仲、北五味子、川当归 1410.4. 减: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 1410.5. 功效:腰重脚弱,筋骨酸疼,倦怠无力。 1410.6.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八。 1411. 相似度50%:鹿茸丸 1511.1. 组成:鹿茸(去毛,酥炙)1两半,五味子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黄耆(锉)1两半,远志(去心)1两半,熟干地黄3两,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 1511.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511.3. 加:白茯苓、黄耆、远志、熟干地黄 1511.4. 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 1511.5. 功效:五劳七伤,口舌干燥。 1511.6.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1512. 相似度50%:八仙丸 1512.1. 组成:肉苁蓉4两,牛膝4两,天麻(去苗)4两,木瓜(去子,切)4两(并用好酒浸3日,取出焙干),当归(洗,焙)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鹿茸1两(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1分(别研)。 1512.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512.3. 加:木瓜、当归、附子、麝香 1512.4. 减:干木瓜、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 1512.5. 功效:元脏气虚,头昏面肿,目暗耳鸣,四肢疲倦,步履艰难,肢节麻木,肌体羸瘦,肩背拘急,两胁胀满,水谷不消,吃食无味,恍惚多忘,精神不清。 1512.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1613. 相似度50%:鹿茸丸 1613.1. 组成: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五味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牛膝(酒浸1宿)1两,熟干地黄(洗,焙)5两,干山药3两,杜仲1两半(炒去丝)。 1613.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613.3. 加:附子、熟干地黄、干山药、杜仲 1613.4. 减:天麻、干木瓜、熟地黄、菟丝子 1613.5. 功效:真元虚惫,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精神困倦,喜怒无常,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小便滑数,或时出血。 1613.6.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1614. 相似度50%:重校定香茸丸 1614.1. 组成:麝香2钱(研),鹿茸4两,熟地黄4两,肉苁蓉4两,牛膝4两,沉香2两。 1614.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614.3. 加:麝香、沉香 1614.4. 减:天麻、干木瓜、菟丝子、五味子 1614.5. 来源:《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1615. 相似度50%:肉苁蓉丸 1715.1. 组成: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切,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酒浸1宿,切,焙),菟丝子(酒浸2宿,别捣末)1两,鹿茸(酥微炙,去毛)半两。 1715.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715.3. 加:附子 1715.4. 减:天麻、干木瓜、熟地黄、五味子 1715.5.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1716. 相似度50%:麝香鹿茸丸 1716.1. 组成: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70两,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10斤,附子(炮,去皮脐)140个,牛膝(去苗、酒浸1宿,焙)1斤4两,杜仲(去粗皮,炒去丝)3斤半,五味子2斤,山药4斤,肉苁蓉(酒浸1宿)3斤。 1716.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716.3. 加:熟干地黄、附子、杜仲、山药 1716.4. 减:天麻、干木瓜、熟地黄、菟丝子 1716.5. 功效:治下焦伤竭,脐腹绞痛,两胁胀满,饮食减少,肢节烦痛,手足麻痹,腰腿沉重,行步艰难,目视茫茫,夜梦鬼交,遗泄失精,神情不爽,阳事不举,小便滑数,气虚肠鸣,大便自利,虚烦盗汗,津液内燥。 1716.6. 来源:《局方》卷五。 1717. 相似度50%:菟丝子散 1817.1. 组成:菟丝子3分(汤浸3宿,焙干,别捣,为末),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肉苁蓉1两(酒浸1宿,去皱皮,炙令干),桑螵蛸1两(微炒),牡蛎1两(烧为粉),五味子1两,鸡膍胵2两(微炙)。 1817.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817.3. 加:桑螵蛸、牡蛎、鸡膍胵 1817.4. 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 1817.5. 功效:膀胱及肾脏虚冷惫伤,小便滑数,白浊不止。 1817.6. 来源:《圣惠》卷七。 1818. 相似度50%:菟丝子丸 1818.1. 组成:菟丝子1两(净,酒浸1宿),五味子、白茯苓、肉苁蓉(酒浸1宿)、(舟百)茴香(炒),鹿茸(酥炙)1两。 1818.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818.3. 加:白茯苓、茴香 1818.4. 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 1818.5. 功效:渴浊。 1818.6. 来源:《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1819. 