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_第1页
永久的悔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_第2页
永久的悔导学案师生用带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放一段抒情性的音乐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呀,母亲的爱是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默默地投洒清辉;母亲的爱是连绵起伏的山峦,绵延伸展;母亲的爱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深厚而广博。母亲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她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在天地问抒写着爱的诗篇。今天我们将走进《永久的悔》,去感受人世问最真诚的母爱,去理解一个儿子的自责、内疚和悔恨之情。2、永久的悔教师用【学习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3、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资料链接】季羡林:当代语言学家,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县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自谦“杂家”,但杂而不失精,杂中有重点。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会12种语言。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季老从不敢对自己有丝毫懈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四点半起床,五点吃早点,然后就开始写作。在上班族每一天正式工作开始之前,季老已做完了一天中他要完成的学术研究和写作任务。记者好奇的问他:“每天四点半起床难道不困吗”他笑笑回答说:“怎么不困谁不喜欢睡觉但到时候就好像有鞭子在抽,提醒我非起来不可。我恨不能每天有48小时用来工作,我始终不敢放松一分一秒。如果稍有放松,静夜自思就会感到十分痛苦,好像犯了什么罪,好像在慢性自杀。”惜时如今的季老,其写作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同样让人惊讶。本文就是用几个小时创作出来的。本文写于1944年,作者应《光明日报》的记者邀请,完成了这篇散文。作者虽已过古稀之年,但是仍然对自己过去的经历记忆犹新。在几个小时之内创作而成。可见对于自己没有迎养母亲在作者心中铸成了一个永久的痛。【预学】1、预习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唾手可得()懵懵懂懂()恃而不恐()蹭上()(2)解释下面词语的含义(借助书下注释)。望九俯拾皆是唾手可得立锥之地背井离乡懵懵懂懂寄人篱下2、回忆从小到大让自己后悔不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讨论】快速浏览文章,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悔”是什么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2、为什么“悔”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我”未能尽孝。3、“悔”的表现是什么(第10段中)4、由以上1—3题为引导,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段)开篇点题——点出永久的悔。第二部分:(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第一层:(3——5段)概括叙述家庭的基本情况。第二层:(6——8段)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第三层:(9段)详细叙述母亲的艰苦生活。第三部分:(10—11段)结尾扣题(点题)——突出永久的悔。5、文中叙事部分写的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作者的幼年生活情况有什么特点与“悔”有什么关系苦;写其的目的是: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予自己的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6、品读语句,体会作者平时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感情。(结合课后三题)(方法:结合语境谈理解,抓住关键词论深情)①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饱含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②

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对母亲一生的艰辛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对生身母亲怀念不已。③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饱含同情,饱含未能尽孝的无穷悔恨。④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年幼时……年轻时……没等大学毕业……肝胆俱裂,眼泪盈眶。⑤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即使整天吃红的。……强调只有呆在母亲身边才是最重要的;无尽的悔恨,无尽的怀念。★综合①至⑤题,作者“永久的悔”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课堂延伸】1:作者在文章中说:“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即使整天吃红的。”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也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与一千年前的诗人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相通之处给你什么样的启迪二者都表现了母子间难以割舍的深情,体现了人间亲情的伟大。我们应格外珍惜这至爱亲情,做一个有孝心的人。(2)你从哪些点滴小事中感受到了父母对你深深的爱你觉得你应该怎么样孝顺父母【小测试】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像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_____________,什么_____________,什么_____________,什么_____________,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的“红的”。这就是我“永久的悔”。1.把下列四个词语还原到文中的空缺处。A.幸福B.名誉C.尊荣D.地位1.BDAC2.解释文中红色的词。寄人篱下:心肝俱裂:简陋:3.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段意。4.作者在文章中说:“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5.文章的结尾是:“这就是我‘永久的悔’”,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6.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包含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参考答案】课内阅读2.比喻依靠别人过活。比喻伤心到了极点。(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3.作者后悔不该离开母亲,结果造成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