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裁篇第三章消息第三章消息体裁篇本章学习要点消息标题的构成及写作要求消息导语的分类及写作技巧常用的消息结构形式消息主体的写作方法第三章消息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一、消息标题的地位和作用二、消息标题的构成三、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四、消息头的基本形式及作用体裁篇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一、消息标题的地位和作用(一)概括主要事实,揭示核心内容(二)评价新闻事实,点明事件意义(三)激发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眼球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二、消息标题的构成(一)主题与辅题(二)单行题与复合题(三)实标题与虚标题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一)主题与辅题
1.主标题主标题也叫正题。它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通常居于显著位置,一般用来点明最主要的新闻事实,主题既提纲挈领,又浓缩全篇文章,所用字号最大。2.辅题辅标题是用来辅助主题的标题。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引题和副题。此外,近年来在新闻实践中运用比较多的提要题,也可以划入到辅题之中。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1)引题引题位置在主标题之上,又被称为上辅题、肩题或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新闻意义,引出正题。和主标题相比字号要小一些。引题通常以三种方式引出主题:以交代和说明相关背景、意义、目的、气氛、性状等手段引出主题;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使长主题短化;以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题。(2)副题副题的位置在主标题之下,又称为下辅题,就其位置而言,紧随正题,常对正题内容做一些补充说明。或交代正题的来源和结果,或补充新闻要素,或点明新闻意义的所在,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副题字号最小。(3)提要题提要题也叫摘要题,一般位于总标题的下方或上面,用以揭示或概括新闻内容要点。提要题一般用于较为重要或篇幅较长的消息。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二)单行题与复合题1.单行题一则消息可以使用单行标题,即只有主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表明新闻内容,让人一目了然。单行标题目前在网络媒体中应用最多。如:(主题)浙江“小升初”将禁止任何考试(《中国青年报》2013-02-05)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2.双行题双行题又分为以下几种:“引题+主题”、“主题+副题”、双主题。如:(1)引题+主题(引题)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主题)习近平:过年好,给大家拜年了(《中国青年报》2013-02-10)(2)主题+副题(主题)学生体验“火场逃生”(副题)广州中小学生消防爱犬教育基地昨启用(《广州日报》2011-07-20)(3)双主题叙利亚众多平民遭绑架美军称随时可赴叙作战(《中国青年报》2013-02-18)山西人拿出新证据钓鱼岛自古属中国(《太原晚报》2010-04-07)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3.三行题三行题是引题、主题、副题俱全的标题,且用三种不同字号的字体列出。以往在新闻实践中内容重大、篇幅较长的新闻多采用三行标题的样式以突出其重要性。(引题)哈尔滨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作风整顿(主题)窗口办事流程一把手走一遍(副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人民日报》2018-02-01)(引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主题)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副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国青年报》2012-12-05)在当代的新闻实践中,三行标题的使用率已经大大降低,大多数报纸通常会采用加大单行题、双行题字号的方法或使用通栏或跨栏标题来突出新闻报道的重要性。由此看来,主题、肩题、副题的功用以及特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编排需要,可以灵活发挥。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比如,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中,有时在副题之外还可以加提要题或者摘要题,提示消息的主要内容,既可运用于单篇消息报道,又可运用于组合性报道。如《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1日01版发表的消息《李克强同特雷莎·梅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中就运用了提要题:(主标题)李克强同特雷莎·梅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提要题)强调把握机遇,相向而行,推动中英关系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加速前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这是一篇较长的消息,运用提要题可以将文章的核心内容以更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受众可以在较短的篇幅之内就能对文章有大致的了解。