相似度50%:菟丝子丸 1819.1. 组成:菟丝子(淘净,酒蒸,焙)2两,五味子1两,牡蛎(煅,取粉)1两,肉苁蓉(酒浸)2两,附子(炮,去皮)1两,鸡膍胵半两(微炙),鹿茸(酒炙)1两,桑螵蛸(酒浸)半两。 1919.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919.3. 加:牡蛎、附子、鸡膍胵、桑螵蛸 1919.4. 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 1919.5. 功效:小便多,或不禁。 1919.6. 来源:《济生》卷四。 1920. 相似度50%:菟丝子丸 1920.1. 组成: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鹿茸(去毛,酥炙)2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2两,五味子2两。 1920.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1920.3. 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 1920.4. 功效:虚劳小便利。 1920.5.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1921. 相似度50%:五味子丸 1921.1. 组成:五味子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巴戟天(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1两,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 1921.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2021.3. 加:巴戟天、杜仲 2021.4. 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 2021.5. 功效:肾脏虚损,精气衰竭,阳道痿弱,腰膝无力。 2021.6.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2022. 相似度50%:五味子丸 2022.1. 组成:五味子4两,熟地黄6两,肉苁蓉8两,菟丝子2两(酒浸,蒸)。 2022.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2022.3. 减:牛膝、天麻、干木瓜、鹿茸 2022.4. 功效:禀赋弱,小便数亦不禁。 2022.5. 来源:《普济方》卷一八○引《经验良方》。 2023. 相似度50%:鹿茸丸 2023.1. 组成:鹿茸(制)70两,熟地黄10斤,附子(制)140个,牛膝(制)20两,五倍子2斤,山药4斤,肉苁蓉2斤,杜仲(制)2斤半。 2023.2. 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 2023.3. 加:附子、五倍子、山药、杜仲 2023.4. 减:天麻、干木瓜、菟丝子、五味子 2023.5. 功效:老人阳气亏脱,血不能存,走失大肠。 2123.6. 来源:《普济方》卷三十八引《如宜方》。 21原方组成: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功效:肝肾精血不足,筋无所养,挛缩不能步履,或邪淫于内,筋骨痿软。来源:《正体类要》卷下。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相似度88%:补血荣筋丸组成:肉苁蓉、牛膝、天麻、木瓜、鹿茸、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各等分。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木瓜减:干木瓜功效:阴血衰弱,不能养筋,筋缓不能自胜持,故痿软无力。来源:《杏苑》卷七。相似度75%:加味四斤丸组成:苁蓉(酒浸)、牛膝(酒浸)、天麻、木瓜干、鹿茸(燎去毛,切,酥炙)、熟地黄、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五味子(酒浸)各等分(一法不用五味子,有杜仲)。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苁蓉、木瓜干减:肉苁蓉、干木瓜功效:肝肾脏虚,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任地,惊恐战掉,潮热时作,饮食无味,不生气力,诸虚不足。来源:《三因》卷九。相似度75%:鹿茸四斤丸组成:肉苁蓉(酒浸)、天麻、鹿茸(燎去毛,酥炙)、菟丝子(酒浸通软,别研细)、熟地黄、牛膝(酒浸)、杜仲(酒浸)、木瓜干各等分。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杜仲、木瓜干减:干木瓜、五味子功效:肝肾虚,热淫于内,致筋骨痿弱,不自胜持,起居须人,足不任地,惊悸战掉,潮热时作,饮食无味,不生气力,诸虚不足。来源:《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相似度56%:秋莲丸组成:莲肉1斤(先用酒浸1宿,待透入,于猪肚内线缝合,却用酒煮熟,取出晒干,猪肚不用),苍术(用茅山者)1斤(分作4份:一份用米泔水浸,小茴香、破故纸各1两同炒;一份用酒浸,川乌、川楝子肉各1两同炒;一份用醋浸,川椒1两同炒;一份用盐水浸,黑牵牛1两同炒,去牵牛),木香2两,五味子2两,枸杞子2两,熟地黄2两,牛膝2两,肉苁蓉2两,鹿茸2两。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莲肉、苍术、木香、枸杞子减:天麻、干木瓜、菟丝子功效:诸虚百损。来源:《奇效良方》卷二十一。相似度50%:青蛾丸组成:菟丝子半斤(酒浸),木瓜2两,牛膝(酒浸)2两,五味子2两,青盐1两,天麻1两,附子1两(用柳木火炮,去皮脐,埋3宿,姜汁浸,焙)。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木瓜、青盐、附子减:肉苁蓉、干木瓜、鹿茸、熟地黄功效:虚损。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八。相似度50%:赐方鹿茸丸组成: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五味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牛膝(酒浸1宿)1两,熟干地黄(洗,焙)5两,干山药3两,杜仲1两半(炒,去丝)。