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二课时 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二课时 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二课时 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二课时 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第2课时)

①了解荒漠化的问题(危害)

荒漠化治理的措施。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目标导引知识目标:1技能目标:2情感目标:3目录CONTENTE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0102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1.世界荒漠化现状

经济问题(危害)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失巨大。2.面临问题(危害)生态问题(危害)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生产问题(危害)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消失的楼兰古国材料阅读:消失的楼兰古国

在今天被人们称作“千里无人烟,干燥无水源”的罗布泊畔,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灌溉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楼兰。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和灌溉农业。到了汉朝,罗布泊一带成为发达的农牧业地区,河渠纵横,草木茂盛。楼兰作为亚洲中部的“十字路口”,来往于这里的各国使臣、商贾、游客络绎不绝。公元3世纪后,由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被流沙淤塞,楼兰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口被迫外迁。楼兰国都逐渐变成废墟,绿洲良田成为荒漠。兴:(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思考:分析楼兰古城兴衰的原因?衰:(1)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1.查找有关资料,描述库布齐沙漠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而得名。经过多年治理,2015年7月28日,库布齐沙漠的绿化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发的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库布齐沙漠面积显著缩小,仅有的部分沙漠呈碎片化分布。2.库布齐沙漠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议一议,库布齐沙漠这些自然资源开发对保护当地地表植被有何作用?3.库布齐沙漠治理中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结合地形与地理环境,分析库布齐沙漠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原因。风能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表风速,减弱风力侵蚀,从而保护植被。太阳能开发:降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植被成活。库布齐沙漠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北部紧邻黄河,库布齐沙漠总体地势较低,得到黄河水的补给,故地下水较为丰富。知识迁移三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牧区草原:避免超载放牧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坎尔井滴灌喷灌综合治理措施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生物措施:绿洲外围封沙育草,前沿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内部农田防护林网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工程综合治理措施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已荒漠化地区:退耕还林、还牧缺水源:沙障工程综合治理措施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开源: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开发风能、太阳能节流:推广省柴灶薪炭林利用太阳能省柴灶兴建沼气池风力发电综合治理措施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综合治理措施6:生态移民(2)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区域开发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1)科尔沁沙地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加剧沙尘暴灾害,局地气候变差;流域下游河水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淤积严重;农、牧业承载能力下降,威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等。在科尔沁沙地,普遍存在着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古土壤。这表明科尔沁沙地曾经有过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以后的一段时期,大量外来移民在此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地移民逐渐迁出,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又逐渐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代,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沙地垦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据此,完成相关任务。(2014高考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链接高考(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2).①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②侵蚀路基。③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设备,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磨损。④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防治措施: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