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友病、21三体综合征都是常见的遗传病,下列与三种遗传病的特征均符合的是()A.都是父亲或母亲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B.在男性或女性群体的发病率相同C.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D.都出现异常的酶影响代谢正常进行2.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它们之间用一屏障隔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两个种群的数量都达到最大值。这时将屏障撤掉。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种群B捕食种群AB.该图表示在后期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C.若环境发生剧烈改变,最终可能种群B存在,种群A不存在D.若一直保留屏障,则种群A的数量变化曲线符合“S型”增长3.如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一个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含有4套完整的遗传信息,即4个染色体组B.该动物体内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可能是1、2、4C.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D.若用适量秋水仙素处理该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将无法分裂4.科研工作者发现某核基因能控制p53蛋白的合成,该蛋白可以判断DNA损伤的程度,若损伤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大,则该蛋白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53蛋白被激活,则细胞会凋亡B.p53蛋白基因在细胞周期的合成期复制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D.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缩短5.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的结合并切割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以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酶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B.向含有核酶的溶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C.核酶发挥作用时有氢键的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与不加酶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以反映酶的高效性6.某学生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需要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标记B、b、Y表示XB、Xb、YB.若甲桶内装有B、b两种彩球数量各10个,则乙桶内装有两种彩球的数量均可超过10个,且必有一种是Y彩球C.通过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这组模拟实验可得出人类红绿色盲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D.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IAA、乙烯利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对大豆下胚轴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组别A组B组C组A0A1A2A3B0B1B2B3C0C1C2C3IAA010501000105010001050100乙烯利00001010101050505050不定根平均数量(条)12213228101928357161936请回答:(1)对大豆的下胚轴进行激素处理时常用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对激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要求是____________。(2)A组实验中IAA对大豆下胚轴生根的作用____________(表现/未表现)出两重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3)本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和乙烯利混合溶液共同作用时乙烯对植物不定根形成过程中有促进和抑制两种相反的调控作用。①支持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抑制作用的证据是___________;②支持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促进作用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4)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能调控不定根发育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说明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通过基因工程研制的某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其本质是利用腺病毒和人P53基因(抑癌基因)拼装得到的重组病毒。人的P53蛋白可对癌变前的DNA损伤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或诱导其进入休眠状态或细胞凋亡,阻止细胞癌变。该药物的载体采用第一代人5型腺病毒,其致病力很弱,其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无遗传毒性;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会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药物的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在“能自我复制”“有多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在宿主细胞中能稳定保存”中选答)。检测P53基因基因是否插入到染色体上,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和人工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需使用一种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______________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9.(10分)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会导致水稻减产。育种工作者用不抗稻瘟病的二倍体水稻(甲品系)通过诱变育种培育出了乙、丙两个抗稻癌病的新品系,其育种过程如下图。研究发现乙品系的抗病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丙品系的抗病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该诱变育种过程利用__________因素来处理花粉,使其发生基因突变。(2)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隐性突变,则最早可在子___________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显性突变,则最早可在子__________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3)在选育丙品系时,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自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15:1;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与甲品系植株杂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3:1,说明内品系控制抗病性状的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自交子二代的抗稻瘟病水稻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水稻(2N=24)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现有多个纯合优良水稻品种,其特点如下表所示。某实验小组欲通过杂交育种将它们的优点集中起来。品种优良性状基因染色体位置①高产IaⅠ②高产IIBⅡ③抗倒伏CⅢ④抗锈病DIV⑤抗旱EⅢ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植株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最多时所处的时期为__________。(2)品种①和②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只写相关的基因即可),保留F2中的最高产性状个体并自交,F3中最高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3)若要培育出集合各种优良性状的杂交水稻,需要开展长期的育种工作,F2性状多样性的来源有(不考虑基因突变):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一批基因型CcEe的种子,为确定抗倒伏基因(C)与抗旱基因(E)的位置关系,可选择的杂交方案是___________,当杂交后代出现__________时,可说明基因C与基因E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11.(15分)如图是神经元间的联系图,刺激a、b后,并在冲动发动区记录相关的动作电位,已知两个相继发生的突触后电位可产生电位总和。回答下列问题:(1)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单独刺激a,在记录电位变化时,冲动发动区膜两侧的电位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同时刺激a和b,记录到冲动发动区的动作电位为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若同时刺激a和b,记录到冲动发动区的动作电位为②,说明d处细胞膜激活的离子通道可能为________(填钾离子、钠离子或氯离子)通道。刺激b后,兴奋传递至d时,d处的膜电位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遗传病分为三大类:其一是染色体病或染色体综合征,遗传物质的改变在染色体水平上可见,表现为数目或结构上的改变。其二是单基因病,主要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疾病,分别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突变所致。第三是多基因病,这类疾病涉及多个基因起作用,与单基因病不同的是这些基因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每个基因只有微效累加的作用。【详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友病是单基因疾病,有可能是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发生了突变,A错误;B、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病,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B错误;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友病、21三体综合征都是常见的遗传病,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C正确;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没有引起酶的改变,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生需要识记遗传病的概念及种类,进行分析。2、A【解析】

