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1.gif)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2.gif)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3.gif)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4.gif)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17c93261cd7964f67cb43b3e75e0900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一直站着。人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有些人喜形于色,另外一些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列车在预定的时刻开动了。”列车的动力和能源来自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
③电动机
④煤炭
⑤电力
⑥石油A.①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
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D.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参考答案:C3.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程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A.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B.初底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D.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参考答案:A据材料“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可以得出,所述为文艺复兴,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彻底”说法不正确;C是宗教改革的结果;D是启蒙运动的内容。4.罗斯福说:“我们的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这一认识A.促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B.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D.推动了以工代赈措施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中的福利国家模式问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政府面对经济危机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是强调政府要关怀那些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提高这些人的福利,解决这些人的生存问题,这一认识必然也会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A项中的干预经济、C项中的/民主政治的完善和D项中的以工代赈在材料中均是无法体现的,A、C、D是均需排除的;故本题选B。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福利国家模式5.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参考答案:D6.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A.中体西用,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民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参考答案:B7.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运动图标。它是在中国古代某种字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这种宇体是A.行书
B.隶书
C.楷书
D.篆书参考答案:D8.“它以称赞的口吻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主张由私人创办报纸并以之监督国家行政;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材料评价的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参考答案:B【详解】由材料“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资政新篇》,因为《资政新篇》与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有关,但其内容上却是超越了农民阶级的思想,提倡发展资本主义,故选B。《海国图志》提倡学习西方的技术,但并未涉及制度层面,排除A;《孔子改制考》和《变法通议》都与农民革命运动没有关联,排除CD。9.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参考答案:B维新思想。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观点认为,甲午战争促进中华民族觉醒。联系所学知识,甲午战后,中国学习西方由技术转向制度,B项符合要求。10.“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作为行动者而存在,而且是不断产生行动策略的行动者,每个人都可凭自己的信仰和欲望决定其自以为是的是非善恶的准则。”据此推断,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D.坚信“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每个人都可凭自己的信仰和欲望决定其自以为是的是非善恶的准则。”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家是古希腊思想家普罗塔哥拉,他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坚信“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BD两项错误。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故C项错误。11.当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都在加强,二者的关系为A.具有趋同性
B.前者排斥后者
C.后者排斥前者
D.相互对立参考答案:A12.有关柏拉图与孔子生平相似的是①出生贵族
②重视教育
③游历各国
④提倡爱人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D13.瑞典文学院2009年10月8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穆勒。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穆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下列作品中,与穆勒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格尔尼卡》C.《巴黎圣母院》
D.《向日葵》参考答案:A14.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参考答案:B“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说明印刷品中含有佛教思想,体现出印刷推动佛学传播,故B正确;活字印刷出现北宋时期,故A错误;《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故C错误;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是五代时期,故D错误。15.右图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受政治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C.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减少对中国的出口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参考答案:16.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制定和进行的“斩首”行动针对的是A.伊拉克最高领导人B.伊拉克政府机关C.巴格达的战略目标D.通讯指挥系统参考答案:A“斩首”就是斩除领导人的意思,“斩首”行动针对的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故A项正确;伊拉克政府机关、巴格达的战略目标以及通讯指挥系统都不符合材料中“斩首”的含义,排除B、C和D。17.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参考答案:A考点:现代信息技术。本题材料中指出“政治上的文盲”减少,因此应该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加快了,而并非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材料中没有提及人民的政治自觉性以及政治文明与文化水平的发展先后问题。故本题选A。18.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A.表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推动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南方人口增加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海路逐渐兴盛,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南方人口增加是宋代政治中心南移的表现,故B项错误;南方人口逐渐增多,南方人口增加不能说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故C项错误;人地矛盾的尖锐是土地兼并结果,与材料反映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唐代人口的发展?影响19.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
B.秦北击匈奴
C.修筑万里长城
D.管辖西南夷参考答案:A秦统一六国。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故A项最符合题意。20.“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D.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参考答案:C21.一著名学者曾就该朝的社会状况指出:“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该学者说的该朝是
(
)A.周朝
B.汉朝
C.宋朝
D.明朝参考答案:C22.2009年3月3日至13日,我国多家电视台对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两次会议的召开都分别进行了现场直播和报道。这一现象体现了电视所具有的功能之一是()A.娱乐大众
B.远程教育
C.艺术展示
D.传播资讯参考答案:D23.“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不仅为下层人民所模仿追求,而且下层人们即使在他们获得了超过贵族的财富后,在精神上也羡慕贵族的地位和荣誉。他们会通过联姻或者买爵位来获得贵族头衔。当他们既有财富又有贵族荣誉后,……过起了田园般的‘绅士生活’”。这种文化追求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是A.实行“议会至上”原则 B.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C.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
