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022表格式)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022表格式)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022表格式)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022表格式)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022表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022)基本信息姓名陈传玉刘涛学校丹江口市实验小学学科科学联系电话及邮级六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学习领域/模块生命科学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学习目标:.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证据。·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的现象作出解释。·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与结果。·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顺利渡过青春期。指导学生健康生活、关爱老人,成为社会需要的健康人。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绘制全班的身高条形图收集成长的证据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绘制全班的身高条形图收集成长的证据测量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1、我在成长绘制身高、1、我在成长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4、踏上健康之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4、踏上健康之路交流、预测青春发育期的身体变化我们长大了交流、预测青春发育期的身体变化我们长大了2、悄悄发生的变化划分人生的阶段3、人生之旅2、悄悄发生的变化划分人生的阶段3、人生之旅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心里变化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心里变化调查老年人和婴儿的生活状况学习青春期卫生预测自己长大后的升身高调查老年人和婴儿的生活状况学习青春期卫生预测自己长大后的升身高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我在成长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我在成长,本课对于人体生长的认识是从三个阶段进行的:从出生到现在、现在、今后。主要教学活动有:通过收集自己成长的证据,了解从出生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人体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了解人体的第二生长发育突增期;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可以大致了解人长大后的生长发育状况。学习者分析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变化了解不够深入。学习目标确定.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难点: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概念发展:层次1:不能掌握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发生的变化。层次2:可以收集并掌握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但不能利用证据做出解释。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根据成长的证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层次2:可以根据成长的证据绘制身、体重曲线图,但不能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集中话题教师活动1(1.导入新课。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学生活动1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环节二:探索和调查教师活动2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3.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学生活动2学生在对搜集来的证据的交流中体会成长的过程。活动意图说明:用证据来验证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学生会感到探究的乐趣和重大意义。环节三:回顾和解释教的活动3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教师讲解教材上测身高和体重的方法。(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学的活动3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样查表,怎样利用公式计算。可以让他们说说预测后的结果,讨论讨论三种方法的数据有无误差,哪种方法可靠、准确。同时要指出,预测结果并非绝对,有很多因素会改变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环境、锻炼和营养等,倡导孩子们积极健康地生活。2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动手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让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要健康地生活。7.板书设计1、我在成长身高成长的证据体重衣食住行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2、在成长中,我们的()长高了,()变重了。3、()和()是生长发育最为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4、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是牙齿是(),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6、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而不是成年,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7、测量身高时(),测量体重时()。8、人站在体重秤上时,体重秤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都是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在参与,在实践体验学习科学真知。同时,能够充分的收集运用自身的相册,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实践分析身高、体重折线图,发现成长的变化规律。10.教学反思与改进课题2、悄悄发生的变化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青春期是人生一道靓丽的风景,青春期教育是近年来教育专家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能够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对每个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课安排了以下活动:(1)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以“说悄悄话”的形式交流自己身体近期的变化;(2)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对这些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变化建立全面、正确的认识;(3)通过讨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提供必要的帮助学习者分析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变化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男女生生理发生的重大变化彼此感到神秘,这课要把男女生分开上课,并且男女生都要清楚异性不同的生理特征。学习目标确定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科学知识·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难点: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概念发展层次1:不能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及身心的发展特点。层次2: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青春期的特点,但不能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层次3: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并能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集中话题教师活动1(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学生活动1环节二:探索和调查教师活动2(2)导课时可以说: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学生活动2让学生搜集来证据,交流体会成长的过程。活动意图说明:用证据来验证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学生会感到探究的乐趣和重大意义。