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及发展方向_第1页
浅谈目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及发展方向_第2页
浅谈目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及发展方向_第3页
浅谈目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及发展方向_第4页
浅谈目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及发展方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经济一体化、经营国际化的总体趋势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营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协调好企业复杂的经营活动,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是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用系统的观点去思考、解决问题能够使决策者更全面的认识问题,理清整体结构,抓住重点,从而做出正确而持续有效的决策本文通过对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针对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物流管理中小企业浅谈目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及发展方向一、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趋于一致,现代化的生产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应用,行业成本几乎降到最低限度。此时,在生产背后物流价值成本,是增加企业利润的又一空间。于是人们逐渐加强对物流价值成本的的研究,物流管理已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1.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成动态变化。(1)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3>中小企业是促迸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4>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5>小企业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导作用6>中小企业成为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7>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8>中小企业能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2.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3.中小企业应用物流管理的意义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反应能力,提高运作效率。供应链管理以internet作为技术支撑,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程序和时间进一步降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的成本,为实现其敏捷性、精细性运作提供基础性保障。物流信息化可以显著减少确定产品及所在位置的时间,优化物流的行走路线,提供灵活有效的分拣方式,减少和避免重复单据录入的工作,降低误差。

(2)增进了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无缝连接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顾客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物资采购中途受阻等等而造成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的增加会使供应链的价值大打折扣。

