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过程控制
周家双
SPC品质(QUALITY)培训课程之二2/A
SPC2005-07-211统计过程控制
周家双
SPC品质(QUALITY)培训课SPC?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SPC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Q2005-07-212SPC?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加工尺寸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基本因素的波动影响所致。波动分为两种: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正常波动是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因素)造成的。它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消除,在经济上也不值得消除。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异常因素)造成的。它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但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消除、避免异常波动,使过程处于正常波动状态。aQb2005-07-213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加工尺寸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下面介绍的这些工具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较为简单,在许多国家、地区和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
控制图:用来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可度量、诊断和改进过程状态。
直方图:是以一组无间隔的直条图表现频数分布特征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Qab2005-07-214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下面介绍的这些工具和方法具有很强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产生的影响从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一种工具。可用其区分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次要、一般问题,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散布图:以点的分布反映变量之间相关情况,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类型和程度,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一种示图工具。
cd2005-07-215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产生的影响从最主要工序能力指数(CPK):分析工序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工艺规范的程度。
频数分析:形成观测量中变量不同水平的分布情况表。
描述统计量分析: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方差等,了解过程的一些总体特征。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并且假设变量都是随机变动的,不分主次,处于同等地位。
回归分析: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efgh2005-07-216工序能力指数(CPK):分析工序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工艺SPC技术原理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当过程仅受随机因素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简称受控状态);当过程中存在系统因素的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失控状态(简称失控状态)。由于过程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当过程受控时,过程特性一般服从稳定的随机分布;而失控时,过程分布将发生改变。SPC正是利用过程波动的统计规律性对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的。因而,它强调过程在受控和有能力的状态下运行,从而使产品和服务稳定地满足顾客的要求。Q2005-07-217SPC技术原理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SPC可以为企业带的好处SPC强调全过程监控、全系统参与,并且强调用科学方法(主要是统计技术)来保证全过程的预防。SPC不仅适用于质量控制,更可应用于一切管理过程(如产品设计、市场分析等)。正是它的这种全员参与管理质量的思想,实施SPC可以帮助企业在质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预防和控制。Q2005-07-218SPC可以为企业带的好处SPC强调全过程监控、全系统SPC可以:·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abcdQ2005-07-219SPC可以:abcdQ2005-07-219abcdefQ2005-07-2110abcdefQ2005-07-2110利用统计来改进产品品质及降低品管成本2005-07-2111利用统计来改进产品品质及降低品管成本2005-07-2111壹、重点摘要一、品质管理概要:
阶段国家内容
*
1920-1930美最先实施品质管理
*
1950-1960二次大战后,物资缺乏,日本的品质革命启动美→日美学者至日本教导品质管理,经20年后效果显着。
*
1980各国
a2005-07-2112壹、重点摘要一、品质管理概要:
a2005-07-21二、日本品质管理成功之关键因素: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品质管理。
三、美提升统计教育之关键:日本车进口之竞争与影响,1990后效果显著。
四、消费者需求品质提升:产品竞争非取决于价格,而是品质与附加价值。
五、产品品质: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
六、品质成本:不可计算、内隐的、无法预测的,例如回收成本…等。
七、品质提升的定义:好还要更好,不断满足顾客需求。
bcdefg2005-07-2113二、日本品质管理成功之关键因素: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品质管理。八、sixsigma的定义:在完美的情况下,每十亿个测值中,其缺点只有2个的机会,亦即2PPB〈PartPerBillon〉,也就是良品率有99.9999998%。
九、sixsigma的最高目标:由零件零缺陷做起,〈如何确保供应链的品管〉,产品的不良率才能降低。
hi2005-07-2114八、sixsigma的定义:在完美的情况下,每十亿个测值中贰、归纳整理•一、遵循DMAIC的步骤用在人力资源规划上
例如某个部门为了提高生产品质,需要做内部员工的调度,如何利用DMAIC的方法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Define:透过工作分析及职务分析,描述需要的人才特质及工作重点,确认关键影响性,界定范围。
Measure:利用预测方法中的马可夫链,找出内部能满足所需的人力。并验证问题与流程。
Analyze:分析收集的数据确认改善目标,评估流程设计。
Improve:针对关键问题,订定改善方案,设计新的作业流程,并测试追踪。
Control:持续有效的管制,建立流程管制计划,使流程持续改善。
2005-07-2115贰、归纳整理•一、遵循DMAIC的步骤用在人力资源规划上二、如何利用sixsigma提升电子商务的绩效?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搭配,
是否有利用sixsigma提升电子商务绩效的虚拟公司?