D.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参考答案:D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描述的是下层人们对贵族生活方式的模仿和追求,这样必然会保留贵族制,所以答案选D项。A、B、C与材料不符。24.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文而不晦”“俗而不俚”说明元曲通俗易懂,面向大众,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因此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元曲的特点【名师点睛】散曲和元杂剧合称元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类,套数又称套曲,小令只是一首曲,而套数是由几首曲组成。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也比词更口语化。25.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A略2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不包括:A.绥靖政策最终既害人又害已B.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战争可以演变为正义的战争C.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D.组成统一战线是防止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重要途径参考答案:B27.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名”的人为言官。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A.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B.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C.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D.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参考答案:B【详解】明朝言官专职弹劾百官,皇帝要求言官德才兼备,实行任职回避,限定选任资格,本质意图是为弹劾百司、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故B选项正确;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是对材料上述举措的概况,不是本质意图,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监察人才的选用,不是培养,故C选项错误;材料能体现出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的意图,但不符合材料问的本质意图,故D选项错误。28.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B.百家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彼此水火不容
C.“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百家争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参考答案:B29.1926年3月1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一项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坚持“国民党与共产党人的战斗联盟”;谴责党由于在吸收工人时的“狭隘的宗派主义观点”而使组织发展缓慢。据此可知A.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重重B.国共第一次合作已濒临破裂C.共产国际错误指导中国革命D.国民大革命出现的叛逆倾向参考答案:A材料“坚持国民党与共产党人的战斗联盟……吸收工人时的‘狭隘的宗派主义观点’”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重重,共产国际对此予以指导,故A正确;1926年3月国共第一次合作并未濒临破裂,故B错误;共产国际指示坚持国民党与共产党人的战斗联盟,这没有错误,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大革命出现叛逆倾向,故D错误。故选A。30.“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出现于
A.中唐以后
B.南宋时期
C.元代
D.明朝时期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恩格斯在归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时指出:“为了取得即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这种过分的活动之后,必须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几次动荡之后,新的中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回答:(1)1789年至1791年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有哪些?(2分)(2)1793年,法国革命为什么“远远地超出了”1789年的革命成果?(4分)(3)1794年至1815年,法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6分)参考答案:答案:(1)原因: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2分)(2)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打倒吉伦特派,将雅各宾派推上统治地位;2分)雅各宾派采取了激进措施和恐怖政策。(2分)(3)发动热月政变,结束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2分)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分)颁布《民法典》,并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东尼·斯沃福德是一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兵。他于2002年10月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我参加了海湾战争”的文章,其中写道:“当我看到燃烧的石油并冒出的尘埃覆盖在我的军服上的瞬间,我顿时意识到了自己在为石油而战。”材料二如图所示的是一只栖息在波斯湾地区的普通海鸟。与众不同的是,它的羽毛变成了黑色,它的目光充满惊恐。原来清澈湛蓝的海水也变得漆黑污浊。这一幕发生在20世纪末的海湾战争中。材料三在巴士拉地区,畸形和患有各种怪病的儿童不胜枚举。当地医生说,这都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使用贫铀弹造成的,其致病机理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后果极为相似。该地区由1999年8月至10月共出生1800名新生儿,其中有10个新生儿没有脑组织,8个患脑积水,6个四肢畸形……——《羊城晚报》请回答:(1)结合安东尼·斯沃福德所说,分析美国参加海湾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是海湾战争中的两次重要军事行动,两者的侧重点各是什么?(3)材料二和材料三叙述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战争?
参考答案:(1)为了保证它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2)“沙漠风暴”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3)材料二、三叙述的是战争中交战双方不择手段的措施对生态环境及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战争是罪恶的,人类应远离战争。若战争不得已爆发,也应避免一些非人道的措施,特别是生化武器的使用。【详解】(1)由材料一中“……意识到了自己在为石油而战”并结合所学,可从争夺石油资源、确立美国霸主地位的角度分析目的。(2)结合所学,可从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空中作战计划和地面作战计划来回答即可,“沙漠风暴”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侧重于地面攻击。(3)由材料二中“海鸟……羽毛变成了黑色”“海水也变得漆黑污浊”;材料三中“畸形和患有各种怪病的儿童”等并结合所学,可从战争对环境的破坏的角度分析内容。第二小问,可从战争具有破坏性、要远离战争,维护和平等角度分析认识。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冷战的起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和争论不休的课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一直坚持认为是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共反苏政策导致了冷战。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苏联的扩张主义造成了冷战,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刘金质《关于冷战的几点思考》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基本的反击”的真实目的。并简要分析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50年代后期开始的近半个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局面”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结束的主要原因(5分)参考答案:(1)真实目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分)原因: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2分)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2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2)影响:世界被分割两部分;严重破坏世界和平;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原因:苏联解体。34.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百三十一条
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担,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凡尔赛和约》材料二: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全球,它显露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边界虽因四大帝国的消失而不同,但就整个世界而言,欧洲的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不过,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研咨询-202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市场规模、行业集中度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医学CT影像设备与应用介绍课件
- Unit+1+Meeting+new+people+Part+A+Let's+learn+Listen+and+chant【知识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Unit 2 My class Lesson 1【知识精研】三年级英语下学期同步备课(人教精通版·2024)
- 《玩具行业分析》课件
- 《导波与波导》课件
- 《dn技术原理介绍》课件
- 2025年哪吒精神开学收心第一课课件
- 《护理与法律》课件
- 《比划动作猜成语》课件
- 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
- 颅脑外伤(新版)课件
-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项复习(含答案)
-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年产14000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哈佛经典谈判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精校WORD版)
- 分包商座谈会领导致辞
-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说课ppt
- 扶梯人行道检验验收作业指导书
- 铁路道岔知识课件
- 自考公共关系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