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三讲古书的注解
从汉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古书的注解工作,比较重要的古书,前人大都作过注解,这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方便。
解放以后,出版了不少古书的新注本或选注本,注文一般都是用现代汉语写的,比较浅显易懂,更便于初学的人使用。
了解古书旧注的意义:(1)有助于现代人注解古书。现代人注解古书,一般都要参考古人的旧注,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2)有助于判断现代人注释的正确与否。现代的注释是否正确,常常需要参看旧注,才能做出判断。(3)已经做出新注的古书究竟还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古书目前还只有旧注可以参考。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看旧注,甚至根本无法读懂。因此,了解古书旧注的体例、注解的方法以及它的局限性,对我们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是会有很大帮助的。第二十三讲古书的注解一、旧注概说
汉代的注解工作主要限于儒家著作。由于语言的发展以及口授、传抄的错误等原因,汉代一般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这些儒家经典。于是有人专门为它们作注解。像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高诱、王逸等,都是汉代著名的注解家。他们所作的注解虽然大多是儒家的经书,他们的思想也受到儒家的局限,但由于时代距先秦较近,对这些古籍的字句所做的解释,直到今天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一、旧注概说
到了唐代,汉代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方法: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例如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就包括了《诗经》的注和疏两种注解,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传的“传”和郑笺的“笺”当时都各有特定的意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和订正毛传的意思。
到了唐代,汉代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
唐人在总结前人注解工作的基础上,由孔颖达等纂集成《五经正义》,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又有贾公彦的《周礼疏》和《仪礼疏》,徐彦的《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的《春秋谷梁传疏》,总共九种。到了宋代,又有邢昺为《论语》、《孝经》和《尔雅》作疏,孙奭(shì)为《孟子》作疏。为了便于查阅,后人把这些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二、旧注的体例和注解的方法(一)经书注疏的体例先秦经书的注解一般都比较难读。(1)这一方面是注家繁多,看法又常常不一,取舍之间,不易决断;(2)另一方面是因为注文比较简略,体例和用语对一般读者来说比较生疏。因此,要读懂先秦经书的注解,首先要对它的体例有大致的了解。现以《诗经.墉风.相鼠》为例来说明经书注疏的体例。
唐人在总结前人注解工作的基础上,由孔颖达等纂
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笺云的注是毛传,如“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笺云之后的注是郑笺,如:“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圆圈之后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书所收汉魏以来各家对正文和注文的注音,如“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原注“虽处高显之处”有两个“处”字,这里写明“之处”,可见注的是第二个“处”字的音。)[疏]字以下是孔颖达的“疏”。疏的体例一般都是先举出所疏经文或注文开头和结尾的两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再疏解。如“‘相鼠’至‘何为”’,就是指对经文从“相鼠有皮”到“不死何为”的疏解。“笺‘视鼠’至‘者同”’,就是指对郑笺“视鼠有皮”到“亦与人无威仪者同”几句话的疏解。疏的内容一般都很长,这里举的例子是比较短的一个。
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笺云的注是毛传,如“相,视也。“相鼠”是一首讽刺当时上层统治者荒淫无耻的诗,骂他们连老鼠都不如。注和疏的解释对我们读懂原文,了解它的思想内容,是有一定帮助的。至于疏中所说“文公(指卫文公)能正其羣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则显然是为了美化上层统治者,歪曲了原诗的思想内容。“相鼠”是一首讽刺当时上层统治者荒淫无耻的诗,骂(二)注解的方法1、释字和串讲汉唐人注解古书,一般着重在训释字句、加注读音方面。训释字句最常用的办法是释字和串讲。上例中“相,视也”、“仪,威仪也,“俟,待也”等等都是解释字义。“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都是对原文“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的串讲。注疏对原文的释字和串讲常常反映出不同的看法。如上例对“止”字的解释共有三种:①毛传:“止:所止息也。”②郑笺:“止,容止。”③韩诗:“止,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情况,决定取舍。(二)注解的方法2、通释全章大意
除释字和串讲外,汉唐人注解古书,也有通释全章大意的,如现在流传的赵岐的《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有“章指”,就是对全章大意的概述。以上是儒家经书注解的大致情况。汉代注解古书是从经书开始的,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如东汉:高诱的《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的《楚辞注》,对后世影响都较大。2、通释全章大意
魏晋南北朝,玄学曾经大为发展,于是有魏代王弼的《老子注》,晋代郭象的《庄子注》;史书方面有吴国韦昭为《国语》作注。