详解:品质中包含:技术、制程、顾客行为…等。而sixsigma最主要是应用在技术方面的品质改善,至于虚拟世界上的顾客行为,具强内隐性,其顾客行为改变的关键性因素,需有其它信息技术的搭配,才能全面性的了解顾客的忠诚度及满意度。2005-07-2116二、如何利用sixsigma提升电子商务的绩效?是否需要信三、良好的品质管理机制,是目前企业非常着重的课题。并且因应全球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皆朝着策略联盟、上下游整合、与供需关联产业的高密度来往,更应该对于品管的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当企业面临品质的问题产生时,首先思考问题的来源及定义其范围。若是问题是出现在设计时,应是采用DesignofExperiment的方法来解决;若问题出现在制程中,则应采用SPC方法;若问题出现在产品出库前,则应采用AQL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等。以确保各阶段以及流程中的品质,提升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2005-07-2117三、良好的品质管理机制,是目前企业非常着重的课题。并且因应全实施SPC的两个阶段实施SPC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二是监控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所使用的控制图分别被称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2005-07-2118实施SPC的两个阶段实施SPC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二分析阶段一、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二、使过程能力足够。
2005-07-2119分析阶段一、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2005-07-2119分析阶段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生产准备,即把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劳动力、设备、测量系统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备。生产准备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注意一定要确保生产是在影响生产的各要素无异常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就可以用生产过程收集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作成分析用控制图、直方图、或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检验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稳态、以及过程能力是否足够。如果任何一个不能满足,则必须寻找原因,进行改进,并重新准备生产及分析。直到达到了分析阶段的两个目的,则分析阶段可以宣告结束,进入SPC监控阶段。2005-07-2120分析阶段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生产准备,即把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监控阶段监控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控制用控制图进行监控。此时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已经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而确定,生产过程的数据及时绘制到控制上,并密切观察控制图,控制图中点的波动情况可以显示出过程受控或失控,如果发现失控,必须寻找原因并尽快消除其影响。监控可以充分体现出SPC预防控制的作用。在工厂的实际应用中,对于每个控制项目,都必须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并且在必要时会重复进行这样从分析到监控的过程。2005-07-2121监控阶段监控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控制用控制图进行监控。此时SPC的昨日、今日、明日、结论SPC在本世纪的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工业社会意识到品质复兴的必要性,在戴明思想的主导下,SPC的推广应用已经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代名词之一。以下简单介绍SPC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展望。
2005-07-2122SPC的昨日、今日、明日、结论SPC在本世纪的工业发展过程中SPC的昨日1920年代随着Shewhart的管制图(注1)及Dodge&Roming抽样表(注2)的发表,一批BellLab.的品管先驱就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管制,统计检验部门于焉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期间,美国国防部由民间采购大量的军需物资及装备,而应用这些方法于供货商的生产过程及验收。随着战后,有些战时使用的标准及教育训练的教材亦延续在民间的企业使用。这些标准包括:2005-07-2123SPC的昨日1920年代随着Shewhart的管制图(注1(1)品质管制指南(GuideforQualityControl)●AWSZ1.1(1941)●ASAZ1.1(1958)●ASQCSTDB1(1958)●CNS2311Z45(1964)●ANSIZ1.1(1969)
2005-07-2124(1)品质管制指南(GuideforQualityC(2)分析数据用的管制图法(ControlChartMethodofAnalyzingData)●AWSZ1.2(1941)●ASAZ1.2(1958)●ASQCSTDB2(1958)●CNS2312Z46(1965)●ANSIZ1.2(1969)
2005-07-2125(2)分析数据用的管制图法(ControlChartM(3)管制品质用的管制图法(ControlChartMethodofControllingQualityDuringProduction)●AWSZ1.3(1941)●ASAZ1.3(1958)●ASQCSTDB3(1958)●CNS2579Z79(1966)●ANSIZ1.3(1969)
2005-07-2126(3)管制品质用的管制图法(ControlChartM(4)MIL-STD-414,SamplingProceduresandTablesforInspectionbyVariablesforPercentDefectives.(1957)(5)MIL-STD-105D,SamplingProceduresandTablesforInspectionbyAttributes.(1963)
2005-07-2127(4)MIL-STD-414,SamplingProc战后美国主导西方社会的经济,大量供应品管有关的知识技术给日本及盟约国。尤其对日本工业的革命有直接的贡献,台湾亦随着军方及民间企业的推行品管而引进SPC。学术界亦新增了工业工程与管理的新领域,尤其数理统计的应用学者投入SPC的理论研究而逐渐成一风潮。以下略记一些SPC的有关事件。
2005-07-2128战后美国主导西方社会的经济,大量供应品管有关的知识技术给日本1950年日本JUSE邀请W.E.Deming举办讲习,其对日本工业发展之影响与贡献,无与伦比,举国景从,几已成为日本品管界之偶像,故JUSE特设置戴明奖,以示崇敬。《刘振译:品管九讲》。
1951年J.M.Juran出版《品质管制手册(QualityControlHandbook》,尔后促使Juarn从事品管的顾问生涯,其思想的影响就等于本世纪的品质故事。《林公孚译:第20世纪的故事,品质月刊第三十卷第八期》。
2005-07-21291950年日本JUSE邀请W.E.Deming举办讲习,其对1961年A.V.Feigenbaum出版《全面品质管制(TotalQualityControl)》,以系统科学的方法首次论述品管的思想、原理、理论及方法,而运用于全世界的企业。《杨文士、廖永平等译:全面质量管理,大陆机械工业出版社》1962年日本石川馨主持的JUSE正式出版QCC的月刊,此后QCC活动在日本快速推广。因为QCC是符合人性的活动而普及至全世界。《Ishikawa:WhatisTQC?TheJapaneseWay》。2005-07-21301961年A.V.Feigenbaum出版《全面品质管制(T1962年日本田口玄一以工程技术与统计方法的结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及制程设计的改善技术。日本工业界普遍采用目前所谓「田口氏品质工程」于产品及制程的设计阶段,以降低成本及改善品质,而获得实际的利益。美国的工业统计学者A.J.Duncan,E.R.Ott,E.L.Grant,I.W.Burr,…等出版统计品管的书籍而流传至今。
