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_第1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_第2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_第3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_第4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中国对外领事关系节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对外领事关系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对外领事关系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领事关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节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对外领事关系一、

中国领事制度的渊源二、晚清时期三、民国时期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一、

中国领事制度的渊源

1、中外官方交往的历史始于汉朝

2、唐代的蕃长制被视为中国领事制度的渊源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一1、中外官方交往的历史始于汉朝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张謇出使西域。东汉(公元25年-220年)班超出使西域。公元97年班超又派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王派使臣来中国——中国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一2、唐代的蕃长制被视为中国领事制度的渊源原因?职务与作用与古希腊的“外国代表人”和罗马共和国的“外国人执政官”非常相似同享有治外法权的领事也有雷同之处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二1、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领事(1)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几次敲门(2)西方单方面派领事未被清政府认可(3)清政府为何不承认外国领事(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领事(5)诸列强在华攫取“领事裁判权”(6)诸列强在华各设租界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二1(1)、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几次敲门

1655年荷兰“这两使节事事都顺从中国人的要求。他们带来贵重的礼物,并且听凭这些礼物被人称为贡物,自己也竟这样称呼它,他们也拜领了优厚的恩赐;他们俯伏在皇帝前面,他们在皇帝的圣讳、诏书和宝座之前恭行了三跪九叩首的礼节;他们情愿以一个亚洲藩属向宗主国来朝贡的使臣自居。他们希望用这种行为在中国取得贸易特权,象他们在日本以同样的手段所取得的一样,但他们所得的只不过是被准许每八年遣使一次,每次随带商船四艘而已。”——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3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二1(1)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几次敲门

1719年俄国派团来华拟与清签约、设领留下一人做常驻领事1722年康熙时期被逐。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1816年英国再派阿美士德谨见嘉庆,因礼节问题被拒。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律劳卑义律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十三行同文街当年情景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南京条约规定外国可以

在华设立领事《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一)五口通商。根据条约第二条规定,将中国沿海城市广洲、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二)强占香港。根据条约第三条规定,把中国香港割让给英国,使得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三)勒所赔款。根据条约第七条规定,中国赔偿英国款项总计2100万元,分四年付清,包括赔偿鸦片费600万元,商欠费300万元,水陆军费1200万元。(四)协定关税。根据条约第十条规定,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协定关税是近代中国工业不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五)其它问题。英国可以在通商口岸派设邻事、管事等官;废除广东公行制度;释放卖国汉奸;英国管员与中国官员平等往来等等。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二1(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领事位被清政府正式承认的英国领事

1843年11月8日,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原驻印度马德拉斯军队上尉巴富亚以英国首任领事身份上任,成为个被清政府承认的外国领事。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向中国派遣领事。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二1(6)列强在华租界

租界:帝国主义列强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口岸或城市中划出作为列强国家侨民居留和进行经营活动的特别区域。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开了先例。当年英驻上海领事向上海道台交涉租了黄浦江边130亩地作为租界。1845年英国领事同上海道台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扩大到1080亩,1845年再扩大到2800亩。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身着龙袍的方苏雅(1900年)

方苏雅(AugsteFrancois,1857年8月20日—1935年),法国驻中国龙州、云南府(昆明)领事。法国摄影家。曾有人怀疑方苏雅穿的只是一件戏袍,但这确实是安南(今越南)皇帝的皇袍(现存于巴黎人类博物馆展览),样式与中国的很接近。从普通照片的角度来说这不算一个好创意,因为尽管方苏雅一向认为他的胡子能“增添威严”,但在这张照片里增添的却是喜剧性,用他的方式来说,也许是“如果在马戏团里出现准会获得疯狂的喝彩”。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上海租界内会审公廨在审理案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第9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二2、中国在外国设领之始(1)明清时期的传统思想是不管国外的华侨,因此没有在国外设领的考虑。红溪惨案

明廷:“所杀华人皆系私自出洋,罪在不赦。”乾隆:“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二2、中国在外国设领之始

(3)华工在外被虐引起清廷考虑在外设领。1872年在古巴、秘鲁的华工惨遭虐待,清廷于次年派留美学生主事陈兰彬、帮办容闳前往调查。根据他们的报告,总理事务衙门总署呈皇帝的奏折称:“必须照约于各国就地设立领事等官,方能保护华工,以免被外邦耻笑,启轻视中国之心。”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郭嵩焘(1818-1891)

