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1内容急诊科常用药物介绍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12内容急诊科常用药物介绍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1221.药物分类呼吸兴奋剂抗休克血管活性药抗心力衰竭药
抗心绞痛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平喘药
止血药
1.药物分类呼吸兴奋剂3(一)呼吸兴奋剂作用机理及分类作用机理直接或间接兴奋延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强,增加通气量,用于防止或治疗肺泡通气降低。按其作用部位分:1)选择性作用于呼吸中枢:二甲弗林、贝林格等2)选择性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阿米三嗪、洛贝林等3)对中枢和外周均有作用:尼可刹米、香草二乙胺、CO2、H+等(一)呼吸兴奋剂作用机理及分类4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尼可刹米/可拉明/二乙烟酰胺
(0.375g/1.5ml)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尤吗啡所致呼衰)作用温和(适于轻症)、短暂,仅数分钟,但安全范围大iv/ih/im,成人一次0.25-0.5g,极量一次1.25g,必要时1~2小时重复用药
,可连续注射7次。间隙12小时后根据病情再次给药能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刺激外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从而使呼吸加快加深,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ADR:呕吐,出汗;过量可致血压上升,心动过速,肌震颤及僵直。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尼可刹米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5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洛贝林哌啶衍生物
/山梗菜碱(3mg/1ml)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作用迅速但短暂,仅维持数分钟iv疗效显著,成人每次3mg,必要时每30分钟重复使用。新生儿窒息可注入脐静脉每次3mg。也可以肌内或皮下注射,剂量同(烟碱样作用)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N1受体),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过量时可兴奋交感神经节皮质肾上腺髓质而导致心动过速
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洛贝林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6(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胺类药物,其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相似。它们通过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而其作用。常用药物(基本药物目录):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71.作用: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能直接兴奋α和β受体,其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时所产生的症状极其相似。2.临床应用:(1)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可以静脉注射或气管内给药,偶尔也可以心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剂量是1mg,每2—3分钟一次。亦可1mg、3mg、5mg间隔2—3分钟给入。大剂量给药方案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现不主张常规应用。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1.作用: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能直接兴奋α和β一肾上腺8(2)抢救过敏性休克:能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可以缓解过敏性休克所致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用法:0.5—1mg皮下注射或小剂量静脉滴注。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2)抢救过敏性休克:一肾上腺素(Adrenalin9(3)解除支气管哮喘:能兴奋β
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缓解哮喘。同时,能收缩肺血管,改善其它支气管扩张剂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用法:皮下注射,每次0.25mg–0.5mg,极量1mg。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3)解除支气管哮喘: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10(4)与局麻药物配伍应用。(5)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6)青光眼的治疗。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113不良反应:
心悸、烦燥、头痛、血压升高及室
心律失不常。
4注意事项:
(1)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糖尿病、甲亢及妊娠等禁用。
(2)不可与氯仿、氟烷、洋地黄、锑剂
等合用。
(3)酸性环境中作用降低,与碱性药物
混合后失效。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3不良反应:
心悸、烦燥、头痛、血压升高及室
心律12多巴胺2~5µg/kg/min多巴胺样作用肾血管扩张利尿小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前体,既有α受体激动作用,又有β受体激动作用,此外还有特异性受体—多巴胺受体1和受体2的作用,生理条件下具有血管扩张作用。临床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相关性。10~20µg/kg/min兴奋α受体内脏血管收缩升压5~10µg/kg/min兴奋β受体正性肌力+扩血管强心多巴胺2~5µg/kg/min小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去甲肾上腺13临床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
(1)2-4ug/kg/min起多巴胺样激动作用,有轻度正性肌力作用和肾血管扩张作用。
(2)5-10ug/kg/min主要兴奋受β体,兴奋心肌,起正性肌力作用,同时也具有血管扩张作用。
(3)10-20ug/kg/min,α受体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二多巴胺(Dopamine)临床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
(1)2-4ug/kg14
2应用:
(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以中、大剂量为主。)
(2)治疗心功能不全。
(以中、小剂量为主。)
(3)因肾动脉血流减少相关的水肿。
(小剂量。)
(4)治疗肾功能不全。
(以小剂量为主,现不主张用于
急性肾功不全的少尿期。)二多巴胺(Dopamine)
2应用:
(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153不良反应:
主要是剂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肾动脉收缩所致肾功能不全。
4注意事项:
(1)周围血管性疾病应用时应注意周围循环,以免缺血、坏死。
(2)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
(3)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应用。
二多巴胺(Dopamine)3不良反应:
