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课件_第1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课件_第2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课件_第3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课件_第4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考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世纪60、70年代

1895年1912年1919年1927年1936年1949年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迅速衰退较快发展走向萎缩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19世纪60、70年代1895年1912年1919年192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毛泽东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在清末已是企业界的名人、爱国人士,人称“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宗敬荣德生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情景一

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情景一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

1911年辛亥革命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民国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1914—1922年8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申新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了五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情景二

20世纪初的20年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911年辛亥革命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民国政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民国初期(1912—1919年)“短暂的春天”(一)原因:

内因: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开始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20世纪的第一次巨变。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并于1912年建立民国。

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yong)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也。——《工业建设会趣旨》

2、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912年11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召开首届全国工商会议,其宗旨即为“谋工商矿业改良发达,欲集全国实业家及专门学者之意见”,实为“中国工商界数千年来未有之盛举”。1914年12月5日,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指出欧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并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责令各地方长官在抵押贷款、产品改良、运输费、拓展销路诸方面提供援助。1917年8月,农商部又通令各地,“嗣後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郑会欣《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经济转型及其内在原因》

1912年11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召开首届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da:C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

爱国火花----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火柴大王刘鸿生(3)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爱国火花----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

材料一:1900年我父亲从广东回乡,中途在香港停留期间,天天见到码头工人在装卸面粉。他想洋粉这样大量进口,每年不下千万包,也就是我国每年要损失千百万的利权,长此以往,我国民食仰赖外人,如何得了?只有国人自己兴办实业,才能解决民生民用所需。

——荣漱仁(荣德生第六女):《我家经营面粉工业的回忆》

材料二: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锭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锭,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荣氏兄弟创办企业的动机是什么?

材料一:1900年我父亲从广东回乡,中途在香港停留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国别减少比例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1/2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1/3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

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2、外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时间国别减少比

下列关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彻底扫清了障碍

B.临时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A下列关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1、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

2、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二)概况1、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二)概况(三)特点

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

(天津)1912——1920年在工商部注册万元以上厂矿23家,其中轻工业22家,采矿业1家。……至于机器制造业,国内几乎是空白。机器设备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

---《民国社会经济史》

直接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兴办。

对外国资本主义依赖(三)特点纺织业面粉业2、从地域看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纺织业面粉业2、从地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3、从部门看

产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3、行业厂数投资额(万元)行业厂数投资额(万元)纺织272998.4面粉911459.1染织47564.8火柴50342.5缫丝96798.5烟草12601.9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材料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快。

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哪些行业?原因何在?

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原因:日常生活物资,市场需求量大;大量出口到欧洲,满足战争的需要。行业厂数投资额行业厂数投资额纺织272998.4面粉91144、从实力看

辛亥革命后,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90%。1920年,中国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民国社会经济史》

力量薄弱: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5、从发展过程看

发展艰难曲折。

总体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性4、从实力看

6、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时间短暂

思考:

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6、时间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同行业民族资本的比重,分别占30.7%、29.4%,“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同时落在兄弟俩的头上。情景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二、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2)南京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5年币制改革--统一货币

内容:

法币通用,不得使用白银;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等均以交指定机构兑换法币。

积极影响:

对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

消极影响:

官僚资本膨胀。二、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年

2、发展概况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各行业都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生铁 钢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436815吨30000吨193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公吨958683吨556347吨增长率9.4% 7% 9% 40%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2、发展概况

3、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1927年蒋介石组建南京国民政府,为开支巨额经费,筹集“二五库券”。荣宗敬当时是上海纱联会会长,而纱联会被要求认购50万元债券,荣宗敬只肯勉强交出十多万,这激怒了蒋介石,下令查封其在无锡的家产。当天荣德生恰好从上海赶回,只见荣宗敬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全都被赶到屋外,住宅也贴了封条。被逼无奈,荣宗敬找了老乡、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最后如数交纳摊派,才算摆平此事。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法币政策实施后,官僚资本用法币兑换白银,很快聚敛起巨大财富,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曲折又艰难。

3、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官僚资本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官僚资

1937年日本法西斯的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荣氏家族百年传奇》

情景四

抗战时期,荣氏企业受到了怎样的冲击?1937年日本法西斯的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

