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_第1页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_第2页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_第3页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_第4页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基础施工方案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1建设地址及场地条件1主要施工内容1主要工程实物量1主要建筑结构形式1工程施工特点与难点分析2第二节总体施工方案2总体施工部署 2总体施工流程 3主要施工区施工安排:43.1土方开挖与降水43.2柱基础和设备基础5第三节主要施工资源配置5施工作业人员配置 5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5第四节主要专项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测量TOC\o"1-5"\h\z2土建工程m 8\o"CurrentDocument"降水工程 8\o"CurrentDocument"土方开挖 10第五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17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7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73工程施工用电、用水 174施工道路 1720第六节质量标准19第七节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工程进度保证措施2020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23工程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3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45雨季及防汛施工措施 26第一节工程概况1建设地址及场地条件建设地址越南CSVC项目是由中钢公司与日本住友金属合资公司投资与建设的年产120万t/a的碳钢冷轧厂,产品组合为PLCM线年产120万吨,CAL年产50万吨,CGL年产30万吨,ACL年产20万吨。本标段包括热轧卷原料库、热轧板原料库、五机架连轧车间、碳钢酸洗车间、乳化液间。厂房总面积(轴线):42364m?。施工现场条件业主提供施工场地标高为4.3米;业主提供施工用水、用电接点。施工用地由业主指定地块。2主要施工内容酸洗连轧车间设备基础1)酸洗车间2) 五机架连轧车间3) 乳化液间4) 磨辊间主要工程实物量主要工程实物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土建工程地基处理及基础工程1设备基础m362000底标高-10m以外2土方m32000004主要建筑结构形式主厂房南北向布置,西侧和五机架轧后库相接。南北总长408m,东西长215m最宽76m,单层二跨工业厂房,跨度为33m〜38m,基本柱距为16m,个别柱距根据工艺要求加以调整。地基处理采用PHC桩。PL厂房入口段、中间段和出口段三处为深基础,埋深为-5.7m—8.3m,其余基础为-5m以上,乳化液间和磨辊间为浅基础,五机架连轧机箱型基础最宽约40m,长约64m,埋深-9m,设备基础设计混凝土标号为210Kg/cm25工程施工特点与难点分析5.1施工工期紧,设备安装工期短从桩基开始施工至所有设备基础施工完,总施工工期450个日历日。工期安排非常紧凑。而且受雨季和材料供应的影响,工期尤为紧张,在施工过程中要集中力量、合理安排、科学管理,特别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5.2施工难点多5.2.1工艺线基坑工程量大,与周围施工相互影响五机架连轧机箱型基础最宽约40m,长约64m,开挖深度为-9m,且基底座落于软弱的土层上,给开挖造成很大的难度;酸洗线上基础开挖深度-7.4m到-8.3m。施工时既需要局部采取基坑支护措施,又要对相邻桩和柱基础采取保护措施,而且还要合理规划施工流向和出土口,以保证土方施工和混凝土施工时的交通畅通。设备基础闭口施工对周边柱子影响大部分酸洗线采取闭口施工。其设备基础埋深较深,面积大,因此大面积基坑开挖时,如何防止周边柱基础位移,是本工程的另一个重点。5.2.3轧制线和酸洗线厂房钢结构安装难度大轧制线和酸洗线局部采取先开后闭的方式组织施工,跨内箱型基础埋设深,基坑范围大,厂房结构需要跨外吊装,和土建施工形成立体交叉作业。第二节总体施工方案1总体施工部署根据本标段的工艺平面布置,招标文件对总进度的要求及我公司施工资源情况,本标段的总体施工部署如下:施工部署的总体设想根据本工程的主厂房布置情况及工艺布置特点,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二个大的施工区域:第一施工区,碳钢酸洗机组跨:主要酸洗车间、乳化液间等。第二施工区,五机架连轧机机组跨:主要包括TCM五机架车间、磨辊间等。