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湿地资源的保护同步训练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3湿地资源的保护同步训练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3湿地资源的保护同步训练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3湿地资源的保护同步训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4/44/4高中地理必修3湿地资源的保护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湿地率是某区域湿地面积与该区域面积之比,左图示意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降水量的关系,右图是黄河流域地分布与枯燥度的关系〔枯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读图答复1—2题。1.该流域A.各区域面积比例与各区域湿地面积比例呈正相关B.年降雨量600—800m的地区湿地率最高C.枯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D.枯燥度>7的地区沼泽湿地率最高2.黄河下游流域的枯燥度主要在1.5~3之间,有关黄河下游地区湿地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中上游来水量大小

B.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量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上游兴修水库有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我国某湖泊原有面积为1416km2,由于人为增加湖泊深度,湖面水位降低,其面积减小为239km2。读该湖水平衡表,完成3—5题。水量收入项以体积表示〔106m3〕水量支出项以体积表示〔106m3〕湖面降水量变化前552湖面蒸发量变化前1212变化后96变化后215地面、地下注入量变化前770地表流出量变化前110变化后816变化后697总计变化前1322总计变化前1322变化后912变化后912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4.湖面缩小后A.湖面蒸发量增大

B.湖面降水量不变

C.径流补给量减小

D.供应下游水量增加5.湖泊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湖泊流域内A.气候变得湿润

B.地下水位升高

C.水土流失加剧

D.荒漠化加剧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图完成6—8题6.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B.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C.山地降水

D.地下水7.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A.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B.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C.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修养作用强D.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8.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表达在A.提供养分,供应植被生长

B.阻隔湖水下渗C.粘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

D.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局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据此完成9—11题。9.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湖泊西部水量大

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C.湖泊西部水温高

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10.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11.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

B.水产养殖业快速开展C.水质恶化

D.湖口水闸建设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多条河流分别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注入艾比湖,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专家研究认为7000多年前艾比湖面积为3000多平方千米,且为淡水湖。新中国成立初期艾比湖面积为1200平方千米,如今湖面已经萎缩至500平方千米左右,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成为新疆盐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艾比湖萎缩已成为继罗布泊干涸之后困扰新疆的第二大生态问題。以下图为艾比湖湖区面积演变图和艾比湖及其周边区域地形图。〔1〕描述艾比湖湖床地形特点并说明理由。〔2〕推测7000多年前艾比湖曾为淡水湖的原因。〔3〕分析当前艾比湖成为盐尘暴策源地的原因。〔4〕简述艾比湖面积变化给图示区域生态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的主要影响。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导致湖区生态恶化,成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为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19年开始,黑河流域各水利工程联合起来,在每年的春、秋季定量向下游的东居延海实施生态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东居延海湿地面积由裸水水面和挺水植物水面两局部组成。挺水植物是指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的植物类型,其常分布于水深0—1.5米的浅水区及潮湿的岸边。下面左图示意2019—2019年东居延海湿地、挺水植物及裸水水面面积逐年变化,右图示意东居延海2019—2019年湿地面积年内变化。〔1〕说明干涸的东居延海成为沙尘暴源头的原因。〔2〕简述生态输水后,2009年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东居延海湿地面积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指出2009年之前东居延海湿地的裸水水面面积与挺水植物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判断挺水植物年内最大面积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4〕挺水植物是维持湿地功能和保障生态环境平安的重要因素。简述扩大湿地挺水植物面积的合理措施。【答案】1.B

2.A【解析】1、从图中看湖泊湿地与河流湿地与枯燥度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全部湿地和沼泽湿地与枯燥度呈正相关关系,导致总湿地与枯燥度呈负相关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沼泽湿地,沼泽湿地随枯燥度的变化最明显。在年降水量600—800mm的地区湿地率最高。应选B。2、黄河下游湿地主要是河流入海口的沼泽湿地,上游来水量大,河口的沼泽湿地面积就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需要加强蓄水工程建设,以满足提水的需要,增加的主要是湖泊湿地;上游兴修水库截留水量,导致河口湿地水量减少,不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应选A。【答案】3、C

4、D

5、D【解析】3.根据水量的收入和支出可以知道,该地降水少,蒸发量大,且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可判断该地区是西北地区。应选C。4.根据材料可知,湖面缩小后,湖面蒸发量减小,A错误;湖面降水量减小,B错误;径流补给量增加,C错误;供应下游水量增加,D正确。应选D。5.湖泊湖面水位降低,面积减小,会导致该湖泊流域内气候变得枯燥,A错误;地下水位降低,B错误;加剧西北地区的荒漠化,C错误、D正确,应选D。【答案】6.D

