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试模拟卷II【3套】答案解析_第1页
蒲江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试模拟卷II【3套】答案解析_第2页
蒲江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试模拟卷II【3套】答案解析_第3页
蒲江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试模拟卷II【3套】答案解析_第4页
蒲江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试模拟卷II【3套】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蒲江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试模拟卷【3套】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全考点综合押题(共125题)1.通过以下诗句可以大致推算出地球半径的是: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扶摇直上九万里

C.雪夜独钓万里船

D.千里江陵一日还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球半径。

第二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地球上不动,随地球自转一天也走了八万里。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推出地球半径=80000÷3.14÷2≈12739(里)。经测量,地球半径约为6371千米,即12742里。

因此,选择A选项。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五角星是常考的一笔画图形,考虑一笔画。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第一行图形均为连通图形,且奇点数依次为0、2、2,均可一笔画成;第二行图形均为连通图形,且奇点数依次为2、0、0,均可一笔画成;第三行前两个图形均可一笔画成,所以问号处应选择可一笔画成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3.

343,453,563,(

A.673

B.683

C.773

D.783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可确定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10,故未知项为563+110=673。

故正确答案为A。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理。(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要求我们防微杜渐。体现了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的变化。

因此,本题正确。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交替,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这就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5.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该是多么________。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马行空

B.得不偿失

C.耸人听闻

D.不可思议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后文解释性语句“……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可知,很多东西不见了说明损失比较大,拾来的只是游戏,说明得到的东西太少。

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符合语境。A项“天马行空”多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C项“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D项“不可思议”多指难以理解,无法想象,不可理喻。三项均不能体现失去的多,得到的少,排除A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文段“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收拾来的只是今日的游戏”可知,为了建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而抹去了历史遗迹,是因小失大的行为,B项“得不偿失”指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符合文意。

A项“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无法形容重建圆明园的行为,排除;C项“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文段意在指出重建圆明园的行为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而非夸大事实使人震惊,排除;D项,“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与后文无法照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废墟》

解题思路:本题只有一空,重点在于结合文意,辨析选项词语。分析可知,空缺处应与后文构成解释关系。由“……不见了……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收拾来的只是今日的游戏”可知,题干意为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只会让人们忘记历史的伤痛,什么也得不到。“得不偿失”指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填入与句意相符。“天马行空”强调说话做事不着边际,“耸人听闻”强调令人震惊、惊骇,“不可思议”强调难以理解。三者填入句中均不恰当。故本题选B。6.关于日用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甘油是化妆品中常用的一种保湿剂

B.涂料中的铅挥发后可通过呼吸道危害人体健康

C.加酶型洗衣粉可分解衣物上的汗渍、奶渍和血污

D.空气清新剂能净化空气,但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甘油是丙三醇的俗名,是无色,具有甜味的黏稠液体。无水甘油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与水无限混溶。因此在化妆品中,甘油是应用比较早的保湿剂,但是不能用纯的甘油来做保湿剂,一般都是与水以一定比例混合添加,才能起到保湿作用。

B项正确,在制造涂料时,需要添加各种助剂、溶剂来保证涂料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引入对人体有害的铅等重金属。涂料中的铅挥发出来,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进入人体,导致血液、免疫、神经、生殖等系统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C项正确,含酶洗衣粉,其中的酶制剂主要有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前者用于分解蛋白质类污物,如汗渍、血渍、奶渍等。后者则主要作用于脂肪酸及其酯类污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油污类。

D项错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气清新剂一般是以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这种香味会在气味上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净化空气和杀菌的作用。因此,空气清新剂既不能净化空气,也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空气清新剂是由乙醇、香精、去离子水等成分组成,通过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减轻人们对异味不舒服的感觉的一种气雾或喷雾。

空气清新剂是通过散发香味来掩盖空气中的异味,减轻人们对异味不舒服的感觉,根本起不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罐装产品中含有的丁烷、丙烷和压缩的氮气本身就是挥发性的有毒物质,它们在挥发香味的同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空气清新剂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不可以作为消毒产品使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日用品常识。针对此类题目,考生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学习进行积累。首先,根据基本常识可知,A项中的甘油是冬季常用保湿化妆品;B项中的铅属于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C项中的加酶型洗衣粉是常用的生活品,在日常生活中可发现,其能够清除衣物上的汗渍、奶渍和血污。A项说法正确。丙三醇(C3H8O3)俗称甘油,是一种无色、无臭、味甘的黏稠液体,具有极强的吸湿性,是化妆品中常用的一种保湿剂。冬季用甘油护肤,可以使皮肤保持湿润、柔软,有效防止皮肤干裂。

B项说法正确。涂料及其腻子是室内污染的一大来源,其中所含的有害物主要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醛、重金属(铅、汞等)等。其中,铅是最软的重金属,呈灰白色,具有熔点低、密度大、展性好、延性差、高温下易挥发的特点,涂料中的铅在挥发后可通过呼吸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C项说法正确。加酶型洗衣粉中含有生物催化剂,能够分解衣物上的汗渍、奶渍和血污,在45℃的水中使用效果最好。

D项说法错误。空气清新剂不能净化空气,也无法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只是用香味掩盖了其他味道,使用后还会出现混合的气味。