(3)适应了实惠的发展趋势,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同时增加消费者剩余。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能够迅速把握顾客的现有和潜在(一般和特殊)需求,使企业的供应活动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化。这样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商品或服务供应给顾客,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增加了消费者剩余。(4)降低来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减少了一些繁琐的环节,比传统的物流配送更加有效。它不仅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同时也充分运用了高科技,运用高新技术的生产、加工、配送、跟踪等,减少了工人的工资,从而增加了企业利润。(5)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应用物流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在长远点企业发展之路中更加具有优势,抵抗外界压迫的能力提升,从而使企业长远发展。通过对物流信息的及时掌握,中小企业可以在几乎不延时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客户的市场情况,为客户服务的情况,加快反应速度,根据业务利润率选择客户,经营上有更大的主动权。(6)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个人收入、可支配收入,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更好地应用物流管理技术,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稳定就业的同时也增加就业,企业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更长远的说,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发展水平的提高。(7)能够增强企业信息的透明性,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人员被动行为。国外物流发展现状1.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2)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5)电子物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2.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对绿色物流关注颇多。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一般企业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的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也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定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对运输规划进行研究,积极开发和试验绿色包装材料等。日本: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生命线的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物流绿色化的重要意义,除了在传统的防止交通事故、抑制道路沿线的噪音和振动等问题方面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控制作用外,还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目标值,如:货物的托盘用率,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留时间等,来减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三.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现状的SWOT分析SWOT分析是指为了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制定相应的物流管理策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就要对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势(Strengths)、弱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全面的剖析,以保证在物流管理中,发挥优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弥补弱势。1.优势分析:(1)易于接受新观念。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更容易接受新管理理念。关于供应链物流管理、绿色物流、服务物流、现有业务流程重组等新的物流管理理念,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接受和实施,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层次少,结构灵活,没有僵化性,一般只需得到企业领导人的支持即可实行新管理模式。(2)认识到物流管理的意义。中小企业过去普遍认为市场需求、生产、销售是企业应关注的问题,物流管理是不重要的,忽视物流管理对企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普遍认识到物流管理的意义。开始注重物流管理。(3)聚核观念得到认可。中小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这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其中聚核观念被中小企业所认可。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聚焦于核心业务和擅长的活动、将非关键和非擅长的业务进行外包,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重要的,而物流外包是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2.劣势分析:(1)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度还不够。相对于大企业而言,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充分,对物流管理的态度较为冷漠,认为这是大企业的事情,与小企业没有多大关系,影响了中小企业进行物流管理的积极性。(2)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中小企业在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般没有能力实现物流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物流管理工作不少是由企业所有者自己兼任的。由于管理者缺乏专门的职业训练,中小企业缺乏专门人才,物流管理水平大多比较低,这使得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较单一,自营物流所占比重较大,第三方物流所占比例小。(3)物流环节严重分割,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物流难以运做。我国中小企业的运输、成品仓储及库存控制、订单管理、物料计划、成本控制等物流业务是分属于生产制造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人为地割裂了物流功能,部门间各自为政,相互脱节,效率低下。(4)信息化进程缓慢。信息化对于企业物流管理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缓慢,或者几乎没有信息化建设,这无疑阻碍了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5)流运作较难规范。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作,要求各个节点企业都要有规范统一的经营运作模式,在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商务运作程序上实行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各节点企业要对原企业流程、管理体制甚至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这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3.3机会分析:(1)中小企业集群不断发展。集群化模式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政府也高度关注和扶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从资金、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大力扶持。而集群为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一方面。集群内地理位置相邻,为企业进行第三方物流和结成物流联盟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政府对集群的物流园区的扶持,也为中小企业物流运作及其创新提供了便利。(2)现代物流技术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基础。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物流和配送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技术、EDI、MRP等。(3)政府对物流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扶持。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是重要的。因此,我国及各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物流和配送进行大力扶持。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就明确规定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开发区(园区)改善基础设施。这里所说园区包括集群内的物流园区。(4)有大量的第三方物流商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随着社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商开始大量涌现。企业在第三方物流商的选择方面拥有很大的主动权,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会越来越好,而费用会越来越低。(5)现代物流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发展。随着国家对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视,不断加大对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交通设施的建设。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突飞猛进,为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客观条件。3.4.威胁分析:(1)市场环境相对落后。虽然我国非常重视并扶持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但是政策的支持力度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政策、法规,物流技术等软环境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物流持续发展。(2)业间恶性竞争。中小企业面临的威胁还主要有来自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恶性竞争,包括在产品质量、客户服务能力、价格、供应链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竞争,恶性竞争使中小企业迫于生存问题而难以对物流管理加以关注。(3)制度环境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诸如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物流经营的需要。因为企业在改善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重新配置。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配置就会受到阻碍。(4)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邮政等行业转变而来,其运作方式很难一下子从原来的传统业务向现代物流业务转换,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运输、采购、装卸、搬运、包装、仓储、配送等一体化服务。据第四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时,只选择一家物流公司的比例为9%,大多数企业都选择2家以上的物流公司,所占比例为91%,其中选择4~l0家物流公司的占50%,说明大多数物流公司还不能满足企业要求。(5)诚信度低。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一种合作运行的管理模式,它既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环境的保障,还需要合作观念和良好的诚信表现。而我国专业化物流企业的社会经营诚信度普遍较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小企业与之进行物流合作的愿望。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低诚信使企业不易建立长期稳定的内部物流合作机制。四.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在整体战略上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每个企业都拥有专业化的生产线,压缩成本已经不是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了。现在物流管理己经成为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中小企业也要从战略高度正确认识物流的重要性。我国中小企业要把物流管理作为参与市场竞争,并且在市场的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制造一个整体上的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战略。作为中小企业,更应该树立第三利润源泉的观念,通过改善和完善物流管理水平来提高利润和竞争力。2.采取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必须实事求是,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针政策。为了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必须必须正确分析选择企业物流模式。企业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物流外包和协作物流。企业在决策时必须考虑企业的现状、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实力、企业产品的特点、企业对物流控制力的要求等等,不可以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把长期利益抛之脑后,做出一套不科学不合理的物流管理模式。慎重选择物流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物流对企业成功的重要度很高且企业处理物流能力也高,则采取自营物流:反之,则采用业务外包。3.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中小企业物流部门应设计为面向流程管理的扁平化结构,即物流功能集中于一个部门来管理,实现产、供、销物流的协同运作,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由于中小型企业以家族性质经营的比较多,所以需要获得最高管理层的强有力支持,要有足够权力的决策者出任物流管理部门领导,协调各部门利益。4.