环节三:回顾和解释教的活动34)谈话: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5)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推荐给教师们一些有关青春期教育的书籍。《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告诉孩子真相》《青春期——写给女生》《青春期——写给男生》学的活动3以轻松亲切的表情、语言和学生们交流。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看录像和阅读资料,学生解决了生理变化的疑惑,并且异性身体再也不是秘密了。板书设计1.身体变化:身高增加;体重1.身体变化:身高增加;体重增加;变声;男同学长胡须、喉结等。2.心理的变化:青春期性意识骤然增长;智力水平迅猛提高;独立欲望增强;情绪不稳定……2.心理的变化:青春期性意识骤然增长;智力水平迅猛提高;独立欲望增强;情绪不稳定……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保证充足的睡眠、女同学不要太早穿高跟鞋、男同学不要吸烟和酗酒、不要乱拔胡须等。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可以通过()、()、()等方式了解青春期的特点。2、()是人体的正常发育,()是生命重要的时期。3、()是我们由()向()过渡的时期,女孩一般是()进入青春期;男孩要稍晚一些,一般是()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我们的()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4、青春期男女()最先出现快速生长。5、青春期除了()之外,另一个特点是()开始。6、女生在()岁,骨骼闭合,停止生长,男生在()岁之后,骨骼闭合,停止生长。7、少年健康的大是()。8、进入青春期我们应当承担哪些责任?青春期应注意哪些事项?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这节课内容是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正在进入或即将进入青春期,初步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特点,这个问题既现实又使学生在公众面前(尤其是男女同学共处一个课堂)羞于开口,因此采取课前调查;课中分组交流;课后讨论;办手抄报;办专栏的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加上课上资源的上传,极大的开启学生的心扉,特别是学生的分组讨论,提升了课堂气氛。课前在座位上作一些调整,可以让学生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讨论。学生的交流可能不够全面,有些变化可能不好意思说,并不强求让学生全部将变化说出来,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在让学生三、五成群地和好朋友讨论自身的变化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的基础上,再通过观看录像,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青春期的特点,由此揭开了青春期的神秘的面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青春期的知识。10.教学反思与改进课题3.人生之旅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本课通过认识人的生命周期,唤起学生对弱势人群的关爱。主要教学活动有:(1)利用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司之谜”进行猜谜活动,了解人的一生大致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2)通过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人的生命周期,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3)调查身边老年人和婴儿的生活,写一份调查报告,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实践活动能力在情感上获得丰富的体验。学习者分析在本单元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有了解了人从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发育情况,大量的几类为本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学习目标确定过程与方法·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科学知识·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学习重点难点1、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2、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探究发展层次1:不能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层次2: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但不能通过对婴儿和老年人生活的探究写出调查报告。层次3: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并能通过对婴儿和老年人生活的探究写出调查报告。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集中话题教师活动11.导入新课。谈话: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讲述“斯芬克司之谜”。学生活动1环节二:探索和调查教师活动2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可以在这里找个恰当时机引出课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把一个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的能力)学生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之后,可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4.讨论交流: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做包裹婴儿(洋娃娃)的训练)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学生活动2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对搜集来的证据的交流中体会成长的过程。环节三:回顾和解释教的活动3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在这个调查活动前,建议老师们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2)步骤:(要提供给学生)①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②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③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④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①调查对象;②调查人数;③调查内容;④调查时间;⑤调查问题;⑥调查结果;⑦其他。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学的活动3制定计划在研究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让学生们在活动前做计划。。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写调查报告,学生解决了生理变化的疑惑,了解了人的一生大致划分的几个阶段。板书设计3.人生之旅幼年期(0-6)岁青春期(10-20)岁成年期(25-60)岁老年期(60-79)岁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斯芬克斯之谜中,把人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两条腿走路”指()“三条腿走路”指(),还可以分成()、()、()、()。2、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3、人在()和()需要特殊照顾,我们每个人都要尊老爱幼。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5、人的一生身高最高的时期是()。6、从生命周期来看,人体的发育是一个()又()的过程。7、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勤奋求学学龄期抚育后代成年期生长迅速青春期颐养天年老年期十月怀胎胎儿期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先引用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司之谜”入手,猜测这种动物是“人”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研究的兴趣。在神话故事中就告知了可以将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幼年、成年、老年。但我们不惟课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划分阶段,不要求按严格意义上的生理和心理标准,只要合理、恰当就行。充分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中这样一个教学理念: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是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10.教学反思与改进课题4.踏上健康之路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本课是在前面几课的基础上,通过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统计全班同学(男、女)的身高,绘制统计图,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它是评价生长发育的依据,有了对自己生长发育情况的正确认识以后,引入健康生活方式的话题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学习者分析学生对走上健康之路不知道如何科学应对学习目标确定过程与方法·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科学知识·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珍爱生命。