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对外贸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福建对外贸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对外贸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

术专业建设方案【最新资料,W目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概述(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三)初步形成了以物联网职业标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四)校内外实训基础条件初具规模(五)教学团队结构基本合理(六)目前存在的不足二、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总体目标(二)专业发展具体目标(三)人才培养目标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二)课程建设(三)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四)师资队伍建设(五)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七)专业群建设三、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一)改革举措(二)保障措施四、绩效考核指标五、建设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一)建设经费预算(二)建设进度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概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于2010年,是我院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也是福建省教育厅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我院作为福建省两所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单位。2011年计划招生30人,报到28人,报到率为93%。我院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引入典型的应用案例,与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安博教育集团、福州实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办学,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加大物联网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入,拥有校内专业实训室8间,校外稳定实训基地5个。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外聘兼职教师2人,共1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双师及双师素质型教师9人,占专业教师的75%。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了一支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团队。我院与物联网相关的专业还有: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与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这几个相关专业涵盖了物联网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以及信息处理整个过程。整合这些专业,可以培养出物联网的设计、维护、技术支持、软件开发、市场营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出了以“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院提出的“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学院与安博教育集团、福建新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订单班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企业直接参与育人的全过程,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共同制订专业的技能项目及能力标准,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实施,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遴选,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任务,共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共同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共建教学团队,共抓专业内涵建设,把学校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学生培养员工化,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使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进入“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订单培养”模式的内涵,有效地解决了“委培式订单培养”存在的诸如企业订单难以融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学校与订单企业脱节、培养的人才只局限在“订单企业”而使学生就业面窄、订单合作可持续性差等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本专业学生实习难、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等问题,使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就有工作,能够适应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质量较好,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三)初步形成了以物联网职业标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我院成立了以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物联网供需双方的要求,按照“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开展研讨、论证,制订了定位准确、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物联网工程》为理论课程,形成了以《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现代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ARM平台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技术》、《信号与系统》、《Linux/Unix系统管理》、《RFID技术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与《Matlab》为核心的技能课程,实现了以物联网综合实训中心为实训平台,融感知、通信、智能处理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四)校内外实训基础条件初具规模1、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专业实训室按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需具备的素养和技能,学院建立了软件实训室一间、网络实训室一间、电子商务实训室二间,建立了新大陆、安博培训基地,为仿真实践教学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表1校内实验、实训室一览表序号名称实训项目利用率1公共微机室一VB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100%2公共微机室三web程序设计、数据库、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100%3软件实训室软件开发100%4供应链管理实训室物流配送100%5网络实训室一网络实训课100%6ERP实训室一ERP实训100%7语言实训室一大学英语口语100%8ERP沙盘实训室二ERP实训课100%9数据库实训室二数据库实训100%2、产学结合共建校外产学研实训基地充分依托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安博教育集团等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与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校企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结合课堂、员工培训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实习环境,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物联网设备,就是我院的实训基地设备。学生通过参加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物联网实施项目,有机会亲身经历和运用物联网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维护等全部流程,广泛地熟悉生产环节与生产流程,了解了企业和本行业的概况以及企业的氛围和工作方式。表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实训基地名称成立时间容纳人数1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2002安博教育集团昆山培训基地2010年6月20003新大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0月1004福州商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7月20(五)教学团队结构基本合理多年来,学院坚持“培养、引进结合,专职、兼职结合”的方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社会声誉高、充满活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现有专职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人;其中有硕士学位10名,占专任教师的83%,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人,占专任教师的50%;双师结构比例为75%。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基本合理。此外,从生产一线聘请了2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六)目前存在的不足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专业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改进。