加快和完善物流信息化建设以及供应链的应用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优化组织结构和产化结构,还要加强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合理运用物流信息中间商。信息中间商主要是提供专门的信息基础设施.企业运用信息中间商可大幅度降低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可节省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还可使企业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统提供专业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并与客户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由于国际物流管理最困难或信息最易脱节的是跨越国境.同时物流企业从事跨地区、跨国(境)物流服务较多,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应利用有资质、有实力、信誉誉好的信息中间商,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利用网上市场建立动态合作联盟。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网上交易不断涌现,其中物流服务,特别是运输服务网上交易日益活跃如可以提供运输能力与需求的自动匹配和优化、管理现场交易等服务:为方便参与者灵活交易,建立了专门的定向交易市场:为客户免费提供客户化运输管理系统(TMS)软件包,方便客户使用。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采用应用服务(ASP)模式降低信息化成本创造了条件。物流的特点是行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必须并举,一个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程度即使再高,而相关的运输、包装、仓储、分检等与之合作的企业没有实现信息化,彼此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还可部分解决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等问题。职能部门应加速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制定。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在运输方面涉及铁路、公路、航空、海运和国际运输等模式,在服务方面涉及电子、汽车、药品、日用消费品等行业,需要物流信息系统像纽带一样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各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和代码方面实现标准化.以消除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我国由于缺乏信息的基础标准,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物流企业在处理订单时.有时数据交换要面向多种不同的模式。因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相关的行业协会应加快制定物流标准化,特别是物流信息标准化.这是推进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5.适时外包、引进第三方物流,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被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束缚,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封闭,自办物流现象普遍。适时外包、引进第三方物流有利于企业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使核心业务更加专业化、精锐化,第三业务的引入和适时的外包,更有利于事先零库存,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发挥资源优势,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6.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物流的认识虽然现在的中小企业开始注意到了物流管理,但是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仅以此种重视态度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只有提高了对信息物流的认识,更加注重信息物流的发展,才能适应这个告诉发展的社会,才能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7.引入和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中小企业为了培育与引进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并努力在物流方面建立人员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加强理论与实际丁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开辟独立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和培养科研人才,为物流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撑程度。8.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政府要对中小企业物流服务进行合理规划,依托产业集群,建立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加大中小企业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引导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鼓励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9.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10.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企业形象。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企业物流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五.对现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发展方向的思考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外乎大型化、专业化和集成化。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大型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但是,目前国内物流业界占大多数的是中小物流企业,它们的出路何在呢?1.由低服务质量向加高转变,进行服务创新。我国对外贸易每年增长20%以上,随着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化,物流服务必然会产生新一轮革命。作为服务行业,就是要紧随着甚至超前在服务对象前推出服务手段,专业物流因为其专业性将有更加突出的优势,它也将会纷纷涌现在各个行业领域。要善于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要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大力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由信息保密转向信息分享。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3.由垂直整合转向虚拟整合。在传统渠道中,一些大型企业会进行通道的垂直整合,以期对通道掌握有更大的力量。事实证明这并不成功,反而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并将主业削弱。今后企业必须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专业管理公司,形成虚拟企业整合体系,为主体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虚拟整合趋势下,供应链体系得以成功发展,物流产业也得到很大支持,得以配合主体企业商流之需,不断开发新的增值服务项目,形成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为市场提供更好、更多和更有价值的服务。4.由顾客服务转向关系管理。过去物流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下游顾客的对应仍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价管理绩效多数为定单周期时间的速度,供货率等。然而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企业逐渐转向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电子商务时代中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出现,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加值方案管理。5.由自营转向联合经营,形成联合战略。物流行业的市场洗牌,首先淘汰的肯定是处于竞争低层次的小规模企业,因为他们服务项目少,技术落后,信誉度不高,在面对强大竞争对手时,除了少数转变经营思维的企业能在夹缝中喘息,大多数小企业将不得不面对客户流失要另谋出路的局面。针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的特点,在面对外来竞争时,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应走联合之路。企业间进行联合的类型分为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两种。横向联合。根据联合各方关系的紧密程度,横向联合又分为资源共享型联合、品牌统一型联合和资产重组型联合。纵向联合。纵向联合又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就是向供应链的下游扩展业务,如仓储型企业兼营加工、货运代理业务,单纯从事公路、铁路、内河或海洋运输的企业与其他企业联合搞公(路)铁(路)联运、陆海联运或江海联运业务等;后向一体化则是向供应链的上游扩展业务,如运输型企业兼营仓储、包装业务。通过恰当的联合,能大大提高各成员单位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走联合之路不失为中小物流企业走向成功的明智选择。当然,要联合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合作伙伴不合适,联合的方式有问题,或者联合的程度把握不当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都将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该不该联合,跟谁联合,怎样联合,什么时候联合等问题都应该经过企业的深入思考。6.差异化更加显著。差异化,是指物流企业针对不同行业客户所实施的不同服务的差异化。(1)服务差异化:针对不同的购买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使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高度满意是顾客忠诚的前提,服务差异化有利于培养固定的顾客群体。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来说,深入了解行业所需物流服务的特点,推出行业特色服务,专注于行业物流,是区别现在这种物流“大同”,迅速提升竞争力,缓解竞争压力的战略手段。(2)战略差异化:中小企业具有易于转型的优势,面对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管理们们更加注重战略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理念。在战略上保持差异化,引导工作人员进行差异化的生产,使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标新立异,独占一角。若没有差异化,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消费者决策的因素也更加的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顾客,通过降低价格来盈利已经不是现在发展的趋势了。(3)形象差异化:在偌大的市场中,中小企业如何能在茫茫的大海中凸显出来,最基本的就是要树立一个与众不同又深受人们亲睐的形象。通过改变和提高自的形象来使顾客在第一时间想到自己。总结:我国中小企业素瘤管理的发展现状还不成熟,我们不应该只注重眼前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面对竞争的压力,不应该冲昏头脑,盲目的追求短期利润。在看到缺陷和不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优势,应感知到第三方物流发展潜力的巨大,预测到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的条件、国家的方针政策、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高科技技术来制定一个企业战略,正确的引导企业的发展。那样,中小企业才能更快的提高竞争力,增加利润,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为人类、社会、国家服务。参考文献:1、《供应链的协调发展》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0-242、《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0-24文/冯伟3、《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研究》郭琴,马志飞(太原理工大学,太原030024)4、《试论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陈晓华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广州,5104055、《创意,从错误开始》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1-17来源:《中外管理》供稿文/文/[芬]LiisaKokko编译/潇萌6、《中国需要长期坚持实业立国战略》发表时间:2010-5-10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骥强7、《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俞立平(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25000)8、《选择第三方物流,规模不可忽视》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0-249、《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分析研究》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1-12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张荣菊10、《中小企业物理管理问题》文/黄荔供应链的协同发力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0-24[导读]供应链管理发展至今,生产管理早已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的事情,全球化趋势已经明显加强。供应链管理发展至今,生产管理早已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的事情,全球化趋势已经明显加强。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也呈现衰退趋势:美国次级房贷危机、油价物价飚高;企业的创新遇到瓶颈。同时全球产业也产生了较大分化,其中西欧与美国等国家主要经营其品牌金融等服务业;亚洲国家则主要是生产制造代工类企业;东欧国家则出现矿产原料生产化的趋势。东莞市旭田电子有限公司CEO杨致仁表示,当今产业生产呈现出一种大者更大、强者更强的局面,特别目前产品生产链开始向中国与东南亚地区集中,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也日趋严重。而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说,低附加值业务外包已经成为必然。经济衰退,谁主沉浮