7.B

8.B【解析】6.根据材料信息“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这说明该湖泊的补给稳定而可靠,是地下水补给的表达,选D。7.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是因为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周边的水体可以顺地势补给湖泊,选B。8.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可以阻隔湖水下渗,使得水量可以保持,选B。A选项不是对水量的影响;粘稠土壤隔水性强,C错;湖泊中的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但对地表径流无影响。D错,应选B。【答案】9.B

10.A

11.D【解析】9.从图中可看出甲湖西部河流和城市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同一湖泊水量、水温和更新速度差异不大。应选B。10.由材料“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可知,该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根据材料“局部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可推测出,丰水年夏季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磷地表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应选A。11.修建湖口水闸后,甲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导致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应选D。12.【答案】〔1〕湖床北部、西北部坡度较大,西南部和东部坡度较小。理由:从由7000年前至今的湖岸线〔类似等高线〕变化可知,北部、西北部湖岸线密集,西南部和东部湖岸线较稀疏。〔2〕气温较低,蒸发量小,湖泊水量大,面积大,湖水调节作用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河流汇入水量大,对盐分稀释作用强。〔3〕艾比湖位于北疆沙漠西部边缘,气候干旱,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湖面萎缩,湖底裸露面积大,大量盐粒在湖床上结晶:艾比湖地处阿拉山口的下风向,盐尘易被气流吹动。〔4〕自然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加剧;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沙尘天气增多;影响该地区农牧业生产、生活活动。学科%网【解析】〔1〕首先明白湖岸线类似于等高线原理,从由7000年前至今湖岸线的变化可以推断,湖岸线密集的地方〔北部和西北部〕地形较陡,湖岸线稀疏的地方〔西南部和东部〕地形较缓。〔2〕从图中湖岸线变化可知,7000多年前艾比湖湖区面积较大,原因可以从气候对湖泊水量的影响和河水对盐分的稀释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3〕对艾比湖成为盐尘暴策源地原因的分析,应主要抓住两点,一是盐尘丰富,二是风力强劲,动力充足。〔4〕由材料可知,艾比湖面积相较于7000年前大大缩小,当前已经成为盐尘暴策源地,对当地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植被、土壤、天气等方面说明;给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那么主要从生产、生活方面描述。13.【答案】〔1〕湖泊干涸,湖床裸露,〔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导致土层〔湖区沙质沉积物〕变疏松;在风力的作用下成为沙尘暴源头。〔2〕差异:2009年之前湿地面积迅速扩张〔波动增长〕,2009年之后湿地面积趋稳〔波动稳定〕。原因:2009年之前上游生态输水的不断补给使湿地面积迅速扩张,之后随着湖面面积的扩大,湿地收支逐渐平衡〔补给量与蒸发量相当〕,水面不再明显增加〔根本稳定〕。〔3〕负相关。原因:夏季,挺水植物多生长在湿地近岸〔浅水〕区〔其面积受年内水淹范围涨落影响很大〕。当夏季水位下降时,〔露出水面的潮湿湖盆和〕浅水区面积增大〔裸水水面面积减小〕,导致挺水植物的生长空间大幅增加〔面积到达年内最大值〕。〔春夏人类取水量大,水量补给减少;蒸发旺盛;位于流域尾闾,汇水时间长。〔夏季水位下降〕〔4〕每年定期定量向湖泊〔湿地〕输水〔调水、节水,增加稳定生态输水量〕,并维持水淹范围年内一定的涨落幅度。【解析】从气候、土壤、风力、植被方面分析,干涸的湖泊成为沙尘暴源头的原因。2009年之前上游生态输水量的不断补给,使湿地面积迅速扩张。居延海2019-2019年湿地面积年内变化曲线,夏季水位下降最大,水位最低。〔1〕东居延海位于内蒙古西部,湖泊干涸,湖床裸露,缺乏植被保护。位于干旱区,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导致湖区沙质沉积物的土层变疏松。西北地区风力强,易将松散的沙尘吹起,在风力的作用下干涸的湖泊成为沙尘暴源头。〔2〕根据图示曲线形态,2009年之前湿地面积迅速扩张,呈波动增长。2009年之后湿地面积趋稳,波动较小。原因是2009年之前上游生态输水量的不断补给,使湿地面积迅速扩张。2009年之后,随着湖面面积的扩大,蒸发量与下渗量逐渐增大到与补给量相当的水平,水面不再明显增加,根本稳定。〔3〕2009年之前东居延海湿地的裸水水面面积与挺水植物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夏季,挺水植物多生长在湿地近岸浅水区,其面积受湖泊水位涨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