唐人除了为先秦的儒家经书作疏以外,也为子书作注,如杨倞的《荀子注》、尹知章的《管子注》;还为汉以下的其它古书作笺注,如张守节的《史记正义》、颜师古的《汉书集注》、李善的《文选注》。随着汉以后文章风格的改变,注解的内容也有一些变化。魏晋南北朝,玄学曾经大为发展,于是有魏代王弼的3、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汉代以后的作家一般都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用典成风。注解这些作品时,有必要注明出典。如唐代李善给梁萧统编撰的《文选》作注时,就是以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为主。例如(原书直排,今改横排。下同):3、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礼记。子曰。回得一善。拳拳不失之矣。郑玄曰。拳拳。捧持之貌。说文曰:列,分解也。这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一句话,李善注指明“拳拳”之词来自《礼记》(见《礼记.中庸》,原文是:“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接受)而弗失之矣”),并转引郑玄对这个词的注释,对“列”字,则转引《说文》的解释。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礼记。子曰。回得一善。4、考证人名地名和史实还有些注解是以考证人名地名和史实为主的。如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就是侧重于这方面。注明典故出处和考证人、地、史事,对我们今天阅读古书是很有帮助的。有些古书的注解,在考核史实方面增补了许多后代难得的史料,对研究历史很有用处,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就有这个特点。4、考证人名地名和史实5、阐明哲学思想还有一类古书的注解,侧重于阐明哲学思想,其中有的是阐明原著中的哲理,也有的在阐明原著哲理时,还从中寄寓了注者的思想观点。晋代郭象的《庄子注》就属于这一类。下面以《逍遥游》中的一句为例:之二虫又何知。二虫,谓鹏蜩也。对大与小,所以均异趣也。夫趣之所以异,岂知异而异哉?皆不知所以然而自然耳。自然耳,不为也。此逍遥之大意。在这句话的注解里,只用了“二虫,谓鹏蜩也”一句来解释字句,其余的话都是用来阐明“之二虫又何知”这句话所包含的“自然”、“不为”之类的哲学思想。5、阐明哲学思想6、校勘记到了清代,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大为盛行,一些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注解的风格也为之一变。清代学者注解古书比较重视从材料出发,在方法上也比前人有进步,因而解决了古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所作的注解大都比较详尽可靠,但有一些注解片面地要求无一字无来历,不免流于烦琐。古书经过历代的传刻,文字往往有讹误。为了正确理解原意,就必须校订这些错误。清代学者在校勘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就是一例。这种校勘记也是我们阅读古书时需要参考的。6、校勘记
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用语,最常见的有“衍文”和“脱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例如: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的《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用语,最常见的有“衍文”和“
“脱文”简称“脱”(有时作“敓”或“夺”),也叫“夺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例如: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本‘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脱文”简称“脱”(有时作“敓”或“夺”),三、旧注常用术语读古书的旧注,除了熟悉旧注的体例和注解的方法以外,还要对古人作注解时用来解释字、词的术语有所了解。比较常用的注解术语有以下一些:(一)曰,为,谓之
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三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tóng穋lù,禾麻菽麦。”毛亨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三、旧注常用术语《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羣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重”tóng和“穋”lù是同类粮食作物,“嫉”和“妒”是近义词,“蚊”和“蚋”是同义词。注解家用“曰”、“为”或“谓之”来区分它们,这三个术语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
(二)谓“谓”和“谓之”不同。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不是放在“谓”的后面,而是放在“谓”的前面。“谓”后面的话往往是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这种“谓”字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是指”、“是说”、“说的是”的意思。(二)谓(三)貌,之貌
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例如: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g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踥蹀,行貌。”(三)貌,之貌(四)犹
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用于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例如: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注:“直,犹但也。”“间”和“与”在“参与”的意义上是近义词,“直”只在用于假借意义时才有“但”的意思。这种“犹”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四)犹(五)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也就是所谓“声训”。例如: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五)之言,之为言“肃”和“萧”古代双声,韵母也相近(“萧”字从“肃”得声),“鬼”和“归”双声,韵母也相同,只有声调的差别;“政”和“正”同音,“德”和“得”同音,用声训的办法作注释,由于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与声音都相近,因此很便于记忆。声训也是古人寻求同源词的一种方法,但古人声训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牵强附会的地方很多。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肃”和“萧”古代双声,韵母也相近(“萧”字从“(六)读为,读曰,读若,读如