主要是剂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引起的心动过速、161作用:是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通过激动β受体,具有很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伴有左室充盈压的下降,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常用剂量是5-20ug/kg/min。
2临床应用:
(1)急慢性心力衰竭。
(2)心源性休克。
(3)术后低排血量综合征。
三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1作用:是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通过激动β受体,具有很173不良反应:
过量时引起血压升高或心动过速。
4注意事项:
(1)特发性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妊娠
(2)房颤病人,应先用洋地黄制剂。
(3)忌与受β体阻滞合用。
(4)忌与碱性药物混用。
三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3不良反应:
过量时引起血压升高或心动过速。
4注意18
1作用:兴奋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
对β受体有弱的兴奋作用。
2应用:用于休克的治疗,有效治疗剂量
是5-10ug/kg/min。
(常与多巴胺合用,其比例是3:2)。
3不良反应:
头痛、恶心、呕吐、高血压、反射性心动过缓。四.间羟胺(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
1作用:兴奋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
对β受体有弱194注意事项:
(1)用药10分钟再根据血压调节速度。
(2)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
糖尿病忌用。
(3)不宜与单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4)不宜与洋地黄或其他拟肾上腺素药合用。
(5)可出现快速耐药现象。
四.间羟胺(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4注意事项:
(1)用药10分钟再根据血压调节速度。
(220(三)抗心力衰竭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提高自律性常用药物: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0.4mg/2ml)作用机理:通过正性肌力作用,增强搏出量和回心血量,缓解动脉缺血静脉淤血。适应证: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用法:NS20ml+0.2~0.4mgiv>15分钟,24小时总量不超过1.6mg注意事项:洋地黄中毒或过敏、房颤及房扑伴显性预激、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梗死后最初24小时禁用。(三)抗心力衰竭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提高21(四)抗心绞痛药作用使外周动、静脉扩张,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容积缩小,因而减低心肌的耗氧量。使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和室壁张力下降,有利于血流向缺血区流动。(四)抗心绞痛药作用22(四)抗心绞痛药常用药物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常用制剂硝酸甘油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10mg加入250ml5%GS或N.S缓慢滴注舌下含服:0.5mg/次,5-10分可重复注意血管舒张所继发的不良反应,如直立性低血压、搏动性头痛等。低血压、低血容量、严重贫血、缩窄性心包炎及闭角性青光炎眼压升高者禁用
片剂:0.5mg;针剂:5mg/ml硝酸异山梨酯心绞痛,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mg/次,舌下含服,3~4次/天5mg/片(四)抗心绞痛药常用注意常用心绞痛,5-10mg加入25023(五)降压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急诊一般常用的静脉降压药:硝普钠
(五)降压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24直接血管扩张剂,对A、V均有强大扩张作用。作用迅速(1-2min),失效亦快(停药后1-3min)适应证:大多数高血压急症、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用法:50mg溶于5%GS250~500
ml中,1~3(极量10)μg/(kg•min)注意事项:避光使用,治疗液应现配现输,12h内用完,注意硫氰酸盐中毒,一般使用不超过72小时;停药时应,长期使用者停药逐渐减量,并加用口服血管扩张剂,以免出现症状“反跳”。常用制剂:粉针:50mg/支。置阴凉处、严格避光。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直接血管扩张剂,对A、V均有强大扩张作用。作用迅速(125(六)抗心律失常药常用药物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常用制剂利多卡因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1mg/kg稀释后静脉注射,有效后1~3mg/min维持静脉滴注大剂量可引起语言障碍、惊厥,甚至呼吸抑制(与血钾↑相关)0.1g/5ml,0.2g/10ml,0.4g/20ml胺碘酮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
先150mg稀释后10分钟内静脉注射,后1mg/min维持静脉滴注6小时(先快后慢)胃肠道反应,角膜色素沉着,长期影响甲状腺功能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150mg/3ml普罗帕酮快速性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并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1mg/kg(成人用70mg)稀释后静脉注射,每隔10~15分钟可重复1次,直至心律失常终止或总剂量达到280~350mg个别患者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等35mg/10ml70mg/20ml(六)抗心律失常药常用注意常用利多1mg/kg稀释后静脉26(七)平喘药支气管扩张药:
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非选择性,受体耐受、心悸,现少用);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气雾、口服);
M-胆碱受体阻断药: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类:氨茶碱、二羟丙茶碱;过敏递质阻释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口服或静脉等(七)平喘药支气管扩张药:27(七)平喘药常用药物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常用制剂氨茶碱心源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哮喘持续状态NS20ml+氨茶碱0.25iv缓慢,有效后可1mg/(kg•h)静脉滴注日用量≯1.5g/d.静注太快易引起心率失常,血压骤降,兴奋不安甚至惊厥0.25g/2ml
地塞米松支气管哮喘急性重症发作5~20mgiv,可每日3次,但总量不超过30mg/d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肠吻合术后者禁用5mg/1ml
(七)平喘药常用注意常用心源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哮喘持续状态28(八)止血药全身止血药: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维生素K、酚磺乙胺、凝血酶原复合物;抗纤维蛋白溶解:氨甲苯酸;收缩血管:肾上腺色腙、血管升压素等;局部止血药:
如凝血酶、8%去甲肾上腺素溶液、云南白药等。(八)止血药29全身止血药促进凝血功能抗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管收缩维生素K酚磺乙胺氨甲苯酸6-氨基己酸氨甲环酸肾上腺色腙卡络磺钠垂体后叶素凝血因子制剂
