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3生地黄汤_鬼遗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生地黄汤_鬼遗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421.1. 组成: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21.2. 功效:痈疽虚热。 421.3. 来源:《鬼遗》卷三。 42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422. 相似度69%:黄耆汤 422.1. 组成:黄耆3两,麦门冬(去心)3两,芍药3两,黄芩3两,人参3两,甘草(炙)3两,石膏(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洗),生姜5两(切),生地黄半斤,大枣30枚(擘),淡竹叶(切)2升。 422.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22.3. 加:麦门冬、石膏、半夏、生姜 422.4. 减:茯苓、芎藭、通草 422.5. 功效:发背。 422.6. 来源:《千金翼》卷二十二。 423. 相似度67%:黄耆汤 423.1. 组成:黄耆2两,附子1两(炮),大枣14枚,甘草2两(炙),蜀椒1两(炒出汗),生姜6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3两,人参3两,黄芩2两,桂心2两。 423.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33.3. 加:附子、蜀椒、生姜、桂心 433.4. 减:生地黄、芎藭、通草、淡竹叶 433.5. 功效:体虚少气,羸瘦不堪,荣卫不足,善惊,胸膈痰冷而客热,欲冷水,饮食则心腹弦满,脾胃气少,不能消食,或时衄血。 433.6. 来源:方出《外台》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三。 434. 相似度67%:竹叶黄芪汤 434.1. 组成:淡竹叶1握,黄耆3两(锉,炒),甘草3两(炙,锉),黄芩3两(去黑心),麦门冬3两(去心,焙),芍药3两,当归(切,焙)2两,人参2两,石膏2两(椎碎),芎䓖2两,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焙)2两,生地黄(切,焙)8两。 434.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34.3. 加:麦门冬、石膏、芎䓖、半夏 434.4. 减:茯苓、芎藭、通草、大枣 434.5. 功效:一切恶疮发大渴者。 434.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435. 相似度67%:竹叶黄耆汤 435.1. 组成:淡竹叶2两,生地黄8两,黄耆3两,麦门冬3两(去心),当归3两,川芎3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芩3两,芍药3两,石膏3两。 435.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45.3. 加:麦门冬、川芎、石膏 445.4. 减:茯苓、芎藭、通草、大枣 445.5. 功效:发背发渴,诸疮大渴;胃虚火盛而作渴。 445.6.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446. 相似度67%:竹叶黄耆汤 446.1. 组成:淡竹叶1握,黄耆3两(锉,炒),甘草3两(炙,锉),黄芩3两(去黑心),麦门冬3两(去心,焙),芍药3两,当归(切,焙)2两,人参2两,石膏2两(椎碎),芎䓖2两,半夏2两(汤洗7遍去滑,焙)2两,生地黄(切,焙)8两。 446.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46.3. 加:麦门冬、石膏、芎䓖、半夏 446.4. 减:茯苓、芎藭、通草、大枣 446.5. 功效:一切恶疮发大渴者。 446.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447. 相似度64%:黄耆竹叶汤 447.1. 组成:黄耆3两,甘草3两,麦门冬3两,黄芩3两,芍药3两,当归2两,人参2两,石膏2两,芎䓖2两,半夏2两,生姜5两,生地黄8两,大枣30枚,淡竹叶1握。 447.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57.3. 加:麦门冬、石膏、芎䓖、半夏、生姜 457.4. 减:茯苓、芎藭、通草 457.5. 功效:痈疽发背。痈疽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干呕。 457.6. 来源:《千金》卷二十二。 458. 相似度62%:淡竹叶汤 458.1. 组成:淡竹叶(切)4升(去尖),栝楼4两,通草2两,前胡2两,升麻2两,茯苓2两,黄芩2两,知母2两,甘草2两(炙),石膏末2两,生地黄10两,芍药1两,大黄3两,黄耆3两,当归1两半,人参1两。 458.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58.3. 加:栝楼、前胡、升麻、知母、石膏末、大黄 458.4. 减:芎藭、大枣 458.5. 功效:发痈疽,兼结实大小便不通,寒热,已服五痢汤吐出,不得下,大渴烦闷者。 458.6. 来源:《鬼遗》卷三。 459. 相似度60%:生地黄汤 459.1. 