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_第1页
2021年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_第2页
2021年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_第3页
2021年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_第4页
2021年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小学数学知识点1知识点概念总结.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积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数的互化:(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3)化有限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小数的分类:(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2)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4.33……3.1415926……(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3.555……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简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方程和算术式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方程的同解原理:(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解方程: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⑴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1)一般应用题;(2)和倍、差倍问题;(3)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⑸比和比例应用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底,底义高(推导方法如图);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平行四边形二ah.三角形面积公式:54=1/2_8八色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梯形面积公式:(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义高+2.用字母表示:(a+b)Xh+2(2)另一计算公式:中位线义高用字母表示:l・h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义对角线+2..正方体:侧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正方体,即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又称“立方体”、“正六面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1)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2)有8个顶点。(3)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4)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正方体的表面积:因为6个面全部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二一个面的面积义6二棱长义棱长又6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它的表面积S:S=6XaXa或等于S=6a2.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它的体积为:V=aXaXa.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一共有11种。小学数学知识点.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数分类: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一。如:1/2,3/5,8/9等等。真分数一般是在正数的范围内研究的。.假分数: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假分数通常可以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如果分子和分母成倍数关系,就可化为整数,如不是倍数关系,则化为带分数。3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数学学习方法解题及时反思总结做题解题,我们不能做了就扔,一定要学会解题后反思。如做错的题,我们是卡住哪一个步骤,为什么答案中这道题这个步骤是这么写的,为什么会用这个公式,公式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好好反思总结。反思题意,出题人的意图,题目牵扯到哪些知识内容;反思总结可以让我们得到方法,深刻理解知识技能的运用,这样自然做题就会越做越好。与老师多交流多和数学老师交流,不要怕老师,多和老师分享你的想法,老师会根据你个人的状况来给你一个合理的建议。因材施教是现在的教育的一个方向,如果数学老师不了解学生就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所以,建议多和老师交流。数学补集知识点补集:属于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子集A在S中的绝对补集。在集合论和数学的其他分支中,存在补集的两种定义:相对补集和绝对补集。相对补集:若A和B是集合,则A在B中的相对补集是这样一个集合:其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B-A={x|x£B且x?A}。绝对补集:若给定全集U,有A?U,则A在U中的相对补集称为A的绝对补集,写作?UA。小学数学知识点2知识点: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练习题:一、填空。1、1小时二()分1分=()秒2、180分二()时120秒=()分3、1时30分=()分1分55秒二(115)秒4、80分=()时()分160秒二()分()秒5、利民超市上午9:00营业,晚上8:00关门。这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小时。6、时针指在4时多,分针指向5,这时是()时()分。7、6时半,这时时针指在()上,分针指在()上。8、上完一节课需要40(),再加()分就是一小时。9、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8上,表示时间为();时针指在7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10、钟面上最短的针是()针,较长的针是()针。转动最快的针是()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时、分、秒)1、小明做一道数学口算题大约需要3()。2、一个人每天要睡8()。3、莉莉跳100下绳子用了30()。4、体育老师绕操场跑一圈要5()。三、在()里填上“〉、〈或者二”。半小时()29分1分7秒()70秒8分()80秒150秒()3分90秒()1分30秒290分()5时8时()480分35秒()半分200秒()2分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义”)1、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的是秒针,最短的是时针。()2、分针跑一圈就是1小时。()3、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秒针正好走1大格。()4、分针从3走到6,表示用了15分钟。()五、回答问题:1、家乐福超市早上9:00开门,晚上8:00关门,李刚早上8:40来到超市,他还要等多少分钟超市才开门?答:他还要等()分钟超市才开门。2、王红1分钟能做8道数学口算题,那么,她能用6分钟能完成45道口算题吗?答:()3、君君4:30放学,从学校到家要走10分钟,做作业用去30分钟,她能在5:00准时地看《动画城》吗?答:()小学数学知识点31、上、下(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2、前、后(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义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加减法(一)本单元知识络:(二)各课知识点: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知识点: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3、左、右(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4、位置(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小学数学知识点41、小数乘整数:意义一一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义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意义一一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义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X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3、规律(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Xb二bXa乘法结合律:(aXb)Xc=a义(bXc)乘法分配律:(a+b)Xc=aXc+bXc【(a—b)Xc=aXc-bXc】除法:除法性质:a-b-c=a-(bXc)小学数学知识点5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土,中,田,由,甲,申,口,日,日,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回,喜,莫,罪,夫,黑,里,亚。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一)填空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二)判断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2、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三)选择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A.平移B旋转C平移和旋转2、下面()的运动是平移。A、旋转的呼啦圈B、电风扇扇叶口拨算珠小学数学知识点6、认识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8、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二、圆的周长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2、圆周率实验: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n)。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n(pai)表示。(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n73.14。(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兀倍,而不是3.14倍。(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4、圆的周长公式:C=ndd=C+n或C=2nrr=C+2n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⑴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计算方法:2nr+2即n(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计算方法:nr+2r三、数与代数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b)Xc=ac+bcac+bc=(a+b)Xc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详细见重难点分解)(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X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X。