同时提要题还可以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三)实标题与虚标题对新闻标题还有一种区分方法,即将新闻标题区分为实标题和虚标题。1.实标题实标题以叙事为主,交代新闻要素,使人一看标题即知新闻传递的主要内容。如:(引题)公开调查“地王”抑制异常地价(主题)国土部: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中国青年报》2012-12-19)这则新闻引题中交代了国土部公开调查“地王”,旨在抑制地价异常的事实,关注的是新闻要素中的“What”,主题则进一步说明国土局坚持楼市调控政策的态度,围绕的核心要素是“Who”和“What”。引题和主题都是实标题。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2.虚标题虚标题以议论说理为主,侧重表达愿望、阐发道理、评价事实。在标题制作中不管采用单行题、双行题还是三行题,都要求必须有一个实标题。也就是说单行题必须是实标题,双行题和三行题中,引题、主题、副题中至少有一个标题为实标题。例如:(引题)广东团组织动员二十万志愿者开展春节关爱行动(主题)青春情暖传递幸福正能量(《中国青年报》2013-02-02)(主题)着眼大局正视问题打破僵局(副题)专家解析习近平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中国青年报》2013-01-27)第一则标题中的引题采用了实标题,交代了二十万志愿者响应广东团组织号召开展春节关爱行动的新闻事实,主题则采用虚标题对这一事实进行了评价。第二则标题副标题交代了习近平会见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的主要事实,主题采用虚标题对这一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意义做出了“着眼大局,正视问题,打破僵局”的评价。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三、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一)消息标题要具体化,突出最主要的新闻要素(二)标题要准确反映消息内容,做到题文相符(三)消息标题要简练、生动(四)巧用修辞,增加标题的魅力第三章第一节消息标题与消息头四、消息头的基本形式及作用(一)消息头的基本形式(二)消息头的作用1.表明新闻稿的发布单位,是版权所有的标志2.标示新闻作品的责任承担者,接受社会监督3.提供发稿的地点、时间,传达某种特殊的信息4.消息头是消息体裁的标志第三章第三章消息第二节消息导语一、导语的定义二、导语的产生和发展三、导语的基本任务四、导语的分类五、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体裁篇第二节消息导语一、导语的定义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二、导语的产生和发展(一)导语在西方的产生和演变过程1.第一代导语2.第二代导语3.第三代导语(二)导语在国内新闻媒体上的应用和推广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三、导语的基本任务(一)开门见山,反映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二)吸引读者进行深入阅读(三)导语为整篇新闻报道奠定基调
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一)开门见山,反映新闻的要点和轮廓读者接触媒体,第一需求是为了获取新闻,了解新的信息。媒体应充分照顾读者的这一需要,在导语中突出新闻的主要事实和要点,让读者在一瞥之间获知关键信息。例如,通过下面的导语,我们就能够了解消息的大概内容。新华网雅加达2月23日电(记者周檬扬达)印度尼西亚东部马鲁古省附近海域23日发生6.2级地震,目前未有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报告。新华网科伦坡2月23日电(记者车宏亮)马累消息:为避免被捕而在印度驻马尔代夫大使馆避难的马尔代夫前总统纳希德23日下午离开印度使馆。
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二)吸引读者进行深入阅读“导语的首要目的是吸引读者。”从某种程度来讲,也可以说它是导语的第一使命。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记者辛苦采集的信息能否为读者所接受,关键在于稿件能否引起读者注意并延续这种注意直至将新闻作品读完。导语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内容和形式都很精彩的导语,可以引导读者耐心地,甚至兴味盎然地读下去,直到读完整篇消息,这就对导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来看一条导语:最贵的机票,有多贵?说出来能吓你一大跳——190万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小伙儿网购一张900元的机票,在用网银U盾进行交易时,被诈骗网站骗走190万元。——《中国青年报》2012-12-29这则导语先提出问题,抓住读者甚至引导读者去做可能的猜测,接着给出了让人吃惊的一个回答,令读者对下文感到好奇。当读者正在困惑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消息便开始进入正题——一个小伙儿遭遇网络诈骗的事实。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三)导语为整篇新闻报道奠定基调1996年4月,路透社发了一篇《要纪录不要命》的消息,从一名7岁女孩企图驾机飞越全美国,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不幸遇难写起,记述了众多冒险家为创造吉尼斯纪录而丧生的故事。