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人体电阻抗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人体电阻抗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人体电阻抗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人体电阻抗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人体电阻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生物(shēngwù)电学和生物(shēngwù)磁学第一页,共四十三页。主要(zhǔyào)内容生物(shēngwù)电学特性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生物磁现象磁疗生物磁测量技术,心、脑磁图第二页,共四十三页。5.1生物电特性(tèxìng)生物电现象生命(shēngmìng)活动的基本特性。几乎所有生命(shēngmìng)过程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生物电是以细胞为单位产生的。生物电的发现1939年两位生理学家Hodgkin和Huxley以枪乌贼的直径为1mm的巨大神经轴突为实验材料,采用细胞内记录的方法,证明了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存在。第三页,共四十三页。生物电产生(chǎnshēng)机制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静息电位细胞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nèiwài)两侧的电位差。(内负外正)第四页,共四十三页。生物电产生(chǎnshēng)机制1.静息时,细胞内的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有通透性。3.因此,胞内的K+顺浓度梯度扩散(kuòsàn)到细胞外,形成电位差。Nernst公式(gōngshì):当跨膜的浓度差(驱动K+外流)和电位差(阻止K+外流)达到平衡时,膜内外电位差就稳定在某一水平。第五页,共四十三页。生物电产生(chǎnshēng)机制动作电位细胞接受刺激后,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出现(chūxiàn)迅速的倒转和恢复的电位波动。1.静息(jìnɡxī)2.去极化3.复极化4.后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第六页,共四十三页。生物电产生(chǎnshēng)机制去极相:

在受到刺激时出现了膜对Na+通透性的突然增大复极相:

Na+通透性的消失,并伴随出现电压门控性K+通道的开放后电位(diànwèi):Na+-K+泵将Na+、K+分布复原,保持细胞的兴奋性。第七页,共四十三页。典型(diǎnxíng)生物电信号生物电参数正常值频率/Hz心电图(ECG)0.5~4mV0.1~100脑电图(EEG)5~300µVdc~50肌电图(EMG)0.1~5mV20~8000眼电图(EOG)50~350µV0.2~15胃电图(EGG)10~1000µVdc~1皮肤电阻抗(GSR)0.5~500MΩ0.1~150第八页,共四十三页。5.2生物电阻抗测量(cèliáng)技术生物电阻抗测量(ElectricalBioimpedanceMeasurement),或简称阻抗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zǔzhī)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技术。特点:无创、无害,廉价、操作简单和功能信息丰富等,医生和病人易于接受。第九页,共四十三页。人体(réntǐ)电阻抗组织电阻率组织电阻率脑脊液血清血液神经肝0.5550.7141.8525.080.0脑脂肪湿皮干皮无膜骨肌肉10710.8×10238.0×10240.0×10320.0×10590.0人体(réntǐ)组织的直流电阻率(Ω·m)第十页,共四十三页。人体电阻抗(zǔkàng)与电流频率的关系人体可看成是一个电解质电容器和电阻的并联电路。直流在细胞(xìbāo)间隙流过;交流可通过细胞(xìbāo)间隙和细胞(xìbāo)。频率0100Hz10kHz10MHz10GHz电阻率909.17.72.00.8人体(réntǐ)肌肉组织电阻率与频率的关系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生物电阻抗测量(cèliáng)技术通常是借助置于体表的电极系统向检测对象送入一微小的交流测量电流或电压,检测相应的电阻抗及其变化,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获取(huòqǔ)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信息。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生物阻抗(zǔkàng)技术应用阻抗血流图胃动力学检测人体成分分析(fēnxī)电阻抗成像技术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阻抗(zǔkàng)血流图根据体表测量的电阻抗变化的信息来确定(quèdìng)体内组织器官由于血液循环引起的(生理、病理)容积变化的方法。简化模型单根血管与组织阻抗并联(bìnglián)模型一般使用20k~100kHz频率的恒流(恒压)源,测量计算被测部分阻抗Z、阻抗变化ΔZ,以及ΔZ微分dZ/dt等。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阻抗(zǔkàng)血流图是生物阻抗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促进了血流图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领域:阻抗心动图:利用四电极法测量跨胸阻抗及其微分图(或导纳),然后计算每搏输出量。