故本题选D。7.二维码是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下列有关二维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易制作、信息容量大的优点

B.可用于手机支付、防伪溯源

C.只能在线生成,不能本地生成

D.能存储汉字、图片等信息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二维码是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

A项正确,二维码的优点在于: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译码可靠性高;可引入加密措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B项正确,二维码的功能有信息获取、网站跳转、广告推送、手机电商、防伪溯源、优惠促销、会员管理、手机支付、账号登录等。

C项错误,二维码既可以在线生成,也可以本地生成。

D项正确,二维码可以存储各种信息,主要包括网址、名片、文本信息、特定代码。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8.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和实行八级工资制,技术工人想要拿到八级技工证书,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钻研,还要几十年操作经验积累。那个年代,很多技术工人都以八级工为奋斗目标。然而现在,对一线工人来说,获得高级技师的资格后,几乎就触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要想“破圈”成为工程师,面临着身份、学历、论文等各种限制,操作水平再高也评不上职称。这些形形色色的门槛,对于那些操铣刀、舞焊枪的技术工人来说,就像一座跨不过的“火焰山”,他们的出路被牢牢定格在车间一隅。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

B.评价制度与用人制度尚未有效衔接

C.人才评价应兼顾公正与科学的原则

D.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亟须打破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我国早年实行的八级工资制及技术工人想要拿到八级技工证书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紧接着通过“然而”进行转折,提出如今一线工人在获得高级技师的资格后就几乎触到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解释说明,即诸多限制让技术工人没有出路。故文段旨在说明种种限制让如今的技术工人触到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策,D项当选。

A项:文段谈论的是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问题,而不是技术工人的培养问题,排除。

B项:“用人制度”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

C项:“人才评价”范围扩大,文段谈论的是技术工人,且“公正与科学的原则”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绝技绝活也应“自带金边”》9.当今社会,不少老人为了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而漂泊异乡成为“老漂族”。在最近一项城市调查中,52.2%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的父母是“老漂族”,自己与爱人事业刚刚起步,工作压力较大,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有专家据此断言,我国城市中的老漂族群体会进一步扩大。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老人在城市养老可拥有比乡村更好的医疗条件

B.有些老人故土难离事务缠身更愿意生活在家乡

C.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将会使更多的孩子出生

D.二孩政策实施后城市的二孩出生率要低于农村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专家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专家的观点,即我国城市中的老漂族群体将会进一步扩大。要支持该观点,只需证明未来我国城市中的老漂族数量确实会增加即可。题干观点:我国城市中的老漂族群体将会进一步扩大。

A项,题干指出老年人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是为了帮子女照顾孩子,未涉及城市养老与乡村养老之间的医疗条件对比,为无关项,排除。

B项,有些老人不愿离开家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观点,排除。

C项,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会使更多的孩子出生,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城市中的老漂族群体就会增加,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二孩政策实施后,城市和农村的二孩出生率与题干主要论证的老漂族无关,为无关项,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上述观点”,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我国城市中的老漂族群体还会进一步扩大。

论据:52.2%的受访青年认为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做家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选项讨论的是城市养老问题,与题干讨论的老漂族是否会扩大,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不明确项。有些老人难离故土,部分老人的情况难以确定整体老人的情况,无法判断老漂族是否会扩大,排除。

C项:增加论据。二孩政策促使更多的孩子出生,而青年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因此会导致老漂族扩大,补充新论据做加强,可以加强。

D项:无关选项。城市与乡村的二孩出生率的比较,与题干讨论的老漂族是否会扩大,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我国城市中的老漂族群体还会进一步扩大。

论据: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的父母就是老漂族,自己与爱人事业刚刚起步,工作压力较大,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做家务。

题干论点探讨的是老漂族群体会进一步扩大,可以通过补充论据说明老漂族群体在增加或照顾孩子和做家务的人员短缺等进行加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说的是城市养老医疗条件比乡村更好,与论点说的老漂族群体会进一步扩大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说的是老人更愿意生活在家乡,老人的意愿与论点说的老漂族群体会进一步扩大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C项:国家二孩政策会促使更多的孩子出生,补充论据说明需要照顾孩子的情况会更多,对老漂族群体扩大进行了加强,可以支持,当选;

D项:二孩出生率农村更高,农村的照顾孩子的需求会更多些,老漂族应该会减少而不是扩大,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0.暂缺

A.暂缺

B.暂缺

C.暂缺

D.暂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暂缺11.鸦片战争之前,清廷年度财政盈余超过500万两,到鸦片战争后的1847年,财政________为380万两,到甲午战争前的1893年,这一数字达到760万两。这些数据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都失败同时又面对日本的威胁下,清廷不仅不把未来的收入透支用来加速发展国力,反倒一心放在“________”上,只想往国库多存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结余节流