(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在不断的探索与完善过程中,其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质量监控体系还需不断的完善,内涵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2)专业开办时间比较短,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虽然课程建设与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高。(3)教学团队总体水平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中高级职称比例、兼职教师数量、教师总量以及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4)实验实训条件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还不够紧密。应进一步充实完善校内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加强与企业更加紧密的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顶岗实践、毕业就业等提供良好的条件。二、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总体目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中,按照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改革建设。校企合作紧紧围绕“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校企合作层次,深化合作内涵,提高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经过两年的努力,在校企合作运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我们将努力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结合,集教学、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基地。紧紧围绕“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物联网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建设目标,并带动电子商务、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与信息技术等专业构成的物联网专业群的整体提升,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二)专业发展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多渠道引进企业人力、物力、资金以及技术上的资源,走合作办学之路。坚持“订单式”培养,提高订单就业率与培养质量,使订单就业率达80%以上,100%毕业生取得物联网应用资格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和规格,建立在职业标准下的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人才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2、课证融合的建设目标为了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具备物联网应用“实施、开发、维护”三个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项目建设小组与行业企业合作,参照相关职业岗位标准,以物联网岗位工作流程,构建与“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物联网应用实施<_物联网应用实施<__討物联网应用开发J1物联网应用维护n」L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物联网综合实训1毛邓三概论思品与法基形势与政策1毛邓三概论思品与法基形势与政策1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导论就业指导二指导I体育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基础微机接口单片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IT职业英语物联网技术概论图1:课程体系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教材建设,确定该专业的系列教材编写计划,成立了由承担教学任务的

教师和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教材编写组。争取用2年时间将本专业全部课程建成院级优秀网络课程,实现教学资源上网共享,建成齐全、共享的专业资源库,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课程小组开发课程及教材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课程小组开发课程及教材的示意图3、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实训条件的建设紧紧围绕专业职业能力进行,通过校企共建,到2013年建成具有专项实训能力、模拟仿真功能和校内物联网综合实训能力的物联网综合体验中心,力争建成为省示范性实训基地。为学院物联网类学生提供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场所。另外,不断开拓校企合作的产学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产学结合课堂、员工培训教室”与“专业工作室”,满足“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完善校内实训中心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等制度,加强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完善学生实训、实习评价标准体系。4、教学团队建设目标通过2年建设,至2013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人数达20人左右,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8名;兼职教师6名。要求所有专职教师必须参加企业项目实践,鼓励骨干教师参加企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使讲师以上专任教师的讲师以上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达90%。形成专兼比例合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利用与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校企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结合课堂、员工培训教室”和校内物联网实训中心,面向社会、行业、对口院校开展技术服务、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等工作。每年为海西建设培养物联网人才不少于100人,每年为社会培训物联网技能型人才不少于200人,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每年150多人次,通过函授或网络学堂的方式,接受大专学历教育不少于100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建立“专家工作室”,为中小企业提供物联网应用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三)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基本理论,具有物联网应用项目基本开发能力。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从物联网应用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物联网应用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构建的基于校企合作的“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新模式,不仅要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证书内置”,而且要求实行岗位导向的项目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真正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通、课程与职业证书融通、课程与业务项目融通,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并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重点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充分发挥我院作为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物联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的作用,引进优质资源,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要加大与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安博教育集团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产学”合作力度,按照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大力开展“工学交替”的项目教学改革,在课堂理论学习、校内仿真模拟操作的基础上,把学生放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中去,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通过业务项目的实际体验获得实战经验。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在某一职业领域的能力与素养,并使其逐渐形成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观。本专业的培养模式为“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建立如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强调专业针对性、实用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性的结合,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将科学规范的认证体系融入教学过程,同时与相关人才需求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和实境实训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物联网相关企业的一线岗位,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表3: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人数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企业及学院自筹合计学校企业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1市场调查24482244416刘文海周几2校企合作44482244416李忠森周几合计881644844832(二)课程建设按照“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岗位一一能力一一课程”的岗们导向教学改革,开展双语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推广网络课程、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重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1、优化课程体系推行“课证深度融合”,不仅要使学生具备适应毕业时就业岗位的职业标准,还要根据岗位类别,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并有所侧重地、有所选择性地、采用主(辅、选)修方式培养行业通用技能与跨行业职业技能。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分析,按照培养目标确定的物联网专业主要是为物联网企业培养应用实施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人员的定位,我们把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包、考证基础包、职业技能考证包和就业包等四个部分。主要实训项目如下表所示:

表4: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周)项目性质序号项目名称总周数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23456实训项目1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12单片机技术基础实训113嵌入式设计实训114数据库设计实训114AR平台开发实训225顶岗实习8446毕业实习1010总计2411156102、“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项目教学改革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物联网应用实施、应用开发、应用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四个岗位能力培养实施方案,开展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工学交替”的项目教学改革。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行业兼职教师为主导进行实训指导,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求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教学场所上,探索课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的一体化。t冈位J一*任务丿一4职业\叭能力丿一物联网应用实根据4个工作通过工作任根据职业能力施岗位实施典型务,确定完成的实际需要,物联网应用开工作任务分工作任务需要设计专业课程发物联网应用维护物联网应用技术支持析,确定了12个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

图3“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项目教学流程图具体的建设思路:根据物联网产业的工作需要,分析工作岗位;根据四个工作岗位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12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设计专业课程。下表是各种岗位的能力要求和具体的课程设计:表5: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课程名称物联网应用实施工程师C1-1:能够读懂系统说明书并编写相关文档C1-2:掌握传感器的分类选择、安装使用C1-3:掌握智能识读设备的安装与使用C1-4: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C1-5:掌握PC平台与传感网的接入C1-6:掌握网络组建与布线的基本能力C1-7:现场调试的能力传感器及接口技术网络通讯技术RFID技术与应用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C2-1:与用户沟通并收集、整理和准确分析用户的业务需求C2-2:感知层的数据米集及控制C2-3:掌握PC平台的数据米集处理C2-4:windows应用程序与web编程能力C2-5:网页设计能力C2-6: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能力C2-7:程序调试的能力程序设计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于.net的Windows程序应用开发.net程序设计实训嵌入式应用开发手机应用开发基于.net的Wei:应用开发物联网基础实训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应用维护工程师C3-1:掌握智能设备的安装与使用C3-2:物联网平台的日常更新、维护、统计报告C3-3:物联网应用系统配置维护物联网技术概论传感器及RFID技术Linux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C3-4: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C3-5:物联网信息安全防护C3-6:物联网应用项目功能培训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应用技术支持人贝C4-1:用户沟通能力c4-2:语言组织分析能力;C4-3:参与编写技术解决方案;C4-4:能为配合销售人员完成项目方案设计;C4-5: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安装与使用能力;C4-6:协助工程实施及售后服务;C4-7:协助并参与研发阶段的测试工作;C4-8: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维护的能力;计算机电路基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3、网络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把专业主干课程建成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在网站上发布课程简介、课程大纲、考核办法等,学生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一目了然。按照提供的每一章的学习要求、教案、电子课件、习题,学生在网上可以完成课前预习、课程学习、课后练习,还能实现在线辅导。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上网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材料,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和展开自我学习的评价。至2013年,网络课程总数达到12门,覆盖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图5网络课程建设示意图在建设期内,初步建成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开放,实现课程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图6教学资源库组成4、校本教材建设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没有现成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企业,对应用实施、应用开发、系统维护、技术支持等岗位职业技能进行过程和任务分析,形成清晰的工作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典型应用案例”的校本教材,此类教材除了满足学校教学需要外,还可以作为企业培训教材。为此,我们计划加强与新大陆集团、安博教育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的力度,2011年完成《物联网工程》、《RFID技术应用》、《数据库实训教程》等8门课程的教材开发。校本教材编写理念:采用的是以应用实施工程师、应用开发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人员等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5、精品课程建设本专业将大力开展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至2011年,力争把《C语言程序设计》、《物联网工程》2门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2013年力争把《物联网工程》申报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表6:分年度专业课程建设规划表指标名称分年度实现数合计已建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省级精品课程(门)11院级精品课程(门)112网络课程(门)323311“课证融合”校本教材(本)11226表7:课程建设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学院自筹合计学校企业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2013224221128刘文海周几2物联网工程201322221125李文祥李文亮3C语言程序设计20132222115李忠森葛鹏4数据库应用2013222王璇卢佩华5物联网综合实训201322222黄宗篇林志强6专业教学资源建设201322421310白清源周几合计881644844832(三)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依据空间结构与物联网工作现场相吻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实训中心,使之服务岗位教学的功能更加突出。今后2年,投入250万元更新现有实训中心软硬件设备,充实软件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的硬件配置,使实训中心功能更加完善。至2013年,物联网实训中心拥有的实训室有5个,以满足物联网专业及专业群实训教学的需要,满足开展职业考证培训和鉴定的需要。并使物联网实训中心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全省性的示范中心和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共享实训中心。建设期内,完成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物联网接入技术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实训室和实训基地软环境建设。(1)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建设目标:建成物联网综合实训室。提高学生对各类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识读、ZigBee自组传感网、数据通信、物联网三层结构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对自组传感网、自动识别设备以及物联网三层综合应用等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组建、架构和维护物联网的软硬件知识和能力。建设内容:计划投资70万元,于2012年新建物联网实训室,主要采购物联网通用实训平台15套、移动终端设备25套及相应的配套设备和15台电脑等。表8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预算表实训平台主要设备功能台套数(工位数)需要场所面积建设资金预算(万)物联网综合实训室物联网通用实训平台集各种传感器、RFID设备、二维码识别设备、ZigBee传感网、物联网三层构架与一体的综合物联网实训平台。1580平方米36移动终端设备在高职物联网教学体系框架中,有机地集成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自动识别技术等最新实用技术,实现了移动物联网设备的应用软件开发实训。2512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仿真教学,远程控制等154配套设施实训室装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静电地板、实验桌椅、机柜等14小计56(2)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建设目标:针对我院的特点,结合物流专业,建立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提供专业认识、科技创新、科研、毕业设计等实训内容。以物流工程项目为实训方式,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对实际物联网应用项目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通过物流行业背景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设内容:计划投资60万元,于2012年改建原有的供应链实训室,成为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主要采购计算机15台,1套物流接入技术实训系统及实景演示相应的配套设备。