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动,杨致仁说:“各类企业都开始寻求适合自己的应变之道,以确保企业能够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占有立足之地。”

第一类就是品牌企业的转型趋势。品牌企业之前靠自身品牌在全球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如今全球经济衰退,品牌企业也同样收到巨大的冲击,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保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这类企业采取的做法是:首先进行大量裁员,关闭其在西欧、美国等资本密集处的生产工厂,取消那些低附加值的产业。如此一来,在降低了总的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能够集中精力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对于不得不保留、但附加值较低的工作,品牌企业通常都会选择产业外包的形式,而且是选择专业公司全面委外代工。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作为品牌企业本身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可以要求下游供应商降低产品售价,以降低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品牌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往往会进行合并或者并购活动,充分利用市场已有资源来确定自身的市场地位;抢占高成长性或未开发市场,比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市场,为企业进一步成长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而品牌企业自身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低成本和服务的高标准为诉求,并积极地向高附加值的专业服务转型。

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还有大型的代工工厂,比如一些海外开发部(ODM)或者初始设备制造商(OEM)等。这类企业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方法相对比较容易。首先,因为面对的是全球经济的动荡,就要强化其全球的运筹管理,例如这些企业可以将其生产基地全面转移到生产力相对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的中国、越南和东欧等国家;同时相对成熟的代工大厂也可以采取积极并购形式,扩大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其中可以进行横向的兼并,也可以采取垂直的收购;代工大厂也应将低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外包给专业的生产企业来进行,这样在增加代工大厂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分散了各类的生产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外包的标准化非常重要,因为最终的产品还是要进入一个标准化流程。新竞争、新关系

从各类品牌企业以及大型代工工厂的转型情况来看,前期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焦点,也逐步引起了各类企业的注意,因为每个企业都是这个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杨致仁认为,要使企业在新的供应链大环境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就要处理好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并且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对一个竞争性产业来讲,其产品和服务的不可替代性一定要高于同类型企业,给潜在的竞争者设置一个较高的进入门槛,否则太激烈的竞争固然能带来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替代品的威胁。作为竞争产业的主体还要有相当的议价能力,一方面与买主或者顾客讨价还价,另一方面要能够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谈判,保证企业的低成本高利润战略,目标就是寻求最适合、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方向。在这个竞争的市场中会有许多条平行的供应链,但是每一条供应链本身都是一个完整的模式。以电脑市场的供应链为例,品牌企业比如:联想、戴尔、惠普和索尼等主要进行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而具体的生产过程就会外包给大型代工工厂,如富士康、广达、仁宝和光宝等企业。而作为品牌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他们会积极强劲地要求大型代工工厂降价。同样富士康等代工大厂也会将零部件的生产下包给供应链下游的零件供应商,而自己只是负责整体的组装生产过程。在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几种企业都是同属于一条供应链,现在的竞争已经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面对这种情况,杨致仁认为供应链中的主要企业就会发挥核心作用,它会选择地理位置相对方面的上下游关系,并且尽可能用网络科技缩短供应链,尽量使供应链扁平化,这样可以通过联合竞争降低风险,保证供应链管理的质量。供应链新方案:VQM

在整个供应链质量管理架构(SCQM)中的理念是:质量是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合作出来的,需要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以及快速的回应策略,并且重点是信息资讯管理。

杨致仁表示,目前的生产制造型企业都会有物料入库检验的过程,而且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抽样检验。但是很多企业会发现在进行了抽样检验后,来料中仍然可能存在很多的不合格品。如果不合格率太高,超出了企业所能承受的标准,原料就会被退回供应商;而与此同时生产企业也会因为原料短缺产生影响,致使整条供应链产生严重的断链现象。供应商原料的质量是相当重要的。确保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最佳效果首先就要从供应商的选择和原料的质量安全方面入手。

合理的供应链选择策略是保证整个供应链流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这个方面东莞市旭田电子有限公司杨致仁的带领下,做的相当出色。杨致仁在供应商选择的时候采用QDCST评比方法,即以质量(Quality)、交期(Delivery)、成本(Cost)、服务(Service)、技术(Technology)五个方面进行评比。通过这种方式督促与协助供应商持续改善其质量系统以符合旭田电子全球竞争所需要的质量标准。旭田公司首先会召开供应商大会,并说明下年度公司对供应商的QDCST政策、目标和相关活动。同时公司会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主要是通过工程部门、采购部门和品质保证部门针对新供应商进行测试和资格审查。另外对于原有的供应商也要每月进行QDCST评比,并且将评比结果和回馈数据定期提供给所有供应商,对供应商的定期质量稽核也是保证供应商质量系统符合公司期望的一项重要手段。为了使供应商质量管理达到最高水平,旭田电子会主动去协助关键的或者表现优异的供应商共享质量训练和活动资源,而且他们会保证整个过程都是在透明公正的情况下进行的。

QDCST供应商绩效评比系统能够提供公司有效审查供应商在符合公司要求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优缺点。其结果可以为供应商提供改善其管理系统,并把它作为公司采购数量配置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适合所有的关键材料、大体积材料和需要实行JIT的材料。QDCST供应商绩效评比系统的各项测试标准的比例可以按照各个公司实际情况给予确定,但确定后通常不会随意更改比例系数。例如旭田电子的QDCST供应商绩效评比各项指标就是按照5:5:6:3:1的比例进行的。公司最后根据各供应商的实际情况按照指标进行打分,在确定最终采购分配的同时也保证了原料的质量。企业管理信息化探析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0-24文/冯伟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失败的原因