2005-07-21311962年日本田口玄一以工程技术与统计方法的结合,应用于产品1970年代起,日本松下电子零件公司与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电视事业部之间长期的信赖关系,每年为了提高电子零件之品质而努力,终于达成了ppm的品质水准。经由日本QC大会的对外发表,ppm品质水准的观念逐渐普及于日本及国际工业先进国家。2005-07-21321970年代起,日本松下电子零件公司与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电视事我国品管专家自美、日引进统计品管及品管相关的新知技术,并于1964年成立中华民国品质管制学会。当时国内尚处于农产品加工及轻工业生产的阶段,产量因素往往优先于品质的考量。然而,品质学会一群前辈深深相信,提升品质才能发展经济。他们本身以传教士的精神传扬品质福音,播种品管的种子,历经30年以上而达成目前的成果。《王晃三:第三十届年会讲话》。2005-07-2133我国品管专家自美、日引进统计品管及品管相关的新知技术,并于1在此阶段SPC在工业界的应用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理论与实际利益的矛盾,造成现场人员对统计的排斥。而且在学术界的投入后,SPC变成艰涩难咽的怪东西。统计理论在工业界的应用,应该着重于解决问题的立场,而问题本身是存在于专业上(固有技术),统计理论(共同技术)提供一个模式,再由它来把问题用统计的共同语言表达,以客观的数据左证引起问题的原因,据以采取对策。在解决问题的本末地位,专业方法为本,统计方法为辅,这应该是很容易接受的道理。2005-07-2134在此阶段SPC在工业界的应用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理论与实际利SPC的今日1980年美国NBC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影片《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戴明在这节目中以显著的地位出现。结论是:日本的企业有今天的地位,是戴明教他们如何提升品质。当时美国的企业已经知道,日本的企业在各种工业领域已经取得支配地位,包括消费性电器产品、机车、汽车、手表、照相机、半导体。此电视节目在美国的产、官、学、研界引起推波助澜的功效,在戴明思想的带领下,SPC重登舞台,企业界与学术界再度出发。国内产、官、学、研界也因此重拾新瓶装老酒,对SPC的重视亦被动地以落后5~10年间的差距永远追随着先进国家的脉动。在此阶段SPC的有关事件略述如下。2005-07-2135SPC的今日1980年美国NBC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影片《日1983年福特汽车向戴明请教提升品质的方法,福特汽车整个高阶管理都参加戴明举办的课程而就此彻底改变了福特,1986年福特汽车自1920年来总收入超过通用汽车。国内福特六和于1984年亦随着总公司投入SPC的导入及推广到供货商的生产。福特Q1品质水准的评审制度,涵盖着SPC影子,强烈地表现出在体制内施行SPC的意愿。2005-07-21361983年福特汽车向戴明请教提升品质的方法,福特汽车整个高阶约在同时期,信息电子业的龙头老大IBM及MOTOROLA提出6品质水准提升运动。据当时在国内推动6运动的IBMIPO的专员翁田山先生所说:『1992年后IBM的供货商,品质水准达不到6的水准,将不能列为IBM的正式供货商』。从此,SPC在国内高科技产业被视为必要的管理工具。
2005-07-2137约在同时期,信息电子业的龙头老大IBM及MOTOROLA提出鉴于SPC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储存的繁琐,于1990年4月推出适用的SPC软件『Q1-SPC』,经国内市场的肯定,目前仍在业界流通使用。在这些年间利用Q1-SPC软件办过上百场的SPC教育训练,并于1996年8月由学会出版一本SPC的教材《SPC统计制程管制─计算机化、自动化、实时化、整合化》(注3),2005-07-2138鉴于SPC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储存的繁琐,于1990年4月再说1980年田口玄一将其在日本发展成功的『田口氏品质工程』与我国品管专家吴玉印先生推广至美国。首度在AT&TBellLab.、福特汽车及全录等知名企业成功导入,并经由ASI的协助广泛推广至上百家企业。美国学术界不得不正视田口氏品质工程的影响,而引起广泛的讨论批判,但是在品质改善的领域中田口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实验设计而变成主流的应用工具。1985年我国亦由钟清章教授领导下成立田口氏品质工程推行委员会,持续推广至今。2005-07-2139再说1980年田口玄一将其在日本发展成功的『田口氏品质工程』品质系统的第三者认证在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公布之后,国内约在1992年起遭到波及。品质的问题逐渐在业界形成前所未有的热门话题,政府机构、学术团体、企管顾问公司迅速转向参与ISO-9000认证及辅导的行列。SPC拜此之赐亦逐渐被业界纳入品质系统,虽然祇有在第20项中指定应该在品质环圈的各阶段中应用统计方法,但已经让申请认证的公司正式在品质系统中以制度化的方式引进SPC。更有甚者,1994年FORD、GM、CHRYSLER三大汽车厂公布QS-9000的品质系统要求,更将SPC的应用提升到实际的生产活动中。2005-07-2140品质系统的第三者认证在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公布SPC的推广历经50年以上,至今历久不衰而更加被重视。若SPC祇是品质系统的要求或是客户规定的交付文件,SPC势必如1980年代以前一样遭到工程及管理人员的排斥。SPC若祇是如戴明等备之品管大师口说的有利工具,无法让业界实际在其中得到利益,SPC是无法扎根于企业体系内。SPC是否会因戴明思想逐渐成为经营管理的主流而更广泛的被应用于各界,有待大家拭目以待。2005-07-2141SPC的推广历经50年以上,至今历久不衰而更加被重视。若SPSPC的明日
SPC不是处理品质问题的万灵丹,他是解析制程问题及管制制程变异的有效工具之一,昨日是,今日是,明日也是。因此,处理品质问题不能局限于SPC或其它如ISO-9000的品质系统、方针管理、田口方法、…等等,而是公司全员由上而下确知品质的重要影响;如品质与销售量、品质与生产力、品质与利润、品质与竞争力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些观念或许就是现在最热门的主题『TQM』吧。但是SPC永远会伴随着TQM的需求去适应各种问题解析原因的分析工具。以下以个人的浅见表达SPC未来发展的方向。2005-07-2142SPC的明日SPC不是处理品质问题的万灵丹,他是解析制程SPC将成为全员应知应会的方法,工程及管理人员的共同语言,因此简易通俗的SPC将是最大市场课题。
●SPC的研究及推广将会以专业领域的问题为主导,统计的深入研究将会因市场的需求而区隔于学术领域本身。
●因应专业领域的需求,自动化/实时化的数据收集及分析监控将是说服专业技术人员使用SPC的重要关键。
●因应自动化/实时化的分析监控需求,SPC的技术将会结合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的应用中。
●因应国际网际网络的普及,SPC的数据会因客户的需求而传输于网络的空间。
●最重要的还是持续不断改善的观念、态度、行动、习惯的养成。2005-07-2143SPC将成为全员应知应会的方法,工程及管理人员的共同语言,因结论国内大部份的产业,若市场祗局限于台湾地区,则将面临经济规模太小而自相残杀,最后导至产业的未落或独控于一大财团。假设将品质经营、品质系统及品质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活动视为一产业,由产、官、学、研界投入经营,若不将服务对象往外扩充,势必造成恶性竞争而导至小鼻子小眼睛的内需产业。而要将国内品质的发展及推广能力往外扩张,首先要在国内先行扎根而培养出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及技术,才能谈到品质产业的外销。虽然我们不敢想能如日本的品质产业回销到西方世界,起码对华人世界或东南亚各国的推广应该是国内有志之士首先设定的目标。2005-07-2144结论国内大部份的产业,若市场祗局限于台湾地区,则将面临经济规以SPC的技术发展及推广,个人的看法亦是如此,先落实国内的推广再发展到华人社会。符合华人思维及习惯的SPC理念、案例及技术,在国内企业导入成功而获得利益的事件愈多,愈可引起国际的重视。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卓越品质展望中,我们势必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2005-07-2145以SPC的技术发展及推广,个人的看法亦是如此,先落实国内的推中国企业太需要SPC了我们的过程管理与国外的先进水平(六西格玛)的差距是多少?对于国内的三西格玛企业而言是差2万倍,而对于国内的二西格玛企业而言则是差9万倍!如不迅速赶上,差距可能还会拉大。”