凝血因子VIII血凝酶…↑PLT数目、功能,↑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断裂端回缩→血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A、v,↓内脏血流10~20mg/dim/ih/iv0.25~0.75givgtt/im/ivbid/tid0.25~0.5givgtttid/qid20mgimbid60~80mg/次ivgtt1U1m/ih/ivq12/q6h6~12U/次ivgtt全身促进抗纤维促进酚磺乙胺氨甲苯酸肾上腺色腙垂体后叶素凝血因30(八)止血药常用药物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常用制剂维生素K1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4~8mg/次,2~3次/天可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肝损害2mg/1ml4mg/1ml
氨甲苯酸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所致出血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0.1~0.6g/次不良反应小,偶有头晕等0.25g/片,0.1g/10ml血管升压素咯血、呕血、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静脉注射:10U/次,稀释;静脉滴注:10U/次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者禁用100mg/5ml(八)止血药常用注意常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312.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一)二)四)失血性休克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
急性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
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2.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一)二)四)失血性休克心、肺、脑32(一)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因较大的血管破裂,丢失大量血液,引起循环血量锐减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常见病因:严重创伤、骨折、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大咯血、动脉瘤破裂出血等。抢救的重点: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止血(原发病治疗)(一)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因较大的血管破裂,丢失大量血液,33(一)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的原则“需要多少、补充多少”所需要的血容量常大大超过正常血容量(7~8%W)治疗时先输含钠晶体液,再酌情输胶体液或全血输液速度:原则上先快后慢
确保输液的途径通畅(静脉通路至少2条)降低血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脏器灌注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器官灌注、氧供和氧耗维持正常止血功能….限制性液体复苏(活动出血、脑损伤等)(一)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的原则降低血粘稠度恢复有效循环血34生理盐水(0.9%Nacl):渗透压同血浆,但含氯太多,不宜多用,一般用1000ml左右。乳酸林格氏液:渗透压及电解质同血浆,补容外还可纠正酸中毒,但过量可致乳酸堆积。碳酸氢钠林格氏液:林格氏液500ml+5%NaHCO340~50ml)
减少乳酸堆积。尽量不予葡萄糖,以免利尿后造成尿量正常的假象,以及进一步降低血容量;尤其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应禁止补充含糖液体,因输注含糖液体后可引起和加重再灌注损伤;晶体液种类生理盐水(0.9%Nacl):渗透压同血浆,但含氯太多,不宜35仅扩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织间液,达不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目的,反使血液粘滞,微循环障碍加重,在早期休克时补充大量胶体液则利少弊多。常用:706代血浆,低分子或中分子右旋酐,但后者少尿时慎用,24h内不宜超过1000ml,白蛋白为血制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污染可能。一般先输入1~2L晶体液,再补充0.5~1L胶体液(晶胶3:1)胶体液仅扩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织间液,达不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目36●
急诊抢救时的输血指征:失血量大于全血容量30%●
单纯扩容,严禁使用血浆制品 ——“卫生部输血指南”●全血的血浆增量效力仅76%,血液动力学改善并不理想(Ahnefeld等)●全血输入后血浆粘滞度增加,不利于改善微循环灌注●病原体传播:HCV、HBV、HIV●免疫抑制血制品
扩容效果不理想,不可单纯用于扩容并发危险性大●急诊抢救时的输血指征:失血量大于全血容量30%●全血的37补充液体总量:可达丢失量的2~3倍。补充各类液体的比例:失血量(占总血量%)晶体胶体血液<20%可用晶体液,也有学者认为未休克时可用右旋糖酐20~40%311.041~80%311.5>80%31≥2补充液体总量:可达丢失量的2~3倍。38注:临床实践已证明,应用电解质溶液治疗休克其疗效远比单纯输血为佳。在基层缺乏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提高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改善血循环并减轻组织水肿。在急诊或转诊途中生命体征能很快恢复,疗效满意,可为后继的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注:39(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2建立静脉通道给药途径:静脉给药-优选;气管给药-其次;心内给药-不主张;骨髓内给药(最快)-≤6岁.静脉给药部位: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肘关节或以上部位静脉√手背或足背部位静脉×正确方法:给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加快输液速度;肘关节以上静脉给药则抬高给药肢体。停止CPR、穿刺可能损伤肺心脏血管(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2建立静脉通道停止CPR40(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3气管内给药剂量:静脉给药的2-2.5倍;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方法:将所需的药物稀释到10ml,通过气管导管注入气管内,立即挤压人工呼吸囊或接上人工呼吸机,使药液尽快到达肺泡进入肺循环(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3气管内给药41(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4首选药物:肾上腺素、加压素盐酸肾上腺素
机制:主要作用于α、β受体(冠脉分布最密集)作用:增加心肌和外周血管阻力,兴奋心室高低起搏点→HR↑心排量↑→冠脉、脑血流↑灌注压↑→改善心肌缺血→利于心脏复跳。剂量:经典用法:肾上腺素1mg中剂量:肾上腺素2~5mg递增量:肾上腺素1mg~3mg~5mg高剂量:肾上腺素0.1mg/kgiv/稀释后气管注入每3-5min一次在第一或二个周期胸外按压中,尝试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4首选药物:肾上腺素、加压42(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6阿托品
阿托品为抗胆碱能药,用于心室停搏。它可以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作用,加速窦房结放电和改善房室传导。剂量:静脉注射1.0mg,5分钟后可重复。亦可经气管注入。注意:如心搏已恢复,心率又较快,就不宜用阿托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加速心率可以加重心肌缺血,扩大梗死面积。(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6阿托品43利多卡因
