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_第1页
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_第2页
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_第3页
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_第4页
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经络

MeridiansandCollaterals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中医的经络学说已同空中不明飞行物“飞碟”以及“百慕大”现象,一同被世人列为当今世界的科学之谜.中国科学院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套能测得几个光子的高度敏感仪器,发现隐性经络线是一些善于发光的线,它们发出的光子是非经络线的2.5倍。隐性经络是一些低电阻线,其电阻比两侧的皮肤低;隐性经络线具有特殊的导音和发音性能,振动后能像琴弦那样发生高亢宏亮的声音.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经络学说的起源1、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2、体表反应点和针灸感应路线的归纳3、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的综合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一、经络的概念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又称经脉。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又称络脉。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一)经脉(Meridians)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构成。

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八条。奇经八脉虽然大部分是纵行和左右对称的,但也有横行和分布在躯干正中线的,所以说它们是别道奇行,称为“奇经”;因其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十五大络:十二络脉(十二正经各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总共为十五条,是所有络脉的主体。实际上,胃还有一条大络,共为十六条,但由于脾胃相表里,故习惯上仍称为十五大络。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三)内属脏腑部分

经络深入体内连属各个脏腑。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称之为“属”;同时也各与其相表里的脏腑相联系,称之为“络”。互为表里的脏腑之间的这种联系,称为“脏腑络属”关系。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四)外连体表部分

经络与体表组织相联系,主要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经筋是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即十二经脉及其络脉中气血所濡养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其功能主要是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皮部是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布部位,即皮肤的经络分区。

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一、十二经脉

(TheTwelveRegularMeridians)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循行部位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前肢前缘中线后缘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后肢前缘中线后缘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命名表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后肢三阳经,起自于头部,经背腰部,循行于后肢外侧,止于后肢末端;后肢三阴经,起自于后肢末端,循行于后肢内侧,止于胸腹部。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二、奇经八脉

(EightExtraMeridians)奇经八脉是机体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的总称。特点是不与脏腑直接相连,相互间无表里相合、衔接及循环流注的关系,有左右对称的也有行于中线上的,大部分是纵行的亦有横行的。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一、生理方面运行气血,温养全身协调脏腑,联系周身保卫体表,抗御外邪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三、治疗方面1、传递药物的治疗作用:药物归经,按经选药2、感受和传导针灸的刺激作用:循经取穴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三经络实质的研究情况(一)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二)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三)经络与中枢神经机能相关(四)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五)经络是独立的类传导系统(六)经络与生物电相关(七)第三平衡系统假说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节

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研究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称经络学说。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十二经脉,即前肢三阳经和三阴经,后肢三阳经和三阴经。十二经脉都是纵行、左右对称的,都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与脏腑有着直接的络属关系,是全部经络系统的主体,又叫十二正经。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纵行支脉,故又称为“别行的正经”。

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二)络脉(Collaterals)

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多数无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包括十五大络、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从十五大络分出的斜横分支,一般统称为络脉。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分支,称为孙络。络脉浮于体表的,叫做浮络。络脉,特别是浮络,在皮肤上暴露出的细小血管,称为血络。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页!如,前肢太阴肺经的经脉,属肺络于大肠,前肢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属大肠络于肺。又如,后肢少阴肾经的经脉,属肾络于膀胱,后肢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属膀胱络于肾。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3页!第二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4页!(一)十二经脉的命名十二经脉是根据所属脏腑的名称、循行的部位以及阴阳命名的。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5页!(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前肢三阴经,起自于胸腹,循行于前肢内侧,止于前肢末端;前肢三阳经,起自于前肢末端,循行于前肢外侧,止于头部;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6页!前肢三阳经止于头部,后肢三阳经起于头部,故称头为“诸阳之会”;前肢三阴经起于胸腹,后肢三阴经止于胸腹,故称胸腹部为“诸阴之会”。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7页!前肢太阴肺经→任脉→督脉→任脉→肺经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8页!(一)任脉起自胞中,行于腹中线上,止于目眶下。总任一身之阴脉,为阴脉之海。妊养胞胎。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9页!(二)督脉起自于胞中,行于背中线上,止于上唇系带(龈交)处。总督一身之阳脉,为阳脉之海。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0页!(三)冲脉起于胞中,从气衔起与足少阴相并,散布与胸中,再向上,经喉,环绕口唇,止于目眶下。为一身气血之要冲,为“十二经脉之海”。与生殖有关。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1页!(四)带脉起于季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约束纵行诸脉,调节脉气。又司母畜带下。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2页!(五)阴维脉起自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肋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至咽喉与任脉相合。作用是维系全身阴脉。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3页!(六)阳维脉起自外踝下,与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后外侧,从腋后上肩,分布于头额部,最后与督脉相合。作用是维系全身阳脉。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4页!(七)阴跷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内踝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至目内眦。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5页!(八)阳跷脉阳跷脉起于外踝下,沿外踝后上行,经腹胸外侧至肩、颈外侧,上挟口角,至目内眦。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6页!第三节经络的主要作用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7页!二、病理方面传导病邪反映病变理论部分第四章经络共50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8页!第三节经络研究的概况一、经络穴位的形态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