由于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程,更是一个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风险也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风险。包括项目的技术结构、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和经验。项目的技术结构设计过于复杂,项目的信息处理结构化程度过低,都会直接影响项目实施方对技术的把握,从而影响项目的质量,以及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和消化。项目的规模过于庞大,则会造成资源配置和进度控制的困难。此外,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直接决定项目开发的水平。

二是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人员的组织有效性,项目时间、资源的计划确定性和可控性,以及项目质量监控的力度和立场。项目五类角色如何有效组织,并协同发挥积极因素是一个项目组织的课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而项目进度的计划和项目预算是否具有确定性直接影响项目的可控程度。最后,项目监控的力度和立场在实际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

三是系统风险。系统在这里指的是由信息化相关要素组成的动态联系的有机体系。主要指的是用户自身的组织规范化、组织的观念转变、组织责任与控制体系的适应性等。一个企业管理信息化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观念体系做保障,很难想象项目不会面临风险。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方法

针对企业管理的三个内容(项目规划、项目监控、项目评价),对应的企业管理方法是:在项目规划阶段,重视第三方专业咨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第三方监理;在项目评估阶段,重视第三方的验收评估。通过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全过程地为项目管理保驾护航,减少项目风险。

针对项目管理的三要素,对应的项目管理方法是:重视项目前期的进度计划和成本预算,强化过程的进度监控和成本控制;重视项目前期的需求分析和目标量化,强化过程的质量测试和阶段性评估控制。

针对项目管理的三大风险,对应的项目管理方法是:重视企业自身的技术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强化技术能力,同时选择有技术优势和经验的开发商合作,以减少技术风险;重视企业自身的管理规范化,同时积极与开发方以及第三方专家组成高效的项目管理小组,对项目实施有效控制,以减少管理风险;重视企业观念的转变和组织体系的转变,为项目顺利推行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

具体来看,项目管理的核心在项目控制,而项目控制的核心在对项目关键流程、关键要素和关键资源的控制。计划的指标是否可量化,是否可分解,是否可衡量,直接决定项目是否可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项目管理的精髓在于项目规划的水平。其次才是项目的后续监控。

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所谓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一定期限内,依托一定的资源,为达成一定的信息化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管理信息化作为一个完整的定义,至少有三个关键要素,即:时间、资源、目标。其中资源的最终体现是成本,目标的最终体现是绩效。因此,一个企业管理信息化最核心的制约因素就是这三要素:时间要素、成本要素、绩效要素。而绩效的评价和控制往往量化到质量上,即质量要素。

所有管理的失败必然是失败在这三个要素中至少其中的一个要素,即要么是项目进度控制不够,要么是项目成本超标,要么是项目质量失控。

而企业管理正是对项目计划、组织以及对项目所需资源的控制,目的是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规定预算内达成预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管理落到实处,就是对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项目管理中有五个方面的角色在发挥影响和作用。

一是用户方的业务人员。他们是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的主要提出者,也是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系统的最终评价者,因此,他们往往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是用户方的决策人员。他们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立项的决策者和项目规划的拍板者,以及项目资源的预算批准者。因此,他们往往对项目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是开发方的技术人员。他们是信息系统的直接研发者和系统建设的实施者和技术支持者,他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四是开发方的项目管理人员。他们是项目开发的监控者和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者,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力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开发的可控程度和项目的推进。