用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时的首选药,也是用于处理室性颤动的第一线药物。剂量:利多卡因1~2mg/kg体重,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超过50mg/min。也可由气管给药。紧接着可以静脉滴注维持,防止心室颤动复发,滴速为2~4mg/min。如室性期前收缩持续,可以每10分钟加注0.5mg/kg体重的利多卡因。(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7利多卡因(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744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已不再作为心脏骤停时的第一线药物。目前认为在复苏的最初10分钟以内,不宜使用碳酸氢钠。如经过心肺复苏、电除颤等以后,血气分析发现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此时可考虑用适量的碳酸氢钠,以纠正因乳酸积聚所致的酸中毒。剂量:1.0mmol/kg体重(如为8.4%碳酸氢钠溶液,1mmol=1ml,如为5.0%的溶液,1ml=0.6mmol),静脉滴注较好。(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8碳酸氢钠(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845多巴胺在目前常与间羟胺联合应用于心肺复苏后心脏搏动已恢复,但尚不能保持正常血压时。剂量:2~20μg/(kg•min),静脉滴注。可用静脉输液泵调整剂量,从较小量开始,达到理想的程度。(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9间羟胺(阿拉明)α-受体兴奋剂,但对肾血流量影响不明显,所以无损于肾功能。它主要升高平均血压,对脑供血有利。常与多巴胺合用。剂量:2~5mg,iv,10~15分钟可重复,或取20~100mg间羟胺加于5%GS500ml中静脉滴注。多巴胺(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9间羟胺(阿拉46药物除颤
首选-利多卡因,其次-普鲁卡因酰胺,尖端扭转型室速-硫酸镁复苏时补液问题不宜:含糖液体,可损害脑细胞,缺氧→乳酸↑→加重组织酸中毒,应激状态下可有胰岛素抵抗,对脑保护可能有不良作用,可引起一过性高血糖并增加肝、肺负担。应选:pH在6-6.8的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出血先补盐后补胶体,林格氏液+代血浆.尽快补液,但血溶量正常者补液无益,易引起肺水肿(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10药物除颤(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1047(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抢救原则
迅速改善氧合作用(纠正缺氧),降低升高的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加强心肌收缩力,和消除患者的焦虑,纠治诱因或病因。(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48(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吗啡、哌替啶)(氨茶碱、二羟丙茶碱)(首选袢利尿剂呋塞米)(硝酸酯类药物、硝普钠..)(毛花甙C、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吗啡、哌替啶)(氨茶碱、二羟丙49吗啡药理作用:镇痛、镇静、兴奋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抑制呼吸用法:2.5~5.0mgiv/ih/im。每15分钟可重复1次,共2~3次;注意:伴CO2潴留者则不宜应用,可产生呼吸抑制而加重CO2潴留;也不宜应用大剂量,可促使内源性组胺释放,使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伴明显和持续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COPD等患者禁忌使用。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镇静剂吗啡镇静剂50支气管解痉剂
氨茶碱作用机制:
扩张支气管,舒张冠脉、外周血管及胆管平滑肌,增加心肌收缩力及轻微的利尿作用。用法:氨茶碱0.125~0.25g以葡萄糖水稀释后iv(10min),4~6h可重复一次;或以0.25~0.5mg/kg.h静脉滴注。每日总量不超过1.0~1.5g。二羟丙茶碱(0.25~0.5g静脉滴注,速度为25~50mg/h)注意:此类药物不宜用于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所致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可用于伴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的患者。支气管解痉剂氨茶碱51利尿剂呋塞米(首选)作用机制:迅速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和左心室充盈压而改善症状。用法:首剂20~40mg静脉注射,继以静脉滴注5~40mg/h,其总剂量在起初6h不超过80mg,起初24h不超过200mg利尿剂效不佳、加大剂量仍未见良好反应以及容量负荷过重的急性心衰患者,应加用噻嗪类和(或)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氢氯噻嗪(25~50mgbid)螺内酯(20~40mg/d)
临床研究表明:利尿剂小剂量联合应用,其疗效优于单一利尿剂的大剂量,且不良反应也更少。利尿剂呋塞米(首选)临床研究表明:利尿剂小剂量联合应用,52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首选)作用机制:扩张静脉容量血管,降低前负荷,较大剂量可同时降低负荷;尚可增强肾脏对利尿剂的反应。用法:①舌下含服:首次0.3mg,5分钟后测血压,再给0.6mg,5分钟后再测血压,以后每10分钟给0.6mg;②静脉滴注:一般用5~10mg加入5%~10%GS250ml,10μg/min开始,可每隔5分钟增加10μg/min,最大100μg/min为止。病情稳定后渐减量至停药,突然中止滴注可能引起症状反跳。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5~10mg/h,亦可舌下含服2.5mg/次。至症状改善或SBP降至90~100mmHg,或硝酸酯类特别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衰的患者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首选)至症状改善或SBP降至90~153血管扩张剂硝普钠作用机制:扩张动、静脉,同时降低前、后负荷。用法常先静脉滴注5%~10%GS,再加入硝普钠,从10μg/(kg·min)开始滴入,可每隔5分钟增加10μg/(kg·min),直至症状改善,血压由原水平下降30mmHg或血压已降至90~100mmHg,最大剂量400μg/(kg·min)为止。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并加用口服血管扩张剂,以免出现病状“反跳”。长期使用可引起氢化物和硫氰酸盐中毒。适用于严重心衰、原有后负荷增加以及伴心源性休克患者
血管扩张剂硝普钠适用于严重心衰、原有后负荷增加以及伴心源性休54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类:轻度增加CO和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适应证: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用法:0.2~0.4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2~4h后可以再用0.2mg,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可酌情适当增加剂量。24小时总量不超过1.0~1.6mg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类:轻度增加CO和降低左心室充盈压55(四)急性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一般治疗无效、支气管极度痉挛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减损、呼吸衰竭等。包括:哮喘急性严重发作、哮喘持续状态、难治性哮喘的恶化。(四)急性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急性重症哮喘:56(四)急性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高浓度给氧支气管舒张药早期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补液及机械通气β2受体激动药抗胆碱能药茶碱低压力低潮气量,保持足够氧合,允许适度的高碳酸血症
保证氧饱和度在90%以上静脉用药首选甲泼尼龙40mg可选氢化可的松200mg紧急处理(四)急性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高浓度给氧支气管舒张药早期全身应57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抑制炎性过程及炎性递质释放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平滑肌细胞膜上β2R合成提高其反应性药物选择:
首选甲泼尼龙40mgivgttq4~6h,一般用3~5d可选氢化可的松200mgivgttq4~6h,总量<1.2mg;地塞米松10mg,每日2~3次,每日剂量不超过30mg。(生物半衰期长,对HPA轴的抑制作用明显,一般不推荐)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抑制炎性过程及炎性递质释放58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能迅速解除哮喘早期反应所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药物选择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液(5mg/ml)或特布他林+N.S4ml雾化吸入,氧流量8~10L/min,每4~6h可重复1次。或:沙丁胺醇1mg溶于100ml注射液中,在30~60分钟内滴完,每6~8小时重复1次
联合应用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液(0.025%)2ml可有协同作用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联合应用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液(0.059茶碱(磷酸二酯酶抑制药)作用机制
具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之外,还具强心、利尿、兴奋呼吸肌及抗气道炎症的作用。氨茶碱0.25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40ml内,10~2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不可肌注,因会造成剧烈疼痛。必要时4~6小时后可重复1次,但每日总量不超过1.0~1.5g。一般不首选茶碱类,对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和静脉给予GCs不敏感的患者,可选用茶碱类
茶碱(磷酸二酯酶抑制药)作用机制一般不首选茶碱类,60茶碱(磷酸二酯酶抑制药)二羟丙茶碱(喘定)多索茶碱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较氨茶碱强10-15倍具有茶碱所没有的镇咳作用。较少引起中枢、胃肠道及心血管等肺外系统的不良反应,但大剂量给药仍可引起血压下降平喘作用与茶碱相似(略弱)心脏兴奋作用仅为氨茶碱的1/20~1/10对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少尤适用于伴心动过速的哮喘患者茶碱茶碱(磷酸二酯酶抑制药)二羟丙茶碱(喘定)多索茶碱61THANKYOU!YourBusinessCompanysloganinhereTHANKYOU!YourBusinessComp62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课件63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急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64内容急诊科常用药物介绍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12内容急诊科常用药物介绍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12651.药物分类呼吸兴奋剂抗休克血管活性药抗心力衰竭药
抗心绞痛药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平喘药
止血药
1.药物分类呼吸兴奋剂66(一)呼吸兴奋剂作用机理及分类作用机理直接或间接兴奋延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强,增加通气量,用于防止或治疗肺泡通气降低。按其作用部位分:1)选择性作用于呼吸中枢:二甲弗林、贝林格等2)选择性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阿米三嗪、洛贝林等3)对中枢和外周均有作用:尼可刹米、香草二乙胺、CO2、H+等(一)呼吸兴奋剂作用机理及分类67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尼可刹米/可拉明/二乙烟酰胺
(0.375g/1.5ml)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尤吗啡所致呼衰)作用温和(适于轻症)、短暂,仅数分钟,但安全范围大iv/ih/im,成人一次0.25-0.5g,极量一次1.25g,必要时1~2小时重复用药
,可连续注射7次。间隙12小时后根据病情再次给药能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刺激外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从而使呼吸加快加深,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ADR:呕吐,出汗;过量可致血压上升,心动过速,肌震颤及僵直。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尼可刹米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68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洛贝林哌啶衍生物
/山梗菜碱(3mg/1ml)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作用迅速但短暂,仅维持数分钟iv疗效显著,成人每次3mg,必要时每30分钟重复使用。新生儿窒息可注入脐静脉每次3mg。也可以肌内或皮下注射,剂量同(烟碱样作用)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N1受体),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过量时可兴奋交感神经节皮质肾上腺髓质而导致心动过速
常用呼吸兴奋剂及其临床疗效评价洛贝林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69(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胺类药物,其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相似。它们通过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而其作用。常用药物(基本药物目录):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二)抗休克血管活性药701.作用: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能直接兴奋α和β受体,其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时所产生的症状极其相似。2.临床应用:(1)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可以静脉注射或气管内给药,偶尔也可以心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剂量是1mg,每2—3分钟一次。亦可1mg、3mg、5mg间隔2—3分钟给入。大剂量给药方案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现不主张常规应用。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1.作用: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能直接兴奋α和β一肾上腺71(2)抢救过敏性休克:能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可以缓解过敏性休克所致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用法:0.5—1mg皮下注射或小剂量静脉滴注。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2)抢救过敏性休克:一肾上腺素(Adrenalin72(3)解除支气管哮喘:能兴奋β
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缓解哮喘。同时,能收缩肺血管,改善其它支气管扩张剂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用法:皮下注射,每次0.25mg–0.5mg,极量1mg。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3)解除支气管哮喘: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73(4)与局麻药物配伍应用。(5)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6)青光眼的治疗。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743不良反应:
心悸、烦燥、头痛、血压升高及室
心律失不常。
4注意事项:
(1)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
糖尿病、甲亢及妊娠等禁用。
(2)不可与氯仿、氟烷、洋地黄、锑剂
等合用。
(3)酸性环境中作用降低,与碱性药物
混合后失效。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3不良反应:
心悸、烦燥、头痛、血压升高及室
心律75多巴胺2~5µg/kg/min多巴胺样作用肾血管扩张利尿小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前体,既有α受体激动作用,又有β受体激动作用,此外还有特异性受体—多巴胺受体1和受体2的作用,生理条件下具有血管扩张作用。临床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相关性。10~20µg/kg/min兴奋α受体内脏血管收缩升压5~10µg/kg/min兴奋β受体正性肌力+扩血管强心多巴胺2~5µg/kg/min小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去甲肾上腺76临床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
(1)2-4ug/kg/min起多巴胺样激动作用,有轻度正性肌力作用和肾血管扩张作用。
(2)5-10ug/kg/min主要兴奋受β体,兴奋心肌,起正性肌力作用,同时也具有血管扩张作用。
(3)10-20ug/kg/min,α受体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二多巴胺(Dopamine)临床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
(1)2-4ug/kg77
2应用:
(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以中、大剂量为主。)
(2)治疗心功能不全。
(以中、小剂量为主。)
(3)因肾动脉血流减少相关的水肿。
(小剂量。)
(4)治疗肾功能不全。
(以小剂量为主,现不主张用于
急性肾功不全的少尿期。)二多巴胺(Dopamine)
2应用:
(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783不良反应:
主要是剂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肾动脉收缩所致肾功能不全。
4注意事项:
(1)周围血管性疾病应用时应注意周围循环,以免缺血、坏死。
(2)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
(3)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应用。
二多巴胺(Dopamine)3不良反应:
主要是剂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引起的心动过速、791作用:是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通过激动β受体,具有很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伴有左室充盈压的下降,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常用剂量是5-20ug/kg/min。
2临床应用:
(1)急慢性心力衰竭。
(2)心源性休克。
(3)术后低排血量综合征。
三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1作用:是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通过激动β受体,具有很803不良反应:
过量时引起血压升高或心动过速。
4注意事项:
(1)特发性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妊娠
(2)房颤病人,应先用洋地黄制剂。
(3)忌与受β体阻滞合用。
(4)忌与碱性药物混用。
三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3不良反应:
过量时引起血压升高或心动过速。
4注意81
1作用:兴奋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
对β受体有弱的兴奋作用。
2应用:用于休克的治疗,有效治疗剂量
是5-10ug/kg/min。
(常与多巴胺合用,其比例是3:2)。
3不良反应:
头痛、恶心、呕吐、高血压、反射性心动过缓。四.间羟胺(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
1作用:兴奋α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
对β受体有弱824注意事项:
(1)用药10分钟再根据血压调节速度。
(2)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
糖尿病忌用。
(3)不宜与单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4)不宜与洋地黄或其他拟肾上腺素药合用。
(5)可出现快速耐药现象。
四.间羟胺(Metaraminol)阿拉明(Aramine)4注意事项:
(1)用药10分钟再根据血压调节速度。
(283(三)抗心力衰竭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提高自律性常用药物: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西地兰)(0.4mg/2ml)作用机理:通过正性肌力作用,增强搏出量和回心血量,缓解动脉缺血静脉淤血。适应证: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用法:NS20ml+0.2~0.4mgiv>15分钟,24小时总量不超过1.6mg注意事项:洋地黄中毒或过敏、房颤及房扑伴显性预激、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梗死后最初24小时禁用。(三)抗心力衰竭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提高84(四)抗心绞痛药作用使外周动、静脉扩张,血压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容积缩小,因而减低心肌的耗氧量。使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和室壁张力下降,有利于血流向缺血区流动。(四)抗心绞痛药作用85(四)抗心绞痛药常用药物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常用制剂硝酸甘油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10mg加入250ml5%GS或N.S缓慢滴注舌下含服:0.5mg/次,5-10分可重复注意血管舒张所继发的不良反应,如直立性低血压、搏动性头痛等。低血压、低血容量、严重贫血、缩窄性心包炎及闭角性青光炎眼压升高者禁用
片剂:0.5mg;针剂:5mg/ml硝酸异山梨酯心绞痛,慢性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mg/次,舌下含服,3~4次/天5mg/片(四)抗心绞痛药常用注意常用心绞痛,5-10mg加入25086(五)降压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急诊一般常用的静脉降压药:硝普钠
(五)降压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87直接血管扩张剂,对A、V均有强大扩张作用。作用迅速(1-2min),失效亦快(停药后1-3min)适应证:大多数高血压急症、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用法:50mg溶于5%GS250~500
ml中,1~3(极量10)μg/(kg•min)注意事项:避光使用,治疗液应现配现输,12h内用完,注意硫氰酸盐中毒,一般使用不超过72小时;停药时应,长期使用者停药逐渐减量,并加用口服血管扩张剂,以免出现症状“反跳”。常用制剂:粉针:50mg/支。置阴凉处、严格避光。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直接血管扩张剂,对A、V均有强大扩张作用。作用迅速(188(六)抗心律失常药常用药物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常用制剂利多卡因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1mg/kg稀释后静脉注射,有效后1~3mg/min维持静脉滴注大剂量可引起语言障碍、惊厥,甚至呼吸抑制(与血钾↑相关)0.1g/5ml,0.2g/10ml,0.4g/20ml胺碘酮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和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