B.节余截流

C.节余节流

D.结余截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辨析“结余”“节余”语义的不同,进而排除B、C。第三步,继续分析第二空,辨析“节流”“截流”语义的不同,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第一空,句意为清政府在一年结算后剩下380万两。“结余”指结算后余下,“节余”指因节约而剩下。“结余”填入符合句意,排除B、C。第二空,句意为在两次鸦片战争都失败同时又面对日本的威胁的背景下,清政府不仅不加大投入发展国力,反而缩减开支只顾往国库存钱。“节流”指在财政上节省支出,“截流”指在水道中截断水流,以提高水位或改变水流的方向。“节流”填入恰当,且此处加引号暗含了对清政府做法的批判,排除D。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段“鸦片战争之前……财政盈余超过500万两”“鸦片战争后……________为380万两”“到甲午战争前……这一数字达到760万两”可知,三组数字为并列关系,第一空应填入与“盈余”意思接近的词,“盈余”指有富余,有剩余。A项和D项“结余”指结算后的剩余,是年度收支结算时的常用词语,置入该空,表达1847年财政收支结算后剩余380万两,符合语境。B项和C项“节余”指因节省而剩下的钱或东西,根据1847年财政盈余较之前大幅下降,可知“节省”不符合语境,故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反倒一心放在‘________’上,只想往国库多存钱”可知,第二空应填入与“只想多存钱”意思接近的词。A项“节流”置于该空,表达在财政上节省支出,符合语境。D项“截流”指在水道中截断水流,以提高水位或改变水流的方向,语义过重,截断财政支出是不合实际的,毕竟赔款就是巨额的财政支出。此外,改变财政支出方向,也难以有效的增加国库,故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到甲午战争前的1893年,这一数字达到760万两”、“在两次鸦片战争都失败”可知,鸦片战争前后,清廷的财政由盈余转为亏损,“结余”指结算后余下,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A、D两项均符合文意;“节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因节约而剩下,“节约”在文段中并未体现,不符合文意;二是指节余的钱或东西,由文意可知,清廷在鸦片战争后财政已处于负债状态,因此不可能有节余的钱或东西,不符合文意,故排除B、C两项。

第二空,由文段信息“清廷不仅不把未来的收入透支来加速发展国力”、“只想往国库多存钱”可知,清廷在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后,不仅不把未来的收入透支来发展国力,反而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想往国库多存点钱,A项“节流”指节约开支,符合文意,当选;D项“截流”指在水道中截断水流,以提高水位或改变水流的方向,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国近二十几年持续增长的启示(上)》12.祠堂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家族成员的重要活动中心,一般情况下姓氏称为某氏宗祠,但有时也会称为某氏家庙。称为“家庙”的依据是:

A.该家族与宗教有关

B.社会习惯约定俗成

C.该家族受到皇帝册封

D.该家族有人获得官爵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

第二步,家庙即儒教为祖先立的庙,属于中国儒教徒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上古叫宗庙,唐朝始创私庙,宋改为家庙。与D项表述一致。

因此,D项正确。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具有一定难度,考生需要对中国古代宗族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有所了解才能正确作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作答。与宗教有关的一般是寺庙,可以直接排除C。基于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答案应从A、D两项中选出。又因为家庙数量众多,而受到皇帝册封的家族毕竟有限,可以排除A。家庙即为祖先立的庙。古时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建立家庙与是否受到皇帝册封、社会习惯和宗教信仰无关。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家庙即儒教为祖先立的庙,属于中国儒教徒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古时家族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根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上古时期其叫“宗庙”,唐朝始创“私庙”,宋改为“家庙”。故称为“家庙”的依据是该家族有人获得官爵。

故正确答案为D。13.国家纪念日具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维护和平,开创未来的现实意义。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纪念日的说法错误的是:

A.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B.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C.12月3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D.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B项正确,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C项错误,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D项正确,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纪念日。在公务员考试中,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设立的国家纪念日等属于常考内容。考生应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A、D两项说法正确。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B项说法正确。2014年8月31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C项说法错误。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故本题选C。14.一般情况下研讨会、汇报会、座谈会等小型会议的记录最好采用录音记录法。(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基本知识。

会议记录是指在会议过程中,由记录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记录下来,就形成了会议记录。一般情况下研讨会、汇报会、座谈会等小型会议的记录最好采用摘要记录法。

故表述错误。15.以下古代器皿不用作酒器的是:

A.尊

B.鼎

C.觥

D.爵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在古代,鼎不仅仅是用来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鼎是煮食物的大容器,水在鼎里翻滚称为“鼎沸”,比喻喧闹、混乱;鼎又有更新的意思,如:鼎革、鼎故革新。故鼎是用作食器而非酒器,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故尊是用作酒器的,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故觥是用作酒器的,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故爵是用作酒器的,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16.关于现代交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建于美国纽约

B.列车连续短声鸣笛是在发呼唤信号

C.在海底隧道内通行可不受气象条件影响

D.飞机窗户设计成矩形可使玻璃受力均匀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海底隧道一般分海底表面和海底地层之下两种类型,海底隧道不妨碍水上船舶航行,且不受大风大雾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始建于1863年,干线长度约6.5km,是为了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的。A项错误。

B项:停留的火车鸣笛一长声(3秒),表示要向前开。行驶的火车鸣笛一长声,表示火车已接近车站、桥梁、行人、施工地点等。火车鸣笛一长三短声-是列车发生重大事故需要救援或发现前方有不安全因素的警报信号;火车鸣笛二长声,表示火车要后退;飞奔的火车发出急促的连续短鸣声,是告诉另一列火车,邻线前方出现故障,有危险,快停车。由此,可以得知列车连续短声鸣笛不是发呼唤信号。B项错误。