五是项目的监管者。可能是用户,可能是用户与开发方组成的联合小组,也可能是第三方。项目监管者的专业素质和立场将直接决定项目整体进度的把握,以及预算的执行和项目绩效的评估。试论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陈晓华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广州,510405网络经济的概念1、网络经济是一种经济潮流和经济形态。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形成的一种经济潮流和经济形态eq\o\ac(○,1),包括对现有的多种经济理论、产业结构和国际经济等的种种影响eq\o\ac(○,2),是信息社会的经济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络联系而导致的经济活动,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其特征是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网络经济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立即能给社会带来多少有形的财富和利润,而是在于它可以营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整个社会能实现财富的迅速聚集和飞跃发展eq\o\ac(○,3)。2、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结合。在网络出现之前,网络经济就已经出现,这就是生产与消费合一的服务经济。服务经济就是没有网络的网络经济。网络经济不是信息经济,也不是服务经济,而是两者的合一,由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服务经济不是网络经济,不具备服务特征的信息经济也不是网络经济。从全局的角度看,网络经济,将对以工业经济和制造经济为主的国民经济全局带来根本特征上的改变。(二)网络经济的作用1、网络在创造市场网络创造和激发了巨大的信息消费市场。在网络出现以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受到地域、时空、经济能力和文化差异的限制,而网络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人际交流的空间和范围。与人类对其它商品的消费相比,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消费是无止境、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这就意味着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平台,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对于消费购物者来说,网络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传统的消费过程中,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不明确来牟取利益,消费者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购物的。但在网络购物环境下,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之间穿行,了解同一商品的最低价格,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商品进行选择。网络购物中集体竞价的方式更可以使消费者以虚拟的方式形成群体,在与商家的讨价还价中占优势地位,从而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2、网络在降低成本网络经济给企业和商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传统的商业运作相比,网络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帮助企业突破了在与客户和供应商打交道时交流成本的限制。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企业从事交易的范围、速度和数量往往受到信息交流成本的制约。为了降低交流成本,企业或是大幅度简化对外信息交流的内容,或者缩小信息交流的范围,两者不可兼得。但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在网络上传递和复制信息的成本很低,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对传递成本的影响不大,企业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采集客户数据,进行市场营销或通过电子手段进行定制的客户服务。(2)网络成为直接连接企业与最终客户的捷径。传统的中间商业环节面临着被替代的可能性,自身拥有产品的企业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如果生产厂家借助网络以批发价格将产品直接销售给顾客,使企业和客户分享取消了中间环节所结余的利润,网络企业在价格上就具有比传统商家更大的优势和吸引力。(3)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也可以将信息物化到产品和服务。企业可以创造价值,在传统服务基础上拓展空间和效率,也可以将信息物化到产品和服务中,使其实现更大程度的增值。虽然这一新的服务窗口并不一定马上给企业带来帐目上的收益,但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看,它对提高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还可以体现在企业将通过网络采集到的客户意见和反应及时融合到产品优化和服务改良过程中,以较低成本实现产品的创新和完善。3、网络在创造价值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条件来看,网络经济是企业、行业和社会网络纵向集成和横向互联相结合的结果,这种局域网的互联是产生网络正面外溢的基础。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是对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长期投入和应用的结果。ICT技术的应用,改善了企业的决策水平,降低了生产运作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作速度和效率,改变了商品的销售方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BtoB和BtoC的电子商务市场。2、中国互联网的独特的生存环境因素等构筑了网络企业最现实的生存土壤。(1)从网民的人数来看,中国网络的发展是相当顺利的。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00年年中中国网民达到1690万,估计现在至少也已经超过2000多万。中国网民人数保持着大约每6个月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它能在很大的基数上保持高速增长,互联网公司的生存空间迅速扩展,网络服务的价值也迅速提高。(2)从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网络公司的生存压力在减小。网通、电信、广信、吉通等公司都有了自己的全国性宽带互联计划,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电子支付、配送等环节也有很大发展。有了多家平台服务的提供者,最后网络竞争的主要优势将不在带宽资源,而在信息服务的增值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将更加有序而合理,增值服务的利润空间将急剧增长。(3)从政策环境看,互联网已经开始受到认可和支持。政府相关规定的陆续推出,明确了网络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权限,国家的政策不但认可互联网的新闻转载,还认可BBS的存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也是明确而适时的,政府支持互联网的明确态度解除了互联网发展的顾虑,对于创业者来说机遇在最大限度上讲是来自制度的革新和政策的扶持。(4)从互联网行业本身的成长来看,已经有了更强的势力抵御外力。前些年,网络公司的融资,甚至是公司聘用国际人才都是炒作对象,现在这都成了普遍现象。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汇聚了一定的创业资金,汇集大量的优秀人才,已经可以称为一个产业了,而且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四)网络经济在未来中国经济中的影响的主要体现1、网络经济将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网络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流通效率和工作效率,减少交易成本,缩短生产厂商与最终用户之间的距离,改变传统的市场结构,降低办公费用,节省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能够迅速将有价值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传递给需要的客户,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可以使政府和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投资、融资等情况,避免盲目引进、盲目投资、盲目建设的现象;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可以使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新的技术信息,从而避免盲目研究与开发,使企业尽快利用各种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对人才的重视。6、网络经济将使广大消费者享受到越来越多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由于网络时代技术革新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断下降,这十分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可以加剧“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格局,激烈的竞争可以使企业不断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尽力生产和提供顾客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促使信息服务和其他各种服务的多元化。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比传统经济更多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7、网络经济将促使企业之间相对公平地开展竞争网络可以改善市场准入条件,降低新企业的进入壁垒,有利于打破大企业的垄断,使小企业和大企业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开展竞争。进入壁垒低也是目前网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主要原因,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把目光盯着网络,生怕落伍,大有“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的味道,大家不管今后是赢是亏、是福是祸,先“圈地”,后“建设”。8、网络经济将加快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势头非常猛,其主要推动力量一方面是跨国公司、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IMF和世界银行等),另外一方面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作用。网络经济跨越了空间和时间,可以使更多的外国企业和消费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熟悉中国的企业,购买中国的产品,享受中国更加优质优价高效的服务,并与中国开展投资、贸易和金融活动。