水平相差2万倍至9万倍并非危言耸听”2005-07-2146中国企业太需要SPC了我们的过程管理与国外的先进水平(六西两万倍乃至九万倍的差距是怎样算出来的?张教授说,这是经过严格地科学比较得出的结论。他介绍说,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奖有三个:美国的波得里奇奖、日本的戴明奖和欧洲质量管理奖,这三个奖可以代表质量管理的国际先进水平。前不久中国质量协会借鉴上述奖项的评审办法也设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奖。可以以此作为我国质量管理总体现状的一个体现。而比较的指标则是四个奖项中均涵盖的内容项:领导和经营策略、资源管理、过程管理、信息、经营结果。把每个奖中的内容项放在天平上一一比较,这个天平就是六西格玛。2005-07-2147两万倍乃至九万倍的差距是怎样算出来的?张教授说,这是经过严格经过比较,领导和经营策略、资源管理、信息、经营结果这四项,我国企业和国际水平虽有差距但相去不远,而过程管理却是造成国际水平和我国企业之间天壤之别局面的重要因素。如说国际水平是六西格玛的话,我国企业的管理大致只处于三西格玛的水平,而六西格玛企业的质量水平较之三西格玛企业要高两万倍,较之二西格玛水平则要高九万倍!这主要是由我国企业过程管理缺乏科学方法、统计技术造成的。那么,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落后于人吗?张教授说,非也,相反,我们在这方面的部分研究,例如SPD(统计过程诊断),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05-07-2148经过比较,领导和经营策略、资源管理、信息、经营结果这四项,我“SPC对我们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引起重视”说到过程管理,就得说到早在20世纪中期就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SPC(统计过程控制)。SPC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由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今天的SPC与当年的休哈特的过程控制方法并无根本的区别。SPC就是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它强调通过过程的预防来减少或避免出废品、次品,就像医生给人们注射防疫针使其不得病一样。它着眼于全系统、全过程,要求全员参加,人人有责;它要求用科学方法(主要是统计技术,尤其是控制图理论)来保证全过程的预防,不仅用于生产过程,而且可用于服务过程和一切管理过程。今天所说的六西格玛与SPC与SPD一脉相承并且是SPC与SPD的全面深化。2005-07-2149“SPC对我们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引起重视”2005-07休哈特的SPC理论开始并没有得到他的同胞的重视,相反,二战后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日本在1950年刚接触SPC便十分敏感,立刻引进并大力推广。经过30年的努力,日本终于跃居世界质量与生产率的领先地位。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伯格(RogerW.Berger)教授指出,日本成功的基石之一就是SPC。在日本强有力竞争的威胁下,从80年代起,西方工业国家纷纷开展“SPC复兴”运动,美国从1980年开始大力推行SPC,经过15年的努力,才于1995年在民用品的质量方面和日本扯平。2005-07-2150休哈特的SPC理论开始并没有得到他的同胞的重视,相反,二战后我国从60年代起就开始引进了SPC,当时由于生产发展的水平以及政治环境的制约,未能在企业中打下基础。但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止沿着SPC探索的脚步。SPC虽然能对过程的异常进行告警,但对于诊断出造成异常的原因和发生的地点却无能为力。1982年张公绪教授提出了两种质量诊断理论,解决了SPC只能控制而不能诊断的问题,将SPC上升为SPD(统计过程诊断)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此后张教授和他的学生继续耕耘,向诊断理论多元化、小批量化、模糊化以及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方向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国际水平的成果。目前,SPD已经进入实用性阶段,我国仍然居于领先地位。
2005-07-2151我国从60年代起就开始引进了SPC,当时由于生产发展的水平以但是,SPC与SPD在我国企业中的实践却和在学术界取得的成就大相径庭。张教授说,SPC这个好东西在国外使用得很广泛,在我们这儿却很难推广。即使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东,其SPC普及率大概也还不到5%。
2005-07-2152但是,SPC与SPD在我国企业中的实践却和在学术界取得的成就难道我们不需要SPC与SPD吗?例:不久前,国内一家大型元件厂通过认证拿到证书后,兴致勃勃地欢迎外商来采购。谁知对方考察完竟然出乎该厂意料之外地拒绝采购,外商说你们企业连SPC都没有推行,如何能保证产品质量?这时,中方企业才急着去了解SPC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SPC,最后他们找到了张教授,请他给予指导。张教授感叹地对记者说,这就是一个“挨洋人打屁股不知痛就不去学”的典型。他继而分析道:SPC与SPD和企业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密切的。“中国企业不是不需要SPC与SPD,而是太需要它了”
2005-07-2153难道我们不需要SPC与SPD吗?例:不久前,国内一家大型元现代化的生产,速度快、产品数量大,如果仅靠事后检验来管理生产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应用SPC可以对生产的异常及时告警起到预防作用,而应用SPD则可以尽快诊断出异常并及时调整,这些当然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例如,有个大型化工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异常有五六成只凭他们的技术经验就可以诊断出来,但其余四五成的异常他们则判断不了。这时,如果应用张教授的多因素诊断理论及其软件DTTQ2000则可把这部分异常也诊断出来,可以想象那会给企业增加多少利润!2005-07-2154现代化的生产,速度快、产品数量大,如果仅靠事后检验来管理生产“必须尽快补上质量管理科学化、定量化这一课”谈到企业对应用统计技术的忽视,张教授说,这有其历史的原因。质量管理对于国内来说是个舶来品,这个舶来品在国外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先是传统质量管理阶段,其特征是以事后检验为主;接着是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在质量管理中引入了统计技术;然后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国外的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在我们开放前就完成了,我们跳过了这个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失去了一次严格训练的机会,这是客观原因。但是我们现在加入WTO以后还不好好补课,那就是企业自身的责任了。2005-07-2155“必须尽快补上质量管理科学化、定量化这一课”谈到企业对应用根据张教授的经验,他在企业中遇到过下列种种情况:——企业高层领导对统计方法认识不足,不予支持。虽然下面中层和基层对统计方法有热情,也无可奈何。例如,上述大型化工厂就属于这种类型。
——企业搞质量管理流于形式,自然对统计方法不感兴趣。例如,有家大型电脑工厂,邀请张教授去讲课,在课间休息时,张教授看见许多学员都人手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口中念念有词,原来该企业正要开展ISO9000认证复查,要求全体员工背熟那张纸以应付考核。张教授说这样的认证是搞形式主义,有什么用?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2005-07-2156根据张教授的经验,他在企业中遇到过下列种种情况:——企业高层——有些企业的员工认为,搞SPC又不增加我的工资,我何必自找麻烦?张教授说,搞质量必须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从一点一滴下手,来不得半点虚假,这种怕麻烦的思想是搞好质量的大敌,企业负责人应认真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否则难以应付加入WTO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
2005-07-2157——有些企业的员工认为,搞SPC又不增加我的工资,我何必自找张教授最后强调说,要搞好质量管理必须注意下列两点:1.贯彻预防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
2.质量管理学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对于质量管理所提出的原则、方针、目标都要有科学措施与科学方法来保证它们的实现。这体现了质量管理学科的科学性。保证预防原则实现的科学方法就是:SPC(统计过程控制)与SPD(统计过程诊断)。
