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导学课件_第1页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导学课件_第2页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导学课件_第3页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导学课件_第4页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导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造纸术---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华佗和张仲景史学---司马迁《史记》宗教---佛教和道教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造纸术---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宗放马滩纸《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史记》佛教圣地——白马寺道教祖庭——青城山放马滩纸《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史记》佛教圣地——白马寺昂贵笨重纸发明之前有哪些书写材料?昂贵笨重纸发明之前有哪些书写材料?4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新闻速读4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

早在西汉,中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宋苏易简《纸谱》:“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chǔ)为纸。”纸虽然出现较早,但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书写。纸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侯纸”之后。早在西汉,中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宋

名人信息卡姓名:蔡伦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改进造纸术名人信息卡东汉时期发明蔡伦受封龙亭侯蔡伦为什么能受封为龙亭侯?这种纸主要以什么为原料?为什么能够普遍使用?①改进了造纸术;②原料(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容易找到,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造纸的工序是怎样的?造纸术是何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有何意义?蔡伦受封龙亭侯蔡伦为什么能受封为龙亭侯?这种纸主要以什么为原“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论丛史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侯纸切麻⑤舂(chōng)捣④蒸煮浸灰水洗涤⑧晒纸⑦抄纸⑥打浆⑨揭纸“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

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土地)300户。人们便把这种新型的纸称为“蔡侯纸”。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蔡伦的造纸术被西方人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

的传播。文化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得到皇帝的放眼世界: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莎草纸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放眼世界: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

刘光裕:“……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麦克·哈特:“今天,纸张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样。”人物评价刘光裕:“……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

1962年12月1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古代科学家,其中包括蔡伦。蔡伦奖中国造纸蔡伦奖由“中国造纸蔡伦终身成就奖”、“中国造纸蔡伦科技奖”、“中国造纸蔡伦青年科技奖”组成,是中国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的社会奖项。1962年12月1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新版中,孔子排在第5位,蔡伦排在第7位,老子第73位,孟子第92位。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二、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二、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西周初年商高发现的,故又有称为商高定理,比西方人早500年。《周髀算经》书影(同时,它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周髀算经》书影(同时,它也是我《九章算术》书影《九章算术》是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它涉及了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这本书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九章算术》书影《九章算术》是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它涉及三、《黄帝内经》、华佗和张仲景华佗张仲景《黄帝内经》三、《黄帝内经》、华佗和张仲景华佗《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1、《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

名人信息卡姓名:张仲景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末年(今河南人)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名人信息卡东汉末年(今河南

名人信息卡姓名:华佗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末年(今安徽人)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被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制“麻沸散”;创“五禽戏”体操。名人信息卡东汉末年(今安徽刮骨疗伤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讲的是关羽被毒箭所伤。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而关羽神色不变,尚在与人下棋。这个故事说明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这是《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记载、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根据事实虚构的故事。关羽虽然有刮骨疗伤,但是华佗早已在几年前死去。刮骨疗伤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五禽戏虎形鹿形猿形熊形飞鸟行五禽戏虎形鹿形猿形熊形飞鸟行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2022/12/12《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华佗:①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②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③针灸简捷④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2022/12/11《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被誉为“神医”。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散”的先驱者、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专家。被尊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华佗之死华佗由于医术了得,名震远近。当时,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得了一种头风病,每发,头痛难忍。召来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华佗治疗有效,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但仍留华佗于府中。华佗之死

华佗因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以收到家书为由,暂时回去一趟。到家之后,就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最终,曹操恼怒,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的医书虽然被全部焚毁,但他的学术思想却并未完全消亡,尤其是华佗在中药研究方面。其弟子吴普则是著名的药学家,《吴普本草》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后世医书中看到。华佗因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以收到家书为由,暂时回去

四站

河南

医圣祠南阳医圣祠

四站

河南

医圣祠南阳医圣祠1.内容:2.地位: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四、史学——司马迁与《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四、史学——

名人信息卡姓名:司马迁民族:汉族生活时代:家乡: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职业:成就:2022/12/12汉武帝时期史学家著《史记》名人信息卡2022/1《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以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先秦五篇(五帝,夏,殷,周,秦);秦汉七篇(秦始皇,项羽,刘邦,吕雉,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注:“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材料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材料一中司马迁写的史书著作是什么?它有什么影响?2、材料二是这部著作编写的目的,“古”“今”分别指何时?“成一家之言”指的又是什么?“古”指黄帝时期,“今”指汉武帝时期论丛史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典范;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史记》“成一家之言”指开创纪传体通史这一体例。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古”指黄帝

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毛泽东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后人评价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AAAA级景区。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白马寺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古印度西汉末年看谁答得快!——佛教篇1、佛教的发源地是哪儿?2、佛教在何时已传入中国?3、佛教是通过哪一途径传入中国的?丝绸之路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古印度西汉末年看谁答得快!——佛教篇1、佛教的发源地是哪儿?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谁错了?“那时没有尼姑庵,肯定是你看错了”“我没看错,是吕后进错了门”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佛教①起源:古代印度。②传入时间: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有的地方兴建佛寺。③教义: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佛教①起源:古代印度。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

