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二)附答案_第1页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二)附答案_第2页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二)附答案_第3页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二)附答案_第4页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二)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二)[复制]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图可用于研究(

[单选题]*A.鸦片战争的影响B.洋务运动的目的C.戊戌变法的背景(正确答案)D.义和团失败的原因答案解析:题目中图片的内容是几位外国模样的人正在分割清朝模样人的地图,据此可知这应该是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开始转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正是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故选C项。2."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

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该条约是()[单选题]*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内容是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等,故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与材料所给不符合。3.近代中国某社会团体宣称:“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该团体是(

)[单选题]*A.拜上帝会B.义和团(正确答案)C.兴中会D.同盟会答案解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是晚清时期的民间团体组织,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其口号是“扶清灭洋”,故选B项;拜上帝会是中国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秘密结社,排除A项;兴中会是中国国民党最早的前身,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排除C项;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排除D项。4.《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这一规定(

)[单选题]*A.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B.表明列强承担保护清政府的责任C.使得中国成为了殖民地D.严重破坏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这一内容使得列强的军事力量可以直接威胁清政府统治的核心区域,严重破坏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D项正确;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排除A项;B.C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排除B.C项。故选D项。5.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主旋律响彻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是()[单选题]*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正确答案)D.辛亥革命答案解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将斗争矛头鲜明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C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直接针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排除A项;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百日维新曾对帝国主义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排除D项。故选:C。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④赔款2100万银元[单选题]*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正确答案)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答案解析:解析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内容。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赔款2100万银元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④②③①,故B正确。7.1900年6月2日夜间,天津火车站发生了一场战斗:每一次齐射之后,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车站。这描述的是()[单选题]*A.天津人民抗击英军入侵B.军抗击英法联军C.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与材料中的,天津火车站,团名等信息一致。故答案为D。8.历史题材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折射出的历史是()[单选题]*A.九一八事变(正确答案)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歌曲出自《松花江上》,它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不到半年,全部沦亡,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由张寒晖谱写的,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表达了东北人民对国土沦亡的悲愤之情,A项正确;一二八事变的地点是上海,西安事变的地点在西安,七七事变的地点是卢沟桥,均与题干“东北”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9.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宣言》发表,它是中共反对日本侵略的第一个《宣言》。这一《宣言》产生的背景是()[单选题]*A.九一八事变(正确答案)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皖南事变答案解析: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污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城,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故选A项。西安事变标志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项;卢沟桥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C项;皖南事变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失败,排除D项。10.下图是中国漫画家刘元创作于1938年的时政漫画。该漫画旨在告诉国人(

[单选题]*A.分散力量,血战到底B.齐心协力,战略反攻C.团结御辱,全民抗战(正确答案)D.游击战争,胜利关键答案解析: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漫画中八路军、新四军、民兵、国民党军队共同打击日寇反映了的是共同抗日,故C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了团结抗日,不是分散力量,故A排除。战略反攻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思想,故B排除。游击战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胜利关键,故D排除。1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单选题]*A.B(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14年抗战的开始,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1937年七七事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12.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就有“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发生这两个事件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单选题]*A.陕西、安徽(正确答案)B.山西、福建C.山西、安徽D.陕西、福建答案解析:【解析】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的事件,皖南事变是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包围袭击事件,地点在陕西和安徽,故选A项。13.“三五年十月,新旅团旗扬,十二个小儿童,勇赴国难,离别爹……”这曲《新旅赞歌》讴歌了淮安的一群小学生于1935年奔赴全国进行爱国救亡宣传的感人事迹。这群小学生“离别爹娘”的时代背景是()[单选题]*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日本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正确答案)D.大小军阀混战,割据纷争答案解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小学生“离别爹娘”的背景是日本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故选C项;《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大小军阀混战,割据纷争发生于清末民初时期到抗战之间,排除D项。14.他“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是(

)[单选题]*A.林则徐B.邓世昌C.杨靖宇D.张学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根据材料“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和所学知识可知,“他”是张学良。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成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张、杨在多次恳请无效的情况下。1936年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D正确。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故A排除。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牺牲的将领,故B排除。杨靖宇是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的将领,故C错误。15.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单选题]*A.民主与科学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答案)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答案解析:根据材料“这面旗帜召唤着……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结合所学可知,“这面旗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中日矛盾,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精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故C正确。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A排除。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国共两党的抗日活动,故B.D排除。16.朱汉国在《明确“十四年抗战”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性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单选题]*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正确答案)D.中共七大答案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选C项。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排除A项;西安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项;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排除D项。17.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列搭配正确的是()[单选题]*A.谢晋元——武汉会战B.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正确答案)C.彭德怀——平型关大捷D.张自忠一一淞沪会战答案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并结合所学,谢晋元在淞沪会战中牺牲;彭德怀组织的是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重大战役;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牺牲;A.C.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1938年3月,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B对应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18.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英勇战斗,以下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A.B.C.(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第三次长沙会战紧接太平洋战争而爆发,当时的日军势如破竹,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退败,所以第三次长沙会战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力量,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国内外都有积极的意义,故选C项。A项的影响是击破吴佩孚主力,排除A项;四渡赤水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排除B项;淮海战役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排除D项。19.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是()[单选题]*A.平型关大捷B.武汉会战(正确答案)C.第三次长沙会战D.百团大战答案解析:1938年6月—10月,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万人参战,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多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故B正确。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不符合“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故C排除。百团大战是彭德怀领导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故D排除。20.襄阳乃兵家重地,曾是抵御日寇的一方热土,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单选题]*A.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