学习重点难点1、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2、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层次2: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但不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层次3: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用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层次2:能够用作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但不能根据统计图对同学的身高情况做出解释。层次3:能够用作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能根据统计图对同学的身高情况做出解释。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集中话题教师活动11.导入新课。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分析统计图环节二:探索和调查教师活动22.谈话: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们读一读)这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学生汇报发现: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这是一个正态分布,学生意识到就可以,不用点明)3.做我们全班的身高统计图。(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身高数据在第1课时已测量)(2)分别做男女生的身高统计图。(3)观察此表,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学生活动2学生对搜集来的证据的交流中体会成长的过程。从个人卫生、营养及膳食卫生、学习卫生、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科学用脑、正确使用电脑的情况几方面加以认识.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对搜集来的证据的交流中体会成长的过程。环节三:回顾和解释教的活动34.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谈话: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我们再来根据教材12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学生活动。5.了解健康生活方式。谈话: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学的活动3学生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引到健康话题,应该怎么做。板书设计4.踏上健康之路个人卫生、营养及膳食卫生注意学习卫生、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科学用脑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2、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青少年()和()也不断提高。在青春期,一般体重()千克,多的可达()千克。3、学习姿势和用眼卫生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4、()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5、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6、科学用脑五要素是()。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熟悉的事物(P11页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和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为引入探究活动的契机,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以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为主要的辅导形式,引导做全班同学的身高统计图。以交流、评价研究成果为教学活动的总结。让学生尽情地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活动的开展与深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0.教学反思与改进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学习目标:知道科学探究式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与其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重点难点: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与其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推测小猫爸爸的样子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植物的遗传特征寻找动物的相似特征寻找孩子与父母的相似特征推测小猫爸爸的样子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植物的遗传特征寻找动物的相似特征寻找孩子与父母的相似特征1、生物的遗传现象1、生物的遗传现象了解孟德尔探究遗传的秘密遗传与变异调查了解人群中的特征差异了解孟德尔探究遗传的秘密遗传与变异调查了解人群中的特征差异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2生物的变异现象观察其他生物的变异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2生物的变异现象观察其他生物的变异了解其他科学家对变异的探究了解其他科学家对变异的探究了解三叶草的变异了解三叶草的变异知道袁隆平对水稻变异现象的研究知道扔变异培育出的优良品种科学学辩论会,了解科技新进展知道袁隆平对水稻变异现象的研究知道扔变异培育出的优良品种科学学辩论会,了解科技新进展课题1.生物的遗传现象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本课是在生物中找出不同的地方,认识生物不仅有遗传还有变异现象。教材是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变异现象,沿袭上一课的思维形式。首先从我们自己身上突破,让学生从家人、从同学中找差异,感知变异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像遗传现象一样是生物的一个特性。接着对动物的观察,进一步拓宽深度。最后,从植物身上加深对变异现象的理解,并引向更深层次,为下一课研究做好铺垫。学习者分析针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遗传现象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变异现象也不难理解,方法和思维都是相同的。当然方法还是观察-分析-判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在比较辨别中,完成特定的活动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将学习所需要的信息筛选出来,从而认识变异的一般特征。学习目标确定●通过比较和辨认活动,认识遗传的一般特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探讨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变异特性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通过观察和推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知识与技能●能领会生物变异现象研究的方法,并能进行持续研究;●运用所学的方法能对一些变异现象作出解释和推测;●能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理由拒的研究和表述习惯;●养成浓厚的生物科学研究兴趣,并能关注科技前沿的信息。●有生物学科学研究勇于创新的热情。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2、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层次1:不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层次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但不能对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层次3: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能对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回顾导入教师活动11.谈话:请你们观察这鱼缸里的金鱼,看看哪些是一家子。2.学生分组观察寻找并回答。3.提问:你为什么这么分?4.学生讨论回答。5.老师告诉他们真正答案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处在矛盾中,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正所谓: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教学中,有意设置这样的障碍,使课堂带来活力,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环节二:探索和调查教师活动21.谈话:把你们上次看的照片重新拿出来,再从他们身上寻找不同点,我们看看这些不同点有哪些。2.学生观察、比较、筛选。3.学生汇报。4.师生总结。5.提问:动物和人我们都观察和分析过了,下一个是观察分析什么啦?(生:植物)6.谈话:对,是植物。你们打算怎么观察研究呢?先讨论一下。7.学生讨论,引导拿出操作方法。