上述第1点在ISO9000中已有充分的反映,但上述第2点则远非广为人知,应大力加以宣传,因为不懂得这一点正是质量管理中形式主义泛滥的思想根源之一。2005-07-2158张教授最后强调说,要搞好质量管理必须注意下列两点:1.贯2005-07-21592005-07-21592005-07-21602005-07-21602005-07-21612005-07-21612005-07-21622005-07-21622005-07-21632005-07-21632005-07-21642005-07-2164统计过程控制
周家双
SPC品质(QUALITY)培训课程之二2/A
SPC2005-07-2165统计过程控制
周家双
SPC品质(QUALITY)培训课SPC?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SPC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Q2005-07-2166SPC?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Pro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加工尺寸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基本因素的波动影响所致。波动分为两种: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正常波动是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因素)造成的。它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消除,在经济上也不值得消除。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异常因素)造成的。它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但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消除、避免异常波动,使过程处于正常波动状态。aQb2005-07-2167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加工尺寸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下面介绍的这些工具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较为简单,在许多国家、地区和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应用:
控制图:用来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可度量、诊断和改进过程状态。
直方图:是以一组无间隔的直条图表现频数分布特征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Qab2005-07-2168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下面介绍的这些工具和方法具有很强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产生的影响从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一种工具。可用其区分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次要、一般问题,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散布图:以点的分布反映变量之间相关情况,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类型和程度,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一种示图工具。
cd2005-07-2169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产生的影响从最主要工序能力指数(CPK):分析工序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工艺规范的程度。
频数分析:形成观测量中变量不同水平的分布情况表。
描述统计量分析: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范围、方差等,了解过程的一些总体特征。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并且假设变量都是随机变动的,不分主次,处于同等地位。
回归分析: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efgh2005-07-2170工序能力指数(CPK):分析工序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工艺SPC技术原理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当过程仅受随机因素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简称受控状态);当过程中存在系统因素的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失控状态(简称失控状态)。由于过程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当过程受控时,过程特性一般服从稳定的随机分布;而失控时,过程分布将发生改变。SPC正是利用过程波动的统计规律性对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的。因而,它强调过程在受控和有能力的状态下运行,从而使产品和服务稳定地满足顾客的要求。Q2005-07-2171SPC技术原理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SPC可以为企业带的好处SPC强调全过程监控、全系统参与,并且强调用科学方法(主要是统计技术)来保证全过程的预防。SPC不仅适用于质量控制,更可应用于一切管理过程(如产品设计、市场分析等)。正是它的这种全员参与管理质量的思想,实施SPC可以帮助企业在质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预防和控制。Q2005-07-2172SPC可以为企业带的好处SPC强调全过程监控、全系统SPC可以:·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abcdQ2005-07-2173SPC可以:abcdQ2005-07-219abcdefQ2005-07-2174abcdefQ2005-07-2110利用统计来改进产品品质及降低品管成本2005-07-2175利用统计来改进产品品质及降低品管成本2005-07-2111壹、重点摘要一、品质管理概要:
阶段国家内容
*
1920-1930美最先实施品质管理
*
1950-1960二次大战后,物资缺乏,日本的品质革命启动美→日美学者至日本教导品质管理,经20年后效果显着。
*
1980各国
a2005-07-2176壹、重点摘要一、品质管理概要:
a2005-07-21二、日本品质管理成功之关键因素: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品质管理。
三、美提升统计教育之关键:日本车进口之竞争与影响,1990后效果显著。
四、消费者需求品质提升:产品竞争非取决于价格,而是品质与附加价值。
五、产品品质: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
六、品质成本:不可计算、内隐的、无法预测的,例如回收成本…等。
七、品质提升的定义:好还要更好,不断满足顾客需求。
bcdefg2005-07-2177二、日本品质管理成功之关键因素: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品质管理。八、sixsigma的定义:在完美的情况下,每十亿个测值中,其缺点只有2个的机会,亦即2PPB〈PartPerBillon〉,也就是良品率有99.9999998%。
九、sixsigma的最高目标:由零件零缺陷做起,〈如何确保供应链的品管〉,产品的不良率才能降低。
hi2005-07-2178八、sixsigma的定义:在完美的情况下,每十亿个测值中贰、归纳整理•一、遵循DMAIC的步骤用在人力资源规划上
例如某个部门为了提高生产品质,需要做内部员工的调度,如何利用DMAIC的方法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Define:透过工作分析及职务分析,描述需要的人才特质及工作重点,确认关键影响性,界定范围。
Measure:利用预测方法中的马可夫链,找出内部能满足所需的人力。并验证问题与流程。
Analyze:分析收集的数据确认改善目标,评估流程设计。
Improve:针对关键问题,订定改善方案,设计新的作业流程,并测试追踪。
Control:持续有效的管制,建立流程管制计划,使流程持续改善。
2005-07-2179贰、归纳整理•一、遵循DMAIC的步骤用在人力资源规划上二、如何利用sixsigma提升电子商务的绩效?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搭配,
是否有利用sixsigma提升电子商务绩效的虚拟公司?