组成:生地黄10两,竹叶4升,黄芩3两,黄耆3两,甘草(炙)3两,茯苓3两,麦门冬(去心)3两,升麻2两,前胡2两,知母2两,芍药2两,瓜蒌4两,大枣20枚(去核),当归1两半,人参1两。 459.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69.3. 加:竹叶、麦门冬、升麻、前胡、知母、瓜蒌 469.4. 减:芎藭、通草、淡竹叶 469.5. 功效:发背,发乳,痈疽,虚热大渴。 469.6. 来源:《鬼遗》卷三。 4610. 相似度60%:生地黄汤 4610.1. 组成:生地黄8两,竹叶3升,小麦2升,栝楼4两,大黄5两,人参1两,当归1两,黄耆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升麻2两,芍药2两,前胡2两,茯苓2两,甘草(炙)2两。 4610.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610.3. 加:竹叶、小麦、栝楼、大黄、升麻、前胡 4610.4. 减:芎藭、大枣、淡竹叶 4610.5. 功效:大热体盛发痈,或在于背,或在阴处。 4610.6. 来源:《千金翼》卷二十二。 4611. 相似度58%:参耆汤 4611.1. 组成:人参1钱,黄耆(蜜水炒)1钱,当归1钱,生地黄1钱,白术(去芦)1钱,芍药(炒)1钱,茯苓(去皮)1钱,升麻5分,桔梗5分,陈皮5分,甘草(炙)3分。 4611.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711.3. 加:白术、升麻、桔梗、陈皮 4711.4. 减:芎藭、黄芩、通草、大枣、淡竹叶 4711.5. 功效:泻痢久虚,或老人气血虚惫,或产妇用力过度,致患脱肛,以及小儿脱肛。 4711.6. 来源:《回春》卷四。 4712. 相似度58%:内托复煎散 4712.1. 组成:地骨皮1两,黄耆1两,芍药1两,黄芩1两,白术1两,茯苓1两,人参1两,柳桂(味淡者)1两,甘草1两,防已1两,当归1两,防风2两。 4712.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712.3. 加:地骨皮、白术、柳桂、防已、防风 4712.4. 减:生地黄、芎藭、通草、大枣、淡竹叶 4712.5. 功效:疮疡,肿焮于外,根盘不深,形证在表,其脉多浮,痛在皮肉。阴疽痈毒,蕴结于中。 4712.6. 来源:《保命集》卷下。 4713. 相似度58%:铁屑散 4713.1. 组成:当归、人参、细辛、甘草(炙)、苁蓉、黄耆、桂心、防风、黄芩、铁屑、芎藭、芍药各等分。 4713.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813.3. 加:细辛、苁蓉、桂心、防风、铁屑 4813.4. 减:生地黄、茯苓、通草、大枣、淡竹叶 4813.5. 功效:痈,发背。 4813.6. 来源:《外台》卷二十四引《范汪方》。 4814. 相似度58%:内补竹叶黄耆汤 4814.1. 组成:竹叶(切)1升,黄耆4两,甘草2两,芍药4两,黄芩1两,人参2两,桂心1两(如冷,用半两),大枣12个,干地黄2两,升麻3两,茯苓1两,生姜1两。 4814.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814.3. 加:竹叶、桂心、干地黄、升麻、生姜 4814.4. 减:生地黄、当归、芎藭、通草、淡竹叶 4814.5. 功效:痈。 4814.6. 来源:《鬼遗》卷四。 4815. 相似度58%:黄耆汤 4815.1. 组成:黄耆3两,人参3两,甘草3两(炙),芍药3两,当归3两,生姜3两,大枣20枚,干地黄2两,茯苓2两,白术1两,远志1两半。 4815.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915.3. 加:生姜、干地黄、白术、远志 4915.4. 减:生地黄、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4915.5. 功效:痈疽内虚。 4915.6. 来源:《鬼遗》卷三。 4916. 相似度58%:生地黄汤 4916.1. 组成:生干地黄(切,焙)2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芍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芎藭1两,黄耆(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木通(锉)3分,当归(切,焙)3分。 4916.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4916.3. 加:生干地黄、白茯苓、木通 4916.4. 减:生地黄、茯苓、通草、大枣、淡竹叶 4916.5. 功效:痈内虚热。 4916.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4917. 相似度58%:黄耆汤 4917.1. 组成:黄耆(锉)1两半,生地黄4两,甘草(炙,锉)1两半,芍药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石膏(碎)1两,芎䓖1两,大黄(锉,炒)1两,人参1两,当归(切,焙)1两,半夏(姜汁制)半两。 4917.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017.3. 加:麦门冬、石膏、芎䓖、大黄、半夏 5017.4. 减:茯苓、芎藭、通草、大枣、淡竹叶 5017.5. 功效:热疮。 501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5018. 