表9: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预算表实训平台主要设备功能台套数(工位数)需要场所面积建设资金预算(万)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物流接入实训系统改建原有的供应链实训室,引入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网络视频监控等最新实用技术,以供应链实训室为应用对象,实现供应链中常见的智能控制、远程控制、立体化仓库自动管理等主要实训功能,同时可以扩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网关等功能。1200平方米24供应链管理实景演示软件制造真正的现代供应链管理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使用、控制现实生活中的供应链自动管理。116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仿真教学,远程控制等154配套设施实训室重新装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静电地板、实验桌椅、机柜等14小计48(3)物联网应用实训室建设目标:本实训平台可以进行体验性实验、操作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学生通过智能宿舍管理系统,掌握信息可追溯业务、学院智能交通系统和物联网技术概念性知识,了解各种典型的物联网业务应用模型。建设内容:计划投资120万元,于2013年新建物联网应用实训室,主要采购智能宿舍管理实训系统和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联网)实训系统各1套。

表10:物联网应用实训室预算表实训平台主要设备功能台套数(工位数)需要场所面积建设资金预算(万)物联网应用实训室智能宿舍管理实训系统以学生智能宿舍管理系统为范本,进行学生宿舍的智能管理设计,具有鲜明的物联网技术特征。1100平方米40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联网)实训系统通过智能车联网演示系统了解智能交通的原理和功能,运用远程控制实现车流量、红绿灯、公交调度等功能140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仿真教学,远程控制等148配套设施实训室装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静电地板、实验桌椅、机柜等18小计96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行“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行开放办学,把学生放到生产、服务第一线中去,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在某一职业领域的能力与素养,并使其逐渐形成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因此,必须重视产学合作,建立一批与职业岗位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此,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一是通过“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型的教学模式,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二是选派教师到这些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三是通过共建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帮助。至2013年,在现有4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12家校外实训基地,使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6家,每年可容纳200多名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训。表11:实训实习基地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企业及学院自筹合计学校企业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1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2013323216168856刘文海周几2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2013242416168848李文祥李文亮3物联网应用实训室2013444488444496李忠森葛鹏合计5644100202040164460200(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台湾相关院校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派遣专任教师到企业中实践、出国进修等途径,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一支具有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2年建设,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不少于90%行业兼职教师至少达到10人。现教学人员中多人是劳动厅全国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技能鉴定专家组成员。80%勺教师是双师素质型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又强。表12:师资队伍规划表类别现有教师培训和培养引进目标高级职称4116中级职称44210初级职称426双师型教师86418硕士学历以上教师83516专业教师总数12820兼职高级职称以上教师5510建立“校企互聘互管”机制,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教师评聘机制、制度保障体系、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激励机制等。注重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和制度化,确保专职教师每年下企业顶岗实践,教学团队建设途径如图7所示。图7教学团队建设途径1、专业带头人通过聘请和培养等多种途径,建立一支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队伍。通过到国内外相关院校或着名IT企业培训学习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使他们成为省内物联网行业专家,能解决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能主持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参与教学设计与实践指导工作;组织本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主持科研课题。刘文海、李忠森为校内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对象。具体培养措施为:到新大陆科技集团、神州数码公司、星网锐捷网络公司、鼎捷软件公司、福建中教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项目实践与开发;组织本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社会服务;利用闽台合作先行校的优势,选派带头人到国内外相关院校访问学习,选派到台湾或国外访问学习和交流。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台湾相关院校教授作为校外专业带头人。聘请新大陆科技集团技术总监林志强为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专业带头人,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清晰的思路,掌握行业企业的最新用人需求,熟悉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能将企业最新技术、最新工艺引入教学,使学院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技术发展同步;能与校内专业带头人一起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制订课程建设标准,主持或参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带动教学团队的技术应用与研发。2、骨干教师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合作院校或合作企业培训学习,培养4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行业企业相关实践经历或行业权威资格证书的骨干教师,能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主持或参与教科研课题,具有社会服务能力,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承担1-2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动手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强专业骨干教师1名,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中级以上职称,能够完成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任务。2012年,选派林晓佳老师到台湾合作院校学习;2013年,选派一位教师到台湾合作院校学习;选派一位教师到新大陆科技集团培训学习,通过2年建设培养4名骨干教师。3、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依托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新大陆物联网学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势,建立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1)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加大对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教师到产学合作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参与工程项目、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等途径,培养教师的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培训,实现所有教师都拥有物联网职业资格认证相关证书,多名教师拥有国际IT权威认证证书。