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课件1_第1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课件1_第2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课件1_第3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课件1_第4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1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2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书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此疏后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3“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

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

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

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

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

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提出并论述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提出并论述自己的观点?6(自然现象)求木长,固根本欲流远,浚泉源

治国道理思国安,积德义这里的比喻说明了就像种树必须要使它的根本稳固,想要水流得长远必须要疏通源头,想要国家安定就必须要积累恩德和道义的道理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手法:比喻论证治国道理这里的比喻说明了就像种树必须要使它的根本7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正反对比论证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

取独使……稳固形作动流得远疏通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取独却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牢固取独虽然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

明智的人(此处指皇帝)掌握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想这却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部编版高中语文9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君主掌握重要的帝位,占据着广大的天地定语后置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介词结构后置

这也就像砍掉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堵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1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

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

舟,所宜深慎。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11

攻天下守天下

竭诚以待下纵情以傲物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国安要积其德义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攻天下守天下竭诚以待下纵情以傲物名句:水能12

简析: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简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1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所有的重大的能够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难道……吗因为深重竭尽已经

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放纵轻视

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

即使监督同“震”威吓苟且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

名作状表面上、内心里舟,所宜深慎。

应该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1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使用严厉的刑罚监督他们,用威严来吓唬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里并不敬服。介词结构后置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15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部编版高中16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如果宾前告诫自己建造使…安宁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虚养名作动居于….之下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以…为乐把..当作标准均为谨慎对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谦虚名词使…端正排斥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因为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部编版高中17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

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

职役哉?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部编版高中语18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使…宏大这选拔名词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

形作动竭尽报效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

一起使…劳累使…辛苦职役哉?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19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见欲知足自戒将作知止安人念危谦冲自牧惧溢江海下川乐游三驱为度忧怠慎始敬终虑蔽虚心纳下惧邪正身黜恶恩加因喜谬赏罚及以怒滥刑总十思宏九德简能任择善从智尽谋勇竭力仁播惠信效忠文武用垂拱治何劳苦代百司俭谦慎正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见欲知20排比壮势出华章排比句,论十思的效果,层层推进,似江河奔泻,气势恢宏。排比壮势出华章211.“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2.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1.“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答:“十思”是“积22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为什么思思些什么提出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为什么思思些什么提出问题载舟覆23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24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25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书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此疏后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26“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2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

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

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

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

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

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2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提出并论述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提出并论述自己的观点?29(自然现象)求木长,固根本欲流远,浚泉源

治国道理思国安,积德义这里的比喻说明了就像种树必须要使它的根本稳固,想要水流得长远必须要疏通源头,想要国家安定就必须要积累恩德和道义的道理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手法:比喻论证治国道理这里的比喻说明了就像种树必须要使它的根本30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正反对比论证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3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

取独使……稳固形作动流得远疏通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取独却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牢固取独虽然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

明智的人(此处指皇帝)掌握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想这却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部编版高中语文3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君主掌握重要的帝位,占据着广大的天地定语后置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介词结构后置

这也就像砍掉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堵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3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

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

舟,所宜深慎。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34

攻天下守天下

竭诚以待下纵情以傲物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国安要积其德义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攻天下守天下竭诚以待下纵情以傲物名句:水能35

简析: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简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3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所有的重大的能够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难道……吗因为深重竭尽已经

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

放纵轻视

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

即使监督同“震”威吓苟且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

名作状表面上、内心里舟,所宜深慎。

应该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3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使用严厉的刑罚监督他们,用威严来吓唬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里并不敬服。介词结构后置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即38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部编版高中39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如果宾前告诫自己建造使…安宁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虚养名作动居于….之下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以…为乐把..当作标准均为谨慎对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谦虚名词使…端正排斥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因为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谏太宗十思疏》优秀课件1(公开课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