详解:品质中包含:技术、制程、顾客行为…等。而sixsigma最主要是应用在技术方面的品质改善,至于虚拟世界上的顾客行为,具强内隐性,其顾客行为改变的关键性因素,需有其它信息技术的搭配,才能全面性的了解顾客的忠诚度及满意度。2005-07-2180二、如何利用sixsigma提升电子商务的绩效?是否需要信三、良好的品质管理机制,是目前企业非常着重的课题。并且因应全球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皆朝着策略联盟、上下游整合、与供需关联产业的高密度来往,更应该对于品管的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当企业面临品质的问题产生时,首先思考问题的来源及定义其范围。若是问题是出现在设计时,应是采用DesignofExperiment的方法来解决;若问题出现在制程中,则应采用SPC方法;若问题出现在产品出库前,则应采用AQL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等。以确保各阶段以及流程中的品质,提升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2005-07-2181三、良好的品质管理机制,是目前企业非常着重的课题。并且因应全实施SPC的两个阶段实施SPC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二是监控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所使用的控制图分别被称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2005-07-2182实施SPC的两个阶段实施SPC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二分析阶段一、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二、使过程能力足够。
2005-07-2183分析阶段一、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2005-07-2119分析阶段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生产准备,即把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劳动力、设备、测量系统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备。生产准备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注意一定要确保生产是在影响生产的各要素无异常的情况下进行;然后就可以用生产过程收集的数据计算控制界限,作成分析用控制图、直方图、或进行过程能力分析,检验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稳态、以及过程能力是否足够。如果任何一个不能满足,则必须寻找原因,进行改进,并重新准备生产及分析。直到达到了分析阶段的两个目的,则分析阶段可以宣告结束,进入SPC监控阶段。2005-07-2184分析阶段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生产准备,即把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料、监控阶段监控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控制用控制图进行监控。此时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已经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而确定,生产过程的数据及时绘制到控制上,并密切观察控制图,控制图中点的波动情况可以显示出过程受控或失控,如果发现失控,必须寻找原因并尽快消除其影响。监控可以充分体现出SPC预防控制的作用。在工厂的实际应用中,对于每个控制项目,都必须经过以上两个阶段,并且在必要时会重复进行这样从分析到监控的过程。2005-07-2185监控阶段监控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控制用控制图进行监控。此时SPC的昨日、今日、明日、结论SPC在本世纪的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工业社会意识到品质复兴的必要性,在戴明思想的主导下,SPC的推广应用已经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代名词之一。以下简单介绍SPC的发展过程及未来展望。
2005-07-2186SPC的昨日、今日、明日、结论SPC在本世纪的工业发展过程中SPC的昨日1920年代随着Shewhart的管制图(注1)及Dodge&Roming抽样表(注2)的发表,一批BellLab.的品管先驱就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管制,统计检验部门于焉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期间,美国国防部由民间采购大量的军需物资及装备,而应用这些方法于供货商的生产过程及验收。随着战后,有些战时使用的标准及教育训练的教材亦延续在民间的企业使用。这些标准包括:2005-07-2187SPC的昨日1920年代随着Shewhart的管制图(注1(1)品质管制指南(GuideforQualityControl)●AWSZ1.1(1941)●ASAZ1.1(1958)●ASQCSTDB1(1958)●CNS2311Z45(1964)●ANSIZ1.1(1969)
2005-07-2188(1)品质管制指南(GuideforQualityC(2)分析数据用的管制图法(ControlChartMethodofAnalyzingData)●AWSZ1.2(1941)●ASAZ1.2(1958)●ASQCSTDB2(1958)●CNS2312Z46(1965)●ANSIZ1.2(1969)
2005-07-2189(2)分析数据用的管制图法(ControlChartM(3)管制品质用的管制图法(ControlChartMethodofControllingQualityDuringProduction)●AWSZ1.3(1941)●ASAZ1.3(1958)●ASQCSTDB3(1958)●CNS2579Z79(1966)●ANSIZ1.3(1969)
2005-07-2190(3)管制品质用的管制图法(ControlChartM(4)MIL-STD-414,SamplingProceduresandTablesforInspectionbyVariablesforPercentDefectives.(1957)(5)MIL-STD-105D,SamplingProceduresandTablesforInspectionbyAttributes.(1963)
2005-07-2191(4)MIL-STD-414,SamplingProc战后美国主导西方社会的经济,大量供应品管有关的知识技术给日本及盟约国。尤其对日本工业的革命有直接的贡献,台湾亦随着军方及民间企业的推行品管而引进SPC。学术界亦新增了工业工程与管理的新领域,尤其数理统计的应用学者投入SPC的理论研究而逐渐成一风潮。以下略记一些SPC的有关事件。
2005-07-2192战后美国主导西方社会的经济,大量供应品管有关的知识技术给日本1950年日本JUSE邀请W.E.Deming举办讲习,其对日本工业发展之影响与贡献,无与伦比,举国景从,几已成为日本品管界之偶像,故JUSE特设置戴明奖,以示崇敬。《刘振译:品管九讲》。
