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精讲讲义拓展第一篇—地域分异规律课程主题:地域分异规律要点目录:专题1、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专题2、纬度地带性专题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专题4、垂直地带性专题5、非地带性专题6、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地域分异学习内容和要求:教学要求P107:©—知识精讲【知识点一】:专题1、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学习要求】: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识记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根据某区域地理环境某一要素,推测其他要素的特征举例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识梳理】1、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组成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2、人文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源、交通、人口、民族、城市、工业、农业、科技3、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整体。4、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1)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特征和整体变化规律;(2)一种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系列变化,进而导致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表现为:(1)不同地区各地理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2)人类在利用、建设环境时,必须因地制宜、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6、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主要有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7、地带性规律又分为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等基本规律。【知识点二】:专题2、纬度地带性(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学习要求】:理解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比较不同自然带的特征,分析成因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知识梳理】1、纬度地带性是地理环境及组成要素具有按纬度变化方向发生变化,沿纬线方向延伸成带状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有规律的更替。2、自然环境的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3、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温度带。4、在热量分配和水分共同作用,自然景观沿纬度变化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和变化,在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较典型。5、自然带通常指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影响,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并具有一定宽度的自然区划单位。6、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是各地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7、以植被类型为标志,划分世界陆地自然带,具体分布图见课本P6图1.3(牢记),(各自然带特征见课本P6-P8)。8、自然带的形成是以热量和水分为基础的,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基本上与气候类型分布一致。9、土壤的纬度地带性特征(见课本P9)。10、纬度地带性的成因:是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造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所致。11、社会经济以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为物质基础,受纬度地带性影响较明显(课本P9)12、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作用的纬度地带性(见课本P10表1.1)【知识点三】:专题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学习要求】:理解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知识梳理】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是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从沿海向内陆,大体按经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总体上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的带状分布特征。2、自然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3、在盛行风从沿海向内陆的吹送下,降水量和湿度变化的基本趋势是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沿海湿润,越向内陆越干燥。4、一般而言,沿海地域的日较差、年较差较小,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内陆地区温度的日较差、年较差较大。5、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表现最为典型,依次是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详见课本P12图1.15)。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是由盛行风向和距海远近造成的。7、北美大陆的东中西部的环境差异(见课本P13图1.16);8、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影响农业生产布局,表现为空间地域上种植业、牧业的分布(见课本P14)。9、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见课本P14)。【知识点四】:专题4、垂直地带性【学习要求】:理解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知识梳理】1、垂直地带性是指地理环境随高度递变呈带状分布的特征;2、垂直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各地理要素随高度有规律的变化,造成自然景观随高度更替。3、自然景观随高度变化的状,直接与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相对高度相关。一般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高的山地,其自然景观垂直变化越丰富。4、雪线是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气温,气候干燥,雪线也随之升高,反之则雪线降低。降雪量大,雪线高度降低,反之,雪线上升。5、山地热量和水分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地理景观的垂直分异。6、由于形成垂直地带性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引起的,因而地理景观的垂直分异与沿纬度地域分异有一定相似性,但变化节奏与纬度分异快的多。【知识点五】:专题5、非地带性【学习要求】:③分析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知识梳理】1、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带性以外的地域分异统称为非地带性。2、根据成因自然环境的非地带性主要由以下几种:(见课本P22—P23详解)地壳物质组成引起的非地带性•海陆分布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形起伏引起的非地带性(巴塔哥尼亚高原、东非高原详情见课本)•局部环流和洋流引起的非地带性地壳运动引起的非地带性•局部水分变化引起的非地带性【知识点六】:专题6、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地域分异【学习要求】: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早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知识梳理】1、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个大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见课本P26图1.3牢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微笑与沉默(审题指导与例文)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平湖市新埭中学)
-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素养提升教学设计(统编版)
- 《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2025年新型聚合物驱油剂项目发展计划
- 食品安全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 第五单元 第4章 第1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A 1a~1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Module7 Unit3(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宁夏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阿里巴巴管理精髓管理者必修的24招
- 西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学课件
- DB3202-T 1026-2022 无锡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单位等级评定规范
- 产品设计材料及工艺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普通地质学教材
-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 2021年云南省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详解)
-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真题及答案近五年合集
- 物业管理工作流程图全套2
- 防蝇防鼠防虫害情况记录表
-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