清末外交家,清经世派学者。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苏松粮道、两淮盐运使、署广东巡抚。是近代中国首任驻英公使,后兼驻法公使。力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传播西方文明,遭守旧派攻击。著述颇多,著有《养知书屋遗集》、《使西纪程》等。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薛福成(1838-1894)薛福成,字叔耘,号庸庵,1838年4月12日出生在无锡宾雁里一个书香门第。1889年5月,朝廷对薛福成赏二品顶戴,以三品京堂侯补的身份担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著有《筹洋刍议》和《出使四国日记》。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

“西洋各国领事之在中国,权力犹大。良由立约之初,中国未谙洋情,允令管辖本国寓华商民,与地方官无异。洋人每有人命债讼等案,均由领事官自理,往往挚我地方官之肘。从此中国各口之枝节横生,亦实由于此。”“盖领事一官,在彼外洋,虽无管辖华民之权,实有保护华民之责。纵令妥订条约章程,必得领事随所见闻,与彼地方官商办,则洋官亦得借以稽查,而土人不敢任意苛虐。即驻洋使臣欲与外部辩论,亦必以领事所报为凭,方能使洋官有所顾忌。此领事一官所以不能不设之由,而已设领事之处,未尝无显著之效也。”——薛福成1890年《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保护华民疏》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清朝在外设领情况1877年新加坡胡璇泽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1878年任命范锡朋为驻日本横滨领事;陈树棠为驻旧金山领事。1879年任命刘亮源为驻哈瓦那领事。1885年任命黄锡铨为驻纽约领事。至1911年清灭亡时共在外设40多个领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中华民国时期的领事制度

按照国际惯例,中国采纳了国际上通行的职业领事制度和名誉领事制度。1916年公布了《外交官领事官官制》领馆分为总领事馆、领事馆、副领事馆3级领事官分为总领事、领事、副领事、随习领事、通商事务员5等3级领馆分别以总领事、领事、副领事为馆长,其下设副领事一人(实际仅在总领事馆)或不设,随习领事1人或不设。此外,每馆设主事1至2人,学习员不定人数。就每个领馆的编制而言,与前清相差无几。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中华民国时期的领事制度

早先的领馆命名颇不统一,有的用地名,有的用国名,自1932年6月后,“始确定领馆名称,从驻在地之地名。”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中华民国时期的对外领事关系

1949年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中国在外国设立了85个领馆;有33个国家在中国47个城市设立了196个领馆。撤废领事裁判权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一2、唐代的蕃长制被视为中国领事制度的渊源“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公元737年《唐律》在外国人聚居的地方任命伊斯兰教长一人,依照伊斯兰教风俗对进行管理。“海外诸国人聚居之所设蕃坊,置蕃长一人,管理蕃坊事务,以及招邀蕃商入贡之事”。——宋.朱或.《萍洲可谈》宋代蕃坊改为蕃坊司。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二、晚清时期1、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领事2、清政府开始在外国设立领事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二1(1)、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几次敲门1516年葡萄牙1516年(明正德11年)葡萄牙驻马六甲总督派员到中国要求通商,后被允许租下澳门——近代外国人到中国之始。《明史》《佛朗机传》的记载,“剽劫行旅”、“掠卖良民”。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页!二1(1)、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几次敲门1719年俄国1793年英国1816年英国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3页!1793年英派马戛尔尼代表团来华“尔使臣所恳各条,不但于天朝法制攸关,即为尔国王谋,亦俱无益难行之事,”如今后英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口岸交易……定当立时驱逐出洋”。——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朝》第118卷,宣统三年刻本“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无贵重……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26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4页!二1(2)西方单方面派领事未被清政府认可