D项:飞机窗户设计成圆形,提高机体的疲劳强度,所以是圆形或设计有很大的圆角。最早的一款喷气客机“彗星”号,每次起落时使客舱里的方形舷窗压力过大,接连出现了数起机毁人亡的事故。D项错误。

17.公司董事会决定调整公司的经理层,现有A、B、C、D、E、F、G七个合格人选,可供董事会挑选4名进入新组建的经理层。如何选定此4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已形成下列意见:

(1)如果选了A,最好也同时选取B,即让A和B一起进入班子。

(2)如果决定C不进入班子,那么最好让D进入。

(3)如果A不进入,而让C进入,那么最好让E进入。

(4)最好不要让E和F同时进入经理层。

(5)最好让F成为新班子的总经理。

根据以上意见,理想的人选方案是:

A.F、A、B、C

B.F、D、E、C

C.F、D、C、A

D.F、C、B、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题干涉及七个人和五个条件,要求根据题干信息从这七个人中选出四个人,题干条件涉及复言命题,可以结合相应的推理规则进行解题。由条件(1)可知“A进入→B进入”,可排除C;由条件(4)和(5)可推出“E不能进入经理层”,排除B;由条件(3),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可推出“A进入或者C不进入”,排除D。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A→B

②¬C→D

③¬A且C→E

④¬F或¬E

⑤F

第三步,进行推理。

⑤是对④“或关系”一支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E”,即E不能入选,排除B项;

“¬E”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A且C)”,根据摩根定律,等价于“A或¬C”。

A项:“C进入”是对“A或¬C”一支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A进入”,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B进入”,即F、A、B、C,符合;

C项:“A进入,C不进入”是“A或¬C”的一种情况,“A进入”,是对①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B进入”;“C不进入”是对②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D进入”,即F、D、B、A,符合;

D项:“C进入”是对“A或¬C”一支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A进入”,不符合,排除。

因此,选择A、C选项。18.公司在遭到敌意收购袭击的时侯,主动寻找第三方即所谓的“白衣骑士”来与袭击者争购,造成第三方与袭击者竞价收购目标公司股份,以起到解救目标公司、驱逐敌意收购者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符合白衣骑士做法的是:

A.甲公司在试图收购乙公司的过程中,遭到乙公司强行加价,于是甲公司寻找到丙公司以更低的价格跟乙公司谈判,最终乙公司被甲公司成功收购

B.某商界巨头试图低价强行收购王某的家族企业,王某联系到海外老友的公司,通过海外竞价将自己的企业并购到老友公司旗下

C.某房产中介公司试图垄断市场,利用旗下众多分公司到各地收购兼并小型公司,遭到众多小型公司的联合抵制

D.某大型电商甲希望收购兼并某线下大型连锁超市,因另外一家实力相当的电商公司乙也在竞购,甲联合丙一起出资最终将乙驱逐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遭到敌意收购袭击的时侯;

②主动寻找第三方来与袭击者争购;

③造成第三方与袭击者竞价收购目标公司股份;

④以起到解救目标公司、驱逐敌意收购者的目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甲公司寻求丙公司帮助目的是低价收购乙公司,并非“解救目标公司、驱逐敌意收购者”,不符合定义;

B项:面对商界巨头的收购,王某联系老友的公司,属于“主动寻找第三方来与袭击者争购”,通过海外竞价将企业并购到老友公司旗下,说明达到了“解救目标公司、驱逐敌意收购者”的目的,符合定义;

C项:众多小型公司的联合抵制收购,不涉及“主动寻找第三方来与袭击者争购”,不符合定义;

D项:甲联合丙一起出资最终将乙驱逐,目的并不是“解救目标公司、驱逐敌意收购者”,而是想独吞该线下大型连锁超市,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19.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就是:

A.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B.事物内部的结构联系

C.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D.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B项、C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A项的因果关系、B项事物的内部联系、C项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都只是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某个方面,说法片面,A项、B项、C项不当选。

20.战争中的随机是指战争主体随着战争情况和条件的改变,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有利于或不利于军事行动的时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战争中的随机的是:

A.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主体随着战争情况和条件的改变,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有利于或不利于军事行动的时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意思是得到了机遇就不要懈怠,机遇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度重来,体现了“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有利于或不利于军事行动的时机”,符合定义;

B项: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没有体现“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时机”,不符合定义;

C项:意思是等待时机到来时就把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扭转过来,根据对自己最适宜的情况把已扭转的局面予以巩固,体现了“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有利于或不利于军事行动的时机”,符合定义;

D项:意思是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如同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依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可称得上用兵如神了,体现了“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有利于或不利于军事行动的时机”,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战争主体随着战争情况和条件的改变”、“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时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意思是“得到了机遇就不要懈怠,机遇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度重来。”该项指出能否遇到机遇是随机的,要灵活地把握机遇,体现了随机性,符合“战争主体随着战争情况和条件的改变”、“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时机”,符合定义,排除;