按照教学要求培养2名物联网应用工程师。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少于1个月,2年内每位专任教师至少有4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通过2年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2)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双方共聘共管,从新大陆科技集团、安博教育集团、神州数码公司、星网锐捷网络公司与本专业紧密合作的企业聘任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项目教学、指导项目实践、指导顶岗实习、指导实务专题、指导毕业设计等),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与专任教师结对,在教学能力、动手能力、教研能力、科研能力方面相互取长补短;实施项目、任务带动制,通过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服务、科技研发等项目带动专兼职教师快速成长。每年召开系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培养、专业建设、企业兼职教师情况、学生科技活动等问题的研讨。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兼职人员工作任务书,兼职人员根据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填写教学手册,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将兼职教师考核管理纳入企业管理机制及学院和系部的管理机制,形成良性互动,对学生测评优秀和考核优秀的兼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建立30名兼职教师的资源库,加强兼职教师档案管理。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培训,安排兼职教师参加专业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具有的企业背景优势。建立“兼职教师津贴”制度,按专业带头人(高级)、骨干教师(中级)和一般兼职人员(初级)三个层次给予“兼职教师津贴”,并按实际授课课时计酬。通过2年建设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兼职教师教学水平,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师资队伍所需建设经费见下表13所示表13: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人数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企业及学院自筹合计学校企业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1专业带头人2448224414刘文海周几2骨干教师4224224410李忠森周几3双师素质9224224410黄宗篇周几4兼职教师30224226白清源周几合计101020448841240(五)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以“工学结合”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调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质量监控体系应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形成决策有组织、保障有措施、监控有目标、评价有机制、反馈有通道、改进有方法的质量管理闭环系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构建源头保障、过程监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源头保障系统以课程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等为保障要素,建立教学各环节标准化规范制度,实施全方位的源头保障。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突出课堂教学、生产实践与顶岗实习、考核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监控,并实行全程监控与定点监控、全方位监控与重点监控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源头、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全过程有效监控。把教学监控与师生的培养、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激励、导向功能。2、构建双重双线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抓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调研报告)三个关键环节,实施标准化规范管理,构建双重身份管理、双线三层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在企业实践时,既是学生,又是员工;我系与企业的具体部门对学生形成两条线的监督管理。通过坚持建设共建、共享、共管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等长效机制,保障校外实训基地有效运作,提高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实践水平。指定实践教学规范与管理规定、实习计划、实习协议、实践教学运作管理规定、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学生管理规定、顶岗实习日志(周记)、实习指导记录等,建立学生实践工作经历档案,加强过程监控,定期或不定期到实习单位督导检查,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实习生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双线、三层管理,考核评价实习过程与效果,由实习企业与学院给实习生颁发轮岗、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3、构建外评内控的教学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教学评价与诊断系统收集整理各类文件的评审指标,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师授课质量、毕业论文质量、毕业生质量等建立操作规范制度,建立院系并行推动的管理者自上而下的内控体系和学生与企业推动的受益者由外及内的评价体系,引入企业与社会评价,以评审指标和评价标准为质量诊断的标准。全程评价与质量诊断,形成外评内控的特点。4、构建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反馈与反应系统质量反馈与反应系统形成多渠道反馈并存、持续改进的机制,本专业应以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健全以工作简报反馈、网络实时反馈为主,电子邮箱、电话联络为辅的质量信息双向反馈通道。一方面对教学管理工作动态、专业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及时发布,另一方面,对教学评价、调查、座谈、问卷、检查、听课、网络等渠道构成的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快速反应,实行自我调控的质量诊断与预警。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时给出诊断、提出建议,并运用优秀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奖励制度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5、建立动态调整的体系自我完善机制明确各系统的责任部门与工作职责,加强纵横向信息沟通,协调互动,以质量诊断和反馈信息为依据,以持续改进为目标,适时、适度扩充质量监控点,完善组织运作方式,促进体系的自我完善;以内部质量体系为依据,通过外部实践验证其适宜性,同时,根据外部诉求建立一个各方认同的标准体系,通过学院内部验证其适用性。通过双层验证的质量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设计出新流程并且实施,定期绩效评估、改进细节,形成开放灵活、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以确保体系适应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表14: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人数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企业及学院自筹合计学校企业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24484412刘文海周几2实践教学管理模式53368814李忠森周几3质量评价与诊断系42468814黄宗篇周几统合计911201282040(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在全国职业院校引领示范、对口支援;行业企业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社区文化建设及闽台合作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工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国新型工业道路建设服务。1、引领示范经过三年的建设,使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成为全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师资团队建设的示范、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带动全省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并辐射相关专业群的专业建设。2、对口支援对口支援1-2所全省高职院校,为其提供专业建设指导。通过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对口支援学校授课、讲学,安排对口支援学校教师到我校交流学习等途径,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产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以提高相关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3、技术服务在10家企业建立教授工作室,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物联网应用开发、系统实施、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帮助。校企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4、培训服务社会培训,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将我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建设成为管理规范、硬件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成为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行业、企业提供网络管理员、网联网技术员、程序员和软件设计师等职业资格鉴定服务。