消息用了这样一条导语:[路透社华盛顿1996年4月11日电]美国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一开头就有一句短短的告诫语:“一切想创造纪录的人都得自己冒很大的风险。”一句“告诫语”概括了全篇的主旨,用它来充当导语是再恰当不过了。正如一位美国新闻学者所说,写得好的导语总是找到了能点明消息本质的一个短语、一条引语或一个事实,来为全篇定调。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四、导语的分类(一)国内导语分类法1.叙述型导语2.描述型导语(1)激发好奇心,引导读者阅读(2)通过感染读者,强化报道效果3.评述型导语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四、导语的分类(二)西方导语分类法1.直接式导语2.延迟式导语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五、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美国新闻学者梅尔文·门彻说自己写一篇新闻时,会用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琢磨导语,因为写好导语就相当于写好消息。中国学者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将导语写作的真谛或诀窍归纳为“一眼功效”。那么什么是“一眼功效”?就是一眼就让读者看上,一眼就看懂,一眼就被吸引,一见钟情。能够让读者一见钟情的导语也并非只有一种,好的导语可以简洁明快,可以娓娓道来,也可以气势凌厉;可以悬念迭出,也可以蓄力而发。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五、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一)导语要重点突出、揭示新闻主旨一篇消息所反映的事实总是有主有次,导语要求用简练的文字反映新闻的核心和精华,要把消息中最有意义的、最实质的内容告诉受众。写作导语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和提炼核心事实的过程。我们来看消息《“一颗鸡蛋”强壮山里娃》的导语:本报讯(记者
赵秀红
高耀彬)10月初的吕梁山腹地,秋寒沁骨。8点刚过,山西静乐县西坡崖学校的伙房里热气腾腾,季师傅忙着从灶上端下一笼屉一笼屉的鸡蛋,等早自习结束的钟声一响,娃娃们就来领早饭了,除了稀饭、馒头,248名寄宿生每人还能分到一颗热乎乎的鸡蛋。(《中国教育报》2008-10-12)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五、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二)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入导语导语写作仅有明确、具体的事实还不够,记者必须将新闻事实中的精华挑选出来,写入导语。有人把记者提炼事实、写作导语的过程比喻成沙里淘金,非常生动、形象。具体来说写作导语时有三类材料应在首选之列:1.最新鲜的材料2.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3.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五、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三)炼字炼句,力求简短通常而言,导语越是简短越具有影响力。导语太长,字数过多,一会淹没“亮点”,冲淡趣味性;二会导致沉闷,令读者失去耐心。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曾经给出了一个导语字数上的限制:要尽可能把导语的字数限制在35个单词以内,以保证其内容上的鲜明性和可读性。好的导语大多是短小而精悍的。写作短导语的关键是明确报道主旨,抓住事件要害。有时,导语只用一句话即可,新闻史上有不少著名的一句话导语。
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五、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三)炼字炼句,力求简短从最初的六要素俱全导语到部分要素导语、再到个性化导语,导语已经经历了三代演变。其演变的原则和规律一目了然:删繁就简。本报讯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纽约先驱论坛报》19399月20日[美联社1945年8月14日电]日本投降了!美联社1945年8月14日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五、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四)力求优美生动
导语在新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凝聚着作者集中展现其新闻写作艺术和技巧的匠心,更担负着概括主题和吸引读者的双重使命。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曾经反复告诫记者力求用新闻的第一句打动读者。那么如何才能打动读者呢?导语的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开掘、反映出新闻事实内在的美,二是讲究文采,做到语言美。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
“承前启后开阔步,革故鼎新展宏图”“十八大宏开,东风浩荡;九万里高唱,北斗光辉”……一副副火红的对联,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构成自治区妇联近日开展的迎新春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的美丽画面。连日来,自治区妇联组织广西女书画家协会的女书画家深入基层,为群众撰写春联,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好政策送到基层妇女群众中。