第二站•江苏•茅山句容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

第二站•江苏•茅山句容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道教圣地——青城山道教的兴起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道教圣地——青城山道教的兴起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神化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神化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齐云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成都安徽江西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齐云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成都安徽江西第五课昌遍布各地的城隍庙(城隍:古代神话中守城池的神)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遍布各地的城隍庙(城隍:古代神话中守城池的神)第五课昌盛的秦无处不在的土地庙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无处不在的土地庙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造纸术---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华佗和张仲景史学---司马迁《史记》宗教---佛教和道教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造纸术---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宗放马滩纸《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史记》佛教圣地——白马寺道教祖庭——青城山放马滩纸《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史记》佛教圣地——白马寺昂贵笨重纸发明之前有哪些书写材料?昂贵笨重纸发明之前有哪些书写材料?50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新闻速读4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

早在西汉,中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宋苏易简《纸谱》:“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chǔ)为纸。”纸虽然出现较早,但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书写。纸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侯纸”之后。早在西汉,中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宋

名人信息卡姓名:蔡伦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改进造纸术名人信息卡东汉时期发明蔡伦受封龙亭侯蔡伦为什么能受封为龙亭侯?这种纸主要以什么为原料?为什么能够普遍使用?①改进了造纸术;②原料(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容易找到,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造纸的工序是怎样的?造纸术是何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有何意义?蔡伦受封龙亭侯蔡伦为什么能受封为龙亭侯?这种纸主要以什么为原“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论丛史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侯纸切麻⑤舂(chōng)捣④蒸煮浸灰水洗涤⑧晒纸⑦抄纸⑥打浆⑨揭纸“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

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土地)300户。人们便把这种新型的纸称为“蔡侯纸”。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蔡伦的造纸术被西方人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

的传播。文化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得到皇帝的放眼世界: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莎草纸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放眼世界: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

刘光裕:“……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麦克·哈特:“今天,纸张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样。”人物评价刘光裕:“……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

1962年12月1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古代科学家,其中包括蔡伦。蔡伦奖中国造纸蔡伦奖由“中国造纸蔡伦终身成就奖”、“中国造纸蔡伦科技奖”、“中国造纸蔡伦青年科技奖”组成,是中国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的社会奖项。1962年12月1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新版中,孔子排在第5位,蔡伦排在第7位,老子第73位,孟子第92位。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二、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二、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西周初年商高发现的,故又有称为商高定理,比西方人早500年。《周髀算经》书影(同时,它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周髀算经》书影(同时,它也是我《九章算术》书影《九章算术》是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它涉及了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这本书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九章算术》书影《九章算术》是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它涉及三、《黄帝内经》、华佗和张仲景华佗张仲景《黄帝内经》三、《黄帝内经》、华佗和张仲景华佗《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1、《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

名人信息卡姓名:张仲景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末年(今河南人)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名人信息卡东汉末年(今河南

名人信息卡姓名:华佗民族:汉族生活时代:职业:成就:东汉末年(今安徽人)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被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制“麻沸散”;创“五禽戏”体操。名人信息卡东汉末年(今安徽刮骨疗伤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讲的是关羽被毒箭所伤。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而关羽神色不变,尚在与人下棋。这个故事说明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这是《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记载、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根据事实虚构的故事。关羽虽然有刮骨疗伤,但是华佗早已在几年前死去。刮骨疗伤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他让患者和酒服下麻沸散,使患者失去知觉,再剖腹开腔、割疡洗腐,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给它起了个五禽戏虎形鹿形猿形熊形飞鸟行五禽戏虎形鹿形猿形熊形飞鸟行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2022/12/12《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华佗:①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②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③针灸简捷④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2022/12/11《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被誉为“神医”。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散”的先驱者、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专家。被尊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华佗之死华佗由于医术了得,名震远近。当时,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得了一种头风病,每发,头痛难忍。召来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华佗治疗有效,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但仍留华佗于府中。华佗之死

华佗因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以收到家书为由,暂时回去一趟。到家之后,就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最终,曹操恼怒,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的医书虽然被全部焚毁,但他的学术思想却并未完全消亡,尤其是华佗在中药研究方面。其弟子吴普则是著名的药学家,《吴普本草》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后世医书中看到。华佗因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以收到家书为由,暂时回去

四站

河南

医圣祠南阳医圣祠

四站

河南

医圣祠南阳医圣祠1.内容:2.地位: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四、史学——司马迁与《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四、史学——

名人信息卡姓名:司马迁民族:汉族生活时代:家乡: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职业:成就:2022/12/12汉武帝时期史学家著《史记》名人信息卡2022/1《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以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先秦五篇(五帝,夏,殷,周,秦);秦汉七篇(秦始皇,项羽,刘邦,吕雉,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注:“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材料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材料一中司马迁写的史书著作是什么?它有什么影响?2、材料二是这部著作编写的目的,“古”“今”分别指何时?“成一家之言”指的又是什么?“古”指黄帝时期,“今”指汉武帝时期论丛史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典范;同时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史记》“成一家之言”指开创纪传体通史这一体例。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古”指黄帝

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毛泽东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翦伯赞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后人评价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课件(PPT优秀课件)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实用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