先150mg稀释后10分钟内静脉注射,后1mg/min维持静脉滴注6小时(先快后慢)胃肠道反应,角膜色素沉着,长期影响甲状腺功能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150mg/3ml普罗帕酮快速性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并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1mg/kg(成人用70mg)稀释后静脉注射,每隔10~15分钟可重复1次,直至心律失常终止或总剂量达到280~350mg个别患者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等35mg/10ml70mg/20ml(六)抗心律失常药常用注意常用利多1mg/kg稀释后静脉89(七)平喘药支气管扩张药:
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非选择性,受体耐受、心悸,现少用);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气雾、口服);
M-胆碱受体阻断药: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类:氨茶碱、二羟丙茶碱;过敏递质阻释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口服或静脉等(七)平喘药支气管扩张药:90(七)平喘药常用药物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常用制剂氨茶碱心源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哮喘持续状态NS20ml+氨茶碱0.25iv缓慢,有效后可1mg/(kg•h)静脉滴注日用量≯1.5g/d.静注太快易引起心率失常,血压骤降,兴奋不安甚至惊厥0.25g/2ml
地塞米松支气管哮喘急性重症发作5~20mgiv,可每日3次,但总量不超过30mg/d消化性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肠吻合术后者禁用5mg/1ml
(七)平喘药常用注意常用心源性哮喘;支气管哮喘;哮喘持续状态91(八)止血药全身止血药: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维生素K、酚磺乙胺、凝血酶原复合物;抗纤维蛋白溶解:氨甲苯酸;收缩血管:肾上腺色腙、血管升压素等;局部止血药:
如凝血酶、8%去甲肾上腺素溶液、云南白药等。(八)止血药92全身止血药促进凝血功能抗纤维蛋白溶解促进血管收缩维生素K酚磺乙胺氨甲苯酸6-氨基己酸氨甲环酸肾上腺色腙卡络磺钠垂体后叶素凝血因子制剂
凝血因子VIII血凝酶…↑PLT数目、功能,↑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断裂端回缩→血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A、v,↓内脏血流10~20mg/dim/ih/iv0.25~0.75givgtt/im/ivbid/tid0.25~0.5givgtttid/qid20mgimbid60~80mg/次ivgtt1U1m/ih/ivq12/q6h6~12U/次ivgtt全身促进抗纤维促进酚磺乙胺氨甲苯酸肾上腺色腙垂体后叶素凝血因93(八)止血药常用药物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常用制剂维生素K1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4~8mg/次,2~3次/天可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肝损害2mg/1ml4mg/1ml
氨甲苯酸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所致出血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0.1~0.6g/次不良反应小,偶有头晕等0.25g/片,0.1g/10ml血管升压素咯血、呕血、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静脉注射:10U/次,稀释;静脉滴注:10U/次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者禁用100mg/5ml(八)止血药常用注意常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942.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一)二)四)失血性休克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
急性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
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2.急诊常见急症的药物治疗一)二)四)失血性休克心、肺、脑95(一)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因较大的血管破裂,丢失大量血液,引起循环血量锐减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常见病因:严重创伤、骨折、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大咯血、动脉瘤破裂出血等。抢救的重点: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止血(原发病治疗)(一)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因较大的血管破裂,丢失大量血液,96(一)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的原则“需要多少、补充多少”所需要的血容量常大大超过正常血容量(7~8%W)治疗时先输含钠晶体液,再酌情输胶体液或全血输液速度:原则上先快后慢
确保输液的途径通畅(静脉通路至少2条)降低血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脏器灌注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器官灌注、氧供和氧耗维持正常止血功能….限制性液体复苏(活动出血、脑损伤等)(一)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的原则降低血粘稠度恢复有效循环血97生理盐水(0.9%Nacl):渗透压同血浆,但含氯太多,不宜多用,一般用1000ml左右。乳酸林格氏液:渗透压及电解质同血浆,补容外还可纠正酸中毒,但过量可致乳酸堆积。碳酸氢钠林格氏液:林格氏液500ml+5%NaHCO340~50ml)
减少乳酸堆积。尽量不予葡萄糖,以免利尿后造成尿量正常的假象,以及进一步降低血容量;尤其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应禁止补充含糖液体,因输注含糖液体后可引起和加重再灌注损伤;晶体液种类生理盐水(0.9%Nacl):渗透压同血浆,但含氯太多,不宜98仅扩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织间液,达不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目的,反使血液粘滞,微循环障碍加重,在早期休克时补充大量胶体液则利少弊多。常用:706代血浆,低分子或中分子右旋酐,但后者少尿时慎用,24h内不宜超过1000ml,白蛋白为血制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污染可能。一般先输入1~2L晶体液,再补充0.5~1L胶体液(晶胶3:1)胶体液仅扩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织间液,达不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目99●
急诊抢救时的输血指征:失血量大于全血容量30%●
单纯扩容,严禁使用血浆制品 ——“卫生部输血指南”●全血的血浆增量效力仅76%,血液动力学改善并不理想(Ahnefeld等)●全血输入后血浆粘滞度增加,不利于改善微循环灌注●病原体传播:HCV、HBV、HIV●免疫抑制血制品