1833年12月英单方面任命律劳卑为首任驻华领事,他于次年率军舰炮轰广州失败退到澳门。1836年英再派义律(CharlesElliot)常驻广州,清不承认其领事身份,称其为商务总监,不得与清官员接触,只能同商行来往。法、美也曾向广州派驻领事,同样得不到承认。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5页!19世纪十三行商馆区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中国对外贸易区,位于今天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路、南至珠江岸边、北至十三行路的一片地区。十三洋行形成于清初,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对外贸易。各国每次到中国朝贡,除带来给皇帝的贡品外,还带来大量货物。朝贡的船只到了广州后,贡使捧表进京朝贡,而其他货物则就地贩卖,然后“其船置办国需随汛回国”。这就形成了清初十三行对外贸易的起源。十三行的称谓是在康熙年间开始的,当时中国的行商在城外西南处建起了十三间“夷馆”专租给外国商人居住,故称十三洋行。十三行曾起过多次大火,直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1856年被烧毁,经历了17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广州“十三行”,只剩下位于西关的孤零零的地名。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6页!二1(3)清政府为何不承认外国领事

长期的封建社会,特别是自明朝至清朝的海禁和闭关锁国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包括生产关系、生产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在内都大大落后于西方。更可悲的是对此落后竟一无所知,包括不知领事为何物。

乾隆:“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惜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民俗易嚣,洋商杂处,必致滋事。”林则徐:“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情,震于英吉利其名,而实不知其来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7页!二1(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领事赔款里的笔是给英领事等

清政府共赔2100万两白银,其中笔就是给领事等:“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两偿补原价。”第二笔300万赔偿商人。第三笔900万赔偿军费。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8页!二1(5)诸列强在华攫取“领事裁判权”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规定,英领事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即中英两国国民在中国境内发生民事诉讼,由英国领事调解之后十几国列强纷纷效尤。英、美等国还在华设立法院。此情况持续一百多年。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9页!二1(6)列强在华租界1848年美国牧师文惠廉在上海虹口租地建教堂,并划为租界,1863年扩大到约8000亩。1849年法国在上海租地500亩作为租界,后扩大到2万亩。1849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扩大到8万亩。除上海外外国在天津、广州、重庆、福州、厦门、汉口、九江、长沙、沙市、烟台等共设30多处租界。有一国单管的,有几国共管的称公共租界。在租界里民政、警察、交通、财务、税收、教育、卫生以及司法权都由外国操纵,形成“国中之国”,外国领事成为“国中之国”的“太上皇”,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0页!方苏雅时代的中国,各地都有“官府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官府”的怪圈,因此经常出现官府与洋人互相借力的情况。这张方苏雅与其卫兵的照片似乎正表现了这种关系。实际上,方苏雅曾从官府手中救下其前卫队长的性命,而这支官府派出的卫队也数度帮助方苏雅从民众包围中脱险。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1页!结论西方的领事制度是作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进入中国的。中国被迫接受了西方的领事制度。西方的领事制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2页!再用数字来说明问题

据1935年的《外交年鉴》,当时共有77个国家在我国大47个城市设了196个领馆和办公室,遍布各省包括西藏、新疆。其中日本有44个、英国22个、法国15个、荷兰10个。连一些穷乡僻壤都有外国领馆。如吉林省的洮南县,日本早就在这里设了领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3页!二2、中国在外国设领之始(2)外国要清政府到国外设领。1860年,同俄国签订《北京续增条约》第八条规定:“俄罗斯国可在通商之处设立领事馆,以便管理商人;中国欲在俄罗斯京城或别处设立领事馆,亦听中国之便。”1868年7月清政府同美国签订《天津条约续增条款》,规定中国可在美设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4页!二2、中国在外国设领之始

(4)郭嵩焘等有识之士积极主张在外国设领。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5页!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6页!

“臣窃思领事一官,关系紧要,而南洋各岛,华民繁庶,若不统论全局,则一事之利弊无以明;若不兼筹各国,则一隅之情势无由显。”“大抵外洋各国,莫不以商务为富强之本。凡在他国通商之口,必设领事以保护商人,遇有苛例,随时驳阻。所以旅居乐业,商务日旺,即游历之员,工艺之人,亦皆所至如归。”——薛福成1890年《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保护华民疏》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7页!

薛福成就外国阻挠中国设领一事指出:“然之所以议之稍久,迄少就绪者,盖因立约之初,中国未习洋情,并不知华民出洋之众,于是单给彼在中国设领之柄,而无我在外洋设领之文。又各国开荒岛为巨埠,专赖招致华民,而洋人实属了了。一经我设立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