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

1、侵华日军的经济掠夺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日军焚烧轮船招商局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日军焚2、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

宋子文历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家控制的官僚资本在金融方面,对广东银行、新华银行、中国国货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上海银行等都有投资。1931年,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财团银行,趁中国棉纺工业出现危机,通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先后侵占了33家民族资本纱厂,这些纱厂共拥有100余万枚纱锭。在全国近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中1936年占58.9%,约5.64亿元。2、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宋子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立的近代中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至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局面。1936年,南洋营业利润再度下滑之时,对其觊觎已久的宋子文再次谋划收购南洋股份之事。1937年,宋子文终于低价收买了公司股票,控制了股权。自此,南洋兄弟卷烟工业,实际上成了官僚资本企业。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

1936年 1937年 1938年棉纺织业 100 81.7 69.8面粉业 100 77.5 72.5机器业 100 99.6 56.0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上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指数为100)。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1)民族工业逐步萧条(2)因民国政府工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3)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4)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 1936年

八年抗战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试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情景五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八年抗战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试图重整旗鼓

四、国民政府后期(1945-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原因:

(1)战争的巨大破坏(2)国民政府压迫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3)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四、国民政府后期(1945-1949年)民族工业发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前往抢购日用品的情景。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1937=1938=1939=1943=1945=1948=大米0.00000000185两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前往抢购日用品的情景。100元法币印花税,太简单,印叶印枝也要税。交易税不够再抽不交易税,营业税不够再抽不营业税。此外,抽不到达官贵人的遗产税和财产税,索性再抽我们小百姓的破产税和无产税!

——《万税》印花税,太简单,

一、中美两国应常保和好,永敦睦谊。二、缔约此方之国民,应许其进入缔约彼方之领土,并许其在该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及经商。

三、倘缔约此方将来以关于其领土内矿产资源之探勘及开发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或团体时,则此项权利亦应依法给予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或团体。四、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其身体及财产应享有最经常之保护及安全,并应享有国际法所规定之充份保护及安全。五、缔约双方领土间,应有通商航海之自由。

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对民族工业是个沉重的打击。

以天津为例,1946年天津进口的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一、中美两国应常保和好,永敦睦谊。

年份外国在华投资美国投资美国在各国投资额中的比重

(百分比)191422557099104.41930348740285708.219364285403405081941916180482405.2194830989013933045---------<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年份外国在华投资美国投资美国在各国投资额中的比重1914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甲午战争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国初期(1912-1919)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抗战时期(1937-1945)抗战胜利后(1946-1949)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发展较快沉重打击日益萎缩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甲午战争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国初期(19

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生存状况,从下表中可以读取的正确信息是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33年的物价为衡量标准)民国初年1912~192013.4%一战后1921~1922-4.59%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8.7%抗战期间1937~1945-2.45%两党内战时期1946~1949-0.68%

A、民国时期民族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剧变

C、战争对民族工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不大

D、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的特点D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生存状况,从下表中可以读取的正确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考纲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世纪60、70年代

1895年1912年1919年1927年1936年1949年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迅速衰退较快发展走向萎缩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19世纪60、70年代1895年1912年1919年192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毛泽东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在清末已是企业界的名人、爱国人士,人称“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宗敬荣德生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情景一

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情景一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

1911年辛亥革命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民国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1914—1922年8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申新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了五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情景二

20世纪初的20年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911年辛亥革命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民国政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民国初期(1912—1919年)“短暂的春天”(一)原因:

内因: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开始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20世纪的第一次巨变。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并于1912年建立民国。

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yong)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也。——《工业建设会趣旨》

2、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912年11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召开首届全国工商会议,其宗旨即为“谋工商矿业改良发达,欲集全国实业家及专门学者之意见”,实为“中国工商界数千年来未有之盛举”。1914年12月5日,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指出欧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并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责令各地方长官在抵押贷款、产品改良、运输费、拓展销路诸方面提供援助。1917年8月,农商部又通令各地,“嗣後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郑会欣《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经济转型及其内在原因》

1912年11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召开首届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da:C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

爱国火花----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火柴大王刘鸿生(3)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爱国火花----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

材料一:1900年我父亲从广东回乡,中途在香港停留期间,天天见到码头工人在装卸面粉。他想洋粉这样大量进口,每年不下千万包,也就是我国每年要损失千百万的利权,长此以往,我国民食仰赖外人,如何得了?只有国人自己兴办实业,才能解决民生民用所需。

——荣漱仁(荣德生第六女):《我家经营面粉工业的回忆》

材料二: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锭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锭,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荣氏兄弟创办企业的动机是什么?