这几个术语都是用来注明音读的。1、“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庄子.逍遥游》:“而御六气之辩。”郭庆藩注:“辩读为变。”
《书经.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辩”本来是辩论的意思,借作变化的“变”,“时”本来是时日的意思,借作栽种的“莳”。注释家就在“读为”和“读曰”的后面用本字“变”和“莳”来说明这种假借字,既注了音,又释了义。(六)读为,读曰,读若,读如2、“读若”和“读如”的主要作用是注音。例如:
《楚辞.离骚》:“又重之以修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yǐ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高诱注:“酏读如《诗》‘虵虵yíyí硕言’之虵虵。”(虵虵,即蛇蛇yíyí,浅薄而自大貌。酏,yǐ,米酒,甜酒,黍酒。
)2、“读若”和“读如”的主要作用是注音。例如:3、有时,“读若”和“读如”也可以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信”本是诚信的意思,假借为屈伸之“伸”,意思是伸展不屈。
“读为”和“读曰”必然是用本字说明假借字,“读若”和“读如”则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可以是用本字说明假借字。这几个术语虽然都起注明音读的作用,但注释字和被注释字并非一定完全同音,例如上例中“能”和“耐”,“信”和“伸”,古今都只是音近,“辩”“变”现代虽然同音,在古代也只是音近。3、有时,“读若”和“读如”也可以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四、对旧注的态度:批判地吸收学习古代汉语,参考古书的旧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对这些旧注一定要采取分析的态度,而不能盲目地相信。因为:首先,这些旧注都产生于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其中难免会有许多地方宣扬封建思想和唯心主义,甚至严重地歪曲原文的思想内容。例如《诗经》所收的诗歌,大部分是上占各地的民间歌谣,其中有不少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但《诗经》的旧注大都把这些诗歪曲成为歌颂王公贵族和宣扬封建礼教的诗。当然,他们对这些诗中一些字词的解释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四、对旧注的态度:批判地吸收
其次,历代的注解家,有的取舍无方,往往把异家别说都附会在一起,如魏代王弼解《周易》,梁代皇侃疏《论语》,就是这样。有的又固执保守,死守“师法”,以讹传讹,不敢改正,如汉唐人的经书注疏就不免这种弊病,以上两种倾向都必然要降低注解的科学性。其次,历代的注解家,有的取舍无方,往往把异家别说
第三,古人对语言文字缺乏科学的理解,词义的训释常常主观武断,牵强附会。一些注解家滥用声训的办法解释字词,就是典型例子。此外,还有一些注解家旁征博引,做一些不必要的烦琐考证,清代的某些注解家这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例如刘宝楠《论语正义》对《论语》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就注了将近一千字,似乎极为详尽,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总之,我们阅读古书,不应该完全撇开旧注,也不应该迷信旧注,被古人牵着鼻子走。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抹煞古人也不迷信古人,批判地吸收古书旧注中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第三,古人对语言文字缺乏科学的理解,词义的训释第二十三讲古书的注解
从汉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古书的注解工作,比较重要的古书,前人大都作过注解,这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方便。
解放以后,出版了不少古书的新注本或选注本,注文一般都是用现代汉语写的,比较浅显易懂,更便于初学的人使用。
了解古书旧注的意义:(1)有助于现代人注解古书。现代人注解古书,一般都要参考古人的旧注,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2)有助于判断现代人注释的正确与否。现代的注释是否正确,常常需要参看旧注,才能做出判断。(3)已经做出新注的古书究竟还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古书目前还只有旧注可以参考。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看旧注,甚至根本无法读懂。因此,了解古书旧注的体例、注解的方法以及它的局限性,对我们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是会有很大帮助的。第二十三讲古书的注解一、旧注概说
汉代的注解工作主要限于儒家著作。由于语言的发展以及口授、传抄的错误等原因,汉代一般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这些儒家经典。于是有人专门为它们作注解。像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高诱、王逸等,都是汉代著名的注解家。他们所作的注解虽然大多是儒家的经书,他们的思想也受到儒家的局限,但由于时代距先秦较近,对这些古籍的字句所做的解释,直到今天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一、旧注概说
到了唐代,汉代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方法: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例如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就包括了《诗经》的注和疏两种注解,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传的“传”和郑笺的“笺”当时都各有特定的意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和订正毛传的意思。
到了唐代,汉代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