(《广西日报》2013年2月2日)第三章第二节消息导语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弦歌阵阵唱出赤子深情,丝竹悠扬共贺国庆佳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音乐会“赞美祖国”29日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同志与首都各界群众欢聚一堂,共同欣赏了这台音乐会。(《人民日报》2012年09月30日)
上述两条导语不仅清楚地阐明了事实,而且通过优美的文字展示了现场画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第三章第三章消息第三节消息的主体一、消息主体的界定二、消息主体的作用三、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体裁篇第三节消息的主体一、消息主体的界定消息主体又叫消息主干或者消息躯干,由导语引出,是导语之后新闻事实的展开部分,消息主体承接导语,通常要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或进一步给出结论,进而阐明并深化主题。第三章第三节消息的主体二、消息主体的作用消息主体作为消息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全面交代新闻要素和将概括性事实具体化的重要作用。消息主体不仅能对导语提出的事实加以扩展放大,使新闻事实更具体清楚,更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对新闻要素、新闻背景、次要新闻事实进行补充,使新闻内容更加完整、丰富,从而进一步深化新闻主题。第三章第三节消息的主体二、消息主体的作用(一)将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二)补充说明导语中未提及的新闻事实(三)解释导语中出现的问题和悬念(四)对新闻事实产生的社会影响或意义进行阐述和深化第三章第三节消息的主体三、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一)紧扣主题,进行材料的甄选消息的导语、主体、结尾是一个整体,动笔写作之前要做统一考虑。导语为整条消息的写作定下了基调,规定了方向和主题,主体部分自然要围绕主题来取舍材料。面对采访结束后收集到的材料:哪些可以用哪些必须舍弃,哪些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哪些安排在靠后的地方,哪些应该详细说明,哪些可以几笔带过,这些都需要围绕主题来进行详细的安排。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主题突出、明确,让受众看过后能够了然于心。第三章第三节消息的主体三、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二)逻辑严谨,层次段落鲜明消息主体写作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层次清晰。句与句之间要表达连贯的意义,段与段之间要有层次感,段落的组织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由简到繁或由繁入简,按照渐进的或并列的结构展开,使受众在阅读时能够清楚地把握消息的行文思路。第三章第三节消息的主体三、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求(三)丰富表现手法,调动受众的兴趣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会让大多数读者对消息敬而远之,相反,运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可以调动起受众对新闻的兴趣。消息写作中运用的常规表现手法主要有:倒叙、插叙、渲染、对比、以小见大、悬念、议论、抒情、描写等等。大量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为生动、形象,语言表达更富感染力。第三章第三章消息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一、消息结尾的重要性二、常见消息结尾方式三、消息结尾应注意的问题体裁篇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一、消息结尾的重要性消息结尾作为一个形式上的概念,指的就是消息的结束部分。它同导语、主体一同构筑起了消息的基本框架。古人谈到文章的写作时强调好的文章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意即文章开首要美,中间要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消息写作也应如此要求。第三章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二、常见消息结尾方式(一)总结式结尾(四)背景式结尾(二)提醒式结尾(五)对比式结尾(三)预见式结尾(六)反问式结尾第三章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二、常见消息结尾方式(一)总结式结尾也叫概括式结尾,在新闻的结尾处对新闻主体交代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所反映出的思想、道理进行总结、归纳,以期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总结式结尾一般都有点题的作用,使得消息整体看来首尾呼应。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牧民开始用卫星放牧》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牧民们如何借助卫星系统轻松找到自己的牧群,卫星放牧系统的使用,不仅将牧民从牧群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而且大大减少了牧民因为牧群迷失而导致的损失。结尾部分再次点题,强调了科技引入畜牧业生产,大大节省了成本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运用图门桑的例子,与导语部分交相辉映,使文章主题更加明确。第三章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二、常见消息结尾方式(二)提醒式结尾提醒式结尾,在现代新闻写作中经常可以见到,多出现和使用在具有揭露、服务性内容的新闻报道中。例如,法新社在报道“最近3天,在罗马尼亚,由于误食父母采来的毒蘑菇,有6个孩子死亡,另有十来人住院。”的新闻时采用了这样的结尾:
当局已多次发出警告,提醒人们不要食用在森林里采的蘑菇。(《参考消息》2004-08-22)第三章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二、常见消息结尾方式(三)预见式结尾通常会在消息结尾处指出新闻事件发展的未来趋势,而且要求所预见的趋势必须是有事实作为基础的,是科学的或者具有权威性的。如《美刊:中日海战必两败俱伤强国梦将皆成泡影》就采用了预见式结尾:《外交政策》杂志的文章称,中日海上战争对于两国而言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对决,由于海上力量对于这两个亚洲大国至关重要,一旦海军力量遭到重创,那么中日成为世界顶尖强国的梦想将瞬间化为泡影。所以,文章呼吁中日两国政府和军事领导人能通盘考量全局,如果这样的话,中日2012海军大战将不会打响。(《法制文萃报》2012-08-26)第三章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二、常见消息结尾方式(四)背景式结尾这类结尾通常会将新闻背景材料安排在结尾处,对主要新闻事实起补充说明、适当解释、对比衬托的作用。以下面的消息为例:新华网新德里2月20日电(记者吴强)正在印度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20日在阿姆利则访问了1919年英军屠杀印度平民纪念碑,说英国将铭记这一“羞耻”。据当地媒体报道,卡梅伦在留言簿上写道:“这是英国历史上一起十分羞耻的行为。丘吉尔曾把它称作‘兽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发生在这里的事。”1919年4月13日,英国殖民军队在阿姆利则对手无寸铁的印度和平抗议平民开枪,打死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数百人。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作“阿姆利则屠杀事件”。《参考消息》2013-02-21第三章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二、常见消息结尾方式(五)对比式结尾在消息结尾部分,通过情景、环境、事件中人物态度等方面的对比,产生一种落差感,从而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第1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南沙耸起“数字礁堡”》就运用了这种结尾方式:2001年,南沙各礁都装上了电视无线接收系统,但只能收到两三个台节目,连“新闻联播”也是“雪花飘飘”,很难正常收看。海军是国际军种,官兵咋能不知国际风云变幻?今年6月,一批卫星数字接收系统和与之匹配的数字电视,为南沙官兵带来了福音。30多家电视台的节目随点随看,看得官兵们心里乐开了花。《人民海军报》2005-10-22第三章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二、常见消息结尾方式(六)反问式结尾这类结尾是以反问的句式在结尾处提出问题,引导读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思索,起到发人深思的作用。《新民晚报》1996年12月13日在报道萨达姆长子乌代于巴格达遭枪击的《大雨泻向豪华轿车》中的结尾便采用了反问的行文方式:伊电视台还披露,警方目前已展开了全面的调查工作,对枪手撒下了天罗地网,电视台还呼吁现场的目击者主动提供线索,配合警方破案。那么,又是谁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第三章第四节消息的结尾三、消息结尾应注意的问题1.选择典型材料,结尾要有韵味2.要注意首尾配合、互相照应3.结尾要简洁明快、画龙点睛第三章第三章消息第五节消息结构一、常见的消息结构形式二、消息结构的基本原则体裁篇第五节消息结构一、常见的消息结构形式(一)倒金字塔结构(二)非倒金字塔结构第三章第五节消息结构(一)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其顺序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的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是消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结构的优势:1.它可以帮助记者快速写作,不为结构苦思。2.它可以帮助编辑在不影响全文的情况下快编快删。3.它可以帮助读者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4.倒金字塔的长处符合新闻“快”的特点。第三章第五节消息结构(一)倒金字塔结构案例消息《埃及军方为误杀少年道歉》:【美联社开罗2月14日电】埃及军方今天少有地承认在开罗误杀一名12岁商贩,并为此道歉。此前一天,活动人士指责政府企图掩盖这次事件。这名叫奥马尔·萨拉赫的男孩本月3日在美国使馆和解放广场附近发生的冲突期间中弹身亡。活动人士在医院搜寻失踪抗议者时无意中发现了他的遗体。军方发言人艾哈迈德·穆罕默德·阿里在“脸谱”网站的个人官方主页上说:“武装部队为误杀这个孩子表示道歉,承诺会对罪犯采取一切法律措施。”阿里否认萨拉赫是在冲突中遇难的,说是一位士兵在检查自己的武器时不小心开枪打死了萨拉赫。阿里还否认军方企图掩盖此次事件,并说事后军方将此事报告了相关的非军事部门。埃及军方在穆尔西当选总统之前统治埃及长达17个月。军方被控使用暴力手段对付抗议者,其中保罗驾驶装甲车碾压抗议者。不过军方从未为此道歉,也没有承认过此类暴行。(《参考消息》2013-2-16)第三章第五节消息结构(二)非倒金字塔结构非倒金字塔结构是与倒金字塔结构相对的其他消息结构形式的统称,多适用于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对于那些富有故事性、人情味和情节色彩较浓的新闻事实而言,非倒金字塔结构是最好的选择。