B项:意思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该项只说明了常胜之道在于了解自身和对方,未体现对于时机的灵活应对,不符合“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时机”,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意思是“等待时机到来时就把不利于自己的局面扭转过来,根据对自己最适宜的情况把已扭转的局面予以巩固。”该项指出要灵活地利用时机来扭转局面,体现了随机性,符合“战争主体随着战争情况和条件的改变”、“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时机”,符合定义,排除;

D项:意思是“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如同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依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可称得上用兵如神了”。该项指出需要根据敌情的变化来布置战术,体现了随机性,符合“战争主体随着战争情况和条件的改变”、“因时因地灵活机智地把握和应对已出现的时机”,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1.请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得每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

)。

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③⑥,②④⑤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中出现了等腰元素以及风车的变形图,考虑对称性;①③⑥均为轴对称图形,②④⑤均不是轴对称图形,即①③⑥一组,②④⑤一组。

故正确答案为D。22.常识告诉我们,越是高雅的艺术,越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接触都有点欣赏不了,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从不懂到懂,从不会欣赏到学会欣赏,从无意识地懂得知识与道理,到有意识地进学堂接受传道授业,正是文明的台阶。审美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读书亦是如此。常识还告诉我们,读懂读透一本难懂的好书,特别是读进去一部经典作品,胜读很多本一般的书。传统的中国教育讲究记诵之学,读私塾要“念背打”。现在看来,除了“打”可以商榷之外,念书、背书的好处之多就不必多说了。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出作者的意图是:

A.说明读书在精不在多

B.劝导大家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C.肯定中国传统教育的“念背”之法

D.指出文化修养的提升需要经典作品的熏陶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个“常识告诉我们”介绍了要去学会欣赏一些欣赏不了的艺术,第二、三、四句讲“文明”“审美”和“读书”就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接着以“常识还告诉我们”和前一部分构成并列,主要讲要读难懂的书。文段是“分—分”结构,主要强调应多看一些看不懂的东西。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作者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高雅的艺术,经得起检验的经典一开始欣赏不了,然后指出要靠熏陶,从不懂到懂很正常,并进一步论述,也就是说对于不懂的艺术慢慢弄懂很正常,接着说明读书亦是如此,前后表达并列,然后指出难懂的好书价值很大,好处很多,即搞懂难懂的书好处多多,所以文段是并列结构,前面指出不懂到懂很正常,后面指出搞懂不懂的好处多多,故作者对于难懂的不懂的东西倾向于要面对,慢慢搞懂,对应B项。

A项“在精”和C项“经典作品”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D项对应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悦读:看点看不懂的东西》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要关注“读书亦是如此”后内容,正确答案应是对转折后内容的准确概括。文段首句指出一开始接触高雅艺术和经典作品欣赏不了是正常的,而要学会欣赏,得靠熏陶,即要经常去接触。然后强调从不懂到懂,是文明的台阶。最后由审美就是一个从审不懂到审得懂的过程引出“读书”的话题,说明读一本难懂的经典作品胜读很多本一般的书。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经典的东西具有很高的价值,不要因为其难懂就对其敬而远之,要多接触多受其熏陶。B项的“劝导大家看点看不懂的东西”与此观点最相符。

A项“在精不在多”强调的是读书要精,与文段主旨不符,排除。C项“念背”之法为论述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文段强调的是读一些看不懂的东西,“经典作品”不一定看不懂,排除。

故本题选B。23.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

)。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早晨出现红霞,预示有雨,不宜出门;傍晚出现红霞,预示天晴,可以远行。

B项正确,“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依据的是民间的气象谚语。鱼鳞云指在风雨天白色细鱼鳞状的云块,叫做卷积云。如果在天空上大范围出现,多数预示风雨天。

C项正确,“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的意思是如果刮起东风,就会下雨或阴天。

D项错误,“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的含义是逆境是暂时的,总有峰回路转的一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题干中虽然含有与天气有关的词语,但并未体现天气变化的规律。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4.产生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是: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希腊文明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史知识。

第二步,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古埃及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源头之一。代表遗产包括: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等等。古埃及文明属于产生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今天的亚洲伊拉克一带,古巴比伦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A项错误。

B项:古印度文明兴起于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这块古老的土地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特别是其古老的宗教文化,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B项错误。

D项:古希腊文明发源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希波战争以后,产生了璀璨的希腊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历史、建筑、文学、戏剧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所继承延续。D项错误。

25.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活动利润全年累计多少亿元:

A.12392.3

B.12637.9

C.12410.0

D.10321.0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由题意得:亿元。

故正确答案为C。26.今日,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沃森战胜了美国电视智力节目《危险边缘》的两名人类常胜将军,一时间,很多网友担心,电脑越来越像人了,他们将会超越人类智慧,从深蓝到沃森,人工智能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电脑会代替人脑吗?近年来,每次有电脑战胜人脑的事情发生,都会有“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不久的将来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并最终代替人类。

根据上述文段,作者对于“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的态度是:

A.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实现电脑模拟人脑

B.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

C.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超越人类智慧

D.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类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宰者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电脑会代替人脑”的关键信息。有关“电脑会代替人脑”的问题出现在文段后三句话。根据“都会有‘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可知,作者仅在客观陈述他人观点,没有论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与作者的态度相符。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C项和D项:“作者认为”“认同”“不认同”都是给出某种观点,不符合文意。

27.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是:

A.防止水污染

B.兴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我国国情。

第二步,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兴建水库,可以在雨季蓄水,在旱季放水,调节各季节的河流径流量。

因此,选择B选项。28.药厂使用电动研磨器将一批晒干的中药磨成药粉。厂长决定从上午10点开始,增加若干台手动研磨器进行辅助作业。他估算如果增加2台,可在晚上8点完成,如果增加8台,可在下午6点完成。问如果希望在下午3点完成,需要增加多少台手动研磨器?