8.学生室外观察,并做好记录,采集样本。学生活动2学生观察、比较、记录活动意图说明:这一环节真实而自然的引导和经历,使学生感受深刻,同时体验到研究的快乐。最大限度的放手给学生,学生拥有自主研究的主权和时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学生的合作也异常活跃,积极性很高。。环节三:探寻变异教的活动31.学生观看有关变异现象的资料。2.学生讨论自己生活中的有关现象。3.师生总结这两种变异现象。4、课后调查活动。将课本45页书上的调查表带回家和你的家人比比填写好,或许你们你还会发现很多的秘密。学的活动3学生观看遗传现象的资料,探讨生活中的变异现象。活动意图说明:我们研究往往也会疲倦,虽然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单一的活动形式,会引起人的倦怠。在这部分就是让学生轻松一下,并透过今天的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可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印象深刻。板书设计1.生物的遗传现象植物动物子女与父母或多或少相似的特征遗传人类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子女和父母一般都或多或少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这些特征包含()、()、()、()。2、动物也存在着()现象,表现在()、()、()等方面有相似特征。3、植物也存在着()现象,表现在()、()、()、()等的()、()、()等。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说明了()。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有意地调整了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兴趣横生,更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加深对本课理解特别在“引导寻觅”这一环节,开始教学的班级没有这一环节,学生就是观察比较不同,直接跨入变异的主体,然后就是验证。而多了这一环节,学生就蹦出很多的思维亮点,提出很多的问题,对遗传和变异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的较深刻,很容易找到同一特征可以是遗传可以是变异的发生点。10.教学反思与改进课题2.生物的变异现象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遗传与变异”单元的第2课。在色彩斑斓的生物界中,遗传和变异既是互相矛盾的,又是互相依存的。“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这讲的就是变异现象。变异也是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指的是后代跟亲代之间总是有所区别,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比方说,父母和儿女之间以及儿女彼此之间,总有些差异,这就是变异。如果说是因为有了遗传现象,人类才能够把先进的形态和生理性状遗传下来,代代相传的话,那么也就可以说因为有了变异现象,人类才能够不断进化,产生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教材也是和上一课一样,通过三个方面指导学生了解生物界的变异现象:

1.通过观察比较一家人之间的不同来认识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2.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3.指导学生认识变异的种类。学习者分析针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遗传现象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变异现象也不难理解,方法和思维都是相同的。由于上一节课的教学,学生还沉浸在生物的遗传中,甚至还在各种动植物中寻找生物的遗传信息,忽然这节课就提出一个相对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学习目标确定过程与方法●能够搜集有关生物变异方面的信息;●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能提出有关研究的问题;●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知识与技能●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通过全班同学间个体差异的比较活动,使学生对变异现象有初步认识;●知道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科学自然观。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变异现象。2、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层次1:不知道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层次2:知道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但不能对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层次3:知道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现象,能对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谈话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2.学生讨论。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的,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揭示课题)4.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姓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5.学生仔细观察。6.交流发言。7.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的特征调查的结果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比较照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既有发散思维,又有集中思维,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这里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验,使得探究活动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环节二: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教师活动2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46页的插图。4.汇报交流。5.小结:同遗传现象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谚语说“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指的就是变异现象。人们对生物的变异现象还有一些有趣的利用呢。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7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学生活动2学生观察、比较、记录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以上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这个部分做容易流于形式,为了免于沦落为空洞的说教,我们就要寻找一些有说服力的资料,让事实开口“说话”,促使学生体会其中的道理。环节三:了解变异的种类教的活动31.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1)可遗传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2)不可遗传的变异:用眼不当,早成近视;车祸导致的后天残疾等。2.小结:大自然是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的变异。3.请学生们也举一些例子。(举例:高茎豌豆的种子偶尔可以培育出矮茎的豌豆,这就是变异。而利用矮茎豌豆的种子继续培育,其后代仍显矮茎的特征,这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因为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变异现象,这种现象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学的活动3学生观看变异现象的资料,探讨生活中的变异现象。活动意图说明:注意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希望教师结合教学进程和相关的教学内容,积极指导学生阅读、讨论。这对于提高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会有积极的意义。板书设计2.生物的变异现象子代与父代同一物种存在不同特征变异人类动物植物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形态各异的金鱼是()的变异而培育而成的。2、“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说明了()。3、10万株三叶草才有一株变异为四叶草,所以四叶草也是()的象征,它包含了人生想要的四种东西:()、()、()、()。4、子女与父代之间、同种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5、变异有两种形式(如):一种是:另一种是: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对动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通过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初步了解了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初步判断生活中的遗传与变异现象。10.教学反思与改进课题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学习者分析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却又会产生一些困惑。