相似度58%:芍药黄耆汤 5018.1. 组成:芍药4两,黄耆2两,白芷2两,桂心2两,生姜2两,人参2两,芎䓖2两,当归2两,干地黄2两,甘草2两,茯苓3两,大枣10枚。 5018.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018.3. 加:白芷、桂心、生姜、芎䓖、干地黄 5018.4. 减:生地黄、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5018.5. 功效:产后心腹痛。 5018.6. 来源:《千金》卷三。 5019. 相似度58%:三分散 5019.1. 组成:白术1两,茯苓1两,黄耆1两,川芎1两,芍药1两,熟地黄1两,当归1两,柴胡1两6钱,黄芩6钱,人参1两6钱,半夏6钱,甘草6钱。 5019.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019.3. 加:白术、川芎、熟地黄、柴胡、半夏 5119.4. 减:生地黄、芎藭、通草、大枣、淡竹叶 5119.5. 功效:产后日久虚劳,针灸、服药俱不效者;产后伤寒并痢。 5119.6. 来源:《保命集》卷下。 5120. 相似度58%:竹叶黄耆汤 5120.1. 组成:淡竹叶2钱,人参1钱,黄耆1钱,生地黄1钱,当归1钱,麦冬1钱(去心),白芍1钱,甘草1钱,石膏1钱(煅),黄芩(炒)1钱。 5120.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120.3. 加:麦冬、白芍、石膏 5120.4. 减:芍药、茯苓、芎藭、通草、大枣 5120.5. 功效:妊娠胃经虚热燥渴;诸疮溃后,烦热作渴,饮食如常。 5120.6. 来源:《叶氏女科》卷二。 5121. 相似度58%:白术黄耆散 5121.1. 组成:白术半两,黄耆半两,当归半两,黄芩(去皮)半两,芍药半两,石膏2两,甘草2两,茯苓1两,寒水石1两,官桂1分,人参3分,川芎3分。 5121.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121.3. 加:白术、石膏、寒水石、官桂、川芎 5121.4. 减:生地黄、芎藭、通草、大枣、淡竹叶 5121.5. 功效:五心烦热,自汗,四肢痿劣,饮食减少,肌瘦昏昧。 5221.6. 来源:《宣明论》卷九。 5222. 相似度58%:二妙散 5222.1.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耆、桂枝(去皮)、甘草(炙)、大枣、芍药、生姜、胶饴。 5222.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222.3. 加:白术、桂枝、生姜、胶饴 5222.4. 减:生地黄、当归、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5222.5. 功效:痔疾。 5222.6.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六。 5223. 相似度58%:增损竹叶汤 5223.1. 组成:竹叶1握(切),当归3两,茯苓3两,人参3两,前胡3两,黄芩3两,桂心3两,芍药3两,甘草3两(炙),大枣20枚,小麦1升,麦门冬1升(去心)。 5223.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223.3. 加:竹叶、前胡、桂心、小麦、麦门冬 5223.4. 减:生地黄、黄耆、芎藭、通草、淡竹叶 5223.5. 功效:痈疽,肿痛烦热。 5223.6. 来源:《鬼遗》卷三。 5324. 相似度58%:竹叶黄耆汤 5324.1. 组成:生地黄2钱,黄耆2钱,当归1钱(酒拌),淡竹叶1钱,川芎1钱,甘草1钱(炙),黄芩1钱(炒),白芍药(炒)1钱,人参1钱,半夏1钱,石膏(煅)1钱。 5324.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324.3. 加:川芎、白芍药、半夏、石膏 5324.4. 减:芍药、茯苓、芎藭、通草、大枣 5324.5. 功效:痈疽大渴发热,或泻,或小便如淋;伤(跌扑闪挫)家作渴,或因胃热伤津液。 5324.6. 来源:《痈疽神秘验方》。 5325. 相似度58%:黄耆汤 5325.1. 组成:黄耆3两,茯苓2两,桂心2两,芍药2两,甘草1两,半夏3两(洗),生姜5两,当归1两,大枣30枚,人参2两,桑螵蛸20枚(熬,2片破)。 5325.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325.3. 加:桂心、半夏、生姜、桑螵蛸 5325.4. 减:生地黄、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5325.5. 功效:虚乏,四肢沉重,或口干吸吸少气,小便利,诸不足。 5325.6. 来源:《外台》卷十七引《深师方》。 5426. 相似度58%:生地黄汤 5426.1. 组成:生地黄5两,生姜3两,大黄1两半,芍药1两半,茯苓1两半,细辛1两半,桂心1两半,当归1两半,甘草1两半,黄芩1两半,大枣20枚。 5426.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426.3. 加:生姜、大黄、细辛、桂心 5426.4. 减:人参、黄耆、芎藭、通草、淡竹叶 5426.5. 功效:妊娠胎气损动,气血不调,或颠扑闪坠,因致胎堕,谓之半产;及产后气血不和,恶滞不尽,腹中(疒丂)痛。 5426.6. 来源:《千金》卷三。 5427. 相似度58%:竹叶黄耆汤 5427.1. 组成:淡竹叶1钱,芍药2钱,麦门冬2钱,半夏2钱,川芎2钱,黄耆2钱(炒),人参2钱,当归2钱,甘草2钱,石膏2钱,生地黄2钱。 