师资培训,积极参与福建省高等学院物联网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与福建其他高职院校建立一体化师资培训合作机制,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完成培训包开发,为外贸行业培训师提供师资培训,到2013年,为外贸行业培训物联网人才600人。学生实训物联网实训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使功能进一步发挥,成为全国职业院校共享实训中心。2013年,接受兄弟院校学生来校实训100人。5、闽台合作利用闽台合作交流先行者的优势,依托本专业强大的师资力量,结合引进台湾优质的职业教育师资和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学院与台湾高校合作共建的优势,为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培训人才。与台湾物联网专业发展比较好评高校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在继续发挥闽台合作交流推动者的基础上,加大与包括台湾建国科技大学、育达科技大学等在内的台湾大中专院校的师资交流、学生交流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研讨活动,推动闽台高职院校合作交流进一步发展。表1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建设经费(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入企业及学院自筹合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学校企业1培训服务2013年2244刘文海赵民2技术服务2013年224448白清源陈继欣3闽台服务2013年134444412刘亮元于伟合计5712884424(七)专业群建设1、专业与产业对接依托物联网应用技术重点建设专业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带动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协调发展。把这5个相关专业整合成为物联网工程系,由此带动其他5个专业的发展。促进学院物联网专业群与物联网产业的对接。2、教学团队建设培养专业群相关专业教授或博士学位副教授专业带头人4人,培养副教授或博士学位讲师骨干教师8人;引进副教授职称教师4人。至2013年,专业群相关专业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8人,其中教授或博士学位副教授4人,副教授或博士学位讲师12人;企业兼职教师总数达到28人以上。3、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优化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中心的功能,实现专业群实习实训环节资源共享,新建传感器技术实训室;建成30家专业群相关专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表16专业群建设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建设经费(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入企业及学院自筹合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学校企业1专业与产业对接2013年4488刘文海赵民2教学团队建设2013年44444412白清源陈继欣3实训实习基地建设2013年44444412刘亮元张欣尧合计8816888832三、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一)改革举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导,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助,教师主要起过程指导作用,逐步实现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具体的工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基于物联网实施、开发、维护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逐步掌握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积累了工作经验,同时也获得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企业文化等工作过程性知识,增强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最后通过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实际项目岗位进行工作学习,由企业按企业员工标准进行工作考核,具备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培养。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渐进式培养物联网专业技术领域岗位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改革。(1)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小组讨论分析各个学习领域课程,包括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分析,达到该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结合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情况,企业实际岗位的工作内容,开发和设计各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采用项目教学。教学项目分为真实项目和单元项目,一门课程围绕一个真实项目或多个单元项目开展教学,教学内容打破理论知识加课程实验,以项目为导向,按照具体项目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过程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置身“工作过程”,

通过工作学习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如《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学习情境如表17,其它课程将陆续开发。表17: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部分课程学习情境汇总表序号学习领域学习情境1学习情境2学习情境3学习情境4学习情境5学习情境61《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认识RFID应用RFID应用开发技术RFID资讯系统开发RFID应用方案设计为了更好地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必须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该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学习目标、工作和学习的内容、学习组织形式与设计、学业评价等。以《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见表18所示。表18:《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学习领域):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时间安排:54课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职业行动领域):网络用户提出RFID应用系统的要求,应用开发技术人员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针对用户要求开展需求分析,明确应用系统的内容,服务的对象,各种不同对象使用的权限,然后设计合理的RFID应用系统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并按工作计划开始实施,实施结束,依照用户各方面的服务要求开展测试,对于不能满足的系统功能及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最后经过相关评价小组的评估,形成验收报告提交给用户。学习目标:学会与用户的沟通交流,能针对用户要求,协助进行需求分析。能根据需求分析,协助编制RFID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于实训指导书,制定工作计划,并按工作计划完成各项RFID应用项目的开发。学完该课程了解自动识别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识别码、理解RFID的概念、发展史、基本原理及特性等基本知识;掌握RFID标签及读写器基本知识、了解RFID技术标准与通讯协定、了解RFID资讯平台及其使用、掌握RFID行业应用及应用系统实现;了解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工作与学习内容工作对象:网络用户提出的RFID应用功能需求选购自动识别、RFID设备及标签RFID应用系统的开发RFID应用系统工具:自动识别、RFID设备、标签及设备说明书应用系统任务书RFID资讯平台软件国家RFID技术标准及其它相关资料工作方法:1.与用户沟通交流,明确用户需求,针对需求进行分析。对工作的要求:组内成员之间、各项目小组之间、员工与完成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从安全性、快速、可扩展性及满足顾客的需求来确定RFID应用的解决方案。

的测试与维护制定工作计划,按计划安排项目成员开始实施项目。填写验收报告,提岀验收申请,通过验收。按用户要求完善系统,协助后期运行维护。劳动组织:由项目小组长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需求分析讨论出现不明确问题与网络用户进行沟通交流制定工作计划,分配项目组成员实施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完成后,由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完善由监理员进行项目验收满足顾客对RFID应用的功能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RFID技术标准规范。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评价与反馈。具有服务意识。学习组织形式与设计: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由教师设计的典型教学单元项目,包括RFID设备的选型、串口使用、RFID初始化、RFID设备读写、RFID钱包管理、RFID应用系统、RFID方案设计等项目,学生4-6名组成一个项目小组,每个项目小组指定一名项目负责人,教师采用现场教学法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传授,到计划的实施阶段,则以项目小组为主体,教师指导项目小组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实施项目,让学生从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业评价:力口强对各学习环节的考核,由教师和项目小组成员参与,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和各子项目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学生综合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及工作态度及团队合作能力。《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岀RFID行业应用、RFID设备、串口使用、RFID设备初始化、RFID设备读写、RFID钱包管理、RFID应用系统开发、RFID方案设计等图9《RFID技术及应用》教学单元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资源,对每个单元项目进行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实施场所、实施时间安排、实训环境准备人员、指导教师、评价小组成员、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生基础、项目说明、项目教学过程、项目验收标准等,以《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单元3“串口使用”为例,如表19所示。

