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_第1页
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_第2页
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_第3页
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_第4页
经典识人术(老子孔子吕氏春秋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道德经》中的识人之术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民间俗话也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老子在《道德经》章里就告诉我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识人是一门大智慧。“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一段话是老子《道德经》第81章原文。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识人术第一招: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者,必小人也其实这句话非常的好理解,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大概意思就是:对于自己想要讨好的人,就一味地夸大他的优点,只字不提他的缺点。如果你身边有这类人,一定要避而远之。大部分人喜欢听好话,这样可以极大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这一类小人其实在现实中十分吃香。但是实际上呢,只夸你真的好吗?在长期以往的过度赞美中,人会飘飘然的认不清楚自己,一个人如果无法从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缺点,那么将永远止步不前,不会想着完善自我。所以对于这种靠奉承来拉拢人心的人,一定要躲得远远的。识人术第二招:所欲退则彰其过,匿其美者,必小人也这个和第一招那就是完完全全相反,是另一个极端。这一句指:对于与自己不和的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就百般否定,将其贬的一文不值。这种人同样不能深交。只亲近对自己有用的人,对于和自己有利益冲突的人就变着法儿的使绊子,这种人不仅心机重还非常自私。和这种人相处就相当于在自己身边放了一颗不确定什么时候会爆的炸弹,什么时候你对他没有利用价值了,他可能也会像对付那些人一样对付你。孔子的“三步识人”孔子在《论语》中就曾教我们识人的三个步骤。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是孔子给出的,从现在与过去、外在与内在的双重角度,综合判断一个人善恶好坏的三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以是指人的当前的言行;由是指导致此人当前言行的原因;安是指此人以什么样的用心和目的。评判一个人,首先,就是先以平时都能看得到的日常言行来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人平时的言行,看起来很好,或是很坏,姑且留下一个初步印象。第二步,要看是什么外在因素导致了此人当前的言行。第三步,要考察此人的用心和目的是什么。经过这三个步骤的考察,就可以对一个人进行评判了。按照这个标准,如果一个人行为光明美好,内心坦荡,做事的出发点也没有不可告人之处,那就一定是君子无疑。如果是出于求名的心态来做一些好事,恐怕就只能算作伪君子了。而如果是连龌龊的心态、不择手段的办事行为都不加以掩饰了,那此人定是真小人,需要离他远一些。《吕氏春秋》中的“八观六验”《吕氏春秋•论人》中说,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这段话讲的是通过一个人在不同处境中的表现来判断这个人的品性。所谓八观讲的是:当一个人处境顺利时,观察他礼遇的是哪些人;当一个人处于显贵地位时,观察他推荐的是哪些人;当一个人富有时,观察他养的是哪些门客;当一个人听取别人的意见后,观察他采纳的是哪些意见;当一个人闲居无事时,观察他有哪些爱好;当一个人处于放松的状态时,观察他讲哪些东西;当一个人贫穷时,观察他不接受什么;当一个人地位卑贱时,观察他什么事不会去做。六验的意思是:使一个人高兴,借此考验他安分守己的能力,看他是否得意忘形;讨好一个人,看他有没有什么癖性;使一个人发怒,考验他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一个人恐惧,看他能否坚定立场,凛然有为;使一个人哀伤,考验他的为人;使一个人痛苦,考验他是否有志气。根据《将苑》记载,诸葛亮曾经提出了七个识人的方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日,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七个方法意在给被试者设置种种情境,从他们的临场反应中观察这个人的能力:有意用是非去试探他,看是否有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用言词论辩来同他辩论,看他是否有应变的智慧;向他请教智谋,看他是否有真知灼见;告诉他有祸难,看他是否有敢于赴难的勇敢;用酒把他灌醉,看他是否因失态而暴露本性;用利益去引诱他,看他是否保持廉洁;让他限期完成某件事情,看他是否能守信用。此七观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七项内容。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对人才的发现十分看重,他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他这七种识人之法,抓住了用人的要义,告诉我们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方法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

砾昌吐<>父陛4k砾昌吐<>父陛4kA金跑赭卷瑟”交上卡才济欣科之才1法/户女二士a乖4冷却治次A;*:L霍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曾国藩识人的面相术曾国藩,有一个长处是知人善任。首先是知人,即识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曾国藩平时留心观察人,提出著名的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眼到特别强调着意看人。他识人的经验还被编写成《冰鉴》一书,流传至今。曾国藩识人相人的经验有许多,其中最具概括性、代表性的就是被广为流传的相人八句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口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口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口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口1、“邪正看眼鼻”口看一个人,除整体外,第一就要看鼻和眼是不是长得正,眼神是否安定。眼睛要黑白分明,要有神;两目无神,黑白不分,眼白赤黄或者目露四白的人身体或者心理多少存在一些问题。良善、聪慧的人,眼神安详沉稳、敏锐犀利、清明沉稳、锋芒外露;奸邪、投机的人,眼神闪烁不定、游移不定、似睡非睡、惶惶不安。2、“真假看嘴唇”口口以方、广、厚为贵。上下唇相副好文章,如果上唇盖不住下唇,男必多诈,女必克夫。史书上记载,汉代老妇人许负,就是凭周亚夫的口,相出他必将饿死的:相法说,有横纹深入口内,必然饿死。3、“功名看气概”口一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人的气概、气质。有的人就是一出场把所有的人都带动起来,像谈恋爱的时候也有一见钟情,被对方的一种气质所慑服,有一种追随的感觉。4、“富贵看精神”口这里的精神是精气神的意思。康熙晚年有一句名言,他说自己为大清帝国殚精竭虑,心为天下耗其血,神为天下散其形,是最好的一种表述。所以曾国藩说富贵看精神。5、“主意看指爪”口手以厚、软为贵。人有没有主意,主要看手。手指纤长,人就聪颖,有主意,短而粗者则是愚鲁。曾国藩说,手心、手掌心当中纹络清晰而浅者,心定。这个心定就是主意定,临事不慌乱。手掌纹络浅而乱者,人心乱、心浮。6、“风波看脚筋”口足以平、厚、正、长为贵。有的人就是无风无浪、无灾无难到三公,位置升得很高;而有的人则是一生坎坷,才最终有成就,这就属于有风波的那种人。7、“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口这两句不是相人,而是观察人。曾国藩特别重视条理,有无条理,通过语言能够看出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书面语言,包括各种汇报、报告等;二是口头语言,两个人谈话,能不能切中要害,条理清晰,把对方抓住,就能显示出有没有条理。8、眼神足够将忠邪暴露口曾国藩之所以将眼鼻放在第一句,绝不是随心、偶然所为。美国的大文豪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就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我们判断人心的重要依据。正如看京戏的时候,脸谱一出来就知道这个人是奸臣还是忠臣。相术上讲,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头,一尺之头不如一寸之睛。曾国藩识人的第一步就是观察他们的眼神状态。据说,李鸿章向曾国藩举荐三个人才,恰好曾国藩散步去了,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国藩却说不必了。他解释道:散步时,那三个人我已见过了。第一人低头不敢仰视,是忠厚之人,可以给他一份保守的工作;第二人在我面前很恭敬,我一转身,他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故不能任用;第三人始终双目注视,不卑不亢,他日后的功名,将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果然,第三人就是日后成为台湾首任巡抚的刘铭传。眼神是否清澈一方面是由人的健康决定,另一方面也受人的学识、心态影响。按照曾国藩的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