扩容效果不理想,不可单纯用于扩容并发危险性大●急诊抢救时的输血指征:失血量大于全血容量30%●全血的100补充液体总量:可达丢失量的2~3倍。补充各类液体的比例:失血量(占总血量%)晶体胶体血液<20%可用晶体液,也有学者认为未休克时可用右旋糖酐20~40%311.041~80%311.5>80%31≥2补充液体总量:可达丢失量的2~3倍。101注:临床实践已证明,应用电解质溶液治疗休克其疗效远比单纯输血为佳。在基层缺乏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提高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改善血循环并减轻组织水肿。在急诊或转诊途中生命体征能很快恢复,疗效满意,可为后继的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注:102(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2建立静脉通道给药途径:静脉给药-优选;气管给药-其次;心内给药-不主张;骨髓内给药(最快)-≤6岁.静脉给药部位: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肘关节或以上部位静脉√手背或足背部位静脉×正确方法:给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加快输液速度;肘关节以上静脉给药则抬高给药肢体。停止CPR、穿刺可能损伤肺心脏血管(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2建立静脉通道停止CPR103(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3气管内给药剂量:静脉给药的2-2.5倍;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方法:将所需的药物稀释到10ml,通过气管导管注入气管内,立即挤压人工呼吸囊或接上人工呼吸机,使药液尽快到达肺泡进入肺循环(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3气管内给药104(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4首选药物:肾上腺素、加压素盐酸肾上腺素
机制:主要作用于α、β受体(冠脉分布最密集)作用:增加心肌和外周血管阻力,兴奋心室高低起搏点→HR↑心排量↑→冠脉、脑血流↑灌注压↑→改善心肌缺血→利于心脏复跳。剂量:经典用法:肾上腺素1mg中剂量:肾上腺素2~5mg递增量:肾上腺素1mg~3mg~5mg高剂量:肾上腺素0.1mg/kgiv/稀释后气管注入每3-5min一次在第一或二个周期胸外按压中,尝试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4首选药物:肾上腺素、加压105(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6阿托品
阿托品为抗胆碱能药,用于心室停搏。它可以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作用,加速窦房结放电和改善房室传导。剂量:静脉注射1.0mg,5分钟后可重复。亦可经气管注入。注意:如心搏已恢复,心率又较快,就不宜用阿托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加速心率可以加重心肌缺血,扩大梗死面积。(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6阿托品106利多卡因
用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时的首选药,也是用于处理室性颤动的第一线药物。剂量:利多卡因1~2mg/kg体重,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超过50mg/min。也可由气管给药。紧接着可以静脉滴注维持,防止心室颤动复发,滴速为2~4mg/min。如室性期前收缩持续,可以每10分钟加注0.5mg/kg体重的利多卡因。(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7利多卡因(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7107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已不再作为心脏骤停时的第一线药物。目前认为在复苏的最初10分钟以内,不宜使用碳酸氢钠。如经过心肺复苏、电除颤等以后,血气分析发现有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此时可考虑用适量的碳酸氢钠,以纠正因乳酸积聚所致的酸中毒。剂量:1.0mmol/kg体重(如为8.4%碳酸氢钠溶液,1mmol=1ml,如为5.0%的溶液,1ml=0.6mmol),静脉滴注较好。(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8碳酸氢钠(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8108多巴胺在目前常与间羟胺联合应用于心肺复苏后心脏搏动已恢复,但尚不能保持正常血压时。剂量:2~20μg/(kg•min),静脉滴注。可用静脉输液泵调整剂量,从较小量开始,达到理想的程度。(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9间羟胺(阿拉明)α-受体兴奋剂,但对肾血流量影响不明显,所以无损于肾功能。它主要升高平均血压,对脑供血有利。常与多巴胺合用。剂量:2~5mg,iv,10~15分钟可重复,或取20~100mg间羟胺加于5%GS500ml中静脉滴注。多巴胺(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9间羟胺(阿拉109药物除颤
首选-利多卡因,其次-普鲁卡因酰胺,尖端扭转型室速-硫酸镁复苏时补液问题不宜:含糖液体,可损害脑细胞,缺氧→乳酸↑→加重组织酸中毒,应激状态下可有胰岛素抵抗,对脑保护可能有不良作用,可引起一过性高血糖并增加肝、肺负担。应选:pH在6-6.8的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出血先补盐后补胶体,林格氏液+代血浆.尽快补液,但血溶量正常者补液无益,易引起肺水肿(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10药物除颤(二)心、肺、脑复苏时的药物应用-10110(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原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抢救原则
迅速改善氧合作用(纠正缺氧),降低升高的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加强心肌收缩力,和消除患者的焦虑,纠治诱因或病因。(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111(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吗啡、哌替啶)(氨茶碱、二羟丙茶碱)(首选袢利尿剂呋塞米)(硝酸酯类药物、硝普钠..)(毛花甙C、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治疗(吗啡、哌替啶)(氨茶碱、二羟丙112吗啡药理作用:镇痛、镇静、兴奋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抑制呼吸用法:2.5~5.0mgiv/ih/im。每15分钟可重复1次,共2~3次;注意:伴CO2潴留者则不宜应用,可产生呼吸抑制而加重CO2潴留;也不宜应用大剂量,可促使内源性组胺释放,使外周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伴明显和持续低血压、休克、意识障碍、COPD等患者禁忌使用。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镇静剂吗啡镇静剂113支气管解痉剂
氨茶碱作用机制:
扩张支气管,舒张冠脉、外周血管及胆管平滑肌,增加心肌收缩力及轻微的利尿作用。用法:氨茶碱0.125~0.25g以葡萄糖水稀释后iv(10min),4~6h可重复一次;或以0.25~0.5mg/kg.h静脉滴注。每日总量不超过1.0~1.5g。二羟丙茶碱(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部五校2024-2025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企业合同的基本内容
- 统计员给员工培训大纲
- 汽车行业动态解读
- 文化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计划
- 2025家电购销合同模板
- 联动社区发展的图书馆项目计划
- 幼儿园教研学期工作计划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 2025照明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GB/T 665-2007化学试剂五水合硫酸铜(Ⅱ)(硫酸铜)
- GA 588-2012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
- DB1308-T 318-2022酸枣仁采收加工技术规程
- 柿树常见病虫害一览表课件
- 《普通话》教学讲义课件
-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
-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写作指导及范文课件16张
- 无菌技术操作PPT
- DBJT15-82-20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自承重墙体技术规程
- 2022年《跟徐老师学汉语》新HSK六级词汇词
- 妊娠剧吐诊断以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