表19:单元3“串口使用”的具体教学设计表教学单元名称DHCP艮务器的架构与管理实施场所物联网实训室课时4课时环境准备人员实训教师指导教师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评估小组成员专兼职教师、各小组组长教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了解串口的通讯编程和工作原理,具备使用串口进行通讯的能力,具备编程的基本知识能力学习任务:根据项目设计的开发场景,进行串口使用的规划,方案设计,并按计划进行串口设备的安装、配置,经过测试进行功能验证和故障排查,达到项目验收要求。学生基础:经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掌握c#的windows应用程序基本开发知识,了解程序调试的方法。项目说明:1、项目场景介绍某串口通信要借助两个串口来实现,请设计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应用程序完成两个串口间的通讯,已测试串口是否可正常完成通信。2、项目任务:在c#中实现以上项目场景的要求。项目教学过程:将学生分为9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每组4〜6人,一个实验平台,按照项目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过程环节来开展教学,实现边做边学,从做中学。1、资讯教师给岀项目,分析项目的网络场景,让学生了解串口通信的过程,明确学生这个教学项目要完成的任务。2、计划要求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项目说明进行讨论、分析,规划串口通讯的功能实现的各项内容配置。3、决策制定岀串口功能实现的方案,画岀程序流程图,并由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工作任务,明确项目开发的步骤及完成的时间。4、实施小组成员按方案和工作任务安排进行项目开发实施。5、检查项目开发完成后,小组成员对串口的通讯测试检查,通过查找两个串口的是否可以发送与接收,如果未达到要求,则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和排除,并记录测试检查日志。6、评估项目经过自己检查,提交给评价小组进行验收,评价小组将对项目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评分,并要求小组提交所有的项目过程材料(包括方案和排障日志)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中指导,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回答和解释学生提岀的疑问,从而让学生学习到该教学项目所应该掌握的部分知识内容。教学项目验收标准:1、必须在正确配置两个串口的基本参数,如果没有对应设备,应掌握用虚拟串口来实现2、必须保障串口可以发送与接收数据。3、必须排除串口是否被占用。4、在程序必须给岀适当的注释或错误处理。5、分别给岀一组数据进行测试。6、用口监视程序验证所接收到字符为发送串口所发送。

《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强调实践技能的考核,通过引入企业考核标准,建立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与项目成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具体如表20所示:表20:《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考核表考核项目素质考核项目建设方案等资料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考核项目成果评价评分比例10204030实施方法由评价小组根据各由评价小组根据各小组由指导老师根据各由评价小组根据各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制定的各项项目建设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团队合作情况综合案及项目实施的过程材程中的操作情况、况,测试与验收的考评料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进行综合考评操作测试、答辩情况进行评分达标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工作认真,无缺项目建设方案合理可操作熟练,符合规项目按时完成,能课,迟到次数不超行,方案方案书写有条范(16〜20分)达到用户需求和验过2次(扣0.5分/理,内容完整(10〜12在指定的选题中收标准(16〜20次),遵守工作纪分)、项目实施的过程材选取一道操作题,分),能按要求熟律和工作规范、能料的合理和完整(6〜8在指定的时间内,练地进行测试(8〜与小组成员团结合作(8〜10分)分)对题目进行分析并进行配置操作。能较熟练地按要求进行配置操作,并能流利地回答问题(16〜20分)10分)工作较认真,迟到项目建设方案较合理可操作较熟练,基本项目大部分能按时次数不超过4次行,方案方案书写较有符合规范(12〜15完成,基本能达到(扣0.5分/次),条理,内容较完整(7〜9分)用户需求和验收标缺课次数不超过2分)、项目实施的过程材在指定的选题中准(12〜15分),次(扣1分/次),料的基本合理、较完整选取一道操作题,能按要求较熟练地工作态度较端正,小组成员合作较好(6〜7分)(4~6分)在指定的时间内,对题目进行分析并进行配置操作。基本能按要求进行配置操作,并基本能正确回答问题(12〜15分)进行测试(6〜7分)

迟到一次扣0.5分,缺课一次扣1分,上课做与本课程无关的内容一次扣1分。态度不端正,两次以上屡教不改的,或缺课超过1/3课时,此项目不给分。项目建设方案不合理,无可行性,方案方案书写杂乱无条理(1〜6分)、项目实施的过程材料的不完整(1〜3分),无项目方案(0分),无项目实施过程材料(0分)操作不大熟练,有的不符合操作规范(6〜11分),操作不大熟练,大部分不符合操作规范(1〜5分),不会操作(0分),在指定的选题中选取一道操作题,在指定的时间内,基本能按进行一些配置操作,对提岀的问题能做一些回答(6〜11分),配置操作只能完成小部分,回答问题不正确(1〜5分),无法操作,回答不出问题(0分)项目有小部分未完成,未能很好地能达到用户需求和验收标准(6〜14分),项目大部分未完成(1〜5分),项目未完成(0分),基本能按要求进行测试(1〜5分),不知如何测试(0分)备注(2)教学方法改革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校企合作专兼职教师共同结对子开发教学项目,完成教学及技能指导。教学安排上,以专任教师为主导;教学执行上,任务明确。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项目教学、指导项目实践、指导顶岗实习、指导实务专题、指导毕业设计等),促使兼职教师形成教师角色意识,形成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良性机制。如《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以实际物联网应用系统中经常出现的项目为载体,安排在

校内专业实训室进行,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不同单元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具有RFID设备选型、RFID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教学组织形式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每3〜6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小组,根据不同的项目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项目小组长,由教师给出一个整体的教学项目任务,包括所有阶段的任务目标、进度要求、项目分组,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知识传授,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小组长负责带领项目小组成员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任务分析,明确其他成员的角色分工,内部成员既团结协作,又分工负责,即每人负责一项具体内容。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项目讨论分析,拟定项目实施计划,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积极参与项目实施,项目测试,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填写相应过程文档,项目完成后由评价小组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综合多种考核方式评定课程成绩,项目式教学过程如图4所示。教师队伍采用专兼结合,从行业、企业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员工工作特点采取主动适应、及时调整、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等方式进行指导和授课。在2年建设期内,使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形成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良性机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图10项目式教学过程图示(3)评价体系的改革本专业推进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由形式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形式组成的评价体系,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及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实现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技能的合理性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包括:笔试、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实施技能考核、岗位绩效考核、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厂商认证等多种考核方式。每门课程评价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考核方式相合的形式进行。如《物联网综合实训》等综合项目实训课程主要是通过项目开展的,课程考核旨在评价学生综合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及工作态度及团队合作能力,因而通常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在企业中开设的课程,如顶岗实习等,由企业与学校进行共同考核,企业考核主要以企业对学生的岗位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本专业还引入了职业资格鉴定和厂商认证来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目前职业资格鉴定有:信息处理员、物联网初级工程师。