唐人在总结前人注解工作的基础上,由孔颖达等纂集成《五经正义》,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又有贾公彦的《周礼疏》和《仪礼疏》,徐彦的《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的《春秋谷梁传疏》,总共九种。到了宋代,又有邢昺为《论语》、《孝经》和《尔雅》作疏,孙奭(shì)为《孟子》作疏。为了便于查阅,后人把这些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二、旧注的体例和注解的方法(一)经书注疏的体例先秦经书的注解一般都比较难读。(1)这一方面是注家繁多,看法又常常不一,取舍之间,不易决断;(2)另一方面是因为注文比较简略,体例和用语对一般读者来说比较生疏。因此,要读懂先秦经书的注解,首先要对它的体例有大致的了解。现以《诗经.墉风.相鼠》为例来说明经书注疏的体例。
唐人在总结前人注解工作的基础上,由孔颖达等纂
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笺云的注是毛传,如“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笺云之后的注是郑笺,如:“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圆圈之后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一书所收汉魏以来各家对正文和注文的注音,如“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原注“虽处高显之处”有两个“处”字,这里写明“之处”,可见注的是第二个“处”字的音。)[疏]字以下是孔颖达的“疏”。疏的体例一般都是先举出所疏经文或注文开头和结尾的两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再疏解。如“‘相鼠’至‘何为”’,就是指对经文从“相鼠有皮”到“不死何为”的疏解。“笺‘视鼠’至‘者同”’,就是指对郑笺“视鼠有皮”到“亦与人无威仪者同”几句话的疏解。疏的内容一般都很长,这里举的例子是比较短的一个。
正文之下,前面没有笺云的注是毛传,如“相,视也。“相鼠”是一首讽刺当时上层统治者荒淫无耻的诗,骂他们连老鼠都不如。注和疏的解释对我们读懂原文,了解它的思想内容,是有一定帮助的。至于疏中所说“文公(指卫文公)能正其羣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则显然是为了美化上层统治者,歪曲了原诗的思想内容。“相鼠”是一首讽刺当时上层统治者荒淫无耻的诗,骂(二)注解的方法1、释字和串讲汉唐人注解古书,一般着重在训释字句、加注读音方面。训释字句最常用的办法是释字和串讲。上例中“相,视也”、“仪,威仪也,“俟,待也”等等都是解释字义。“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都是对原文“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的串讲。注疏对原文的释字和串讲常常反映出不同的看法。如上例对“止”字的解释共有三种:①毛传:“止:所止息也。”②郑笺:“止,容止。”③韩诗:“止,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情况,决定取舍。(二)注解的方法2、通释全章大意
除释字和串讲外,汉唐人注解古书,也有通释全章大意的,如现在流传的赵岐的《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有“章指”,就是对全章大意的概述。以上是儒家经书注解的大致情况。汉代注解古书是从经书开始的,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如东汉:高诱的《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的《楚辞注》,对后世影响都较大。2、通释全章大意
魏晋南北朝,玄学曾经大为发展,于是有魏代王弼的《老子注》,晋代郭象的《庄子注》;史书方面有吴国韦昭为《国语》作注。
唐人除了为先秦的儒家经书作疏以外,也为子书作注,如杨倞的《荀子注》、尹知章的《管子注》;还为汉以下的其它古书作笺注,如张守节的《史记正义》、颜师古的《汉书集注》、李善的《文选注》。随着汉以后文章风格的改变,注解的内容也有一些变化。魏晋南北朝,玄学曾经大为发展,于是有魏代王弼的3、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汉代以后的作家一般都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用典成风。注解这些作品时,有必要注明出典。如唐代李善给梁萧统编撰的《文选》作注时,就是以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为主。例如(原书直排,今改横排。下同):3、注明典故的来源和某些词语的出处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礼记。子曰。回得一善。拳拳不失之矣。郑玄曰。拳拳。捧持之貌。说文曰:列,分解也。这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一句话,李善注指明“拳拳”之词来自《礼记》(见《礼记.中庸》,原文是:“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接受)而弗失之矣”),并转引郑玄对这个词的注释,对“列”字,则转引《说文》的解释。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礼记。子曰。回得一善。4、考证人名地名和史实还有些注解是以考证人名地名和史实为主的。如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就是侧重于这方面。注明典故出处和考证人、地、史事,对我们今天阅读古书是很有帮助的。有些古书的注解,在考核史实方面增补了许多后代难得的史料,对研究历史很有用处,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就有这个特点。4、考证人名地名和史实5、阐明哲学思想还有一类古书的注解,侧重于阐明哲学思想,其中有的是阐明原著中的哲理,也有的在阐明原著哲理时,还从中寄寓了注者的思想观点。晋代郭象的《庄子注》就属于这一类。下面以《逍遥游》中的一句为例:之二虫又何知。二虫,谓鹏蜩也。对大与小,所以均异趣也。夫趣之所以异,岂知异而异哉?皆不知所以然而自然耳。自然耳,不为也。此逍遥之大意。在这句话的注解里,只用了“二虫,谓鹏蜩也”一句来解释字句,其余的话都是用来阐明“之二虫又何知”这句话所包含的“自然”、“不为”之类的哲学思想。5、阐明哲学思想6、校勘记到了清代,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大为盛行,一些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注解的风格也为之一变。清代学者注解古书比较重视从材料出发,在方法上也比前人有进步,因而解决了古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所作的注解大都比较详尽可靠,但有一些注解片面地要求无一字无来历,不免流于烦琐。古书经过历代的传刻,文字往往有讹误。为了正确理解原意,就必须校订这些错误。清代学者在校勘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阮元为《十三经注疏》所作的《校勘记》就是一例。这种校勘记也是我们阅读古书时需要参考的。6、校勘记