学习目标确定1.让学生了解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人类利用遗传和变异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2.通过假设和猜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学习重点难点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2、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变异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层次1:不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层次2:知道变异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但不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层次3:知道变异是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亲历活动,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谈话:大家喜欢吃无籽西瓜吗?它的味道很甜美,不过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吗?2.学生猜测。学生活动1学生猜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既有发散思维,又有集中思维,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这里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验,使得探究活动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环节二:引导探索,寻找原因教师活动21.谈话:想要知道答案,我们一起来先看一些材料,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启发。2.课件出示:(全家福照片),让学生逐一介绍自己家人的特征。(1)请每位同学拿出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让大家看看自己长得像谁?又有哪些差异?(2)提问: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为什么后代与父母又稍有不同呢?(3)讲解:子女有些特征像父母,有些又不像父母,这是遗传和变异的结果。那么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科学家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3.谈话引导: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对遗传现象进行探究,孟德尔被人们称为“遗传之父”,你想了解他的研究吗?4.教师请学生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孟德尔的资料,整理并进行汇报。你对孟德尔的实验怎么解释?5.介绍孟德尔和他的研究成果。6.出示资料:《孟德尔与他的研究与发现》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解释简要地说,不同颜色的豌豆花杂交后,子一代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因此都是一种颜色,而子二代就会发生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分离,并同时表现出来,所以会出现两种颜色。8.师:可是人们无法用孟德尔的遗传理论来解释有些动物的父母皮毛都是褐色的,而他们的孩子却是白色皮毛,这样的现象,后来的科学家对此展开了很深入的研究。(看大屏幕:有关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通过看大屏幕你知道了什么?小组讨论。学生活动2学生在观察、比较照找出与父母相似之处,带着疑惑学习,学习《孟德尔与他的研究与发现》资料,整理并进行汇报。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交流自己所搜集的有关孟德尔的资料,整理并进行汇报后,疑惑渐渐解开,在探究中增长知识,从而获得探究的快乐。环节三:深入探究,揭开谜底教的活动31.师生谈话:正是由于孟德尔以及后续者的坚持不懈的探索,人类现在对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孟德尔主要对遗传现象进行了研究,其他科学家又对变异进行了探究。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爷爷对水稻的遗传和变异进行了探究,你想了解他研究的故事吗?关于他和他的研究你知道那些?小组交流,汇报补充。2.介绍袁隆平和他的研究。3.出示课件视频资料:《袁隆平与杂交水稻》4.看屏幕阅读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5.讨论:我们对袁隆平爷爷的研究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6.谈话: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了解了遗传和变异的秘密,人类就能更好地利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人类服务。7.课件出示:(一组变异的水果蔬菜图片)师:观察图片中的一些优良品种,你觉得和平常你所见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吗?8.学生讨论,教师适时补充。9.师:人们了解了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就可以利用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来改善它们,利用它们,让它们为人类造福了。10、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现在可以大胆地猜测这个无籽西瓜是怎么回事了吗?11、小结:现在有很多农作物、水果、蔬菜等,也都是利用遗传和变异规律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在生物遗传学上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学的活动3学生阅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谈感想,讨论:我们对袁隆平爷爷的研究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观察一组变异的水果蔬菜图片,学生讨论。活动意图说明:注意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会有积极的意义。板书设计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遗传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和他的豌豆实验变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是现代遗传之父,他利用豌豆探究遗传秘密。2、()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3、用()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4、()的玉米种子种植出来的玉米都是穗大粒饱的,这是()。5、将种子带回太空环境中,然后带回地面属于()培育。6、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7、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与祖先一样。()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本课以孟德尔、袁隆平的研究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促进和改善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理解,进而了解科学的本质。

首先我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孟德尔及其后续者对遗传和变异的不懈探索。为了使学生阅读更有目的性,教学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如:孟德尔为什么被称为“遗传之父”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达到教学目的。其次,了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不迷信权威,专心研究“杂交水稻”的事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好素材,这一内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感受科学在人类文化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人类造福,可以改善人类生活。教学中应抓住契机适时进行教育。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层次的教学,发动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或者可以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关于袁隆平事迹的资料。10.教学反思与改进第三单元进化本单元是一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构建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原因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第二部分,认识化石及其形成、作用。第三部分,介绍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学习目标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应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知道环境变化会影响生物生存。敢于大胆想象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学习重点难点: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环境变化会影响生物生存。