A.20

B.24

C.26

D.32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牛吃草问题。

第二步,代入牛吃草问题公式有y=(2-x)×10①,y=(8-x)×8②。联立解得x=-22,y=240。

第三步,设最后需要增加n台手工研磨器,则240=(n+22)×5,解得n=26。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工作总量=效率×时间,本题中工作总量=电动研磨器工作量+手工研磨器工作量,工作总量不变,根据两种情况可列出两个等式,其中的未知量为电动研磨器效率和手工研磨器效率,两个等式两个未知量,列方程求解即可。设药厂原有电动研磨器相当于a台手工研磨器,所求为b台。若增加2台,工作时间为10小时;增加8台,工作时间为8小时;希望下午3点完成,工作时间为5小时。因此可得方程(a+2)×10=(a+8)×8=(a+b)×5,解得a=22,b=26,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题目中中药的总量不变,设原有的电动研磨器效率为x,每台手工研磨器效率为1,如果到晚上8点完成,即工作10小时,工作量为;到下午6点完成,即工作8小时,工作量为,因工作量一定,则有,解得,中药的总量。如果要下午3点完成,实际工作5小时,则有台。

故正确答案为C。29.下列哪组成语反映了同一种人际关系:

A.琴瑟和鸣

破镜重圆

B.负荆请罪

载舟覆舟

C.结草衔环

青梅竹马

D.相濡以沫

舐犊情深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二者都是形容夫妻关系,属于同一种人际关系。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多形容朋友关系。“载舟覆舟”是说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形容的是人民与国家的兴衰之间的关系。“负荆请罪”与“载舟覆舟”反映的不是同一种人际关系。B项错误。

C项:“结草衔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多形容恩人与被救人的关系。“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也借指自幼亲密玩耍且陪伴长大的青年男女。“结草衔环”与“青梅竹马”反映的不是同一种人际关系。C项错误。

D项:“相濡以沫”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多形容夫妻关系。“舐犊情深”意思是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对它的深切疼爱。多形容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相濡以沫”与“舐犊情深”反映的不是同一种人际关系。D项错误。

30.当前,人们往往简单地将“积极老龄化”理解为“老有所为”,但其真正含义远超过后者。通常,我国“老有所为”的主体主要是老干部、老专业科技人才、老知识分子等,但他们只是老年人中的一部分。“积极老龄化”是面向全体老年人群体的,不仅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要“积极老龄化”,普通老人也要“积极老龄化”。“老有所为”着重强调老人“参与”的一面,“积极老龄化”还强调“健康”和“保障”以及三者之间有机统一和结合,参与社会仅是“积极老龄化”的一个方面。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A.“积极老龄化”比“老有所为”内涵更丰富

B.“老有所为”和“积极老龄化”的主体不同

C.“老有所为”比“积极老龄化”更重视参与

D.“积极老龄化”概念长期被误读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为总分式结构。首句提出观点——“积极老龄化”的真正含义远超过“老有所为”;其后从“积极老龄化”面向的老年人群体和包含的内容两方面具体论证了这一观点。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正确表述。B项只涉及一个方面。C项,文段说参与仅是“积极老龄化”的一个方面,由此并不能推出“老有所为”比“积极老龄化”更重视参与。D项“根本原因”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通过转折强调“积极老龄化”的真正含义远超过“老有所为”。后文从涉及主体和强调的内容两个角度对首句进行解释说明。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强调“积极老龄化”含义更丰富。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积极老龄化”这一话题,接下来通过转折词

“但”强调“积极老龄化”的含义远超“老有所为”,其含义更丰富。后文从两个概念的主体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解释说明,“老有所为”的主体只是老年人的一部分,“积极老龄化”面向全体老年人群体;

“老有所为”强调老年人“参与”的一面、“积极老龄化”还强调“健康”和“保障”以及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和结合。故文段强调的是“积极老龄化”比“老有所为”内涵更丰富,对应A项,当选;B项“主体不同”、C项“重视参与”仅为解释说明中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且非重点,均排除;D项对应首句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根本原因”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用科学诠释“积极老龄化”》31.他叮嘱随行的地方领导干部,要充分________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把社区建成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A.调动

B.了解

C.启动

D.调取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语境可知,空中词语与“积极性和创造性”搭配,意思是地方领导干部要让居民积极参与进社区的建设,从而把社区建成幸福的家园。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调动”指调集发动,符合文意,而且“调动积极性、创造性”为常见固定搭配。B项“了解”指知道得清楚;C项“启动”指发动;D项“调取”指调集,招致。三者均不能与“积极性和创造性”搭配,排除B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3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浑浑噩噩