非倒金字塔结构比较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结构、悬念式结构和并列式结构。第三章第五节消息结构(二)非倒金字塔结构1.时间顺序结构时间顺序结构也叫编年体结构,是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结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事实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体现的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至结束的逻辑进程,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消息写作结构行文比较流畅,可以清楚地交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很适合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适合写现场目击记。时间顺序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其优点是线索清楚,并且与人们所习惯的“从始到终”“有头有尾”的认识次序相吻合。它的弱点是最重要的材料、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在开篇,多数是在消息的中间或结尾,受众必须读完整篇报道,才能了解它的基本内容。第三章第五节消息结构(二)非倒金字塔结构2.悬念式结构又叫积累兴趣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它尤其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悬念式结构一般是在消息开篇由一个新闻由头来形成悬念或用特别的事实吸引住读者,然后大体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新闻事实,消息结尾再将悬念解开,或者在结尾处交代戏剧性的信息。读者只有读完整篇消息才会看到最具新闻价值或具有戏剧性的事实,因此悬念式结构一般适用于具有强烈反差或戏剧性较强的新闻事实。第三章第五节消息结构(二)非倒金字塔结构3.并列式结构
又称为提要式结构,此结构通常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并列的内容以提要形式,一一分列出来,每一要点前可用数字标示,也可直接用“――”引出各个要点。这种结构一般用于时间跨度大、范围比较广的经验性、综合性新闻的写作。第三章第五节消息结构(二)非倒金字塔结构4.自由式结构
有人称之为散文式结构,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来写作消息,强调形散而神不散。这种结构形式主张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第三章消息《帕内塔盼尽快“交棒”》(《参考消息》2013-02-16):【法新社华盛顿2月14日电】由于参议院内斗不休,推迟批准继任者的提名,美国国防部长里昂·帕内塔14日开玩笑说,他希望能“尽快离开华盛顿这个鬼地方”,按计划退休。在一场以刚刚退休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主角的活动中,74岁的帕内塔说,他渴望交出国防部长的权力,并表示非常羡慕希拉里现在的无官一身轻。他在五角大楼对军官和外交官说:“她功成身退。我希望再过几天也能像她那样开怀大笑。”帕内塔的助手说,他将继续认真履行国防部长的职责,直到继任者走马上任。第五节消息结构二、消息结构的基本原则消息的结构就是消息报道的外在形式,它的变化依据始终是报道内容。消息的内容和结构形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则消息的结构都会为消息内容服务,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济宁鱼台县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史类)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惠民县联考2025年初三中考仿真模拟卷(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历史试题学科备考关键问题指导系列历史试题适应性练习(一)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扬州大学《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疗健康商务沟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视频内容传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学业考: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试卷2025届高考原创押题卷(2)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统计计算与软件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高清-可以放大)课件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大学语文《西厢记》PPT课件
- 《中华经典诵读》PPT课件
- ZL40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 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导意见
- 履带底盘的组成介绍及各参数的计算
- 砼检查井自动计算表格Excel
- 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中评协[2009]199号
- 某化纤毛纺厂总配变电所与高压配电系统设计说明
- 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矩阵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