5427.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427.3. 加:麦门冬、半夏、川芎、石膏 5427.4. 减:茯苓、芎藭、黄芩、通草、大枣 5427.5. 功效:痈疽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5427.6. 来源:《回春》卷八。 5428. 相似度57%:竹叶汤 5528.1. 组成:淡竹叶(切)3升,小麦3升,干地黄4两,黄耆2两,人参2两,甘草2两(炙),芍药2两,石膏2两(末),通草2两,升麻2两,黄芩2两,前胡2两,大枣14个,麦门冬3两(去心)。 5528.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528.3. 加:小麦、干地黄、石膏、升麻、前胡、麦门冬 5528.4. 减:生地黄、茯苓、当归、芎藭 5528.5. 功效:痈疽取下后,热少退,小便不利。 5528.6. 来源:《鬼遗》卷三。 5529. 相似度56%:黄耆汤 5529.1. 组成:生地黄8两,竹叶(切)3升,小麦2升,黄耆3两,黄芩3两,前胡3两,大黄3两,瓜篓4两,通草2两,芍药2两,升麻2两,茯苓2两,甘草2两,知母2两,人参1两,当归1两。 5529.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529.3. 加:竹叶、小麦、前胡、大黄、瓜篓、升麻、知母 5529.4. 减:芎藭、大枣、淡竹叶 5529.5. 功效:痈疽内虚,热,渴甚。 5529.6. 来源:《鬼遗》卷三。 5530. 相似度54%:黄耆汤 5630.1. 组成:黄耆2两,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2两,石膏(碎)2两,芎䓖2两,当归2两,生地黄8两,甘草(炙)3两,芍药3两,生姜5两(切),大枣30枚(擘),半夏4两(洗去滑),竹叶1握。 5630.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630.3. 加:麦门冬、石膏、芎䓖、生姜、半夏、竹叶 5630.4. 减:茯苓、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5630.5. 功效:胸背游肿痈。 5630.6. 来源:《外台》卷三十七。 5631. 相似度54%:牛黄丸 5631.1. 组成:牛黄(研)1分,雀屎白(炒)半两,芍药3分,芎藭1两,黄耆(细锉)1分,干姜(炮裂)半两,甘草(炙)3分,人参1两,大黄(锉,炒)1两,当归(切,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白面(炒)3两,巴豆(去心膜,别研如膏,纸裹压去油)1分。 5631.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631.3. 加:牛黄、雀屎白、干姜、大黄、白面、巴豆 5631.4. 减:生地黄、茯苓、通草、大枣、淡竹叶 5631.5. 功效:小儿食痫瘛疭,及诸变蒸,腹中宿痞,饮食不节,腹满温壮,朝夕发甚,大小便不通,脾胃气弱。 5631.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5732. 相似度54%:人参汤 5732.1. 组成:人参1两,麦门冬1两,干姜1两,当归1两,茯苓1两,甘草1两,五味子1两,黄耆1两,芍药1两,枳实1两,桂心3两,半夏1升,大枣15枚。 5732.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732.3. 加:麦门冬、干姜、五味子、枳实、桂心、半夏 5732.4. 减:生地黄、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5732.5. 功效:肺积气,并客热。 5732.6. 来源:《千金》卷十七。 5733. 相似度54%:前胡汤 5733.1. 组成:前胡3两,人参3两,生姜3两,麦门冬3两,饧3两,半夏3两,甘草3两,芍药3两,茯苓3两,桂心1两,黄芩1两,当归1两,大枣30枚。 5733.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733.3. 加:前胡、生姜、麦门冬、饧、半夏、桂心 5733.4. 减:生地黄、黄耆、芎藭、通草、淡竹叶 5733.5. 功效: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 5733.6. 来源:《千金》卷十三。 5734. 相似度54%:内补黄耆汤 5734.1. 组成:黄耆3两,干地黄2两,人参2两,茯苓2两,当归1两,芍药1两,芎䓖1两,桂心1两,远志(去心)1两,甘草1两半,麦门冬(去心)3两,生姜5两,大枣14枚。 5834.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834.3. 加:干地黄、芎䓖、桂心、远志、麦门冬、生姜 5834.4. 减:生地黄、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5834.5. 功效:发背已溃,大脓汁,虚惙少气力。溃疡作痛,倦怠少食,无睡自汗,口干或发热,久不愈。 5834.6. 来源:《鬼遗》卷三。 5835. 相似度54%:枳实汤 5835.1. 组成:枳实(炙)3两,芍药3两,干地黄3两,前胡3两,黄芩3两,通草3两,知母2两,芎䓖2两,细辛2两,茯苓2两,黄耆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 5835.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835.3. 