每个施工区各安排独立的作业力量组织施工。其中TCM五机架车间为重点施工区域。PL内61-67线混凝土平台待钢结构安装完在施工。施工分区及施工方向详见:2总体施工流程施工顺序安排首先进行主厂房桩基础施工,然后进行厂房柱基础和设备基础施工,待柱基础达到钢结构安装条件后,及时交付钢结构安装专业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总体施工安排各区域按照“先深后浅”组织施工,第一施工区域为开闭口结合施工,第一施工区域52-53(设备基础底标高-8.3m)和52线E列柱基(-6.8m)、、68-69(设备基础底标高-5.7m)线区域开口施工,61-62(设备基础底标高-5.1m)和其它设备基础闭口施工。第二施工区域(设备基础底标高-9.1m)和卩列29线柱基础开口施工,其它设备基础闭口施工。闭口施工区域设备基础待厂房钢结构安装过后再组织施工。施工中根据设计到图情况适时调整工序实行合理先后搭接。开口施工顺序:施工准备f桩基施工f土方开挖(或挖土至降水平台f降水f挖土)f设备基础(柱基础)f钢结构安装f地坪施工f收尾、验收闭口施工顺序:施工准备f桩基施工f土方开挖f柱基础施工f钢结构安装f设备基础f围护结构施工f收尾、验收。设备基础开口施工见下图。

:!•产:2觀瘪9mSt缶卿开nm"X出」:忻鷗 3JhGMI——F- flilM加■¥>>>■*第一施匚区域:!•产:2觀瘪9mSt缶卿开nm"X出」:忻鷗 3JhGMI——F- flilM加■¥>>>■*第一施匚区域第一施匚区域5.8m设备族础闭「1fifc:l:r施工时对朴旌5.Sm设备共础闭口施丄.施丄时对朴耀础币唯菇开「同时肺I.3主要施工区施工安排:以PL碳钢酸洗机组跨和TCM五机架连轧机机组跨为重点分为二个分区同步展开施工。总体施工顺序和施工安排:以开口施工为主,闭口施工为辅。开口施工52-53线、68-69线、68-H线,其他部分闭口施工。土方开挖与降水施工机械:TCM-Line和PL-Line分别安排2台1.8m3、2台1.6m3液压挖掘机进行挖土作业。TCM-Linearea:先挖土至-3.700,在此平台上施工轻型井点,考虑到基坑宽度达40m,基坑中间设一道临时过渡井点,井点运转7天后开始进行-3.700以下土方开挖。PL-Linearea:降水平台标高为-2.500。柱基础和设备基础柱基础和设备基础施工采取开口和闭口施工相结合的方式施工。第三节主要施工资源配置1施工作业人员配置项目部根据合同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建安工作量、劳动生产率及其它因素制订本项目施工各阶段的劳动力计划,并依此组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应专业培训,并具有上岗证件,确保持证上岗。尤其对电焊工、电工、起重工等特殊技术工种人员需加强培训,保证其技术素质。土建工程工种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架工电焊工电工抹灰工油漆工测量工司机起重工其他管理合计土建工程8030100202010208610480124002主要施工机械配置工程开工前,对拟选用的施工机具进行检查、维修,以保证其完好率达100%。本标段拟选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如下:土建工程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反铲挖掘机1.8m34台土方开挖2反铲挖掘机1.6m3/0.8m36台土方开挖

3长臂反铲挖掘机0.6m31台土方开挖4反铲挖掘机0.4m31台土方开挖5履带式推土机S1402台土方开挖6振动压路机CA25PD1台土方回填7三轮压路机3Y18211台土方回填8蛙式打夯机HW-606台土方回填9自卸汽车T81520辆土方运输10射流泵JSJ-6030台轻型井点降水11潜水泵QY1515台基坑排水12空压机VV-6/74台6m3/0.7MPa13钢筋成型机町40-18台钢筋加工14钢筋切断机GJ-408台钢筋加工15钢筋调直机TQ4-144台钢筋加工16钢筋对焊机UN1004台钢筋加工17电渣压力焊设备6套竖向钢筋焊接18电焊机BX3-50012台钢筋、模板支架焊接19振动器Z7018台混凝土振捣20平板式振动器ZB116台混凝土振捣21卷扬机1t6台垂直运输22砂浆搅拌机UJ2009台砌筑装饰23全站仪、水准仪TC1610、NA2各1台控制测量24全站仪TC4021台测量定位25经纬仪、水准仪J2、S3各3台测量定位第四节主要专项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测量测量准备搜集与该工程有关的总平面图、工艺管理布置图、大临设施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网络设计等,确认有效的文件资料,以便进一步准确地布设测量控制网及做好各个施工阶段的测量保障工作。签收和确认驻地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工程范围测区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的测量资料,并对其进行复核验算和现场测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业主或监理。