脑阻抗血流图:应用于脑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头痛。肺循环阻抗图:反映随着(suízhe)每个心动周期肺循环容积变化的曲线图。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胃动力学检测(jiǎncè)原理:在胃的活动期,由于其形态及其内容物组成情况与容积的改变较大,其电特性变化非常明显,变化规律与胃动力学状况相对应。胃运动的频率约为3次/分,对检测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不高。采用普通阻抗方法,灵敏地提取(tíqǔ)这种电特性变化信息已有初步临床应用。如采用代表阻抗技术的发展方向阻抗断层成像方法,以图像形式给出检测结果,无论在灵敏度或获取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上都将更好。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人体成分(chéngfèn)分析与同位素稀释法、总体钾法、双能x线吸收法以及皮褶厚度法等方法相比,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成分简单、快速和准确,是体成分测量的理想手段。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体成分测量原理:人体的电阻抗特性(tèxìng)与体成分之间存在统计关系。(例如:非脂肪组织具有比脂肪组织更小的电阻抗。)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人体成分(chéngfèn)分析1)全身测量在全身阻抗测量中,多采用四电极法,以减少接触(jiēchù)阻抗的影响,以其他参考方法,如皮褶计法,水下称重法,双能X射线吸收法,CT法等测量人体成分作为对照,即可得到基于阻抗分析法的人体成分预测公式。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人体成分(chéngfèn)分析2)分段测量在全身阻抗测量中,上下肢的贡献和影响最大,即全身测量难以(nányǐ)正确反映身体各部位含水量及其变化的真实情况。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人体(réntǐ)成分分析2)分段(fēnduàn)测量从理论(lǐlùn)上来说,分段阻抗测量要优于全身阻抗测量法,尤其对于人体成分不均匀分布的人群(胖、瘦、高、矮等)更是如此。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人体成分(chéngfèn)分析3)多频率测量(cèliáng)采用多频率测量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阻抗测量,而且还从简单的测量脂肪与非脂肪,向多参数,如细胞外液体积,全身含水量,非脂肪物质,蛋白质,骨矿质,K,Ca,Na离子等测量方向发展。多频率和阻抗谱的测量包含更为丰富的阻抗和人体成分信息,有望从中得到人体成分分析更为全面而准确的结果。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电阻抗(zǔkàng)成像技术阻抗(zǔkàng)成像接触式扫描(sǎomiáo)成像EISI断层成像EIT非接触式感应电流成像ICEIT磁感应阻抗成像MIT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功能(gōngnéng)成像阻抗成像:以人体组织、器官的阻抗分布或阻抗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配置于人体体表的电极系统,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bìnglǐ)状态相关的组织或器官的电特性信息,给出反映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功能性图像结果。电阻抗断层成像:利用生物阻抗检测技术给出人体组织与器官阻抗的断层图像,也叫阻抗CT。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电阻抗(zǔkàng)断层成像电阻抗断层成像的测量(cèliáng)方框结构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心脏收缩期序列图像。蓝色与红色区域大小(dàxiǎo)及色度的改变对应于心室和心房容积(血量)的变化。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电阻抗(zǔkàng)断层成像不使用射线或核素,无毒无害,操作方便,可多次测量,是一种廉价的无损伤医学图像检测技术。与现有的CT、MRI、超声等成像技术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康复和愈后。实现(shíxiàn)医学图像监护。可以对病人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护而不会给病人造成损伤或带来不适。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电阻抗(zǔkàng)断层成像EIT是一种新型的图像重建技术,在医学中的研究是在最近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缺点:分辨率较低。国外主要研究有效提高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减小计算量。国内开展工作较晚。EIT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是应用前景广阔,已成为(chéngwéi)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重大研究课题之一。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5.3生物(shēngwù)磁现象生物材料的磁性人体中所含元素:碳、氢、氧、氮、硫、磷、氯、钠、钾、钙、镁、铁等和一些微量元素。