加:枳实、干地黄、前胡、知母、芎䓖、细辛 5835.4. 减:生地黄、当归、芎藭、大枣、淡竹叶 5835.5. 功效:男子发背,肋结块气,或经一月不已,苦寒热者。 5835.6. 来源:《千金翼》卷二十二。 5836. 相似度54%:鹿肉汤 5836.1. 组成:鹿肉4斤,干地黄3两,甘草3两,芎䓖3两,人参2两,当归2两,黄耆2两,芍药2两,麦门冬2两,茯苓2两,半夏1升,大枣20枚,生姜2两。 5936.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936.3. 加:鹿肉、干地黄、芎䓖、麦门冬、半夏、生姜 5936.4. 减:生地黄、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5936.5. 功效:产后虚羸劳损。 5936.6. 来源:《千金》卷三。 5937. 相似度54%:内补汤 5937.1. 组成:干地黄4两,升麻1两,当归1两,人参1两,生姜5两(切),麦门冬(去心)3两,芍药3两,大枣20枚(擘),远志(去心)2两,茯苓2两,大黄2两,黄芩2两,黄耆2两。 5937.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5937.3. 加:干地黄、升麻、生姜、麦门冬、远志、大黄 5937.4. 减:生地黄、甘草、芎藭、通草、淡竹叶 5937.5. 功效:发背,虚热大盛,肿热侵进不住。 5937.6. 来源:《千金翼》卷二十二。 5938. 相似度53%:建中汤 5938.1. 组成:人参2两,甘草2两,桂心2两,茯苓2两,当归2两,黄耆3两,龙骨3两,麦门冬3两,大枣30个,芍药4两,附子1两,生地黄1斤,生姜6两,厚朴1两,饴糖8两。 6038.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6038.3. 加:桂心、龙骨、麦门冬、附子、生姜、厚朴、饴糖 6038.4. 减: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6038.5. 功效: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能饮食,寒热头痛,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复微肿,百节疼痠。 6038.6. 来源:《千金》卷十九。 6039. 相似度50%:黄耆汤 6039.1. 组成:黄耆2两,干姜2两,当归2两,桂心2两,大枣20枚(擘),麦门冬(去心)3两,芍药3两,半夏4两(洗),生姜5两(切),人参1两,芎䓖1两,甘草(炙)1两。 6039.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6039.3. 加:干姜、桂心、麦门冬、半夏、生姜、芎䓖 6039.4. 减:生地黄、茯苓、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6039.5. 功效:大虚客热,发背,上苦牵痛,微有肿,肿气来去。 6039.6. 来源:《千金翼》卷二十二。 6040. 相似度50%:黄耆汤 6140.1. 组成:黄耆3两,芍药3两,桂心3两,麦门冬3两,五味子1两,甘草1两,当归1两,细辛1两,人参1两,大枣20枚,前胡6两,茯苓4两,生姜8两,半夏8两。 6140.2. 原方对照:生地黄5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耆3两,芍药3两,茯苓3两,当归2两,芎藭2两,黄芩2两,通草2两,大枣20枚,淡竹叶(切)3升。 6140.3. 加:桂心、麦门冬、五味子、细辛、前胡、生姜、半夏 6140.4. 减:生地黄、芎藭、黄芩、通草、淡竹叶 6140.5. 功效:虚劳不足,四肢烦疼,不欲食,食即胀,汗出。 PA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载工具用光反射镜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西装外套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小型双眼望远镜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广告投放委托合同
- 2024年度物业承包合同文本
- 藤手杖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原料供应与质量保证合同
- 2024年度农家乐停车场建设及管理合同
- 皮旅行箱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安居客与大连房产中介佣金分配合同
- 舆情应急演练桌面推演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卷
- 2024官方兽医考试更新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消防宣传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测试题-全册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 GB/T 36344-2018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成功无捷径不比聪明比进步学习当奋斗动态PPT
- 二年级口算题卡10000道(100以内加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