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用语,最常见的有“衍文”和“脱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例如:
《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元的《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用语,最常见的有“衍文”和“
“脱文”简称“脱”(有时作“敓”或“夺”),也叫“夺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例如:
《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本‘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字。”“脱文”简称“脱”(有时作“敓”或“夺”),三、旧注常用术语读古书的旧注,除了熟悉旧注的体例和注解的方法以外,还要对古人作注解时用来解释字、词的术语有所了解。比较常用的注解术语有以下一些:(一)曰,为,谓之
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这三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诗经.豳风.七月》:“黍稷重tóng穋lù,禾麻菽麦。”毛亨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三、旧注常用术语《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枚乘《上书重谏吴王》:“譬犹蝇蚋之附羣牛。”李善注:“《说文》曰:‘秦谓之蚋,楚谓之蚊。“’“重”tóng和“穋”lù是同类粮食作物,“嫉”和“妒”是近义词,“蚊”和“蚋”是同义词。注解家用“曰”、“为”或“谓之”来区分它们,这三个术语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
(二)谓“谓”和“谓之”不同。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不是放在“谓”的后面,而是放在“谓”的前面。“谓”后面的话往往是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杨倞注:“本谓农桑。”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这种“谓”字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是指”、“是说”、“说的是”的意思。(二)谓(三)貌,之貌
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例如: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líng然善也。”郭象注:“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洪兴祖注:“踥蹀,行貌。”(三)貌,之貌(四)犹
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训释本义。用于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例如: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杜预注:“间,犹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注:“直,犹但也。”“间”和“与”在“参与”的意义上是近义词,“直”只在用于假借意义时才有“但”的意思。这种“犹”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四)犹(五)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也就是所谓“声训”。例如: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五)之言,之为言“肃”和“萧”古代双声,韵母也相近(“萧”字从“肃”得声),“鬼”和“归”双声,韵母也相同,只有声调的差别;“政”和“正”同音,“德”和“得”同音,用声训的办法作注释,由于注释的词和被注释的词意义与声音都相近,因此很便于记忆。声训也是古人寻求同源词的一种方法,但古人声训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牵强附会的地方很多。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肃”和“萧”古代双声,韵母也相近(“萧”字从“(六)读为,读曰,读若,读如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阶练06古诗词鉴赏(知识全梳理)20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原卷版)
- 北京市门头沟高三一模理科数学试题
- 校长在期中考试动员会上的讲话范文
-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表、告知书、申请表
- 工程文档模板
- 工程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簿)
-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
- 专题02名词-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题源解密(原卷版)
- 冬季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住宅装修施工合同样本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60题)
- 江苏省苏州市市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课件初训修订版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场站测试评价规范第2部分:场站设施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地理含答案
- 2024新人教版道法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习报告个人小结
- 2024年度中国AI大模型场景探索及产业应用调研报告-2024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真题一
- 高等传热学全册课件
- 高校辅导员的七项修炼读书札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