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找出与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了解恐龙的发展史制作印迹化石模型了解化石的形成研讨消失了的恐龙是怎样复制出来的找出与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了解恐龙的发展史制作印迹化石模型了解化石的形成研讨消失了的恐龙是怎样复制出来的认识化石认识化石了解科学家有化石而引发的一些困惑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了解科学家有化石而引发的一些困惑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举办“恐龙展”1、消失的恐龙举办“恐龙展”1、消失的恐龙了解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不同解释了解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不同解释进化进化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了解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介绍达尔文及其经典进化论了解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介绍达尔文及其经典进化论了解自然选择的一些实例收集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做出手操报知道理解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了解自然选择的一些实例收集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做出手操报知道理解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课题1、消失了的恐龙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这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进化》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重点从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学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学习《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做好准备。恐龙的种类、恐龙的生活、恐龙的灭绝等都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它们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庞大身躯,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以至于人们一提起它就会产生敬畏和神秘感,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无尽的谜团……本课以学生在课外对恐龙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点滴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一、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举办一个“恐龙展”。二、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史和作用。三、找出与恐龙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进一步认识恐龙和恐龙化石。四、引导学生对恐龙问题进行后续研究。学习者分析1、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高,但水平较低,头脑中虽有一系列的疑问,却又未曾深究其原因,通常表现为只对现象感兴趣。

2、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比较零乱,缺乏系统,他们很难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3、本课的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较多(书本、画报、网络等)因此,可以就一些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学。学习目标确定1•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学习重点难点1、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2、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资料。层次1:不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层次2: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不能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层次3: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介绍恐龙教师活动11、播放几分钟《恐龙》后交流:刚才我们看的电影片段是关于什么的?生:恐龙师:关于恐龙你都了解那些知识呢?你都知道有哪些恐龙呢?给大家说说生汇报后,师: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恐龙朋友,其中,有我们认识的,也有我们不认识的,下面就请出它们给大家见面。2、出示恐龙模型介绍几种恐龙,然后再结合图片向学生介绍几种恐龙(幻灯片)学生活动1学生介绍已知恐龙的类型学生对于恐龙的世界并非是一无所知的,此环节设计以学生对恐龙已有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知识。环节二:引导探索教师活动21、师:恐龙的种类真是很多,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形态更是千奇百怪。大多数恐龙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庞大身躯,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以致于人们一提起它就会产生一种敬畏感和神秘感……可是恐龙生活在距今2亿多年到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那我们到底是通过什么知道他们的形态特点的呢?引出化石2、是啊,人们就是根据化石复制出了各种恐龙的原形。早在1822年人们就发现了第一块恐龙化石。后来,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这是一种以前从未发现过的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对恐龙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科学家从发掘恐龙化石到复原恐龙骨架的过程。3、问:这里只是简单的四幅图,你能不能从中体会出科学家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4、师正是因为有了科学家们从发现恐龙化石到复原恐龙骨架的不懈努力,我们才得以目睹几千万年前乃至上亿年前的恐龙的风采,才有了科幻电影里那神秘的恐龙世界。感谢科学家的辛勤努力,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回科学家,来研究一块恐龙头骨化石。(出示头骨化石,并指导学生分组研究讨论)5、刚才我们研究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还有一项工作等着我们做:有一群恐龙分不清自己的骨架了,为此闹得不愉快。还是请咱们这些恐龙专家来帮他们分辨一下吧!先出示恐龙图,请学生说说恐龙的名字并表述一下相应的特点,再出示骨骼图,引导学生根据26页图小组内讨论后交流。6、盛及一时的恐龙曾经是我们这个星球的主宰,地上跑的有,水里游的有,天上飞的也有,但是在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在地球上灭绝了,留下了一个千古难解的迷!至今我们还不知道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只是做了种种假说,那你都知道哪些恐龙灭绝的假说呢?7、提问: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哪种解释恐龙灭绝的假说是正确的,但我们可以从恐龙由兴盛到灭绝的事实得到哪些启示呢?(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学生活动2学生观察恐龙的图片、模型,意识到现在的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了解是源于科学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是源于对化石的研究。活动意图说明:用多媒体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相关学习内容,不仅有效避免教师直接讲授时的枯燥,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学生看完多媒体介绍后,让他们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了解是源于科学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是源于对化石的研究,为下一课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也体会到科学家工作的辛劳与艰辛,受到情感上的震撼。环节三:课外拓展活动教的活动3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有关恐龙的很多奥秘,关于恐龙,你课后还准备研究些什么?2学生汇报。3提问:那你准备用哪些方法来研究自己的问题呢?4小结:这节课,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同学们可以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来解决。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手段来查找。当然,还有更方便、快捷、高效而且信息量非常大的一种手段,那就是————网络。