其中多数有顺磁性(3d或4d族的过渡离子(lízǐ))。蛋白质、酶和自由基均为顺磁性占人体70%的水具有弱抗磁性极少数材料为铁磁性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5.3生物(shēngwù)磁现象人体磁场生物组织、器官、细胞等存在很微弱的磁场。产生原因:①变动磁场:生物电荷运动产生。如心磁场10-11T,脑磁场10-12T②定常磁场:自然界含有铁性成分及某些磁性物质(如Fe3O4粉尘等)经呼吸道吸入或经消化道食入人体内而形成的磁场;10-8T③感应磁场:生物磁性材料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的磁场;④诱发磁场:在外界刺激(cìjī)下产生诱发电位,引起诱发磁场。如诱发脑磁场10-13T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机体(jītǐ)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感应电动势:生物(带电)体在磁场中运动所致。分子极化——电荷再分布;带电粒子迁移——传导电流;洛仑兹力:磁场中,带电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化学物质内部再分布。磁化:具有固有磁矩的永磁偶极子、磁性微粒、正负离子、自由基等受磁场力矩作用产生磁化。沿外磁场取向(离子转动(zhuàndòng)、改变分子键角)磁力:使具有固有磁矩的微粒产生位移。导致化学物质的扩散和积累。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生物(shēngwù)磁的应用生物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①磁场(cíchǎng)引起的生物效应——治疗。磁疗②生物机体自身或被诱发产生的磁场——诊断;例如心磁图、脑磁图等。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5.4磁疗(cíliáo)利用磁场治病,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利用磁场的生物效应,已制成多种磁疗仪器。静态磁:家用,如永久磁性的磁片固定于相应的穴位,通过(tōngguò)对穴位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简单的有磁石穴位粘帖胶布、磁枕、磁性腹带等。动态磁:医院的磁疗器械一般采用电磁、悬磁、脉冲磁等。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5.4磁疗(cíliáo)特点:安全、方便、无痛苦。作用:磁场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对扭伤、软组织损伤有一定的疗效;磁疗对人体有镇静的作用,能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同时磁疗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有助于缓解便秘和止泻。研究内容:磁场类型、磁场强度、作用部位、治疗(zhìliáo)时间等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三页。5.5生物磁测量(cèliáng)技术心磁场和脑磁场的特点:心脏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大约(dàyuē)10-6,更微弱的脑部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大约10-8测量仪器:超导量子干涉仪(又成SQID磁强计),灵敏度达10-15T组成:①SQID本身被封在一个超导屏蔽的小盒内,可对干扰磁场进行部分屏蔽;②检测线匝,用来探测磁场;③杜瓦瓶,内盛液氦。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三页。心磁场(cíchǎng)和心磁图心磁场心肌的兴奋→心脏电场→体外(心)磁场。心磁图在体外测定(cèdìng)胸部周围磁场变化,记录下来就是心磁图。心磁图与心电图一样,用P波、QRS波群、T波、和S-T段命名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三页。脑磁图脑电:神经活动联系着体内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支配着从运动、体感、听觉、视觉(shìjué)等基本功能,到语言、情感、思维等高级功能。微弱的电(磁)信号有波形、幅度、能量、频率、相位、频谱等特征,与特定的正常和异常生理活动相对应。脑磁图是脑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流产生的磁场,在头部表面的检测结果。测量的是体内神经电流源引发的瞬间磁场。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三页。脑磁图脑磁图检测分类:①自发性脑磁场:α波;癫痫性棘波。②诱发性脑磁场:体感意识、听觉、视觉等诱发磁场。③内因性脑磁场:意识、随意运动前主观设想、抽象思维。优点(yōudiǎn):不受组织电阻的影响;无损伤;对脑内兴奋部位推断有独特性脑磁图蓝色区为癫痫(diānxián)灶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三页。脑磁图的临床(línchuánɡ)应用脑磁图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癫痫灶的精确定位,该方法不受头皮(tóupí)和颅骨等传导介质的影响。脑磁图与脑功能区定位术前对脑功能区进行精确定位,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留脑功能区脑磁图与脑梗死功能缺损程度的测定可灵敏的检测出皮层中枢功能损伤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三页。脑磁图的临床(línchuánɡ)应用脑磁图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