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1.gif)
![西方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2.gif)
![西方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3.gif)
![西方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4.gif)
![西方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7726da91f4ea40cdc6264ffd834e447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两部门经济:居民户和企业价格不变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PI、PDI均相等3第一节均衡产出二、均衡产出的概念含义公式表示
P.483三、投资等于储蓄
P.485符号含义y产出收入供给c消费i投资s储蓄E支出消费需求IU非意愿存货投资AE总支出总需求4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预期的未来收入、价格、利率、收入分配状况、偏好、家庭财产情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制度风俗习惯、税收等。消费函数(消费倾向)的含义和公式p.486.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与公式表达p.487平均消费倾向的含义和公式表达p.4875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关系称为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序号可支配收入(DI)消费支出(C)储蓄(S)A06-6B1012-2C20182D30246E403010F5036146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消费曲线储蓄曲线P.487P.489-10-505101520253035401020304050DICS消费曲线储蓄曲线45。●●DI=CS=0DI>CS>0DI<CS<07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线性消费函数的公式p.488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不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消费支出称为自发消费(autonomousconsumption)。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支出为引致消费(derivedconsumption)线性消费函数的特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大于零小于1并处处相等;APC大于MPC,随收入的增加,APC逐步趋近于MPC。8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含义公式曲线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线性储蓄函数9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序号可支配收入(YDI)消费支出(C)储蓄(S)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储蓄倾向APS边际储蓄倾向MPSA06-6————B101001100C201820.90.80.10.2D302460.80.60.20.4E4030100.750.60.250.4F5035150.70.50.30.510APC、MPC、APS、MPS曲线11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影响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的因素p.49212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总支出可以大致等同于总需求,两部门中包括消费和投资。总支出又等于总收入。总收入可以大致等同于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为国民经济的总体均衡,此事的总供给也为均衡收入。13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总需求总支出D总供给总收入SDSPS=D●●S<D→短缺●●S>D→过剩●●●均衡收入均衡支出均衡物价水平●图示14yS总收入总供给c+iD总支出总需求10001600自发消费a=1000投资i=60050008000si60050008000c+icE●yS总收入总供给0E●投资i=600-1000sE点左边表示总需求、总支出大于总供给、总收入;E点右边正相反。15第六节乘数论乘数的含义:乘数也称为倍数,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因素的变化常常导致另一个经济因素数倍的增长或减少,这通称为乘数效应。投资乘数:投资的变化导致收入的数倍增加或减少。P.504收入乘数:收入的变化导致消费的数倍增加或减少。16第六节乘数论假定投资增加100亿,边际消费倾向为0.8序号投资人们的收入消费支出储蓄1增加100亿投资100亿80亿20亿280亿64亿16亿364亿51.2亿12.8亿451.2亿40.9亿10.3亿540.9亿32.8亿8.1亿┇┇┇┇合计100亿500亿400亿100亿17第六节乘数论18第六节乘数论乘数与MPC同方向变化,与MPS反方向变化。总需求的任何变化,如消费、政府支出、税收、净出口的变动,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的变动。乘数的变动是双向的,即增加是成倍增加,减少也是成倍减少。曲线坐标说明。P.506.19c+i45°线)45°●c+i’●ΔYΔi20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公式:c+i+g=c+s+t上式两边消去c得:i+g=s+t税收的两种情况:定量税与比例所得税(p.507.),税收不同,收入也不同。税收是收入的函数:t=t(y)。21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三部门均衡收入公式c+i+g=c+s+ti+g=s+tg为政府支出t为税收消费函数c=
a+βya为自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储蓄函数s=y-c=y-(a+βy)=-a+(1-β)yy是收入(NI、GDP)政税后的可支配收入yd=y-tyd是可支配收入税后的消费函数c=
a+βyd税后的储蓄函数s=yd-c
=yd–(a+βyd)=-a+(1-β)yd22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单位:10亿美元23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单位:10亿美元24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一般来说,政府收取比例税能够更多的增加政府收入,同时也更多的减少纳税人的收入;定量税常常较少增加政府收入,较少减少纳税人的收入;比例税随着纳税人的收入增加而纳税额也会增加,定量税由于是固定的,因而不会随着纳税人的收入增加而纳税额增加。当然上述结论不是绝对的,还取决于比例税的高低和定量税的多少。25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单位:10亿美元26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单位:10亿美元27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s+ti+g=300s+t(y)s+t(y)的斜率(0.4)大于s+t的斜率(0.25),前者表示每增加收入1元,其中0.4用于储蓄和税收,后者表示每增加1元收入,其中0.25作为储蓄,而税收不变。-1000-1600115001600028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税率提高会使s+t(y)曲线斜率增大,假如税率由0.2增加到0.25,则:29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s+t(y)=-160+04yi+g=300s+t(y)=-160+0.4375yi+g=s+t(y)100+200=-160+0.4375yy=1051-1600105101150030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如果定量税变动,只会使s+t曲线上下平移。假如定量税由80增加到120,消费函数不变,则:31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s+t=-100+0.25yi+g=300s+t=-70+0.25yi+g=s+t100+200=-70+0.25yy=1480-10001480016000-70032第八节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收入公式:33一、政府购买乘数含义公式及推导34二、税收乘数含义公式及推导35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含义公式及推导36上述三个乘数的关系上述有关政府的三个乘数,kg、KT、Ktr,其中,Kg与Ktr与GDP同方向变动,或与总支出、总需求同方向变动,KT与GDP反方向变动;KT与Ktr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即对GDP的作用相反。Kg>KT,政府购买增加一单位,就使得总支出增加一单位,而政府减税一单位,使得可支配收入增加一单位,但这一单位收入的增加并不全用于消费支出,其中一部分用于储蓄,因而减税对收入变化的影响没有增加政府购买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大。同理,Kg>Ktr。在财政政策中,政府购买的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说明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是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37四、平衡预算乘数含义上述有关政府的三个乘数,kg、KT、Ktr,政府可以利用这些乘数效应的不同,实现既增加政府购买,又增加税收,实行平衡预算。例如,设β为0.8,现在政府购买增加200亿,则GDP会增加1000亿,同时政府增加个人所得税200亿,则GDP会减少800亿,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财政收支相抵或平衡,但使得GDP增加了200亿。此外也可以利用上述乘数做到使得政府的支出和政府的税收相同。38四、平衡预算乘数设政府支出与政府税收相等,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抵押协议书
- 人工机械合同协议书
- 装修工程补充合同年
- 2025年玉树货运资格证考题
- 2025年扬州下载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5年山西货运资格考试答案
- 电商和快递合作合同(2篇)
-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 总经理办公室工作计划
- 综采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
- 云南省丽江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 物理 含解析
- 建材材料合作合同范例
- 2025年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24年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 做账实操-牙科诊所的账务处理
- 双方共同买车合同范例
-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件
- 中医外治法课件
- 2025届山东省滨州市三校联考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