材料一:1900年我父亲从广东回乡,中途在香港停留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国别减少比例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英国1/2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法国1/3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德国完全停止出口

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2、外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时间国别减少比

下列关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彻底扫清了障碍

B.临时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A下列关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1、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

2、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二)概况1、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迅速(二)概况(三)特点

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

(天津)1912——1920年在工商部注册万元以上厂矿23家,其中轻工业22家,采矿业1家。……至于机器制造业,国内几乎是空白。机器设备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

---《民国社会经济史》

直接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兴办。

对外国资本主义依赖(三)特点纺织业面粉业2、从地域看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纺织业面粉业2、从地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3、从部门看

产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3、行业厂数投资额(万元)行业厂数投资额(万元)纺织272998.4面粉911459.1染织47564.8火柴50342.5缫丝96798.5烟草12601.9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材料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快。

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哪些行业?原因何在?

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原因:日常生活物资,市场需求量大;大量出口到欧洲,满足战争的需要。行业厂数投资额行业厂数投资额纺织272998.4面粉91144、从实力看

辛亥革命后,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90%。1920年,中国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民国社会经济史》

力量薄弱: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5、从发展过程看

发展艰难曲折。

总体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性4、从实力看

6、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时间短暂

思考:

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6、时间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同行业民族资本的比重,分别占30.7%、29.4%,“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同时落在兄弟俩的头上。情景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二、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2)南京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5年币制改革--统一货币

内容:

法币通用,不得使用白银;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的银币等均以交指定机构兑换法币。

积极影响:

对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

消极影响:

官僚资本膨胀。二、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年

2、发展概况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各行业都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生铁 钢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436815吨30000吨193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公吨958683吨556347吨增长率9.4% 7% 9% 40%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2、发展概况

3、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1927年蒋介石组建南京国民政府,为开支巨额经费,筹集“二五库券”。荣宗敬当时是上海纱联会会长,而纱联会被要求认购50万元债券,荣宗敬只肯勉强交出十多万,这激怒了蒋介石,下令查封其在无锡的家产。当天荣德生恰好从上海赶回,只见荣宗敬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全都被赶到屋外,住宅也贴了封条。被逼无奈,荣宗敬找了老乡、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最后如数交纳摊派,才算摆平此事。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法币政策实施后,官僚资本用法币兑换白银,很快聚敛起巨大财富,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曲折又艰难。

3、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官僚资本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官僚资

1937年日本法西斯的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毁,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留居上海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荣氏家族百年传奇》

情景四

抗战时期,荣氏企业受到了怎样的冲击?1937年日本法西斯的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工厂横遭洗劫

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

1、侵华日军的经济掠夺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日军焚烧轮船招商局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衰落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日军焚2、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

宋子文历任南京政府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家控制的官僚资本在金融方面,对广东银行、新华银行、中国国货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上海银行等都有投资。1931年,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财团银行,趁中国棉纺工业出现危机,通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先后侵占了33家民族资本纱厂,这些纱厂共拥有100余万枚纱锭。在全国近代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中1936年占58.9%,约5.64亿元。2、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宋子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立的近代中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至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局面。1936年,南洋营业利润再度下滑之时,对其觊觎已久的宋子文再次谋划收购南洋股份之事。1937年,宋子文终于低价收买了公司股票,控制了股权。自此,南洋兄弟卷烟工业,实际上成了官僚资本企业。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

1936年 1937年 1938年棉纺织业 100 81.7 69.8面粉业 100 77.5 72.5机器业 100 99.6 56.0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上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指数为100)。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1)民族工业逐步萧条(2)因民国政府工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3)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4)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 1936年

八年抗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