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2022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2022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2022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5/NUMPAGES总页数52022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________宋京口瓜(洲

州)ー水间(jiān

jiàn),钟山只(隔

融)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hái

huán)。[1]在“

”上补写诗题和作者姓名。[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一水间”的“间”的意思_____________;“又绿江南岸”的“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4]全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课外阅读。寻隐者不遇[宋]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注释)①真:即仙人。

②松花:松树的花。③老:下落。

④采芝:摘采芝草。1.诗人寻访的地点是

。2.诗人看到的景象是:

。(填诗句)3.诗人想象隐者干什么去了?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山居秋暝》,完成练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选择词语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暝(______):

A.红日初升,天色明丽

B.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C.红日高悬,正午十分(2)歇(______):

A.休息

B.停止

C.尽(3)浣女(______):

A.玩耍的女孩

B.洗衣物的女子

C.做完事情的女子(4)王孙(______):

A.指诗人自己

B.贵族子弟

C.王家的孙子[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这首诗的地点在______,当时季节是______。[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对诗句停顿划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诗人运用了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运用了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3)最符合这两句诗描写景象的一项是(______)A.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流淌在石头上。B.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C.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4)诗人写下这首诗,根本原因是他(______)A.对山水描写之中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B.对山里百姓那种悠闲自在生活的热爱。C.对山里秋季傍晚雨后美丽风光的喜爱。4.古诗阅读。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1]补全诗句。[2]此诗是陆游的一首______诗,他以_____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的担忧和对______无限渴望。[3]判断对错。(1)诗中“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乃翁”的解释是我的父亲。(_____)(2)“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_____)(3)陆游是北宋爱国诗人,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_____)(4)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_____)[4]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要求完成练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哪一个字贯串全诗始终?作者是如何描写喜悦之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诗人听到消息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3]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览景时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的“来”和“变”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杜甫《登楼》中借古讽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示儿

题临安邸[宋]陆游[宋]林升死去元知万事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但悲不见九州同。

西湖歌舞几时休?王师北定中原日,

暖风熏得游人醉,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把杭州作汴州。[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乃翁]你们的父亲。[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阅读链接]陆游年幼时正当金人入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尽管生活艰辛,他在家里仍接受很多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金复国的思想。公元1163年,陆游替张浚(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公元1170年,陆游到四川去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国防最前线活动过一个时期。这次军队生活,大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的内容,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因为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选择恰当的感情基调朗读诗歌。A.悲伤痛心B.悲愤讽刺(1)朗读《示儿》应读出_____________的感情。(2)朗读《题临安邸》应读出_____________的感情。[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1)《示儿》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题目中我能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诗题我提出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问题读古诗,能更快理解诗歌内容。[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注释和资料,写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句的意思,并体会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游子吟(唐)____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_____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深深的_____,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______的感叹。诗中的“______”后来成为母爱的代名词。10.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

时鸣春涧中:____________[3]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山涧的_________。[4]“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试一试。1.两首写“水”的诗,比较各自怎样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本是无情物,诗人为什么能把它写得有情有义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13.课内阅读。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著名诗篇有《塞下曲》《________》《________》《江南曲》等。[2]全诗通过描写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3]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