1951年J.M.Juran出版《品质管制手册(QualityControlHandbook》,尔后促使Juarn从事品管的顾问生涯,其思想的影响就等于本世纪的品质故事。《林公孚译:第20世纪的故事,品质月刊第三十卷第八期》。
2005-07-21931950年日本JUSE邀请W.E.Deming举办讲习,其对1961年A.V.Feigenbaum出版《全面品质管制(TotalQualityControl)》,以系统科学的方法首次论述品管的思想、原理、理论及方法,而运用于全世界的企业。《杨文士、廖永平等译:全面质量管理,大陆机械工业出版社》1962年日本石川馨主持的JUSE正式出版QCC的月刊,此后QCC活动在日本快速推广。因为QCC是符合人性的活动而普及至全世界。《Ishikawa:WhatisTQC?TheJapaneseWay》。2005-07-21941961年A.V.Feigenbaum出版《全面品质管制(T1962年日本田口玄一以工程技术与统计方法的结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及制程设计的改善技术。日本工业界普遍采用目前所谓「田口氏品质工程」于产品及制程的设计阶段,以降低成本及改善品质,而获得实际的利益。美国的工业统计学者A.J.Duncan,E.R.Ott,E.L.Grant,I.W.Burr,…等出版统计品管的书籍而流传至今。
2005-07-21951962年日本田口玄一以工程技术与统计方法的结合,应用于产品1970年代起,日本松下电子零件公司与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电视事业部之间长期的信赖关系,每年为了提高电子零件之品质而努力,终于达成了ppm的品质水准。经由日本QC大会的对外发表,ppm品质水准的观念逐渐普及于日本及国际工业先进国家。2005-07-21961970年代起,日本松下电子零件公司与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电视事我国品管专家自美、日引进统计品管及品管相关的新知技术,并于1964年成立中华民国品质管制学会。当时国内尚处于农产品加工及轻工业生产的阶段,产量因素往往优先于品质的考量。然而,品质学会一群前辈深深相信,提升品质才能发展经济。他们本身以传教士的精神传扬品质福音,播种品管的种子,历经30年以上而达成目前的成果。《王晃三:第三十届年会讲话》。2005-07-2197我国品管专家自美、日引进统计品管及品管相关的新知技术,并于1在此阶段SPC在工业界的应用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理论与实际利益的矛盾,造成现场人员对统计的排斥。而且在学术界的投入后,SPC变成艰涩难咽的怪东西。统计理论在工业界的应用,应该着重于解决问题的立场,而问题本身是存在于专业上(固有技术),统计理论(共同技术)提供一个模式,再由它来把问题用统计的共同语言表达,以客观的数据左证引起问题的原因,据以采取对策。在解决问题的本末地位,专业方法为本,统计方法为辅,这应该是很容易接受的道理。2005-07-2198在此阶段SPC在工业界的应用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理论与实际利SPC的今日1980年美国NBC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影片《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戴明在这节目中以显著的地位出现。结论是:日本的企业有今天的地位,是戴明教他们如何提升品质。当时美国的企业已经知道,日本的企业在各种工业领域已经取得支配地位,包括消费性电器产品、机车、汽车、手表、照相机、半导体。此电视节目在美国的产、官、学、研界引起推波助澜的功效,在戴明思想的带领下,SPC重登舞台,企业界与学术界再度出发。国内产、官、学、研界也因此重拾新瓶装老酒,对SPC的重视亦被动地以落后5~10年间的差距永远追随着先进国家的脉动。在此阶段SPC的有关事件略述如下。2005-07-2199SPC的今日1980年美国NBC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影片《日1983年福特汽车向戴明请教提升品质的方法,福特汽车整个高阶管理都参加戴明举办的课程而就此彻底改变了福特,1986年福特汽车自1920年来总收入超过通用汽车。国内福特六和于1984年亦随着总公司投入SPC的导入及推广到供货商的生产。福特Q1品质水准的评审制度,涵盖着SPC影子,强烈地表现出在体制内施行SPC的意愿。2005-07-211001983年福特汽车向戴明请教提升品质的方法,福特汽车整个高阶约在同时期,信息电子业的龙头老大IBM及MOTOROLA提出6品质水准提升运动。据当时在国内推动6运动的IBMIPO的专员翁田山先生所说:『1992年后IBM的供货商,品质水准达不到6的水准,将不能列为IBM的正式供货商』。从此,SPC在国内高科技产业被视为必要的管理工具。
2005-07-21101约在同时期,信息电子业的龙头老大IBM及MOTOROLA提出鉴于SPC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储存的繁琐,于1990年4月推出适用的SPC软件『Q1-SPC』,经国内市场的肯定,目前仍在业界流通使用。在这些年间利用Q1-SPC软件办过上百场的SPC教育训练,并于1996年8月由学会出版一本SPC的教材《SPC统计制程管制─计算机化、自动化、实时化、整合化》(注3),2005-07-21102鉴于SPC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储存的繁琐,于1990年4月再说1980年田口玄一将其在日本发展成功的『田口氏品质工程』与我国品管专家吴玉印先生推广至美国。首度在AT&TBellLab.、福特汽车及全录等知名企业成功导入,并经由ASI的协助广泛推广至上百家企业。美国学术界不得不正视田口氏品质工程的影响,而引起广泛的讨论批判,但是在品质改善的领域中田口方法逐渐取代传统的实验设计而变成主流的应用工具。1985年我国亦由钟清章教授领导下成立田口氏品质工程推行委员会,持续推广至今。2005-07-21103再说1980年田口玄一将其在日本发展成功的『田口氏品质工程』品质系统的第三者认证在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公布之后,国内约在1992年起遭到波及。品质的问题逐渐在业界形成前所未有的热门话题,政府机构、学术团体、企管顾问公司迅速转向参与ISO-9000认证及辅导的行列。SPC拜此之赐亦逐渐被业界纳入品质系统,虽然祇有在第20项中指定应该在品质环圈的各阶段中应用统计方法,但已经让申请认证的公司正式在品质系统中以制度化的方式引进SPC。更有甚者,1994年FORD、GM、CHRYSLER三大汽车厂公布QS-9000的品质系统要求,更将SPC的应用提升到实际的生产活动中。2005-07-21104品质系统的第三者认证在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公布SPC的推广历经50年以上,至今历久不衰而更加被重视。若SPC祇是品质系统的要求或是客户规定的交付文件,SPC势必如1980年代以前一样遭到工程及管理人员的排斥。SPC若祇是如戴明等备之品管大师口说的有利工具,无法让业界实际在其中得到利益,SPC是无法扎根于企业体系内。SPC是否会因戴明思想逐渐成为经营管理的主流而更广泛的被应用于各界,有待大家拭目以待。2005-07-21105SPC的推广历经50年以上,至今历久不衰而更加被重视。若SPSPC的明日