网络可以使公司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易,使公司在网上与世界各地的许多公司进行买卖;可以使公司发展和维护与国际客户的关系,随时进行多向互动式交流;可以使国内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塑造中国企业形象和传播中国企业文化,彻底改变许多国家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误解,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和产品创国际品牌。中国需要长期坚持实业立国战略发表时间:2010-5-10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骥强2奥巴马新政:美国启动“再工业化”对于全球经济格局而言,此次危机最大的改变,现在看来并不是金融监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而是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思路的改变——从“产业空心化”到“再工业化”的回归。对于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中国经济而言,这意味着全球投资市场、全球贸易市场、全球消费市场格局的重大改变。2010年1月底,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言犹在耳:“此次危机不是全球化中的危机,而是全球化本身的危机。”危机之前走向过度虚拟化的美国经济,已经启动了“再工业化”的华丽转身。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强烈信号。这意味着,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要知道,在2007年,美国制造业占国内GDP的比重只有11.68%,对美国GDP贡献最大的行业是金融、房地产业。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的利润总额占美国企业利润总额的40%以上;美国标普500强企业的总利润中也有约30%是由金融和房地产业产生。经济过度虚拟化、“产业空心化”是美国经济危机的最大根源。美国“再工业化”不是简单的制造业回归,而是包含高科技引领在内。以智慧地球、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等为代表,美国试图引领新一轮新兴产业革命,构建长期经济竞争力。美国还推出了未来5年的“出口倍增计划”。经济危机之下相对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价格,为美国经济“再工业化”创造了相对较好的基础。必须意识到,美国的制造业过去和今天依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轮子上的国家”一旦回归到“实业立国”的传统财富增长轨道,再加上美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美国实体经济非常有可能迎来复苏。在此过程中,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和产业保护主义也会变得越发严重。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思考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工业化”,是最大的外部环境转换。类似于中国加入WTO之后2001年到2008年的全球贸易环境,很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3“实业立国”重在国家政策导向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从根本上讲,就是一部中国如何走向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自晚清以来,无数先贤在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面前,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实业救国。然而,迟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终于出现了一次重要的工业化运动,屡遭波折之后,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实业经济才真正迎来宽松发展的黄金时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和全球产业分工又为之提供了千年难遇的重要机遇。然而,近几年来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虚拟资产市场的急剧发展,非常有可能中断这个重要机遇和黄金时期。要明晰的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从过去的实业救国到今天和平时期的实业立国,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国家方略。实业立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荷兰、英国、日本、美国的财富发展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荷、英、日经济地位的下降乃至于衰落,无不缘于金融、地产经济的勃兴和实业经济地位的下降,当今美国经济的种种危机也皆缘于此。中国应对此保持足够的警觉。而事实上,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更加决定了不能重蹈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重振实业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明确提出和长期坚持“实业立国”的基本思路。怎样做到实业立国?这需要我们明确,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处于从属地位。但这两年来,这一本质似乎被颠倒了,众多财经媒体和大大小小的工商论坛几乎无不被所谓的“资本英雄”和“地产新贵”所蛊惑,真正的实业家阶层则普遍被遗忘了。再比如,在许多国家,房地产业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自住房的需求,但在我们国家却成了最大的财富赌场。所以,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实业至上乃国家立国之本,投机盛行是国家的灾难。实业立国,重在国家的政策导向。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多种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是绝对必要的,但是,除了一些事关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核心领域,政府不应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运营者。此外,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征的中小企业和农业,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方向。保就业、促就业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最大目标。必须清楚,只有在灵活用工制度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得到良性发展,就业才能得到最大满足。其次,所谓的产业结构转型,也必须建立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任何人为的拔苗助长行为和一窝蜂的被动的产业升级,都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说到底是市场化的产物。创造就业和缴纳税收是企业对经济最重要的贡献。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在我国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中,企业贡献了我国税收的大部分。创造税负水平合理、企业负担透明的机制,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但令人忧虑的是,我国企业通常还要承担太多就业和税收之外的其他责任。企业,尤其是实业型企业,代表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要提升国家竞争力,就必须致力于为企业创造平等、宽松、透明的发展环境。他山之石,可资借鉴。举例来说,丹麦是一个北欧小国,但丹麦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宜经商的国家”,丹麦自2007年起曾连续两年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三。这缘于丹麦灵活的劳工制度、对企业家的重视、教育科技创新领域的高水平,以及较轻的企业税负水平。与当下一些人认为的经济发达、金融市场也一定发达不同,丹麦等北欧国家虽有股票市场但并不发达,房地产业发展也更为稳健,此次危机中,丹麦就几乎没有次贷问题,借贷者的偿付能力相对较好,抵押贷款市场运行稳定。丹麦是公认的高福利国家,但丹麦拥有极为灵活的企业用工制度,企业可以自由裁员。灵活的就业机制创造了丹麦4%左右失业水平的近似充分就业状态。一旦有人失业,政府会承担起保障机制。但是探究高福利的成本,并不是由企业承担,丹麦企业税率实际上只有25%及以下的所得税,除此之外不承担任何社保等其他支出,高福利主要是由个人通过高比例的个人社会保障税(8%)和个人所得税来支撑。现代化不等于美国化,当然也不等于欧洲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英美自由资本主义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的做法不适合中国,丹麦等福利资本主义的高福利也不适合中国。事实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对丹麦未来经济竞争力的担忧,最大一条就是高福利能否持续的问题。近期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背后的问题就是财政体系无法承担高福利支出。在我国,应该建立普遍基本的比如养老、医疗、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大力发展教育,应该成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法国总统萨科齐先生今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中深刻批评了“金融资本主义”。他指出,危机之前的全球化首先是利润的全球化,所有的结余资产全球化,把一切的资金都给了全球金融业,而没有用于企业和劳工,创业者往往被置于投机者之后,而那些靠利息生活的人超过了靠劳动谋生的人。萨科齐认为,有一些行为是不能够再得到公众的宽容和容忍的,比如过分的获利,这不能够再被接受,因为它和创造财富、创造就业是不成比例的。这样的一些收入也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它和成绩毫无关系。经济应该为人服务,经济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很显然,萨科齐将实体经济的创业者、劳动、就业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而金融资产投机则受到抨击。这是清醒的。中国显然也需要这种清醒。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分析研究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1-12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张荣菊企业经营质量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问题。从微观的角度,企业经营质量,不仅涉及到所有者的利益,而且事关债权人、企业职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宏观上考虑,一个国家的企业的整体经营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地位中的关键因素。提高一个企业的经营质量,必须依靠客观的标准,这就是对企业绩效的准确评价,因此企业绩效评价,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也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一、企业绩效评价及其意义