图11多样化评价体系(二)保障措施1、质量方针依靠行业,科学管理,追求卓越,以规范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打造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精实施、能管理、懂维护、会开发”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质量控制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打破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灵活性,针对工学结合、过程教学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调整质量管理方法与形式,突出过程监控与形成性评价,切实将管理的重点从固定的课堂或教学主体转移到变化的活动、过程中去;强调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学院指导教师跟踪制度、学生自我评价制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改进原有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以开放办学的要求,发动行业、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动态的反馈与保障机制,从而提升教学质量。(1)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把社会评价机构、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与监控等外部教学质量监控、与学校内部的教学督导、各部门的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管理,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后的表现,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把质量监控体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特别要深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比较、评价,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3)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完善各项教学质量的标准和质量管理流程,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确保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3、质量改进(1)持续改进将持续改进列入专业建设管理议程,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改进的具体活动包括:a)分析现状,识别改进区域,寻找改进机会;b)制定改进目标;c)选择改进方法;d)实施改进措施;e)分析、评价实施结果的有效性;f)将改进成果纳入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纠正措施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专业根据标准要求制定《专业教学质量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予以控制。工作质量督察为主管部门纠正措施要求:a)评审不合格;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c)评价确保不合格教育教学服务不再发生的措施需求;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4、质量服务与保障体系为保障本项目的顺利进行,成立以黄斌院长为组长、信息技术系主要领导和相关处室领导为重要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推动本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由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项目监控领导小组,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阶段性建设目标的验收,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控制和领导。根据建设内容的需要,成立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物联网接入技术实训室、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7个项目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与目标责任制。严格按照专业建设方案,制定翔实的分阶段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个项目的建设计划。我院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文化保障”等方面制定如下措施:(1)组织保障a、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学院成立本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推动学院各项建设项目的实施。组长:黄斌(院长、研究员)副组长:白清源(信息技术系副主任、教授)刘文海(信息技术系副主任、副教授)陈国宏(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薛红兵(财务处处长)刘亮元(信息技术系副书记)成员:李忠森(信息技术系软件教研室副主任)黄宗篇李文翔(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副主任)(信息技术系软件教研室)杨骏贤朱晓虹(信息技术系软件教研室)(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副教授)裴丽鹊(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副教授)许午言(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教研室)魏苑琦(信息技术系软件教研室)贺峰(信息技术系办公室主任)陈凤钦(信息技术系软件教研室)林丽金(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教研室)b、成立建设项目小组根据专业建设内容的需要,成立7个项目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与目标责任制格按照专业建设方案,制定翔实的分阶段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个项目的建设计划。1)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建设项目小组项目负责人:李忠森2)物联网接入技术实训室建设项目小组项目负责人:黄宗篇3)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建设项目小组项目负责人:陈国宏4)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小组项目负责人:朱晓虹5)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建设项目小组项目负责人:白清源6)教材建设项目小组项目负责人:裴丽鹊7)学生实习实训项目小组项目负责人:刘亮元(2)制度保障建立项目前期、中期和过程检查制度。项目评估监督领导小组在项目实施的前期、中期和末期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及时将检查情况通报项目实施单位。同时加强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项目的健康进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项目实施采取目标责任制,分解任务到教研室、到具体责任人,并落实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在实施过程管理的同时,出台《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和《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国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监督审查条例》等方案,使各项管理措施制度化;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出台《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奖惩条例》,提高项目实施的水平。(3)资金保障通过中央财政、学院自筹、企业和地方财政等四方投入,可以解决本项目的资金问题。作为省属公办高职院校,争取中央财政拨款250万元;企业筹款80万元;福建省财政厅、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投入专项经费100万元;学院自筹经费70万。(4)文化保障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我院将大力弘扬“弘毅、诚信、允能、笃行”的校训,发扬贸院艰苦奋斗精神,狠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活力贸院、和谐贸院”,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精神支持。四、绩效考核指标“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以“工学结合”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调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质量监控体系应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形成决策有组织、保障有措施、监控有目标、评价有机制、反馈有通道、改进有方法的质量管理闭环系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绩效考核指标如下:表21物联网应用技术检测指标序号项目内容与指标1人才培养“订单”率50%毕业生合格率100%一次性就业率》95%对口就业率》90%双证书获取率100%

序号项目内容与指标2课程体系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专业核心网络课程6门公开出版教材:2本编写校本教材:8本3教学团队建设新增专任教师8人,达到20人双师素质比例90%教授1人,副教授5人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8人新聘兼职教师4人,达到6人4实训基地建设建成省级示范性物联网实训中心扩建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室:1间新建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室:3间新建校外实训基地:16个5社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300人次/年培训师资:50人次为企业、社区科技服务:5项6专业群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骨干教师6人培养双师素质教师8人增加兼职教师4人新建实训基地15个五、建设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一)建设经费预算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时间为二年,计划投入资金400万元,其中2012年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