进行图面控制网的初步设计,尽量避开大临管线、物资堆放等设施和场所,确保控制点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通视条件,使得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满足现场的使用要求和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1.2使用仪器情况平面控制测量及该工程的主要设备中心线的放样测量采用瑞士徕卡TC1610全站仪施测,该仪器测角精度1.5〃,测距精度2+2PPM。1.2.2高程或沉降测量使用瑞士NA2水准仪或NA2+GPM3(平行玻璃板)施测,该仪器最高测量精度为0.5mm/km。以上仪器设备均经同济大学测绘仪器校准实验室校准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内,仪器情况良好。测量控制技术方案控制测量方案按相当于一级建筑方格网精度的要求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采用CSVC提供施工坐标系统。控制点布设时既要避免受施工的影响,又要同时兼顾施工放样的需要。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在施工场地二侧每隔100m〜150m布设控制网点。待工程正式施工前,根据施工图及现场条件作详细的测量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审批后实施。测量时,将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技术要求,精心施测。控制网施测完成后,对测量手簿分别进行检查和核查,确保测量数据无误后,采用南方测绘集团出版的最新平差软件“平差易2002”进行严密平差,并根据平差结果进行点位的归化改正。测量成果经最终的检查验收,并与首级控制网的闭合值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高程控制如业主提供的首级控制网点距施工区域距离合适,应尽量利用首级控制点作为施工高程控制。否则在工程场地范围内,按照方便、易用、稳定、可靠的原则,选择至少三个位置,设立高程控制点。对业主提供的深桩水准点进行检测,并按符合闭合水准路线施测各高程控制点。其精度按III等水准精度要求和II等水准要求(主要设备基础形成后)精心施测。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对控制网的复测,应根据各个施工区域的施工周期和施工工序的安排,进行控制网的整体或局部的定期检查和复测。我们计划在施工前期,测量控制网每周复测一次。以后随着施工过程趋于平稳,经与监理工程师协商许可,可适当延长控制网的复测周期。每次复测结果须形成文字报告或测量成果单递交业主和监理,以备审核,以确保控制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在厂房柱基础和主要设备基础施工完毕后,将把厂房外控制引入厂房内控制,建立独立的厂房结构安装施工坐标系,为结构安装创造条件。此后,应根据施工的进展情况直至工程竣工,对工程的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进行必要的复测检查,确保控制网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主要设备基础施工完毕或重要结构安装完毕后,将依据首级控制网或该工程建筑控制网进行基础的沉降和位移观测,变形监测数据确保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有效性,为后期施工和生产准备做好保驾工作。另外,该工程如果涉及和其它施工单位(或标段)的生产工艺连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其它施工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保证有关工程测量信息的及时、有效的传递和交流,也是对整个施工区域的控制网的达到有效维护的必要条件。1.3.4测量控制点标志埋设平面点位埋设,采用1.5mX1mX1m的混凝土基础上埋设0.2mX0.2m不锈钢板;高程点采用不锈钢螺丝头附着于平面控制点的混凝土基础上。点位埋设见右图『(高程)控制点埋设式样示意图』。2土建工程m2.1降水工程基坑降水考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如果越南轻型井点降水设备资源不足就采取大井降水,大井采用直径300-400mmPVC管,大井井点间距15m左右,大井深度15-18m,为疏干基坑内部地下水,在TCM基础中间打3口大井。-4.000以下设备基础施工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待地下水位降至基础底平面以下0.5~1.0m时再进行土方开挖,降水平台的标高根据周边设备基础及厂房基础底标高确定,不同区域降水平台标高不同。a) 井点的布设轻型井点降水均采用射流泵,每台泵带25支井点管,井点距离1.5m,井点管长7.0m(不含滤头),通过输送管排入临时排水沟内。b) 轻型井点的施工方法轻型井点开始施工时,先按井点布置图确定井点位置,并做出明显标志。