SPC不是处理品质问题的万灵丹,他是解析制程问题及管制制程变异的有效工具之一,昨日是,今日是,明日也是。因此,处理品质问题不能局限于SPC或其它如ISO-9000的品质系统、方针管理、田口方法、…等等,而是公司全员由上而下确知品质的重要影响;如品质与销售量、品质与生产力、品质与利润、品质与竞争力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些观念或许就是现在最热门的主题『TQM』吧。但是SPC永远会伴随着TQM的需求去适应各种问题解析原因的分析工具。以下以个人的浅见表达SPC未来发展的方向。2005-07-21106SPC的明日SPC不是处理品质问题的万灵丹,他是解析制程SPC将成为全员应知应会的方法,工程及管理人员的共同语言,因此简易通俗的SPC将是最大市场课题。
●SPC的研究及推广将会以专业领域的问题为主导,统计的深入研究将会因市场的需求而区隔于学术领域本身。
●因应专业领域的需求,自动化/实时化的数据收集及分析监控将是说服专业技术人员使用SPC的重要关键。
●因应自动化/实时化的分析监控需求,SPC的技术将会结合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的应用中。
●因应国际网际网络的普及,SPC的数据会因客户的需求而传输于网络的空间。
●最重要的还是持续不断改善的观念、态度、行动、习惯的养成。2005-07-21107SPC将成为全员应知应会的方法,工程及管理人员的共同语言,因结论国内大部份的产业,若市场祗局限于台湾地区,则将面临经济规模太小而自相残杀,最后导至产业的未落或独控于一大财团。假设将品质经营、品质系统及品质技术的发展及推广活动视为一产业,由产、官、学、研界投入经营,若不将服务对象往外扩充,势必造成恶性竞争而导至小鼻子小眼睛的内需产业。而要将国内品质的发展及推广能力往外扩张,首先要在国内先行扎根而培养出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及技术,才能谈到品质产业的外销。虽然我们不敢想能如日本的品质产业回销到西方世界,起码对华人世界或东南亚各国的推广应该是国内有志之士首先设定的目标。2005-07-21108结论国内大部份的产业,若市场祗局限于台湾地区,则将面临经济规以SPC的技术发展及推广,个人的看法亦是如此,先落实国内的推广再发展到华人社会。符合华人思维及习惯的SPC理念、案例及技术,在国内企业导入成功而获得利益的事件愈多,愈可引起国际的重视。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卓越品质展望中,我们势必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2005-07-21109以SPC的技术发展及推广,个人的看法亦是如此,先落实国内的推中国企业太需要SPC了我们的过程管理与国外的先进水平(六西格玛)的差距是多少?对于国内的三西格玛企业而言是差2万倍,而对于国内的二西格玛企业而言则是差9万倍!如不迅速赶上,差距可能还会拉大。”
水平相差2万倍至9万倍并非危言耸听”2005-07-21110中国企业太需要SPC了我们的过程管理与国外的先进水平(六西两万倍乃至九万倍的差距是怎样算出来的?张教授说,这是经过严格地科学比较得出的结论。他介绍说,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奖有三个:美国的波得里奇奖、日本的戴明奖和欧洲质量管理奖,这三个奖可以代表质量管理的国际先进水平。前不久中国质量协会借鉴上述奖项的评审办法也设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奖。可以以此作为我国质量管理总体现状的一个体现。而比较的指标则是四个奖项中均涵盖的内容项:领导和经营策略、资源管理、过程管理、信息、经营结果。把每个奖中的内容项放在天平上一一比较,这个天平就是六西格玛。2005-07-21111两万倍乃至九万倍的差距是怎样算出来的?张教授说,这是经过严格经过比较,领导和经营策略、资源管理、信息、经营结果这四项,我国企业和国际水平虽有差距但相去不远,而过程管理却是造成国际水平和我国企业之间天壤之别局面的重要因素。如说国际水平是六西格玛的话,我国企业的管理大致只处于三西格玛的水平,而六西格玛企业的质量水平较之三西格玛企业要高两万倍,较之二西格玛水平则要高九万倍!这主要是由我国企业过程管理缺乏科学方法、统计技术造成的。那么,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落后于人吗?张教授说,非也,相反,我们在这方面的部分研究,例如SPD(统计过程诊断),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05-07-21112经过比较,领导和经营策略、资源管理、信息、经营结果这四项,我“SPC对我们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引起重视”说到过程管理,就得说到早在20世纪中期就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SPC(统计过程控制)。SPC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由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今天的SPC与当年的休哈特的过程控制方法并无根本的区别。SPC就是应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它强调通过过程的预防来减少或避免出废品、次品,就像医生给人们注射防疫针使其不得病一样。它着眼于全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菏泽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地区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药学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 2025年Γ-FE2O3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地(水)面效应飞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聚光太阳灶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matlab应用第八章-MATLAB在电力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 劳保用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指标及评分办法
- 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
- 外研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 2024广东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导数在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的应用》课件
- 储能项目工具【Excel计算表】用户侧储能电站投资收益分析表(修正版)
- 2024年贵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 汽车驾驶员高级工题库与答案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4 数据库安全防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