5、布置作业:下节课,我们将举办一个“恐龙信息交流会”,到时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带来,集体交流。6、同学们,现在,我们人类虽然还没有打开神秘的恐龙世界的大门,但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把打开这扇大门的金钥匙------化石,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终将会打开那扇神秘的大门?当然,打开那扇大门的就有可能是你、你、你……学的活动3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恐龙。活动意图说明:科学课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四十分钟里,让学生运用课上习得的本领在课后继续研究,让他们对“科学探究”始终抱有热情才是我们科学教育的真实目的,但对学生的课外研究不能只提要求不加指导,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的课外研究才是真正有效的板书设计1、消失了的恐龙挖掘化石——包装化石——清理化石——化石还原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年被人们发现的,发现并认识恐龙的是()。2、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主要通过()来了解恐龙,()()和()是根据化石复制出来的。3、恐龙属于()动物,他生活在距今()万年前,恐龙是()的。4、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曾有过()的分布。5、科学家探测:小鸟、鳄鱼、蜥蜴可能是()的后代,但()不可能是恐龙到后代。6、恐龙的()不一,有的有几层楼那么高,有的只有母鸡大小。7、会飞的恐龙:(),水里游的恐龙:();吃肉的恐龙:(),吃植物的恐龙:()。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这课是探究性课,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可恐龙毕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于是我把这课相关的恐龙视频和资料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进行学习。10.教学反思与改进课题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化石及其形成作用,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化石的作用以及由化石而引发的一些问题与疑惑,让学生动手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学习者分析学生对“化石”比较陌生,许多同学从未思考过有关化石的问题,并且六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课堂上不爱发言。学习目标确定1.知道什么是化石。2.化石是怎样形成的。3.制作化石模型。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化石及化石形成过程。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化石模型明白化石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层次1:不知道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层次2:知道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但不会制作化石模型。层次3:知道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会制作化石模型。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我们为什么现在看不到恐龙了?科学家是怎样了解恐龙的?关于化石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揭题:诗人说化石是会说话的石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活动1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科学家是怎样研究恐龙的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既有发散思维,又有集中思维,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从以往对恐龙化石的了解入手引出对其他生物化石的扩展认识。环节二:问题提出,学生尝试教师活动2(1)本节课需要同学们了解三个问题:1、什么是化石?2、化石怎么形成的?3、是不是每种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答案呢?学生回答。那么,带着这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欢迎某某同学先给同学们讲解,讲解不到位的地方,老师来做以补充。(2)学生尝试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化石资料,讲解化石知识。(内附:学生制作课件)注意:学生知识点讲解有无错误,课件是否准备充分,有无和同学互动,知识点是否理解等等。1)根据学生表现,点评学生。优点:课件准备充分直观,语言流利,知识点讲解透彻,第一次是上讲台勇气可嘉,值得表扬。缺点:重点知识用醒目的字体颜色,注意与同学互动。(2)教师知识部分补充讲解(3)教师点评,知识补充1、展示陆地动物化石,简单介绍。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海洋动物化石都有哪些?3、介绍海洋化石。4、前面了解的是动物可以形成化石,那么植物会形成化石吗?5、展示植物化石,简单概括化石: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6、这些都是从图片看到的化石,那么同学想不想看一看摸一摸真的化石?7、分小组摸化石,并讲一下摸到的化石是什么感觉?8、提问:根据小老师的资料分享,回答什么是化石?化石怎么形成的?9、出示化石形成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形成的三个要素,注意提示:缺少一个因素,都不能形成化石学生活动2学生试着讲解化石的形成学生摸真化石,谈感受,回答什么是化石,化石怎么形成活动意图说明:指导学生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通过书中四幅图片详细介绍了化石形成以及被发现的过程。环节三:动手探究,交流感受教的活动31、动手探究,交流感受(1)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每种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带着这个疑问,请同学们来演验证一下。(2)出示实验步骤,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各小组汇报材料,小组合作分工探究。(3)小组交流制作感受并汇报。(4)各组展示最好的作品,讲制作技巧。(5)小结:并不是每一种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受地质年代和环境影响,能形成化石只是生物的一小部分,而完整的化石又是少之又少,所以每一个化石都是非常珍贵的。(6)试题检测学习效果。学的活动3学生自学制作化石的步骤,制作一种化石模型活动意图说明:学生亲手自己制作化石,注意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会有积极的意义。板书设计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残骸化石

遗迹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或(),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2、大自然中的化石如:()()()()等。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的特殊的文字。人们对()以及()感到困惑已有数百年。4、有些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5、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我们称为()如: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豚。6、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7、化石的形成过程:8、脚印化石属于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属于(),鱼类化石属于()。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教学中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将有关化石的一些基本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印迹化石模型使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再次重申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研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让学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才能。10.教学反思与改进课题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单元《进化》中的第3课,也是最后一课。在这一课我们将带领学生一起来学习达尔文的进化论。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关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第二部分:指出人类在生物进化领域的研究仍在继续。2学习者分析很多学生都知道达尔文的名字以及他的故事。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3学习目标确定●知道科学探究要允许别人的质疑,科学结论需要证据;●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尊重证据;●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难点: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层次1:不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层次2: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不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层次3: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认识达尔文及他的“进化论”教师活动11.