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家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家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家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家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家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家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材料中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一超多强格局形成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各国势均力敌参考答案:C考察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结合材料“群雄竞起”指的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下,主要国际力量的布局特点,而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故应选C。2.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中(

)学历史教学园地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参考答案:D解析:孙中山一直坚持“三民主义”,题目不能表明孙中山已经接受“列宁主义”,也无法看出他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从“两国两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可看出孙中山确立了“联俄”的想法。3.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参考答案:D4.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像灭绝空气一样荒唐”。这说明()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B.美国的民主政治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孕育党争”等信息,可知美国的建国者们主张不能因害怕党争而取消自由,保护自由是建立民主政治的基础。可确定A项最符合题意。

故选A。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准确理解。5.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表:欧洲移民表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821~19323420万亚洲俄国地区1800~19391200万阿根廷1856~1932640万加拿大1821~1932520万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是美国,故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交通方式的进步为欧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条件,故②③正确;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的,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6.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以下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

③百团大战④枣宜会战⑤武汉会战。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参考答案: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对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时间的识记.解题的关键是对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百团大战、枣宜会战、武汉会战时间的识记.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淞沪会战是1937年9月﹣11月;徐州会战是1938年春;百团大战是1940﹣1941年;枣宜会战是1940年5月;武汉会战是1938年10月,因此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故A项正确.故选A.7.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参考答案:A8.“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

)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A天平天国运动。依据材料二人参加太平军是被掳去的,所以可以得出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结合所学太平天国与以往农民运动相比有着巨大的区别,所以②说法不正确,由“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可以得出太平军组织涣散来,农民阶级始终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所以④说法错误,所以选A9.下图为《布鲁特斯胸像》。雕像中,布鲁特斯身披古罗马长袍,脸向左侧有力地转动着,嘴角紧闭着,专注的眼神凝视着前方,面部神情表现出勇敢、公正、机智、坚定和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该作品

()图6-8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该雕塑作品通过古罗马人物来体现“人”的气概,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A项是古希腊时期,C项是启蒙运动的影响,D项是宗教改革的影响。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10.《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反抗压迫权参考答案:A

解析:《独立宣言》主要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而《人权宣言》则宣称人民在权力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包括“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可见,B、C、D三项是两者的共同点,与《人权宣言》相比,《独立宣言》特别将生命权放在了突出的地位。11.对下列两幅作品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表现万物“瞬间”微妙色彩变化

B.文化交流促使绘画风格交融C.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作品主题趋同

D.注重对现实情境的自我感受参考答案:D12.葛兆光先生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下列能够验证这一说法的是A.科举制成为古代主要选官途径B.理学中忠孝仁义思想世俗化C.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专制集权制是维护大一统需要参考答案:B忠孝仁义是理学宣扬的儒家思想,这些主张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成为世俗化的“常识”而为普通民众接受和遵守。故答案为B项。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不是民众生活规则,排除A项;小农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不是一种思想,排除B项;D项是统治者观念,不是普通民众的生活规则,排除。13.2008年7月2日不结盟国家运动在委内瑞拉举行的第7次部长级新闻会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列有关不结盟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新兴国家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民展与和平

B.1961年在南斯拉夫诞生,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C.不结盟的含义是消极的中立,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D.它的兴起,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参考答案:C14.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A.心即理也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C.一概反对人的欲望D.“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参考答案:D宋明理学。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指的的是以“三纲五常”为主的儒家伦理道德,“灭人欲”不是要人的所有欲望,灭性欲、食欲、爱欲,这里的“人欲”指的是不符合“三纲五常”要求的欲望。15.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对此评论正确的是A.冷战结束使世界政治经济冲突消失B.享廷顿意在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辩护C.国家冲突是文明进程中的必然现象D.文明间的矛盾是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参考答案:B【详解】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意在说明以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文明受到挑战,西方国家应当以美国为首维护他们的文明和价值观,实际上是亨顿在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辩护,故答案为B项。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冲突仍然存在,排除A项。C项“必然现象”太绝对,且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是国家利益,排除D项。16.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

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B.热爱祖国的情感

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参考答案:D17.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B.美洲白银大量进入中国C.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D.《本草纲目》翻译成外文出版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美洲白银大量进入中国在16世纪以后,排除B项;C项指宋明理学,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排除D项。1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C19.“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参考答案:考点:9H: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解答:通过材料“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结合所学判断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C.20.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最新著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就越使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具有极强的预见性

B.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C.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

D.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参考答案:D21.1914年,荣宗敬兴奋地点燃了爆竹,庆祝自己在上海的第三家面粉厂成立。三年后,他已拥有10个工厂,一昼夜可生产面粉4.2万袋,这位面粉大王还同时经营纺织业,在衣、食两大民生产业中不断发展壮大。促成这一时期荣氏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是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C.产品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D.民族工商业发展前景光明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20世纪初。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9世纪末,A项排除;中国民族工业在经历了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地位不断提高,这是题干中的荣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因,B项符合题意,正确;C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22.下图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下列表述中属于“巨碗”上的人物的思想精华的是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23.《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参考答案:A24.1930年,中共鄂西特委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制定《关于鄂西工作总任务》之处:“建立城市工作,多去各重要或次要城市;组织工纠(工人纠察队)及贫民,打破保守倾向,建立乡村工作;多去城市向接近沙市方向进攻,工农兵各种工作均应如此。”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A.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仍然存在强调城市革命的思想C.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D.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参考答案: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也就是井冈山道路,故A项错误;据材料“建立城市工作,多去各重要或次要城市;组织工纠(工人纠察队)及贫民,打破保守倾向,建立乡村工作;多去城市向接近沙市方向进攻,工农兵各种工作均应如此”可以得出当时中国共产党仍然存在强调城市革命的思想,故B项正确;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时候,毛泽东等人就已认识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材料仍然存在强调城市革命的思想,不合符中国的国情,故D错误。答案:B25.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C.礼乐与法制并举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说明吕不韦对诸家思想是持开发的态度,并不主张文化专制。AB的说法与材料的核心无关。

材料中吕不韦阐述了诸子百家学说的特点,并提出"一则治,异则乱"的观点,即思想统一有利于天下大治,思想多样化易带来动乱。为了把诸子百家思想融合为一家,他主持编撰了《吕氏春秋》,故答案选B项,AC两项材料中并无体现,D项表述错误,吕不韦强调融合多家思想而非强调思想专制。

26.南非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曾说:“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我们手中拿着《圣经》。”从材料中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求②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③传播基督教④扩张的方向是南非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7.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下列对他的评价正确的是A.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

B.提出物理学的“四维时空”C.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基础

D.敬畏真实并抨击宗教神学参考答案:A28.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盂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参考答案:D29.我国古代的城市职能经历了从政治→经济转变的大体时间是A.隋唐

B.两宋

C.元朝

D.明清参考答案:B30.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原则的不同之处。(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确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分)谈谈你对我国民主制度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1)《临时约法》体现主权在民原则和三权分立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4分)(2)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认识: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政治制度建设必须结合本国具体国情;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5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克·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出现的。”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9分)(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歧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参考答案: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887年,基督教传教士傅兰雅、狄考文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1890年共编出教科书98种。1897年,师范生陈懋治等人合编《蒙学读本》,“是为我国人自编教材之始”。1898年吴稚晖等人在无锡亦自编教材,凡分七编。“前三编,就眼前浅近之物,引起儿童之兴趣。四编专重德育。五编专重智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