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其中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同步的;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即一种生物的数量随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竞争关系中,两者的数量呈同步性变化。据此答题。【详解】A、据图两者数量变化可判断两者为捕食关系,其中种群A捕食种群B,A错误;B、该图后期两者数量变化趋于稳定,可判断后期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B正确;C、若环境发生剧烈改变,最终可能被捕食者B存在,捕食者A不存在,C正确;D、据题干分析可知,若一直保留屏障,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两个种群的数量都达到最大值,则种群A的数量变化曲线符合“S型”增长,D正确。故选A。3、B【解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像考查细胞分裂的知识,要求考生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规律,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详解】A、分析图像可知,该细胞内染色体平分成两组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每一极均含有染色单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内含有2套完整的遗传信息,即2个染色体组,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动物的体细胞内含有2对共4条染色体,在其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会出现4个染色体组,其次级精母细胞内可能含有1个(前期和中期)或2各染色体组(后期),B正确;C、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C错误;D、若用适量秋水仙素处理该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可正常分裂,但由于纺锤体无法形成,故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D错误。故选B。4、B【解析】

图中DNA发生损伤后,P53蛋白会和该DNA结合,此时细胞停止分裂,P53蛋白激活DNA修复酶;修复后的细胞再进行正常的细胞分裂。【详解】A、据题干信息显示,当DNA损伤较小时,p53蛋白能激活DNA修复酶,使细胞继续进行的细胞分裂,A错误;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合成期,B正确;C、当DNA没有损伤时,细胞还是正常的分裂,不需要p53蛋白的参与,C错误;D、DNA复制过程如出现受损,则P53蛋白修复过程需要相应的时间,使间期延长,D错误。故选B。5、C【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核酶的活性也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B、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不属于蛋白质,所以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C、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核酶和mRNA之间有氢键形成,而切割mRNA分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C正确;D、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进行比较,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以核酶为素材,考查了酶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蛋白质鉴定的原理,掌握酶的特性,能够根据题干信息中催化过程确定催化过程中的氢键的形成和磷酸二酯键的断裂。6、C【解析】

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详解】A、需要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标记B、b、Y表示XB、Xb、Y,A正确;

B、若甲桶内装有B、b两种彩球数量各10个,则乙桶内装有两种彩球的数量均可超过10个,且必有一种是Y彩球,B正确;

C、通过女性色盲XbXb与男性XBY正常婚配后代男XbY患病、女XBXb正常,这组模拟实验不能得出人类红绿色盲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C错误;

D、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减少实验的误差,D正确。

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配制较低浓度的激素溶液,处理时间需几小时至一天未表现A1、A2、A3组的不定根均数量大于A0组,说明实验组的IAA对大豆下胚轴的生根都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B1、C1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小于A1组(或:B2、C2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小于A2组或:当IAA浓度为10或50时,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不定根平均数量减少)B3、C3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大于A3组(或:当IAA浓度为100时,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不定根平均数增加)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或: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解析】