针贬时弊

狗苟蝇营

贪脏枉法

B.脱颍而出

繁文缛节

回肠荡气

不径而走

C.风声鹤唳

纷至踏来

积毁消骨

穿凿附会

D.人才汇萃

草菅人命

风靡一时

步履维艰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人才汇萃中的“汇”应为“荟”,草多的样子,现代汉语中没有“汇萃”一词,该成语用来形容很多精英会集在一起。

草菅人命,书写正确,意为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

风靡一时,书写正确,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步履维艰,书写正确,形容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贪脏枉法”应为“贪赃枉法”,共有两个错别字。A项错误。

B项:“脱颍而出”应为“脱颖而出”,“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共有两个错别字。B项错误。

C项:“纷至踏来”应为“纷至沓来”,“积毁消骨”应为“积毁销骨”,共有两个错别字。C项错误。

33.刑法规定的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现已查明,某甲通过伪造记账凭证的方式少缴纳应纳税款5万元,占应纳税额的13%。如果存在下列情形,对于某甲的行为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某甲的逃税行为是分多次实施的,每次的少缴纳数额都不超过2000元

B.税务机关依法下达某甲的追缴通知后,积极足额补缴了应纳税款和滞纳金

C.某甲2年前曾因同样的原因被税务机关给予过行政处罚,这次主动的向税务机关足额补缴了应纳税款和滞纳金

D.某甲尚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但税务机关已依法书面通知其进行纳税申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因此,选择B选项。

34.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中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提高税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其目的是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故正确答案为B。35.艺术直觉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对事物的特征、本质、意义,不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而直接地感受和领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艺术直觉的是:

A.某技术工人在一次技术操作中突然发现合理的操作方法

B.某歌手经多次演出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方式和表演方式

C.某游客在欣赏毕加索的画时突然领悟到作品的独特内涵

D.某艺术鉴赏家通过多次对比发现了梵高绘画作品的特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艺术活动中;

②不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而直接地感受和领悟。

A项:一次技术操作中,不属于“在艺术活动中”,不符合定义;

B项:经过多次演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是经过思考和分析的,不属于“不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而直接地感受和领悟”,不符合定义;

C项:在欣赏毕加索画时,属于“在艺术活动中”,突然领悟到作品的独特内涵,属于“不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而直接地感受和领悟”,符合定义;

D项:通过多次对比发现是经过思考和分析的,不属于“不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而直接地感受和领悟”,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对事物的特征、本质、意义”、“不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直接的感受和领悟”。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技术操作不是艺术活动,不符合“人们在艺术活动中”,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经多次演出找到适合的方式,不符合“直接的感受和领悟”,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欣赏毕加索的画,符合“人们在艺术活动中”,突然领悟到作品的独特内涵,符合“对事物的特征、本质、意义”产生“直接的感受和领悟”,符合定义,当选;

D项:通过多次对比发现特征,不符合“直接的感受和领悟”,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涉及定义的主体、客体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要点分析选项。艺术直觉的定义要点:①在艺术活动中;②对事物的特征、本质、意义,不经过逻辑推理和分析而直接地感受和领悟。

A项,某技术工人在一次技术操作中,不属于艺术活动,不符合要点①。

B项,某歌手多次演出总结的方式,不属于直接领悟,不符合要点②。

C项,某游客在欣赏毕加索的画时(在艺术活动中),突然领悟到作品的独特内涵(直接领悟),符合定义。

D项,某艺术鉴赏家通过多次对比,不属于直接领悟,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C。36.最近,某市城管局整理档案资料时,发现了马六的两份资料,且两份资料中的马六是同一个人。第一份资料的落款时间是1992年8月28日,是马六占道经营被处罚的记录。第二份资料是马六宣称他已经断断续续占道经营10年的声明,没有落款时间。

根据以上叙述,可以推出的是:

A.马六因为占道经营经常被处罚

B.第二份资料的时间早于第一份资料

C.第二份资料的书写时间早于2005年

D.马六在1982年9月份左右开始占道经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马六经常因占道经营被处罚,而题干只在第一份资料中提到了一次处罚,故不能体现经常这样的频率,无中生有,排除;

B项:题干中第二份资料没有落款时间,同时也无法得知其具体时间,故无法得知两份资料的时间先后,无法推出,排除;

C项:由第一份资料可知马六最晚在1992年就开始占道经营,又从第二份资料知道他已经占道经营10年时间,那么第二份资料最晚是在2002年写下的,可以得到其书写早于2005年,可以推出,当选;

D项:根据两份资料只能得出马六最晚在1992年开始占道经营,但不能推出具体在哪一年开始占道经营,无法推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及题干特征,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只提到了两份关于马六的资料,所以不能必然推出马六“经常被处罚”,排除;

B项:题干中提到第二份资料“没有落款时间”,所以不能必然推出第二份资料的时间早于第一份,排除;

C项:若假设第一份资料的落款时间1992年是马六的第一次占道经营,结合第二份资料中的“占道经营10年”可推出第二份资料的时间为2002年,所以早于2005年,可以推出;