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附子、熟干地黄、干山药、杜仲减:天麻、干木瓜、熟地黄、菟丝子功效:真元虚惫,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痠痛,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精神困倦,喜怒无常,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小便滑数,或时出血。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相似度50%:覆盆子丸组成:熟地黄2两,菟丝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覆盆子1两,牛膝1两,葫芦巴1两,绵黄耆1两。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枸杞子、覆盆子、葫芦巴、绵黄耆减:肉苁蓉、天麻、干木瓜、鹿茸来源:《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相似度50%:干地黄丸组成:熟干地黄(焙)4两,五味子1两,鹿茸(去毛,酥炙)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半。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熟干地黄、桂、巴戟天、远志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功效:五劳七伤,阳气不足,腰脚痠痛。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九。相似度50%:鹿茸四斤丸组成:肉苁蓉(酒浸1宿,去皴皮)2两,牛膝(去芦,酒浸1宿,焙)2两,干木瓜(大片者,去心)2两,天麻(通明者)2两,鹿茸(去毛,酒浸,炙)1两,虎胫骨(醋炙令黄)1两,附子(炮,去皮脐,切片再用酒煮令透)1两,杜仲(去皮,锉,酒洒,炒去丝,勿令焦干)1两,北五味子(去枝,研砂,作饼,焙)1两,川当归(净洗,酒浸1宿)1两。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虎胫骨、附子、杜仲、北五味子、川当归减: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功效:腰重脚弱,筋骨酸疼,倦怠无力。来源:《魏氏家藏方》卷八。相似度50%:鹿茸丸组成:鹿茸(去毛,酥炙)1两半,五味子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黄耆(锉)1两半,远志(去心)1两半,熟干地黄3两,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白茯苓、黄耆、远志、熟干地黄减:牛膝、天麻、干木瓜、熟地黄功效:五劳七伤,口舌干燥。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一。相似度50%:八仙丸组成:肉苁蓉4两,牛膝4两,天麻(去苗)4两,木瓜(去子,切)4两(并用好酒浸3日,取出焙干),当归(洗,焙)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鹿茸1两(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1分(别研)。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木瓜、当归、附子、麝香减:干木瓜、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功效:元脏气虚,头昏面肿,目暗耳鸣,四肢疲倦,步履艰难,肢节麻木,肌体羸瘦,肩背拘急,两胁胀满,水谷不消,吃食无味,恍惚多忘,精神不清。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相似度50%:鹿茸丸组成: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五味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牛膝(酒浸1宿)1两,熟干地黄(洗,焙)5两,干山药3两,杜仲1两半(炒去丝)。原方对照: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洗)、天麻、干木瓜、鹿茸(炙)、熟地黄(生者自制)、菟丝子(酒浸煮,杵)、五味子各等分。加:附子、熟干地黄、干山药、杜仲减:天麻、干木瓜、熟地黄、菟丝子功效:真元虚惫,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精神困倦,喜怒无常,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小便滑数,或时出血。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版药品GCP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物理考试分数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儿童童车智能照明与夜视辅助系统考核试卷
- 流程再造与客户需求分析考核试卷
- 安全文化建设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考核试卷
- 设施维护公众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绿色环保丝织品品牌建设策略考核试卷
- 快递店长管理办法
- 量具能力准则Cg-Cgk评价报告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承诺函-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承诺
- 特许经营管理手册范本(餐饮)
- 培训学校教师行为规范细则
- 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焦作西部产业集聚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项目环评报告
- GB/T 5155-2022镁及镁合金热挤压棒材
- GB/T 19769.4-2015功能块第4部分:一致性行规指南
- GB/T 12340-20081∶25 0001∶50 000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 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 FZ/T 62033-2016超细纤维毛巾
-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