轻型井点采用高压水枪成孔,吊车配合。井点管总长度为8.0m,成孔深度为9.0m比井底标高低lm。高压水枪冲孔时需保持与地面垂直,以保证井点孔的垂直度。井点深度的控制是在冲枪水杆上做出标高刻度,在冲孔深度达到标高刻度时停止冲孔,将冲枪关闭并拔出。冲孔时由两人负责。一人负责往下冲孔,一人负责冲孔的垂直度。当冲孔的深度距要求的深度还差1.0m时,应适当加大下面井点孔的直径,以利于井点管的埋设。井点孔冲孔深度达到后将冲枪拔出。此时,不要马上填砂及埋设井点管,应先让冲孔时泛起的泥沙沉淀,沉淀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然后进行填砂。填砂深度超过1.0m后,埋设井点管,继续填砂。当填砂距自然地面1.0m时停止填砂,改用粘土将余下的1.0m高井点封闭。井点管完成一段距离后,另安排人锁井点。当满足一台泵所带井点后,立刻运转井点。C)井点施工技术措施1)所有井点管在地面以下1.0m-1.5m的深度内必须用粘土填实封口,以防止漏气。井点管埋设完毕,应及时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接头要严密,并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淤塞等情况,观察出水是否正常,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 井点运转后应保证连续不断的抽水,并应备有双电源以防断电。3) 井点运转5天之内,每天安排专人检查井点情况,发现有坏死井点,及时进行处理。4) 坏死井点处理采取用高压水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5) 安排专人24小时连续看泵,并做好运转记录。土方开挖根据设备基础施工顺序,分区分段组织土方开挖。基坑深度在5m以内的设备基础、厂房柱基、电气室、电缆隧道及等采取一级挖土。开挖深度7〜8m的基坑,,第一级挖土深度为4m左右,选用1.8m3的反铲挖掘机,第二级挖土深度为

3〜4m,选用1.0m3的反铲挖掘机,临时边坡坡度不小于1:0.75,二级平台宽度不小于8m,如下图所示。开挖深度大于8m的基坑,部位采取三级接力挖土,基坑三级接力挖土如下图所示。三级接力挖土土方开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相邻设备基础及厂房基础桩的保护,采取桩周土均匀开挖、桩间土人工开挖等方式保护已施工完PHC桩.a) 工艺流程采取轻型井点降水部位:测量定位、抄平放线f土方开挖至降水平台标高f施工轻型井点f井点运转(至少7天)f挖土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f基槽清底f验槽。其他部位:测量定位、抄平放线f土方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f基槽清底f验槽。b) 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及设备基础埋深,确定埋深5m以下按1:1.0~1.75放坡,埋深5m以上按1:0.5~1:0边坡放坡开挖。c) 开挖采用1.8m3和1.6m3液压挖掘机,基底留20cm厚土层人工开挖,开挖土方用自卸汽车运至业主指定堆土场堆放。d) 对定位校准桩、轴线引桩、校准点等,挖土时不得碰撞,并应经常测量和校准平面位置。定位校准桩和水准点应定期复测。e) 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验槽并请监理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2.3基坑排水基坑除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外,开挖时在基坑底部四周坡角处设400宽的排水明沟,排水沟向集水井的纵向坡度为3%o。每隔50m设一个边长600mm,深800mm的集水井,并在集水井处沿横向设400mm宽的排水盲沟,盲沟用碎石填充。另在距基坑上口lm处做一道封闭式的挡水坝,挡水坝用粘土垒起并抹砂浆,上口宽300mm,下口宽500mm,高300mm,以阻挡雨水及场地废水流入基坑。2.4基坑开挖技术措施根据基础模板图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土方开挖前需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配合挖机修坡清底的施工人员在清底时,同时将排水盲沟和集水井挖出。每个集水井内设置一台潜水泵将水排至指定地点。因基坑深度较大,施工期和暴露时间较长,为防止边坡塌方,在基坑成型后及时进行边坡的围护,围护方式采用C20细石商品混凝土抹坡厚50mm,重要部位加设置细钢丝网片。抹面在基底及顶部均延伸100cm,同时在边坡土中插入适当的锚筋加强连接。如遇雨季,为防止雨水冲刷可临时采用土工布或土工格栅进行边坡围护。2.5土方回填基础结构混凝土隐蔽工程检验通过后,且具备回填作业面时,应及时进行回填。回填前清除基坑内的积水、杂物。回填材质及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时应对称分层填土并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