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学习目标:写作背景南宋的统治集团整日花天酒地,奢侈无度,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他们偏安江南,对金一味求和妥协,无心收复失地。1203年,韩侂胄掌握大权,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于是他想到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1204年,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初到镇江,他积极做各方的准备。可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用。他被调离镇江。他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词。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为怀古,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韵脚:响亮,其后稍长停顿(处、去、住、虎、顾、路、鼓、否)感情:仰慕、慨叹、豪情、愤懑诵读指导典故----古诗词常见表现手法之一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查清、理通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但查清、理通典故并不是目的,关键是搞清作者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析情明技词中运用了哪些典故?(找出相应的句子)孙仲谋刘裕舞榭歌台风流业绩
元嘉草草仓皇北顾刘义隆拓跋焘
金戈铁马万里如虎
佛狸祠下神鸦社鼓廉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片下片多用典故,表达情绪。分析典故典故一: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孙权有何作为?2、“舞榭歌台”指什么?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什么句式?4、这表现词人什么情感与立场?表达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典故二: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刘裕有何表现?(试比较刘裕与南宋皇上的不同表现)2、作者对刘裕的感情如何,表现作者怎样的观点?用刘裕典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
上片小结:典故三:刘义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刘义隆是个怎样的人?2、作者对刘义隆北伐持何态度?3、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tuō胄不能草率行事。典故四:佛狸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烽火扬州路”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典故五:廉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廉颇的处境如何?2、作者的处境与廉颇完全一样吗?3、“凭谁问?”的“凭”如何理解?4、这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以廉颇自况,虽6o多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下片小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赏析:上片孙仲谋舞榭歌台风流业绩(景仰之情)刘裕金戈铁马万里如虎(赞叹之情)下片刘义隆元嘉草草仓皇北顾(警告当局)拓跋焘佛狸祠下神鸦社鼓(表达隐忧)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壮志未已)借古讽今多用典故,表达北伐雄图、对国事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愤慨。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
用事是用典的一种,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古讽今)。辛词中用典很多,却无堆砌之感,因为内容大多与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有关。上片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人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的仗。上片已说到北伐雄图,这里再说北伐的基本方针,也是极自然的,是词中常见的讽喻手法;最后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的思想感情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不同点: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顾聘用合同范本
- 先付款后供货合同范本
- 保险投资合同范本
- 加工生产劳务合同范本
- 京东物流折扣合同范本
- 上门电缆转让合同范例
- epc装饰工程合同范本
- 代人取药兼职合同范本
- 不赊销合同范本模板
- 化肥销售协议合同范本
- 数字电子技术(武汉科技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武汉科技大学
- 综合应用能力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及解答参考
- 阿尔兹海默病的家庭护理
- bim技术课件教学课件
- 腹水形成的原因及治疗
- 单晶炉车间安全培训
-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图版-2024-2025学年
- 护理核心制度测试题+参考答案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课件完整版)
- 《2023版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医院药品管理系统探析与设计(论文)10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