了解达尔文及他的进化论。(1)谈话:你们知道达尔文吗?(2)学生向大家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达尔文的知识。(3)学生自学课本第22页关于达尔文的一段文字资料,完成实验纪录的第一部分内容: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学生交流。2.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谈话:达尔文的进化论已被大部分人所承认接受,经过他的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影响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自然和人为。请同学默读课本第22页和23页上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两个例子,思考,这两种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2)学生默读教材上的内容。(3)交流:①如果你是牧民,你会怎么做?②牧民的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③牧民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④什么叫人工选择?⑤森林中的绵羊,久而久之会变成什么颜色?⑥狼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⑦什么叫自然选择?(4)教师小结。(5)你还能举类似的例子吗?(6)学生交流。3.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选择。(1)多媒体演示尺蠖蛾的例子。(2)讨论:①为什么尺蠖蛾开始时的翅膀是浅色的?②后来为什么会变深?③现在为什么又变浅了?④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尺蠖蛾翅膀变化的原因吗?⑤知道了这个事例后,你有什么收获?(3)教师小结:生物为了生存,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4.解释两种狐狸不同处形成的原因。(1)谈话:我们再来看一个关于进化的例子。(2)多媒体演示极地狐狸和非洲沙狐的资料。(3)比较:①极地狐狸和非洲沙狐的不同点。②极地和非洲环境的差别。③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和所处的环境有什么关系?④试着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这两种狐狸不同的原因。(4)教师小结。(5)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6)学生举例。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课本文字资料,完成实验记录学生举例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例子。学生比较两种狐狸不同之处试着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这两种狐狸不同的原因。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交流他们搜集到的知识,课本第22页的文字资料也可让学生自学完成,这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自然选择,什么是人工选择以后,让他们也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从而也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是在不断地进化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表达,这是学生一个重要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前面解释了尺蠖蛾翅膀颜色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来解释这两种狐狸的不同之处所产生的原因就比较简单了。环节二:认识人类在生物进化领域的研究仍在继续教师活动21.谈话:近100多年来,更多的科学家继达尔文之后仍在进行着生物进化现象的研究。随着新的考古证据的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着挑战。2.学生自学澄江生物群的相关资料,并完成实验纪录的第二部分内容: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3.交流。4.提问:澄江生物群的发现是否就能证明达尔文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5.学生讨论。6.教师小结。学生活动2活动意图说明:科学的结论重视的是证据,而不是权威。每一个科学结论都是经过无数次地假设和研究才得出的,所以澄江生物群的发现只能是起到质疑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作用,至于到底谁是谁非,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才能得出结论。这个活动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也是没有止境的。环节三:拓展教的活动3课后搜集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各种假设,做成手抄报,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班级中交流学的活动3活动意图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在有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让他们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课后继续研究的兴趣。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所以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手抄报完成后进行一个展览等等,千万不能像完成任务那样做好了就没有下文了。板书设计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工选择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1.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出版了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著作《》,他认为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经过()、()、()从()到(),从()到(),种类由()到()发展着,进化着。达尔文的观点已经成为()的经典理论。2、自然选择:人工选择:3、()动物化石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祖先化石。4、()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5、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两种:6、“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书本上的资料,采用交流、汇报的形式来认识达尔文以及他的进化论。学生阅读之后,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经典观点。并要求各小组将讨论、交流的结果记录在实验单里。在学生充分阅读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汇报。学生在各组的讨论之后,都记录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以前的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而现在却是学生学习的工具,网络上大量的信息源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而有趣,时空障碍在轻点鼠标之中消逝得无影无踪,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自主地进行探究、自己进行学习结果检测,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让学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才能。10.教学反思与改进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课标要求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本单元在内容安排上,从分到合,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重视对基本事实的呈现和对基本实例的列举,引导学生建立关于栖息地、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的初步概念,感悟蓝色的地球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只有保护她,才能更好地拥有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呈现出明显的合—分—合的线索,其具体表现为:第一个“合”,就是总体介绍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它由第1课“寻找生物的家园”来承载。“分”,就是分别研究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食物关系,它主要由第2课“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和第3课“有趣的食物链”构成。第二个“合”它是建立在第一个“合”的基础上,以“分”为条件,开展的品种与数量的协调性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实践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