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1)用激素处理大豆下胚轴可以用沾蘸法或浸泡法,前者通常使用高浓度的激素处理很短的时间,如3~5s;后者需要的激素浓度低,通常是处理几小时至一天,本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具体做法是配制较低浓度的激素溶液,对大豆的下胚轴处理几小时至一天。(2)A组实验中A1、A2、A3组的不定根数量均大于A0组,说明实验组的IAA对大豆下胚轴的生根都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故此可知实验中IAA对大豆下胚轴生根的作用未表现出两重性。(3)①实验中B1、C1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小于A1组(或:B2、C2组的不定根平均数量小于A2组或:当IAA浓度为10或50时,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不定根平均数量减少),由此实验结果可得出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抑制作用的结论;②根据实验结果中B3、C3组的不定根半均数量大于A3组,可以得出乙烯对不定根形成有促进作用的的结论。(4)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能调控不定根发育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据此可知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传递了一种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信息。【点睛】运用单一变量原则对题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能自我复制DNA分子杂交技术自然界已有物种分离PCR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囊胚期核移植分化诱导因子【解析】

基因工程中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三种: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利用PCR技术扩增③人工合成,其中利用PCR技术扩增相当于DNA分子在体外进行复制,其数量是呈指数增长的。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详解】(1)据题意可知,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能污染。故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自我复制功能。检测P53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从从基因文库获取和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PCR技术,该技术中因需要高温处理,故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3)在研究中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物理二三两1/5【解析】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诱变育种的诱变因素有:物理因素,如,X激光、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人工诱发变→选择育成新品种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详解】(1)诱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这里的γ射线属于物理因素,题中的花粉在物理因素的诱变下发生了基因突变。(2)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隐性突变,由于隐性性状只要出现即为纯合子,因此最早可在子二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若乙品系的抗病突变来源于显性突变,由于显性突变表现出了可能是杂合子,在子一代中选出之后需要继续自交,在子二代中有抗病的纯合子出现,但还需要进一步鉴定,因此最早可在子三代中分离出抗稻瘟病的纯合子。(3)在选育丙品系时,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自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15∶1;由于丙品系的抗病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后代代的性状表现可知,控制抗病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用子一代中的抗病植株与甲品系植株杂交,子二代中抗稻瘟病:不抗稻瘟病=3∶1,可说明丙品系中抗病性状的基因型有三类,即双显类型、和两种单显类型,其中有三种纯合子各占一份,因此自交子二代的抗稻瘟病水稻所占的15份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5=1/5。【点睛】熟知诱变育种的操作流程以及对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出现代数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有丝分裂后期AaBb5/6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受精卵的多样性种植这批种子,让这些植株自交(种植这批种子,让这些植株与不抗倒伏不抗旱的植株杂交)抗倒伏不抗旱:抗倒伏抗旱:不抗倒伏抗旱=1:2:1(抗倒伏不抗旱:不抗倒伏抗旱=1:1)【解析】

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合到同一个个体中,都使用的原理为基因重组,一般杂交育种的育种年限较长,需要经过长期的杂交和自交以及筛选工作来完成。当细胞在进行分裂过程时染色体会出现加倍现象,其中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可以达到最多。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存在,会增加配子的种类。【详解】(1)水稻是二倍体植物,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此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及末期结束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如精子、卵细胞)内仅含1个染色体组;(2)每个纯合水稻品种具有一对优良基因,则品种①的基因型为aab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的最高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自交后子代最高产性状的个体(aaB_)占1/3+2/3×3/4=5/6;(3)若要培育出集合各优良性状的杂交水稻,需要开展长期的育种工作,F2性状多样性的来源有: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③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导致受精卵的多样性;(4)为确定基因型CcEe植株中基因C基因E的位置关系,可采用自交方案或测交方案两种。种植这批种子,让这些植株自交,若子代植株中抗倒伏抗旱:不抗倒伏不抗旱=3:1,则说明基因C与基因E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即C、E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