(一)、企业绩效评价概念。评价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特定的方法,对人和事件或事物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认识过程。简言之,评价就是通过比较分析对特定的人和事做出主观判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认识活动。绩效,也称业绩、效绩,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意义。企业绩效评价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润目标和战略的工具。绩效评价系统能使管理者平衡利润成长和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平衡不同群体之间期望值的矛盾;平衡机会和注意力之间的矛盾;平衡不同激励方式之间的矛盾。通过连续的绩效评价,可以检测企业发展的状况,把握企业当前的总体情况,使企业知彼知己、扬长补短,采取更有效的方法与措施提高竞争力。另外,建立和推行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科学的评判企业经营成果,有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的原因,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各有关部门对企业实施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和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提供依据。

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

(一)、系统性和战略性相结合。企业续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系统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整体最优化,即在全面性的原则下考虑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的有机结合。因而,必须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和逻辑关联度以及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合理构成,通过指标的合理取舍和指标权重的设置,来达到评价指标既能突出重点又能保持相对的均衡统一,实现评价系的最优化目的。

(二)、全面综合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科学性是一切科学研究工作的共同要求,这一要求体现在把握企业绩效评价内涵的正确性、指标体系设计的完备性、数学处理方法的逻辑严密性以及参量因素分析的准确性等几个方面。同时,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绩效本身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综合性指标体系往往是一个多维的整体系统。因而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和选取个体指标时,不但要坚持构建科学的评价系统,还要考虑全面综合性,使指标体系全面反映相关要素和有关环节的关联以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三)、动态和静态相结合。企业绩效评价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只从静态角度考虑是不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内涵、指标数量、体系构成等方面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应频繁变动。为了保证评价方法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随着经济环境和绩效价值取向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发展。

(四)、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企业绩效评价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系统,不是所有反映企业绩效的因素都能够量化。定量指标较为具体直观,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定性指标所含信息量的宽度和广度远大于定量指标,可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和纠正过于强调定量指标对企业长远利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包括定量分析要素又要包括定性分析要素,遵循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五)、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相结合。企业绩效评价就是将企业的绩效与过去自身的绩效相比较,以便衡量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评价指标在设计中要注意指标口径、方法的历史动态以及指标在空间范围内可比,尤其是国际比较,使评价结果实现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所谓可操作性就是指标的易理解性和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使所设计的指标能够在实践中较为准确的计量。设计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既要遵从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也要照顾到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该有足够的灵活性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运用。另外,各个产业和行业的企业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因此需要加入一些特殊的指标,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模型有拓展的空间。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内容,对于引导、创新企业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合理、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能够保障并促进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效率和效能,实现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目标和经营战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注重绩效评价,同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与新挑战,需要建立全新的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绩效评价思想和体系。选择第三方物流,规模不可忽视

琼斯认为,尽管物流企业需要在当地招聘人才,但是,除了了解本地经济外,这些当地人才对全球经济也应当了解。在全球环境下,无论是运输团体还是收货团体,都必须全面了解供应链整个链条所发生的事情。如果开展全球运输,就需要招聘一些既熟悉全球贸易,又熟悉当地海关业务和本地区物流业发展形势的人才。因此,琼斯称,大型服务商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大量的投资

倾向于使用大型服务商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型服务商有能力对项目投入大量的资产。投入的资产可能包括从卡车到仓储在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也可能涉及运输管理以及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服务的能力。琼斯说:“这些东西对小型物流公司来说相对较难。这是因为,要想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尤其是仓储、运输管理和在线服务等方面,就需要进行大笔的投资,企业就必须从广泛的客户基础出发对这种投资需求加以衡量。否则,如果仅仅为了一家客户就开展这种投资,那么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琼斯还提到了有效开展全球经营所需的大系统。这种大系统非常昂贵,而且需要那些能够对技术问题做出快速有效反应的人才来加以维持。琼斯说:“要做到这一点,你就需要借助某个IT组织的力量,对自己的客户服务技术寻求支持。”

琼斯称,像Ryder公司这样的物流服务商都有一定的市场实力。他们既有雄厚的智力基础和技术基础,也有分布广阔的市场,而且还有一批公关能力强、能够为大客户提供服务的员工。“这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如果你从客户A那里学到一些关于登陆成本计算方面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也很有可能会对客户B有所帮助。”

Ryder公司是美洲地区的一家实力非常雄厚的物流企业。在亚太地区,该公司主要把重点放在中国市场。琼斯把Ryder公司描述为一家具有全球开拓能力的地区物流服务商,该公司从事大量的跨境业务,比如在加拿大提供机动车维修与一体化服务。琼斯解释说:“在美国,我们一直是一家强大的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