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⑴“的”相当于“X”(乘号)“占”、“是”、“比””相当于"相当于“="(等号)(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义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义(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六年级数学重难点1、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2、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4、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5、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6、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7、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8、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9、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M在数学里代表什么1)代表长度单位:米。这是英文meter(或metre)的简写;2)代表时间单位:分钟。这是英文minute的简写;3)代表千分之一:毫。这是英文milli的简写,通常加在单位前面,数值为千分之一的当前单位。比如mg:毫克;加:毫米;ms:毫秒。CuA是什么意思数学CuA表示的是集合A在全集U里面的补集。例如集合U={1,2,3,4},A={1,2},CuA={3,4}。小学数学知识点7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一”号,得到的数一1,一2,—3,—4,—5,??,叫做负整数.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2因数和倍数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能被2,5整除的数.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0是偶数.4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树枝分解法,短除法.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知识点8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认识分数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N0)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4时计时法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如: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上午9时^9时;晚上9时-21时(9+12=21)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2、【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①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②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③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3、估算:18义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f(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f别忘了比较这一步。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7、相关公式:因数又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的被除数工商义除数十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工商义除数+1;(2)除法验算:f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工商被除数:除数工商余数商义除数二被除数商义除数十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二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二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年、月、日1、认识年、月、日。认识平年和闰年。2、记忆大小月的方法3、一年分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4、5、6月第一季度;7、8、9月第一季度;10、11、12月第一季度;5、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6、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认识年、月、日1。1年有12个月。7、大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8、小月:有30天的月份是大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9、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单、双数记忆法。10、一年分四个季度:1、2、3月第一季度;4、5、6月第一季度;7、8、9月第一季度;10、11、12月第一季度;平年和闰年1、平年: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平年,平年有365天。2、闰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平年,平年有365天。3、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小学数学知识点9我们知道,全体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可以分为奇数,偶数两大类。被2除余1为奇数,被2整除为偶数。它们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例如,奇数偶数,奇数和奇数之和是偶数等。灵活、巧妙、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性质,加上正确的分析推理,可以解决许多复杂而有趣的问题。用奇偶性质解题的方法就称为奇偶分析。巧妙运用奇偶分析,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个俱乐部的成员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老实人,永远说真话,一种是骗子,永远说假话。某天俱乐部的全体成员围成一圈,每个老实人旁都是骗子,每个骗子两旁都是老实人。外来一位记者问俱乐部张三:俱乐部里共有多少成员?张三答:共有45人。记者立刻判断出张三是骗子,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原来,根据俱乐部的全体成员围成一圈,每个老实人两旁都是骗子,每个骗子两旁都是老实人的条件,可见俱乐部中的老实人与骗子人数相等,也就是说俱乐部全体成员总和是偶数。因此张三说45人一定是骗人的。这实质上是利用了对应的思想。街头有一位魔术师,它在桌子上放了77枚正面朝下的硬币,第一次翻动77枚,第二次翻动其中的76枚,第三次翻动其中的75枚第77次翻动其中1枚。翻动了若干次之后,大家发现硬币居然全部正面朝上,他是怎样做到的呢?原来对每一枚硬币来说,只要翻动奇数次,就可使原先朝下的一面朝上。按规定的翻动,其翻动1+2++77=3977次,平均每枚硬币翻动了39次,这是奇数。根据7739=77+(76+1)+(75+2)++(39+38)可以设计如下翻动方法:第1次翻动77枚,可以将每枚硬币翻动一次;第2次与第77次翻动77枚,又可将每枚硬币都翻动一次;同理第3次与第76次,第4次与第75次第39次与第40次都可将每枚硬币各翻动一次,这样每枚都翻动了39次,都由正面朝下变为正面朝上。针对数的奇偶性,还有很多富有智慧性的问题。例如,有足够多的三种水果:苹果、梨、桔子,最少要分成多少堆(每堆都有苹果、梨、桔子),才能保证得到这样的两堆,把这两堆合并后这三种水果的水果的个数都是偶数。我们可以借助列表来解决。可见,三种水果的奇偶情况共有8种可能,所以必须最少分成9堆,才能保证有两堆的三种水果奇偶性完全相同,把这两堆合并后这三种水果个数都是偶数。你瞧,如果你能巧妙地进行奇偶分析,你的智慧一定让人拍案叫绝!小学数学知识点10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小学数学知识点1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小小运动会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小学数学知识点12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含有字母的式子及求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等式与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在列方程解文字题时,如果题中要求的未知数已经用字母表示,解答时就不需要写设,否则首先演将所求的未知数设为X。解方程的方法1、直接运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解。如X-8=12加数十加数二和一个加数二和一另一个加数被减数一减数二差减数二被减数一差被减数二差+减数被乘数义乘数二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工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义商2、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如3x+20=41先把3x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3、按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5X4-x=4.2,要先求出2.5X4的积,使方程变形为10-x=4.2,然后再解。4、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2x+7.8x=20先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为(2.2+7.8)x=20,然后计算括号里面使方程变形为10x=20,最后再解。小学数学知识点13知识点: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X7-3500)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公式:速度义时间二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义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f(=)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fO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f(^)练习题:一、填空题。1、计算300X2,可以算()个百乘2得()个百,也就是()。2、计算13X3,可以先算()X3=(),再算()X3=(),最后算()+()=(),所以13X3=()。3、40X5=()。4、14X2=()。二、判断题。1、200X5的积的末尾有2个0。()2、33义2=66。()3、因为3X5=15,所以300义5=1500。()4、13X2和2X13的积相等。()三、计算题。(口算)41X2=12X4=300X6=13X3=400X5=20__X4=40X4+8=300X3+75=四、解答题。1、学校买来20个羽毛球,每个羽毛球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2、一个工程的修一条水渠,每天修70米,修了9天修完。这条水渠长多少米?3、我有24元钱,姐姐的钱是我的2倍,姐姐有多少元钱?小学数学知识点14因数和倍数1、aXb=c(a、b、c是不为0的整数),c是a和b的倍数,a和b是。的因数。找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2、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偶数:是2的倍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