D项:根据题干内容无法确定第二份资料的具体落款时间,进而1992年可能是马六的第一次占道经营,这种情况下无法推出该项,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A项,题干中只出现了一份处罚记录以及一份占道经营的声明,无法由此推出马六多次因占道经营而被处罚,排除。

B项,题干提到,第二份资料没有落款时间,无法由此推出第二份资料的时间早于第一份资料,排除。

C项,根据第一份资料的落款时间可知,马六最晚在1992年8月28日开始占道经营;根据第二份资料可知,马六已经占道经营10年,则第二份声明最晚写于2002年,一定早于2005年,当选。

D项,根据题干资料只能推出马六最晚在1992年8月28日开始占道经营,无法推出马六最早的占道经营时间,排除。

故本题选C。37.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

)的最终结果。

A.统筹分配

B.初次分配

C.再分配

D.平均分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故正确答案为B。38.抢票软件的出现本身是一种无奈的结果,它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春节期间总需求量太大,火车票供不应求,类似大医院的专家号,急着回家过年又买不到票,乘客只能“病急乱投医”。然而,这并不能成为抢票软件________,并借此扰乱秩序、影响公平甚至哄抬价格的理由。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趁火打劫

B.浑水摸鱼

C.插科打诨

D.顺手牵羊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空格前论述的是抢票软件的出现是因为春节期间火车票供不应求,接着通过类比说明此时的用户很着急,所以空格所在的句子应体现出抢票软件在用户着急时的一种行为。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趁火打劫”指趁紧张或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符合语境。B项“浑水摸鱼”指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C项“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D项“顺手牵羊”指顺便拿走人家的东西。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39.机密:保密:安全

A.肥胖:健身:成长

B.无知:学习:追赶

C.乐观:笑话:开朗

D.落后:努力:进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对机密保密的目的是保证安全。对机密进行保密一定是为了安全。

A项,肥胖进行健身是为了减肥,不是成长,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无知进行学习是为了有知识,不是追赶,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乐观和开朗是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落后了进行努力一定是为了进步,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40.人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这是因为:

A.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B.认识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C.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

D.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也是认识的源泉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直接经验是人们通过实际的活动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而间接经验是认识主要通过书本或其他的个人所获得的经验,是在前人的总结上认识客观世界,具有间接性,可以弥补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的不足。同时也体现了认识的继承性。间接经验、书本能使人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较多、较深的认识,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

因此,选择BC选项。

A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项表述正确,但是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排除。

D项:错误,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D项排除。

41.《草书千字文》是难得一见的宋徽宗草书长卷,以其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相比,委实________。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丈余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________,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高下难分

珠联璧合

B.伯仲难分

相得益彰

C.不相上下

交相辉映

D.莫辨雌雄

同放异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其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可知,该空应体现“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的水平与怀素相当”这一含义。A项“高下难分”、B项“伯仲难分”和C项“不相上下”均有水平相当的意思,符合文意。D项“莫辨雌雄”指分不出男女,现多指分辨不清,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可知,该空应体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这一含义。A项“珠联璧合”比喻优秀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侧重的是“结合”,没有互相促进的意思,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相得益彰”指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符合文意。C项“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相交相映,彼此映衬,文段没有提到“色彩”“光亮”,搭配不当,排除C项。

因此,选择B选项。42.救援∶围魏救赵

A.进攻∶风声鹤唳

B.防守∶草木皆兵

C.追击∶穷寇勿追

D.转移∶斗折蛇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围魏救赵”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的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围魏救赵”是一种“救援”战术,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与“进攻”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与“防守”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穷寇勿追”意思是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是一种“追击”战术,与“追击”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斗折蛇行”形容道路曲折蜿蜒,与“转移”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43.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宣称无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商家迎合消费者心理造出的噱头

B.如果不使用添加剂,食品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

C.食品添加剂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例如点豆腐用的卤水

D.三聚氰胺也是一种添加剂,在水泥里能够作为高效减水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点为第一句话,其他为论据。要支持该结论,只需说明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益无害。题干论据: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题干结论: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A项,指出宣称无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商家的噱头,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如果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会因为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从反面说明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作用,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食品添加剂的历史悠久,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三聚氰胺也是一种添加剂及其在水泥里的作用,但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论据: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选项中只提到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和卤水的例子,但没有具体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是否对人体无害,不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B项:增加论据。以“不使用添加剂,食品就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为例,说明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保鲜的作用,对人体无害,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讨论的是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无食品添加剂是否迎合消费者心理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讨论的是食品添加剂,而三聚氰胺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对人体无害,而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者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即解释为什么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或举例证明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和人类文明一样历史悠久,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若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导致食物中毒,说明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是有好处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当选;

C项:论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商家会以什么样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论点强调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三聚氰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4.直线交叉∶直线不平行

A.x>1∶x2>1

B.100℃∶沸腾

C.O3∶臭氧

D.π∶圆面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无论在平面还是立体空间中,“直线交叉”则必然可以得到“直线不平行”,“直线交叉”是“直线不平行”的充分条件。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x>1”必然可以推出“x2>1”,“x>1”是“x2>1”的充分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在标准大气压下,“100℃”时,水可以“沸腾”,随着气压增大,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